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基斯坦风云:中国铁杆兄弟的血泪往事

血钻编辑部 血钻故事 2020-09-25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汤因比




印巴分治


1947815日子夜,南亚次大陆的巴基斯坦人民和印度人民正欢庆独立,烟花绚烂,一片欢腾。



就在此时,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座平房內,一个英国人却在埋头打点行装,收拾细软,准备离开南亚。这个行色匆匆的人深知,一旦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人民知道他干下的“好事”,他绝不会好果子吃。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凭着一支如搅屎棍般的笔在地图上标出印度与巴基斯坦国界的拉德克利夫勋爵


二战以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老牌殖民帝国英格兰日落西山,昔日荣光不再,被迫同意印、巴独立。在滚回大不列颠之前,英国人于1947年6月3日公布了印巴分治方案,即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蒙巴顿方案”。


印巴分治


方案公布后,接下来的头等大事就是具体划定两国疆界。一开始,英属印度殖民当局请求刚成立的联合国来划定国界,谁料,联合国坚决不蹚这个浑水。眼看距离规定的独立日子越来越近,英国政府火烧眉毛,临时抱佛脚,选中了拉德克利夫。


拉德克利夫时年45,律师出身,曾担任过英国情报局局长,算是叱咤一时的闻人,在英国留过学的尼赫鲁(印度开国总理)真纳(巴基斯坦国父)都听过他的大名。


英国当局选择拉德克利夫这个特务头子的原因之一,竟然是因为他对印度一无所知,从没去过直布罗陀以东的地方。在英当局看来,拉德克利夫这个“印盲”,肯定不会对任何一方偏向。


赶鸭子上架,拉德克利夫凭着一堆乱七八糟的文件,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当时新德里气温高达44摄氏度,这位英国绅士却西装革履,坚持调性,每天在地图上划出45公里的疆界。他那根散发出英伦绅士优雅气质、搅屎棍一般的笔,鲁莽地在地图上七歪八扭,将大片大片的沙漠陆地、江河湖海、城镇村郭分割开来,同时被分割的还有无数世代为邻的同族父老乡亲。


总督蒙巴顿还多次施压,让拉德克利夫在一些地区重新划定对印度有利的疆界,因为在尼赫鲁和真纳之间,蒙巴顿更喜欢尼赫鲁。旁遮普境内有块地区,原本划给了巴基斯坦,蒙巴顿为了重新划分,将拉德克利夫请到总督府,一通胡吃海喝后,那块地区成了印度领土。


蒙巴顿和维多利亚女王玄孙的表妹


就这样,“印盲”拉德克利夫在蒙巴顿指导下,在36天之内,用一支笔在地图上划出了印巴分治的方案,丝毫没有考虑当地的民族宗教构成。因害怕印、巴两国人民对英国当局肆意分割其领土的行为感到愤慨,进而产生动乱,直到独立后的第三天,英国正式退出后,蒙巴顿才将疆界划分的方案告诉了尼赫鲁和真纳。


拉德克利夫干完“脏活”后,于8月15日,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他是印巴独立后最早离开的那批英国人。由于害怕遭到暗杀,以至于在他上飞机后,还命令手下在机舱内搜了个底朝天。在拉德克利夫写给义子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在印度干的事没有一个人会喜欢,愤怒的人会找我,我不想让他们找到。


就在拉德克利夫“跑路”的前后脚,南亚爆发了延续多日的大规模教派冲突,造成50多万人死亡。


回到英国后,拉德克利夫销毁了全部有关文件,还上交了政府发给他的2万英镑辛苦费,余生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从不敢与人谈起他在印度干了些什么。




美国插足


英国殖民者拍拍腚沟走人后,留下一个悬而未决的克什米尔,此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中国的交界地区,人口中穆斯林占67%,信仰印度教的人占30%



对于这个位置敏感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都想吞之而后快,在那个殖民者刚跑路的野蛮岁月,两国相争,就像小孩打架,拼的是发育和力气。


英殖民走后,民族仇杀行动在克什米尔上演,仅1947年的七八月份,当地50万穆斯林居民中,有20万人遭到印度教徒杀害。巴基斯坦境内的穆斯林,眼看同胞被屠戮,立即组成巴基斯坦民军进入克什米尔,协助当地穆斯林武装起义,迅猛扩大地盘。


印巴分治引起的宗教仇杀


印度这边不甘示弱,指派精锐部队大兵压境,分空运和陆路紧急开赴克什米尔,在印军猛烈的炮火下,巴基斯坦民军被迫后退。


战争打了一年多,印军虽略占优势,但随着巴基斯坦正规军的加入,战场形势渐成僵局。1949年1月,印巴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沿着南起马纳瓦尔、北到锡亚琴冰川划定分界线,印度控制克什米尔60%的地区,人口约400万;巴基斯坦控制剩下的40%的地区,人口约100万。


树欲静而风不止。


印、巴刚消停,大洋彼岸的美国不甘寂寞,横插一腿,南亚次大陆战略地位突出,东连远东、北逼中亚、西邻土耳其、南临印度洋,若控制了这个宝地,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大有裨益。


为了在南亚获得盟国,美国对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进行了拉拢。但是,印度当时实行的是所谓“不结盟外交政策”,不对美国胃口。于是,美国就把绿油油的橄榄枝伸向了巴基斯坦。


比起印度,巴基斯坦相对弱小,卧榻之侧,强敌横卧,朝不保夕,心急如焚。在这种形势下,只好半推半就,接受了美国的结盟邀请。


1954年5月,巴基斯坦签署了美国主导的《美巴共同防御协定》,接着又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以及《中央条约组织》。也就是说,除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基斯坦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所有组织,成了美国在亚洲地位超过韩国、南越,仅次于日本的重要盟友。


尽管我们的“巴铁”,当年与美国有过这么一段“蜜月期”,但并不妨碍它跟中国的交好。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有点患难之交,肝胆相照的意思。


1961年12月16日,在第十六届联大表决恢复中国权利的提案时,巴基斯坦投了赞成票,在中国关切的西藏和台湾问题上,巴基斯坦成为美国盟友中唯一公开同情中国的国家。


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


这就是国际政治复杂的地方,若只看表面,必为现象所迷。


英国政治家丘吉尔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国也有类似俗语,以利相交者,利尽则散;以势相交者,势去则颓。


放眼现当代史,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友谊之所以经得起岁月考验,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中巴之间,山水相连,拥有相对恒久远的“永恒利益”。正如周恩来于1964年访问巴基斯坦时所说,中巴两国友好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出自我们两国的需要。当一方遭到外来侵略和威胁的时候,这种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


反观美国,它拉拢巴基斯坦,不过为一时之利益,当风云突变,利尽势颓,随时可以改弦更张,转而支持巴基斯坦的劲敌印度。就好像一个渣男或渣女,生性浪荡,朝秦暮楚,追求人家的时候可以山盟海誓,乃至行诸文字,签下这公约那条约,也难免日后不会红杏出墙,见异思迁,撕破脸面。


对于美国的这种“浪蹄子作风”,巴基斯坦的历届领导人都深有体会,巴国政治家有个座右铭:任何时候如果相信了美国,就等于选择了被抛弃。




中印战争


印度建国之初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多少反映了其开国总理尼赫鲁个人的“拧巴气质”。


尼赫鲁出身印度豪门,祖籍克什米尔,早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其先祖就备受统治者恩宠。


1716年,莫卧儿皇帝法鲁克希尔外出巡游,在克什米尔偶遇了一个叫拉杰考尔的青年,该青年学识渊博,聪明机灵,比猴儿还精,深得皇帝宠爱。皇帝一高兴,就给他封了官,还将运河边的豪宅及大片土地赏赐给他。为此,这个拉杰考尔将自己的名字前加上了“尼赫鲁”的姓,“尼赫鲁”在乌尔都语中的意思,就是——运河。


到了尼赫鲁的父亲莫提拉尔这一代,他们改换门庭,投在英人门下,地位更加煊赫。在1909年的英属印度文官中,有60个印度人,其中有两个是莫提拉尔的侄子。莫提拉尔本人是大律师,非常会赚钱,买了座拥有42个房间的宫殿式豪宅,命名为“欢喜宫”,雇了五十多个仆人,请客吃饭用银质刀叉,开口闭口莎士比亚,人模狗样,十分潇洒。


受到家族里这些高级人类的熏陶,尼赫鲁打小就卓尔不群,培养出了狗眼看人低的优秀品质。唯一让尼赫鲁意难平的是,他的修养、学识乃至吃饭拉屎的习惯姿势都跟他崇拜的英国人别无二致,却还是被视为二等公民,受到了深深的歧视。


比如,公园里较为舒服的长椅都是专门预留给英国人坐的,火车上也有英国人专用的车厢,哪怕是空着,也不允许印度人坐。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黑皮白心”的尼赫鲁欲做英国人而不得,走上了谋求印度独立的道路。


傲娇尼赫鲁


成为印度开国总理后,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政府制定的“不结盟外交”散发出一种落落寡合的味道,更奇葩的是,印度的不结盟,其初衷是为了安全,在美苏对峙的两极世界中,既不得罪资本主义阵营,也不得罪社会主义阵营。谁料,印度虽不打“群架”,却寻衅滋事,要跟中国“单挑”。


1961年12月17日,3万印军实施代号为“胜利行动”的军事行动,仅用26个小时,就收复了此前一直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果阿地区。这场战斗,印军伤亡不足8人。果阿的军事行动,给了印度人无穷的自信,新德里政治性刊物《联系》发文声称:我们一直认为果阿是印度的合法领土,把非法入侵印度领土的人赶走,这并不是侵略。


也就是说,印度政府认为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是中国“侵占”了印度领土。尼赫鲁在果阿行动后,召开记者会,有记者问,是否会对中国使用武力?尼赫鲁明确答复:印度在合适的时候,会使用武力。


整个印度自上而下,都被果阿的胜利所陶醉,民族主义沸腾到极点,叫嚣着要与中国一战。为缓解同印度的关系,周恩来曾飞赴新德里,同尼赫鲁商讨边境问题,尼赫鲁态度强硬,无丝毫转变,甚至向中国提出了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商谈不欢而散。


尼赫鲁绝非莽夫,他敢跟中国叫板,是因为在当时,他有美、苏两大势力撑腰。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印度,在强权和利益面前,也未能免俗,同美苏两国暗通款曲、眉来眼去。


1960年,赫鲁晓夫访问印度,对印度大加赞扬,支持尼赫鲁有关裁军、反帝等多个理念,尼赫鲁对此受宠若惊。随后,苏联对印度的援助逐步增多,卖给印度8架四引擎军队运输机,还提供了能在17000英尺高度空运人员和给养的直升机。更为重要的是,苏、印两国还就苏联提供工厂,在印度成批生产喷气式战斗机进行讨论。


尼赫鲁和赫鲁晓夫互相喂饭


而美国这边厢,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调整了对印政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声称,一个强大的印度将成为亚洲的典范,有利于遏制中国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扩张。


眼看中印大战在即,美国以及北约成员国组成“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向印度援助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这些武装到牙齿的印度军队,由苏联的军事专家亲自整训。


受到美苏两大国加持的尼赫鲁,牛逼哄哄地撕毁了与中国签署的“和平边境互不侵犯条约”,以3个王牌主力旅为先锋,越过麦克马洪线,对中国实施武装入侵。


经多次警告无效后,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说了一句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果断命令中国军队对印度进行“教训型”打击。


接到命令后,中国军队在短短12天內,集结了1个军团,即中国第18军。中国引印度3个王牌旅进入预设好的伏击阵地,集中火力,迅速歼灭了其中1个旅的大部,其余印度部队见情况不妙,开始向后撤退。而中国军队派遣一支分队,迅速翻越大雪山,在气候极为寒冷的冰河河谷內,拦截了印度军队的后路。


中印战争


此时的印度军队,已陷入3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合围之中。印度指挥官故作镇定,认为凭借美苏的先进装备,可以进行反突击反包围。一名印度军官甚至大言不惭地发电报称:我们依靠先进的武器,完全可以歼灭3万中国军队。


当时派驻印度的美国军事专家安德鲁斯,看到眼前态势,不觉出了一身冷汗,他意识到,这是中国军队最擅长的“歼灭战”,在北韩战场,美军曾多次领教这种打法,并吃过大亏。


果不其然,短短8个小时,印度号称“东亚第一旅”和“东亚第二旅”的两支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此刻,印度国内承担本土防御的北方部队,能跟中国军队抗衡的精锐兵力不足1万。


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其先遣部队,已经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围50公里处,深入作战212公里,中国士兵甚至看到了新德里的莫汉莱比塔塔尖。


看到教训印度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国领导人见好就收,下了快速回撤的命令,并正式宣布,中印自卫战争结束,中国方面归还了印度包括1名少将在内的3450名战俘,以及缴获的武器装备。


此战大快人心,如毛泽东所言,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界10年的稳定。


同时,这一仗也让长期被印度压制的巴基斯坦,出了一口胸中闷气,乃至更加认识到中国大哥的实力以及中巴两国休戚与共的“兄弟义气”。




鱼雁传书


1970年国庆大典,周恩来把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及其妻子领到天安门城楼上,站在毛泽东旁边,两人亲切交谈。很快,他们亲密无间的大幅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


毛泽东与斯诺夫妇在天安门城楼



其实,这是毛泽东给美国的一个信号,潜藏的意思是,欢迎尼克松来中国访问。在此之前,美国新任总统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想访问中国。


毛泽东把斯诺叫到天安门上的用意,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甚明白,就连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忽略了这一重要暗示。


事后,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白宫岁月》中写道:毛泽东和周恩来高估了我们的洞察力,他们传过来的信息是那么转弯抹角,以致于我们这些粗心大意的西方人完全不了解其中的真意。凡是中国领导人公开做的事情都有其目的。事情过后,我才理解到,毛是想以此作为象征,表示现在他亲自掌握对美关系。但是,我们在关键时刻领悟不到他的真意,事情做得过分微妙,反而达不到通信联络的目的。


中国有情,美国有意,却因后者的迟钝而沟通不畅,那就只好找个“红娘”当信使了。在当时,较为合适的信使有二:一个是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另一个是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


在跟齐奥塞斯库沟通时,尼克松必须小心翼翼,注意措辞,比如,他不能只说想要跟中国建立友好关系,而必须要带上苏联,说既希望和中国也希望和苏联建立友好关系,因为这些谈话很可能会传到苏联领导人耳朵里。


尼克松与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谈话则放松得多,巴基斯坦既是美国白纸黑字的一时的“盟友”,又是中国肝胆相照的永远的兄弟,为中美建交牵线搭桥,做做红娘,再合适不过。


叶海亚·汗和尼克松


1970年10月,多国首脑参加联合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尼克松在他的椭圆形办公室与叶海亚秘密会晤。叶海亚即将访问北京,尼克松请求叶向北京传话:我们认为中美和解十分重要,我们绝不会与苏联共谋反对中国,我们愿意派一高级使节访问北京。


叶海亚访华三周后,巴基斯坦驻美大使希拉利向美方透露,他有一个来自中国的信息。第二天下午六点多钟,基辛格将希拉利请到白宫,希拉利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封手写的函件。希拉利说,我没有被授权将信件留下来,因此,我不得不读给你们听。


信件的内容大意是,周恩来告诉尼克松,美国通过各种渠道发出的信息,中国都已经收到。但是,一个国家首脑通过另一个国家首脑向中国国家首脑提出建议这还是第一次(有点像绕口令),巴基斯坦是中国的真实可靠的朋友,因此,中国十分重视这个信息。中国一直愿意并一直在设法同美国进行和平谈判,尼克松总统这位特使,不论是谁,都将会在北京受到最热忱的接待。


希拉利念完信,与基辛格话别,希拉利前脚刚走,基辛格就穿过大厅,来到椭圆形办公室,同尼克松进行了一番长谈,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欣然接受来自中国的邀请。


为此,基辛格草拟了一封回信,把它交给希拉利。这种“鱼雁传书”的模式被确定了下来,中国领导人通过巴基斯坦提交的信件是手写的,美国的信件则是用打字机打的,用的是静电印刷术复制的信笺,上端不印字样,也没有美国政府的水印图案。


由巴基斯坦牵线,中美两个大国,在你来我往中,大致确定了谈判事宜。1971年,周恩来亲笔给尼克松写了一封信,字体风流倜傥,潇洒遒劲,信里写道,中国政府重申,它愿意在北京公开接待美国总统的特使,例如基辛格先生,或美国国务卿,甚至是美国总统本人,以便进行直接会谈讨论。


在为中美传信期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被“东巴基斯坦闹独立”以及即将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搞得焦头烂额,但他犹如铁血的战士,重伤不下火线,有始有终地为中美建交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


尼克松个人深为感激巴基斯坦所起的通向中国的桥梁作用,巴基斯坦领导人叶海亚从没有为这种帮助要求任何报答。吊诡的是,由于美国国会更倾向印度,尼克松对巴基斯坦的感激只能停留在嘴上,口惠而实不至,尼克松政府对于巴基斯坦的劲敌印度则毫不吝啬。1965年到1971年,印度共获得美国经济援助四十二亿美元,其中约十五亿美元是尼克松时期给的。


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占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巴基斯坦的形势危如累卵。


在北京的会谈中,基辛格提到印巴战争,周恩来强硬地表示印度是侵略者,并明确指出,若印度进一步攻击巴基斯坦,中国将不会置之不理。


为帮助巴基斯坦,中国这个当时还很贫穷的大国,为其提供了中国制造的超音速“歼7战斗机”,使得妄想侵略巴基斯坦的印度空军接连遭受重大损失。自此,巴基斯坦一直将“歼7战斗机”视作守卫首都上空的卫士,称之为“空中哨兵”。


从“鱼雁传书”到“空中哨兵”,中巴之间的友谊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更显其深厚。




政坛铁蝴蝶


197775日,巴基斯坦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了阿里·布托为首的民选政府,布托本人进了大牢,并于两年后的44日凌晨,被齐亚·哈克领导的军政府,以谋杀罪秘密绞死在中央监狱。



阿里·布托出身世家豪门,其所在的布托部落是巴基斯坦信德省最大的部族之一,有70多万人,阿里·布托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现代政党——人民党,以人民的名义,来推进家族事业。


阿里·布托死后,他的太太理所当然地把人民党继承过来,成为该党的终身主席,并精心培养人民党未来的主人翁——他们的女儿贝·布托。


这种凭血缘继承的家族事业,偏偏冠之以“人民党”,未免让人唏嘘。其实,不只是布托家族,整个南亚和东南亚的所谓“民主政治”,都差球不多。韩国朴槿惠,泰国英拉,缅甸昂山素季,莫不如是,做的最绝的是印度的尼赫鲁家族,父传女,女传子,子嗣穷尽后,连儿媳都得站出来,只要家族里还有一个喘气的,权柄就不能操在外人手里。


贝·布托打小聪慧过人,长大后被送到哈佛、牛津深造,获得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位。她身材修长,体格风骚,一张棕色瓜子脸,两弯似蹙非蹙拢烟眉,杀伐决断,不在话下。


贝·布托


1988年8月17日,齐亚·哈克将军在一次神秘的空难中丧生,35岁的贝·布托闻讯立即回国,借助布托家族巨大的政治资源,赢得了大选,加冕为巴基斯坦总理。获选当日,贝·布托风光一时无两,她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也是伊斯兰世界的第一位女总理,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总理。


1988年选战时,贝·布托正身怀六甲,第一个娃于当年9月呱呱坠地,登上总理宝座后,又怀了上了第二胎。第二个孩子降生前,智囊团建议她到锡亚琴冰川慰问官兵,以鼓舞士兵的士气,获得军队的支持。


锡亚琴冰川海拔高,氧气稀薄,印巴两国曾于此处兵戎相见,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因此,这个地方,不仅是单纯的险恶之地,还富有史诗般的浩瀚和悲壮。在征询了医生的建议后,贝·布托挺着大肚子,托带着氧气瓶,上了冰川。站在冰雪之中,贝·布托柳眉星眼,英姿飒爽,指点江山,让巴基斯坦官兵虎躯为之一震。


可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治国也非作秀表演,在贝·布托第一次当政期间,巴基斯坦贪腐横行,政府管治能力低下。迫使当时的总统伊沙克·汗不得不下令,于1990年8月6日,解散了布托政府。


两年后,贝·布托通过一系列操作,再次当选巴基斯坦总理,这一次的涛声依旧,她并未吸取教训,反而与丈夫一道,更加肆无忌惮地利用职权中饱私囊。


贝·布托举贤不避亲,任命丈夫扎尔达担任投资部部长,在此期间,妻荣夫贵的扎尔达开始在各种商业活动中收取回扣和佣金,成为臭名昭著的“10%先生”:任何人或公司,想拿到工程项目的批文,都必须给他10%的回扣。再后来,扎尔达食髓知味,越演越烈,升级为“30%先生”。


透明国际从1995年起,开始发布测评全球各国清廉状况的“清廉指数”,连续几年,巴基斯坦都排在倒数第二、第三的位置。


贝·布托和丈夫,儿子


另一个豪门谢里夫上台后,清查布托家族的腐败行为,扎尔达被捕入狱,贝·布托带着3个孩子亡命海外,她一度想移居瑞士,却受到瑞士检方洗钱犯罪的指控。贝·布托只好周游列国,辗转流亡于美国、沙特、阿联酋、西班牙等国家。据巴基斯坦检察机关公布的数据,贝·布托夫妇共有26个国外银行账户,在英国、法国、美国有14处房产,其中不乏庄园和豪宅,价值数十亿美金。


在周游列国期间,贝·布托声名愈隆,被称之为政坛“铁蝴蝶”,与希拉里等西方政要往来密切,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权力之路的沿途风景不是风光旖旎,而是白骨森森,贝·布托的父亲死于绞刑架,两个弟弟死于谋杀,她本人则长期遭遇牢狱之灾和长期流亡。但权力的滋味又是如此诱人,让沉迷其中的疯狂玩家甘心献祭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如飞蛾扑火般不顾一切。


2007年10月18日,在海外流亡8年的贝·布托回到巴基斯坦,在此之前,她已跟巴国领导人穆沙拉夫达成协议,她支持穆沙拉夫连任总统,前提是穆沙拉夫必须脱下军装。




硬汉军魂


穆沙拉夫出生于新德里,是少数族裔中的穆哈吉尔人,1947年印巴分治的前几天,年仅4岁的穆沙拉夫随父母乘坐最后一般火车逃离印度,抵达巴基斯坦的卡拉奇。


1964年,穆沙拉夫参军,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一所军校接受了严格训练。第二年,印巴爆发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穆沙拉夫在前线浴血奋战17天,荣获了萨纳德勇士勋章。从那时起,穆沙拉夫成为一名民族主义者,坚信军人的职责,就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一切。


穆沙拉夫为人忠诚,恪尽职守,战功卓著,从一个少数族裔的士兵升至陆军总参谋长,问鼎巴基斯坦军界第一把交椅。他手握重兵,统率的虎狼之师驻扎在旁遮普省的孟腊,此地临近首都,堪称近卫军,一旦情况有变,便可挥师入京。


穆沙拉夫


1999年5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卡吉尔边境发生冲突。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战斗激烈,甚至互相威胁要动用核武器。


由于前三次的印巴战争均以巴基斯坦失败告终,这一次,穆沙拉夫憋着一口气,沉着指挥,猛烈出击,让印度损失巨大。以穆沙拉夫为代表的军方,视此役为光荣之战,打出了巴基斯坦的威风。


谁料,前线的情况正一片大好,后边却掉了链子。谢里夫在未征求军方意见的情况下,跑到美国签署了“巴美华盛顿宣言”,直接下令撤军。


前线士气高涨的士兵等着进攻的命令,眼睛望出血,撤军的命令却如一桶冷水泼过来,瞬间浇灭了热血男儿的激情万丈。


穆沙拉夫如鲠在喉地执行了撤军的命令,却无法掩盖对谢里夫总理“屈服于美国而出卖国家利益的行动”的愤怒,当被问及是否曾下令撤军时,穆沙拉夫话中有话地说,如果是我下的令,那我就没脸再担任陆军总参谋长的职位了。


将相失和,乃国家之大不幸。


1999年10月12日,穆沙拉夫乘坐一架民航客机从斯里兰卡首都飞往巴基斯坦,他刚参加完斯里兰卡军队成立50周年的庆祝活动,准备返回祖国。飞机抵达卡拉奇国际机场上空时,突然被机场指挥中心告知禁止着陆,要么飞到印度机场,要么飞往距卡拉奇以北二百公里的另一机场。


在密闭的头等舱里,穆沙拉夫的助手将地面传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他已被总理谢里夫罢免。


谢里夫和穆沙拉夫


穆沙拉夫临大事有静气,他召集手下召开紧急商谈后,做出决定:飞机不降落,在卡拉奇上空盘旋,等待地面的接应。傍晚六点半,忠于穆沙拉夫的军队包围了总统府和总理府,并占领了国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重要部门。总理谢里夫以及部分内阁部长被软禁。


此时,穆沙拉夫乘坐的飞机已在卡拉奇机场上空盘旋了近40分钟,油箱里的油快要耗尽。穆沙拉夫当机立断,命令飞机在机场强行降落,千钧一发之际,忠于穆沙拉夫的军队冲进机场,夺得控制权,将他们的老大迎下飞机。


穆沙拉夫在全副武装的军队保护下,乘专车风驰电掣地驶出机场,向卡拉奇驻军司令部奔去。


晚些时候,穆沙拉夫一身戎装,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谢里夫政府被解散,由军方接管。他神情肃穆地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军队的介入是挽救国家的最后办法。我向大家保证,我们的国家绝对稳定,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穆沙拉夫从底层开始奋斗,直到成为巴基斯坦领导人,与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此,穆沙拉夫说,军装是我的第二层皮肤。因此,贝·布托以卸下军职、脱下军装为支持他连任总统的条件,无异于扒下穆沙拉夫一层皮。


穆巴拉克接见贝·布托


2007年11月28日,穆沙拉夫挥泪告别战斗45年的军旅生涯,在离别晚宴上,他与手下将领把酒话当年,追忆一生戎马,忍不住豪情万丈,慷慨激昂,泪洒当场。


贝·布托机关算尽,令穆沙拉夫脱下军装,眼看就要三度问鼎总理宝座,却不知冥冥中,那座属于她的墓碑已经悄然而至。


早在贝·布托返国之前,因其亲美立场,接二连三的威胁信件就已如雪片,在她返回巴基斯坦的第二天,即2007年10月19日凌晨,发生两起针对贝·布托的爆炸袭击,造成14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伤。最终,贝·布托这只“政坛铁蝴蝶”终究飞不过沧海,于当年的12月27日,在拉瓦尔品第被炸身亡,香消玉殒。


在贝·布托临死前,当人们喊“让我们为布托欢呼”时,她的回答是:布托家族万岁。这是她生前的最后一句话。在遗嘱中,贝·布托指定自己那个被戏称为“10%先生”的贪污腐败的丈夫扎尔达里为新一任人民党的党魁领袖。


贝·布托死后,希拉里盛赞她——为民主捐躯。


这实在是有点黑色幽默,因为巴基斯坦自建国之日起,它兵荒马乱、政权更迭频繁的病灶之一,正是美国妇女希拉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所谓“民主政治”。




肝胆相照


巴基斯坦独立后,模仿英美,建立起一个议会内阁制与三权分立制的混合政治制度。这种混合制度,远比单纯的议会内阁制或三权分立制更加难以操作,导致了巴基斯坦政治混乱,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复旦大学副教授张家栋认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民主选举成为一些政治团体向国家索要利益的手段。在蛋糕做大之前,就争着要把下蛋的鸡分吃了,国家如何能发展?从日本、韩国的经历看,没有几代人的无私奉献,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经济和成熟的民主。


鼓吹民主的美国对待不同时期巴基斯坦的态度,颇具讽刺意味。回望巴基斯坦历史,每当巴基斯坦出现民选政府,美、巴关系就破裂,只有在军人掌权时,两国才可能结成盟友。


1972年,贝·布托的父亲阿里·布托经选举上台,美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即出现裂痕。1977年,齐亚·哈克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布托的民选政府,美国却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几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齐亚·哈克甚至被里根总统誉为杰出的“自由战士”。


同样,从1988年到1999年,巴基斯坦历经三任民选政府,却遭到美国长达10年的制裁,直到穆沙拉夫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上台,美国将穆沙拉夫作为“反恐盟友”请进白宫,百般礼遇。


这些言行不一的做法,暴露了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最大秘密。


简单来说,美国有两套标准,明面是基督教义引申出的自由民主人权,暗面则是基于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源自基督教的民主理想,等于是他们的“政治正确”,这种“政治正确”,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外可以作为强取豪夺的大棒,对内则是不同政党互相竞争的武器。


老实淳朴的巴基斯坦人,在跟美国人打交道的这几十年中,就是因为没看透美国人这种“双标”骚操作,才吃了大亏。前面说过,巴基斯坦政治家有个座右铭:任何时候如果相信了美国,就等于选择了被抛弃。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比起美国,中国则实在的多,如管仲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不会用意识形态去歧视别的国家,也没有美国那种明里暗里的两套运作体系,台面上说的,就是现实里做的。




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巴基斯坦倾囊相助,出动所有战略运输机,将全部战略储备帐篷第一时间运到灾区。随行医疗队为节省飞机空间,拆掉了飞机上的座椅,一路上席地而坐。


两年后,巴基斯坦遭遇特大洪灾,中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派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医疗救援队,开创了中国对外援助史上的先河。


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176名巴基斯坦公民从亚丁港撤离,巴基斯坦军舰协助从穆卡拉港撤离8名中国留学生。巴基斯坦指挥官下达命令:只要中国留学生不到,我们的军舰就不离港。


就在不久前,巴基斯坦为援助中国对抗新冠肺炎捐赠了30万个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巴基斯坦总理表示,愿意调集巴基斯坦现在所有库存向中国提供医疗物资,巴基斯坦人民将坚定地与兄弟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巴基斯坦领导人曾有句话,如果有人想知道世界上两个国家之间可以拥有多么好的关系,他就应该看看中国和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将“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的国家,而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的国家就是巴基斯坦。


中国与巴基斯坦山水相连,利益与共,肝胆相照,何须多言。



后记


近日,关于“巴铁”的文章刷屏,但观其大略,基本都是谈表面的现象和事例,血钻这篇《巴基斯坦风云》,可能是唯一全面地从硬核历史故事和政治思想的层面,来探讨“巴铁”之所以为“巴铁”的文章。


为写这篇文章,血钻作者上穷碧落下黄泉,参考了大量资料,不求大家褒奖,只愿兄弟姐妹们读过之后,能有收获。



END


本文作者:赵山河,血钻故事研究员,重点研究方向:中东,东南亚。


部分参考书目:


1.胡烨 著,《印巴战争1965》,中国长安出版社

2.「美」亨利·基辛格 著,《白宫岁月》,上海译文出版社

3.张宇燕,高程,《美国行为的根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韩国生死录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