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在你心中沉底的东西,你敢不敢面对?


《痛苦典当行:南人诗歌绘本》新书分享会现场实录

时间:2023年6月10日下午

地点:码字人书店和平里店

嘉宾:沈浩波 南人

主持:里所

 
里所:《痛苦典当行》是一本特别诚恳的书,因为很多年都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位诗人,他雄心勃勃地说我要给这个世界看病,我要给社会开方,我要给大众疗伤,诗人南人用他的赤诚和智慧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磨铁也用这样一个出版行为,做了一次美好的探索。有人从这本书里找诗,有人从中找情感共鸣,也会有人从中获得力量,这都是有可能的。

为什么想出这本书?

南人2018年的3月26号,刚好5年前,我写了一首诗——《痛苦典当行》,当时就很有感触。这些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加之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我最深的感受是: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不安全感与日俱增。于是我心里冒出来一个想法——写一本书,写当下共同经历的现实与思考,及时疏导大家内心的压力、不安、恐慌与烦躁
所以我选了新世纪20年间创作的诗歌,同时代,同场景,同悲欢,我的思考,我的感受,可以引发共鸣,不能共鸣,共情亦可。
我爱写短诗,尽量只用动词名词写作。这同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很多诗都在10行8行以内,对那些一目十行的人来说,看了白看。大家忽略或错过的东西,能不能用其他方式来呈现?于是就想到了画画,但我不会画画,得找一位画家,希望把文字不便言说的部分及其背后隐秘的真相,甚至很尖锐的东西,能通过画面展现出来,诗与画一起,互相借力,1+1>2,说不定能给大家不少启迪。看着画想到诗,看着诗想到画,彼伏而此起,触类而旁通。
找画家我花了近3年时间,前面4位,要么画得太现代,看不懂,要么就是照葫芦画瓢,无新意。最终找到了黄丽,气质相近,各有锋芒。但她有点社恐,好在是网上交流,很快便建立起了信任。我负责讲明诗意,她负责用画笔来表达,是再创作而非重复表达,诗画气质一致即可。大半年时间,黄丽一共创作了42幅插画,成书的76首诗匹配了36幅插画。我们都很认真,磨铁十分用心,诗画全都可圈可点,大家读这本书时一定能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怎么看《痛苦典当行》?

沈浩波:南人是我20多年最亲密的朋友,最好的朋友。我对他的写作熟悉到近乎陌生。看到方闲海给他写的文章,我觉得方闲海写得比我好,这会让我稍有些挫败感。我写诗歌评论,不能说第一,怎么着也是前二前三名,但我对南人太熟了,他的缺点问题毛病我知道得太多了,这会掩盖我对他的好评,甚至忽略一些隐藏的我看不到方闲海却能看出来的特点。我太容易把现实中南人的诗歌理解成我想象中那个南人的诗歌了,这就是太熟悉了反而陌生。
再者,这本书挺漂亮的,我说我搞出版这么多年,我自己的诗集都没有这么漂亮过,现在给南人出了一本这么漂亮的诗集
再说选诗。刚才我在朋友圈分享的方闲海引用的那首诗,我在历次选南人的诗歌中都没有选这首。我也是个选家,这首诗一定在我眼前出现过,我一定是出于对南人固化的认知,出于对他这类思路太熟悉了,也就错过去了。当在某个瞬间,这首诗突然打到我面前时,才发现它放到任何一个世界级的短诗类的后现代的反映战争题材的大诗人云集的诗歌选本里,都是一个经典,一点问题没有。这首诗很短,叫《1917年的草地》:
草地上

一个士兵死了

另一个士兵抱着他

风吹着士兵的头发

像吹着一块草皮

一共就五行,“风吹着士兵的头发,像吹着一块草皮”,这种意象是震撼的,头发就像一块草皮,一切就该如此,战争和死亡就该如此。在别的同类诗中,没有读到过这样的意象。这样一首诗,它隐藏在南人大量的诗歌作品中。
南人有很多聪明在外的诗,我对这类诗深恶而痛绝;南人又有很多有内在东西的诗,又需要你非常耐心去读。诗很短,如果你缺乏耐心,你就读不出它的好来。所以说,南人的诗是非常挑读者的,一首诗一共七八行,五六行,你得非常耐心地读,它的好才能呈现出来。相反,那些在面上的我反而觉得不很耐读。所以,对南人来说,我时而低估他,时而高估他,比如他玩人工智能,我就忍不住想要低估他,他的脑回路总是跟我们不一样。可这时我又读到了他的《一夜头白》:

八行,一个比喻,怎么形成白发的一个比喻,写得真好,一个比喻里套着好几个比喻,非常精彩,这样的诗你得非常耐心去读,越读越好。方闲海说南人的诗是“纯诗”,纯诗非常纯粹,就得非常耐心地去读。这种非常纯粹非常透明的诗歌状态,在这本诗歌绘本里还是非常多的,比如《削梨》:
对面

一只未削开的梨

丰满而安静

 
我拿起刀子

它还是那么安静

 
我恶狠狠地把它吃进肚子

我想让它的丰满与安静

在我的心底

潜伏下来

 
南人看到了梨的丰满和安静,并被这种丰满和安静吸引,他把吃梨的过程和梨的丰满和安静浑然天成地写到了一起,这种角度和写法,都非常高级。
所以这本诗歌绘本确实体现了一个纯粹的南人的性格,质量非常高。


4个部分,1个自洽体系
南人:对这本书来说,每首诗都是独立的,但我通过一种装置和逻辑把76首诗分成4个部分,按心理和认知逻辑设定成1个自恰体系(自圆其说),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是我的理性思维,已成为潜在的习性惯性。一首诗,如同一块砖,它有它的好;一本书如同一座城,它也有它的坚固;城砖和城池,个体和体系,两者都好,并不矛盾。


A. 命如蛐蛐

《城市》《脐带》《豹子》《骨牌》《情人节前夕的两声鸟叫》《三个胖子》《信任》《命如蛐蛐》《一夜头白》《孤岛》


南人第一部分的主题,其实就是三个字——“一条命”。
《城市》是一个装置,是一个庞然大物,也是一个竞技场,进入之后,你身边的一切包括你自己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改变;《脐带》隐喻工业化与人的异化;《豹子》讲述兽性的复活;《骨牌》《情人节前夕的两声鸟叫》《三个胖子》分别讲述了友情、爱情、亲情的纠结;《信任》讲述失去信任后的不敢去爱以及爱而不得,黄丽的这幅插画画得太好了,从护背旗映射出背影中的刀剑,太巧妙了;《命如蛐蛐》讲述人物的日渐渺小;《一夜头白》讲述沉默中的爆发;《孤岛》讲述巨大灾难来临时的失控失序,如世界末日……

沈浩波很多时候读南人的诗,你是读不出情感的,因为它体现出来的是诗的纯粹性,并不需要某种情感外延作为依托。比如《孤岛》,我认为是他这一组诗中现代性最强的一首诗,在现代意义上甚至是最高级的一首,可我并不想去延展说白色代表了什么,餐盒代表了什么,我就看这些字,所有的意思全在字面上,不去做任何延展,诗性就很强,这幅画面本身就具备了诗性。如果你跟我解释说白色象征着死亡,我就觉得这首诗没意思了,不高级了。我要看的就是快递小哥划着船将食物送到岛上,海面上漂满了白色餐盒这样一个场景,这样一种视觉,它就是一首诗,不需要延展任何意义,让不同的读者一起去想象去思考这个场景本身。而且,这首诗你看不出任何聪明来,非常干净纯粹,不需要任何表面的情感,内在有没有情感我不需要知道,这首诗在这一组诗里面我认为是最高级的艺术。
而对于《一夜白头》这首诗,我说是最聪明的一首。对于白发的解释,我们也不一定要去认为这个时代怎么样,这个时代把人逼得怎么样,人总有难的时候,或者一个正常人到了某一天,生命中突然莫名其妙一声枪响,头就白了,不行吗?这就是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基于某种瞬间的灵感,但好就好在这首诗超越了这个灵感的来源,给了你更遥远的想象,一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的想象可以更充分。
其实这一组诗里我还有一首非常喜欢的。南人的诗有两类,一类是不露声色的,像刚刚说过的《孤岛》《一夜头白》,不露情感,淡化现实,比较抽象,是纯诗;还有一类,是很具体生活的情感表达,比如这首《三个胖子》,我很喜欢,情感太真切了,他出了一趟门,三个胖子出门了,对妻子、女儿、老妈来讲,胖子丈夫、胖子儿子、胖子爸爸都分别出门了,回来的时候,三个胖子又都回来了,这种感觉力所埋藏的情感,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解释和延伸,就已经很动人了。所以,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南人的这两个方向:一个是智性,超现实的;一个是在具体生活中,充满情感的。但在写情感时,并没有任何情感的抒发,而是巧妙地用“三个胖子”的意象,这样一个巧思来完成这首诗,传递出了我们生活中非常真实的人的情感。所以,我觉得这一部分好几首诗都是挺棒的。


B. 黑白真相

《各路神仙》《返猪现象》《玻璃》《手术台》《200亿元》《黑白真相》《人类史》

南人这一部分第一首《各路神仙》是说信仰,你看一个人家里供奉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神灵的东西,貌似有信仰,其实他啥也不信。

第二首《返猪现象》是说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不能直接言说,而是选择嗯嗯嗯嗯,背后是什么原因?
第三首《玻璃》是想说“我们所以活着,是因为我们身上少着一道伤口。”哪天伤口被找到了,你就该告别这个世界了。为这首诗配的插画,一个人血液流干之后,躯壳浮在自己的血液之上,视觉十分震撼,这幅画让我看到了画家黄丽的尖锐。
《手术台》就不用说了,《200亿元》也无需解释。

《黑白真相》这首诗写完后,发现诗的整体形状像一把匕首,刀把上是“乌鸦”,刀刃上是“人”,刀尖上是“光”,或许是“天意”,或许是妙手偶得,很神奇。静下来看看动物界:说真话的乌鸦最黑,爱说谎的人偷走了乌鸦的白,喜鹊身上的一点白,恰好暴露了它介于两者之间。
《人类史》无需解释,我很喜欢黄丽配的画,一排牙齿,有的裂了,有的牙缝里留着人肉残渣,还有一位现代人命悬一线,似乎在说,人类并未进步。想想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还是那种扯遮羞布让你丢脸的阴险和一言不和拔刀相向的暴力。
如果说这本书第一部分是讲一条生命进入一个城市,第二部分就在告诉你,城市里有一头庞然大物,后面潜藏的规则正把你逼成一条贱命。

C.数字孪生

《痛苦典当行》《跳楼记》《数字孪生》《1917年的草地》《马航》《夜归》


沈浩波刚才你们说第二部分,觉得它变得更重了,或者说更重要。其实我更喜欢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里有非常好的诗,但是南人没有选。他已选的里面也有非常好的诗,比如《200亿》这首就写得非常好。角度选得好,很有想象力,这200亿元本来是应该在天上飞的,最后变成了死亡,再也飞不起来了。这种写法非常聪明,非常富有想象力,情感又很结实。南人的聪明、想象力、智性,没有脱离他坚实的情感体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化学反应,构成了一种更强大的力量。
当然另外有一些写得也挺好,但请别过于让我看到你的思考。你的思考让我看见了,甚至粒粒可见,我不太喜欢这种思考痕迹过重的诗,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我希望的好诗是,你思考不思考我不知道,但你的诗能让我思考,比如方闲海在文章里提到的这首《铁》:
在铁里游泳的

除了锈之外

还有一些

 
铁一样的想法

一共才四行,越读越有意思,我会思考,在铁里游泳的是什么?是锈,在铁里游泳本身已构成一种美学的想象力,只有南人能想到这么来写。在铁里游泳的除了锈之外,还有一些铁一样的想法,什么想法?也会让我思考——是什么东西让我们的生命腐朽变成了铁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僵化、僵硬、死板,当然他表达的也可能不是这个意思,但是由于意象的精妙,给了我们一种启发,同时,四行之间也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我喜欢这首诗,它高度抽象,高度纯粹,诗人没有跳出来说:你看我在思考,你看我思考得多么深刻。他虽然没有跳出来,但他背后有人在思考,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我知道这首诗会让我去思考。
还有就是南人的写作非常智性,很有想象力,当他的想象力和现实生活中非常具体的人的情感命运融为一体时,就会显得非常结实。
所以他在这两个向度上,我认为都是做得非常好的诗人。
在本书的这一部分我就看到了他这两首特别好的诗,两首完全不同的美学向度的诗,丰富的诗,手段还不单一。

D. 水落石出

《生命之爱》《有那么一刻》《后半夜》《鸟的自由》《请对鸟儿好一点》《湖》《门牙》《基因的互相备份,延续了这世界》

南人我讲讲这一部分的整体感受。如果前三个部分是看病、做化验、拍X光片,最后这一部分就是开药方。
其实,我不怕黑暗和死亡的东西,也敢于面对它和思考它。因为我觉得黑暗或暗黑中潜藏着很多更值得你去琢磨的东西。我们已知的世界很小,你在拓展认知圈的时候,接触外围的东西越多,未知的暗黑的东西就越多,它对你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你想去一探究竟,说不定向前跨一步就是另一个世界。别人不敢,我可以先跨。
正如这首《湖》,我非常喜欢。大家读完后自己心里都能感受到,那些在你心中沉底的东西,你敢不敢去面对?如果不敢,那些人,那些事,就可能永远沉底,永远被遗忘。面对黑暗或暗黑,只要你不黑,一切都会亮起来。

还有这首《后半夜》,我也特别喜欢,尤其是黄丽的画,给这首诗做了另一种阐述。她把月光变成了地上的草,让我们淹没其中接受抚慰,不管是洗涤身体还是洗涤心灵,能让你秒懂宇宙时空的强大,被渺小的同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感激和感动,让你觉得一切一切的想不开都没有必要。
《请对鸟儿好一点》是想说人的力量有限,能否找到和你接力的生命,有可能是大自然,有可能是小动物,就看你眼睛里怎么看这些外物。
《数字孪生》是说我们内心要有一个世界,外部世界有的,这里也要有,互相链接,随时互动。心有暗黑,可以让大自然来照亮。学会心怀敬畏,接受启示。比如说,四季轮回,有生长,有发力,有盛开,有冬眠,这一规律天天在启示人类,但有些人就想着每时每刻都要盛开鲜艳怒放,人家都冬眠了,他还恨不得拿着枪逼着大家从被窝里爬出来看他表演。自己难受,别人也难受。所以我们需要在内心建立一个世界,一个元宇宙,与它共同成就,共同成长,而非孤立,而非对立。
再看最后这首《基因的备份,延续了这世界》,第一句大家都懂,第二句是在说爱。比如,我们今天分享的时候,我在陈述我的想法,浩波在陈述他的想法,今天在场的每一位都把我们传递的信息存贮进了你的大脑里你的硬盘里,给我们的信息做了备份。即使哪天我不在了,但我的信息或多或少还会在你的大脑里留存下来,某一天你突然想起南人在他的新书分享会上讲过一句话分享过一首诗让我特别受用。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甚至爱情(大爱)。这种爱,能够让我们内心很多东西得到一个备份,得到一个超越个体生命之外的价值延伸和生命延展。所以我用这首诗作为这本书的结尾。

诗歌能治愈痛苦吗?

南人对我来说,我就是因为喜欢诗歌,在人生许多重要节点面临选择时,我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诗歌,从没有放弃诗歌。只有诗歌,它能解决我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当然也包括痛苦。所以我的答案是确定的,诗歌一定能化解我内心很多的矛盾。尤其刚才讲到的,如果你的内心通过诗歌建立起一个比目力所及的物质世界要大很多的全宇宙,并且懂得将你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及时进行互相备份,你会变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博爱,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强大,所以,这个答案对我来说,是非常确定的。

沈浩波你看南人,面对很多压力他活得很健康,为什么?因为他在暗物质世界的那一部分也是一个诗人。他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有了“另一条命”,我觉得这个身份对他是有相当大的疗愈作用的,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当然认为要有一种健康的诗歌,不是天天哭天喊地,无限夸大痛苦。佛教说,人生是苦,人本来就很复杂,写作对我们来讲,很多时候它让我们直面我们的人生,当然也就会面对痛苦,思考痛苦,超越痛苦。当你内心有更大的、更多的这样一个空间,比如写作,我觉得它就会有一种超越性,超越一些东西。所以我觉得痛苦它是能被疗愈的,但它不能被治愈,我觉得治愈这个词有点狠。疗愈是说痛苦还在,如果痛苦没有了,人活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里所南人诗里写到了,没有了痛苦之后,那些人会变得轻飘飘的。

沈浩波对,它总体来讲可能会让你痛苦,但痛苦也是你生命内在的一种营养。人本来就是喜怒哀乐组成的,也是由贪婪自私的人性组成的,你是要和这些东西一起共存的,在诗里也是这样,和它在一起,面对它。

一位好诗人的生命底色是悲悯吗?

南人天道与人伦之间,有一批人一直在充当信使,他们过于敏感,所以能先于他人感知变化,悟出道理。这批人一大部分都是诗人群体。我们充当使者,通过超强的敏感,感知世界将要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可能面临的危险,要提前告诉身边所有的人,你能想到的走出困境的路数也要提前告诉大家。时间一久,你会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你有这种能力,有这种能量,就不能只考虑独善其身,仅仅考虑自己未免太自私了,你也没脸去承接数千年文明沉淀下来那么多的好诗歌好的文艺成果。你读那些好诗,作为一个诗人,你却没有给未来以及后来者贡献当代的好诗,就是一个不仁者。你必须用你特有的禀赋,帮大家看,帮大家想,帮大家写。

里所实际上南人真的是一个好有大爱的人,关于诗人和诗歌的悲悯,我们来听听沈浩波怎么说。

沈浩波悲悯,它应该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它可能包含同情,但同情这个词本身就有问题,一个人凭什么去同情另一个人?是不是有点居高临下?我觉得应该是共情。那么为什么人能共情?它来源于爱。就是你对这个世界有爱的能力,不仅仅是爱自己,并且可以延伸开来,那么它就是一种共情的爱,那么人为什么有共情和爱的能力?是因为他敏感。因为敏感才会让你的爱具备感知力,让你爱不是空洞的,它不是一个空泛的爱,它是一个具备感知力的,能让人感知到的爱。
所以,我不喜欢悲悯这个词,往好了说可能是共情、爱、敏感。
我现在想的问题是,我们讲爱一直在讲对事物的爱和对自己的爱,有没有一种爱,就爱我自己?我认为可以。所以,我觉得最根本的能力应该是敏感,因为敏感就包含着他可以只爱自己,对自己的情感非常敏感,他敏感地捕捉自己内心的一切变化,可不可以?他也可以成为一个好诗人。但如果他的敏感变成一种爱,用爱的感知力去面对世间万物,他就会有强烈的共情心,那么他可能就会成为另一种好的诗人,这大概是我的回答。


文字整理 | 南人

完整文章请见:

不能治愈,一定能疗愈! || 《痛苦典当行》新书分享会现场实录(沈浩波、南人、里所)

 


更多诗人对《痛苦典当行》的评价
唐欣:南人是天生的诗人,童心未泯,好玩贪玩,虽然处理的是当代的很多重要和重大的问题,他宁愿采用游击队员式的、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松把玩,一笑了之,却也余音袅袅,耐人寻味。作为他的痛苦典当行的顾客,我说不清自己是赔了还是赚了,但这是充实的、百感交集的一段时间。欣赏那些可以跟诗句比照的绘画,更是额外的愉悦和享受。这真是绝妙的,绝无仅有的诗集。
秦巴子:多年之前我曾经评价南人的诗歌:一直在写两个字——悲和哀。《痛苦典当行》这首,即是悲和哀的典型。由悲而哀,是南人智性诗歌的底色的底色。心怀大善,悲天悯人,这是南人诗歌的底色,人的底色。
李霞南人诗歌的雷电,是由他精神的两极,感性和理性猛烈碰撞产生的。从两性到两极,从两极向峰巅,南人悄然跨越超越了许多同伴,成为当代汉语先锋诗人、囗语诗人、民间写作、后现代写作为数极少的标志性诗人。他刚出版的绘本诗集《痛苦典当行》又一次证明了我的感觉,我还想说的是,这典当行的“行”,不是银行的行,而是行走的行,也是行将的行。
邢昊:无论是南人的诗歌,还是黄丽的画作,都满含真情和深意,都呈现出不可言说的非常境界。

《痛苦典当行:南人诗歌绘本》签名本现已上架,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往期阅读

诗歌能治愈痛苦吗:《痛苦典当行:南人诗歌绘本》新书分享会 | 活动预告

痛苦值钱吗?| 欢迎来到南人的《痛苦典当行》!



 
磨铁读诗会 

主席、出品人=沈浩波  主编=里所  值班编辑=方妙红
摄影=方妙红


 磨铁诗歌月报
 投稿说明 

1、投稿邮箱:motiepoems@163.com
2、每月28日-30日收稿
3、投稿者请精选6首以内当月的诗作
4、因阅稿工作量太大,请做好精选,不要多选
5、请随投稿附百字以内小简介
6、凡投稿者均会收到自动回复,不必重复投稿
7、是否入选请查看磨铁读诗会微信公众号的“磨铁诗歌月报”专刊
8、优秀作品也可能会被选入“五人行”“在中国写诗”等其他栏目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后台

— 磨铁读诗会 —





诗集出版 | 磨铁诗歌奖 | 月度好诗 | 活动 | 外语诗集译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那些在你心中沉底的东西,你敢不敢面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