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2022年第7期——开放科学与开源软件

    9月15日上午10点,2022年第7期(总第13期)“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期讲座主题为“开放科学与开源软件”,讲座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立平担任主讲嘉宾。


点击上方图片收看报告第一部分回放


    顾立平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开放科学建议书与我国开源软件的发展关系》。报告以解读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建议书》和欧盟开源软件与硬件报告书为着眼点,介绍了开放科学领域所包含的概念、原则、内容、内涵,并同时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开放与开源领域的国际战略趋势和国内发展情况。


点击上方图片收看报告第二部分和交流互动环节回放


在讲座交流互动环节,线上观众提问踊跃,部分观众提问交流摘记如下:

问:请问顾老师开放科学与图书馆服务之间的关系?

顾立平:开放科学目前已有三块内容可以看到图书馆的参与:一是科学出版物的开放获取,不少图书馆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实践工作。第二块是开放科研数据。开放科学中提出了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数据管理或数据管家”的技能,这个技能是硕士生要求的基本技能,需要图书馆来推动、提升、培养开放科学文化,也需要 “数据馆员”的新岗位和新职业技能。第三块是开源软件。开源软件未来将越来越盛行,图书馆需要与开发商、厂商等各方合作。开源模式下图书馆员未来需要面对全新的模式,包括机构如何参与、服务如何组织、权益如何划分等等。


问:如何解决商业环境下的开源服务公益性和参与者的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顾立平:从软件供应链考虑,我们目前主要处于下游阶段,我们可以贡献社群,确实可能有一定的成本节省。从刚刚介绍的欧盟报告中有提到,开源其实有四类战略模式,相关企业可以借鉴考虑。除此之外,还有基金会、国家政策投入等也保障了开源软件的可持续发展。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下载讲座课件



更多讲座精彩内容,您可以关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喜马拉雅“图书馆服务平台CALSP”账号收看或收听回放。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联盟官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