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鑫宇事件的真凶

故事局主任 阿亮评论 2023-02-03

随着更多的案件细节被披露出来,江西少年胡鑫宇之死的真凶也基本可以确认了。

第一个细节,尸体被找到的地方确实是“树林里”,但此前的通告中隐去了这个树林所在的位置,实际上是在当地的粮库。之所以隐去这一细节,是因为粮库位置涉密,未能第一时间披露。

第二个细节,胡鑫宇生前的笔记内容,其中有大量消极厌学的字句,也提到了“死”。去年国庆节期间,胡鑫宇的家人也发现其沉默寡言,家人询问他表示没事。后来一起去当地旅游景点游玩,胡鑫宇的情绪暂时排解,让家人放松了警惕。

第三个细节,胡鑫宇的成绩不好,而致远中学在当地算是“名校”,这种反差让周围的师生都产生过“走关系进来的”想法,这种猜疑进一步加重了胡鑫宇的厌学情绪。

种种迹象已经将案件的来龙去脉基本上梳理清楚了,胡鑫宇是青春期的孩子,入学高一不过一个多月,生性敏感内向,加之青春期的自尊心,将其最终导向了不归路,所谓的真凶就是这种极度悲观又无处排解的情绪,很多人都想到了,其实就是抑郁症。

“抑郁症”这个名词误导了很多人,让大家误以为这种病症是一种情绪问题,情绪问题是间歇性的,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被自我消解掉,但实际上抑郁症是非常可怕的生理疾病,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的。

一旦进入误区,小瞧了这个病的生理特性,最终导致的结果大概率就是自杀。

有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亿,仅在中国就有5000万抑郁症患者或者已有抑郁倾向的人。中国的抑郁症通常表现为产后抑郁、青少年抑郁,都是因巨大的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落差最终导致的生理病变,外在表现就是不愿与人交流,内向、消极、自我封闭。

目前来看,胡鑫宇的死亡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些表征。杀死他的极有可能就是重度抑郁症,但这个可能的真相却让人感到“失望”。

因为这不是延宕三个多月的苦苦追寻希望得到的结果,最希望的结果当然是他还活着。可惜现实是冰冷的。

另外就是种种猜疑与迷雾,那么多不符合常识的蛛丝马迹让人一步步地滑向了阴谋论,认定这个少年的离奇失踪一定有所隐瞒,而当真相最终揭开,所谓的离奇,可能也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

如果再往深处说,杀死他的不仅仅是抑郁症,还有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年后全国各地有关“延迟开学”的“请愿”很多,甚至有学生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学校提前开学,而在校长与学生的通话中,我们又能很明显地听出来该学生的真实目的其实就是想“搅混水”,校长说“你不想来没问题,但无权绑架其他想学习的学生”。

教育环境随着信息发达变得更加复杂,前有河南老师在网课上被校外学渣持续网暴一个月最终不堪重负而猝死,后有河北衡水的中学被曝严重体罚学生,这些极端的案例中,又有多少胡鑫宇藏身其中?

学校有学校的职责,教书育人是第一层,更深层的其实是“青少年管理”,它是重要的青少年人群进行合法有效管理的场所,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管理,更包括心理上的纾解、正确三观的建立。

但这些事情,也绝不仅仅是学校这个孤岛能够解决的,它指向了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人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正如无法选择出身,但好的教育工作者,好的家长能够帮助孩子们选择一个更好的未来。

胡鑫宇的悲剧,不是个案,更是急剧变化的时代的悲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