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树:为了自由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 磨铁诗歌奖专栏

“磨铁诗歌奖”由磨铁读诗会设立,创评于2016年,设有两个奖项:年度汉语十佳诗人、年度诗人,至今已经完成六届评选。“磨铁诗歌奖”的基石是磨铁读诗会精选的“年度最佳汉语诗歌100首”,因此“磨铁诗歌奖”本质上是作品奖。自2021年度“磨铁诗歌奖”起,除奖杯、奖品、年度出版物外,我们还会为“年度十佳诗人”颁发每人1万元奖金。“年度诗人”作为特别荣誉奖,不设额外奖金,意在彰显磨铁读诗会每一年在诗歌美学上的倾向与立场。



 磨铁诗歌奖 
 2021年度汉语十佳诗人 
 春树 

版画:袁玮
磨铁诗歌奖奖品

春树,1983年出生,作家、诗人,已出版长篇小说六部、个人诗集两部及散文集若干。曾因《北京娃娃》引起巨大反响,其小说在全世界二十几个国家翻译出版。近作《乳牙》。2016年获评“磨铁诗歌奖·2016年度汉语十佳诗人”。2017年获“李白诗歌奖”银奖。2022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




春树受奖词


很惊喜,也很意外得到这个奖。上一次得到磨铁年度十佳诗人奖是2016年,记得那时候我写了很多诗,初为人母,生活剧烈的变化,给了我新的生活感受,也让我写诗多了新的素材。我拼命写了许多诗,那一批诗从题材到风格上,都与我之前有所不同。几年过去了,我的生活其实一直处于波动中,如果说我的生活是一条路,那么这几年就是一个小坎坷加上一个小坎坷,如果不能算得上是最低谷的话。我并不想在这里诉苦和抱怨,刚到德国(2015年)那一年,我在朋友圈里的抱怨引得伊沙感慨,从来没见春树这么怨天尤人过。我吐槽了好几年,直到2021年年底,我终于停止了自怨自怜。在这过程里,我写了一本以女性及移民为题材的小说《乳牙》(2019年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也一直在写诗。这两年的诗歌,我一直在写自己的感受,我的所见所闻、异国他乡的生活、对孤独的理解、对当母亲与当一个作家之间冲突的描写。如果2015-2010年我的关键词是孤独,那么2021年我的关键词就是“焦灼”。我得面对真实的生活,处理真实的生活,比如找房、付房租、找兼职等,也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面对的真实生活本身。早在二十年前我的经济就独立了,但结婚生子移居办离婚这几年我无法做到经济独立,这让我很焦灼,也反复自省。如果一个从十几岁就努力自立的人直到将近四十岁的时候突然变得一无所有,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当然,我不能说我真的一无所有。我有一本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版的小说,我拥有两本在大陆独立出版的诗集,我有许多的读者,虽然现在流失了不少,我还拥有我的猫和我的儿子。我只是生活上出现了困难,生活的困难同时也让我精神出现了危机。这困难一是由于我的性格造就,二是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社会结构性问题。当然也包括女性问题。无论是何种问题就成的,我都得试着面对和处理。过程不堪回首,我抑郁和痛苦了很久。最终还是文学帮助了我。我在写诗的时候从来不考虑读者,更不会考虑写完之后的个人得失或荣誉。用海明威的话说,“我只希望写下一个准确的句子。”我得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哪怕开头很困难。从2021年开始,我在柏林线下及线上开始教授“中国当代诗歌鉴赏与写作”课程,我拥有了一些对中国当代诗歌感兴趣的同学,在教他们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许多乐趣,我也通读和了解了一下从五四白话文时期到现在为止的诗歌创作,这种通读对我的创作一定是有好处的,即便现在尚未知晓。我的生活就像十几岁或二十岁出头一样,简直像重新活了一遍,以前没经历的都经历了,这让我变得接地气了,也让我明白普通人生存之艰难,当然,我不会忽视生活中的欢乐和美。我从十九岁成名,现在现在已经三十九了,我的个人经历是特殊的、不具代表性的,但我的写作,我通过写自己,写身边的人与事,与这个世界有了更多关联,也给了一些人启发和安慰。描写出困境和痛苦,让有同样困境和痛苦的人看到,就是一种安慰。我们需要的是内心生活,文学就是通过写社会来写内心。感谢沈浩波与磨铁读诗会,他们的慧眼与丰富的内心让他们识别出了我,他们的欣赏与肯定对我来说难能可贵,这是同行之间的辨认,也是人性的辨认。


再次感谢!谢谢我的读者,谢谢大家!


2022年12月21日



书法:于恺

磨铁诗歌奖奖品


春树访谈:
生活只允许我留下最重要的部分

后乞:2021年你的写作状态非常棒,好诗很多。它们在不同的向度上各有精彩,比如强大的直接言说能力、复杂的叙述能力、深入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在这一年中,哪些经历和思考给你的写作带来了这样爆发式的表现?


春树:现在回忆2021年,很多记忆都流失了,幸好有诗留存。这几年疫情的生活其实很枯燥,我主要是经历了离婚这个过程,2021年2月,在柏林的法庭上,我正式离婚了,不过为了快速离婚,留下一些遗留的问题,比如我没有要赡养费,也没有抚养费,后来的一整年和今年我都在解决这个漏洞。当时我也在找房,柏林租房很难,看了大概半年多房,我自己也去现场看过几次,这过程还挺有意思的,当然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冲击,我发现我根本租不起像之前一样好的房子了,那种房子也根本不会要我这种外国的自由职业者。我试着找个兼职,但是没找到。可以说这几年是我人生的低谷,我遇到的是我在国内时根本没想到的问题,而且我一时还不知道怎么解决。每个人都会碰到坎儿的,我也不例外。我的朋友成为了我坚定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支持对我来说不可或缺。似乎我在经历着一个“剥离”的过程,删繁就简,生活只允许我留下最重要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对生活的思考写了下来,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和诗。

后乞:这一年的写作主题常常与女性的选择有关:选择关系还是孤独?选择生育还是自由?你坦诚而细致地描绘了很多生活处境,但也没有给出什么确凿的答案。你觉得这是一种带有女性意识的写作吗?你又如何看待女性的生活选择问题?

春树:文学不提供答案的,尤其是诗。我觉得这是严肃文学和以娱乐为导向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不给答案的,后者给的倒是很笃定。关于女性的选择,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过当然,会有些共性。我们最大的共性真的是我们都是女性。这就够了。而个体做出何种选择,取决于性格、家庭、受教育程度、意志力、周边环境影响,这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结果,并非由一项因素决定。


我写作的时候,写的就是自己的心声。因为我是女性,我很忠于自己的感受,所以它具备女性意识,这是很正常的。


这些年我意识到,女性很难作出自己的选择。有些选择看起来是自主的,背后其实是被动的,迫于生活压力和社会舆论环境。我当然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只不过对女性而言这没有那么容易。家庭给女性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感,也有自我的消失与被束缚,从这个角度上,我其实不赞同婚姻制度。尼采不是说了吗,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如何既不孤独也不庸俗?创作可解救。

后乞:有了孩子以后,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你觉得孩子影响了你的创作吗?


春树:最大的变化是时间变少了。我对馅饼说过,其实是我在诗里写过“你是成就妈妈的/不是毁灭妈妈的”。这是我的基本心态。既然有了孩子,既然我喜欢写作,那我就尽量找到让这二者平衡共存的方式。我不想因为养孩子就放弃我自己,我认为我如果继续写下去,有天他会为我自豪的。过程很艰难,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不过我态度很乐观,因为不乐观不行。他在幼儿园里还跟老师说过我妈妈是作家这样的话。这让我挺欣慰的。


后乞:你是什么时候去德国生活的?在一个非中文的环境中,多数时候你使用的是外语,在这种情况下持续用中文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春树:2015年2月。中文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在国外能说母语多么重要!》,中文不仅是我的母语,更是我受教育的语言,所以我用中文写作。平时我在柏林大部分时候说英语,偶尔说几句德语。语言不仅仅是语言,也是种思维方式,我在柏林经常读唐诗宋词,读《水浒》《红楼梦》《聊斋》,太孤独了,我需要与我的中文沟通。语言问题是个大问题,生活中遇见的人,并不是说大家都会中文就能进行有效交流,文化审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当然,一点外语都不懂也是不行的。外语能帮人打开更多的视野,但母语也非常重要,至少对我来说。在国外我发现很多在海外的中国人汉语退化得很厉害,基本上很难写清楚一段话,表达起来也比较简单,用词也不准确。语言真是不用则退。为了不让自己的汉语退化,我经常找朋友聊天,看书,看剧。在这种环境下用中文写作,我还是有点责任感在心里的,海外华人那么多,得有人写他们。我用写作来确立自己,在写的过程中,我也在一遍遍地学习和复习汉语。


后乞:你的诗总是娓娓道来,轻松自然。写作的过程也会像作品展现出来的那样轻松吗?一般一首诗会花多久写完?你会重复修改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吗,还是说它们都是一次成型?


春树:写诗我很痛快,基本是一次成型。有些诗写不好,我会留一下,有了新的感觉了再修改。我不喜欢总改。我认为当时的状态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那就是你当时的水平了。写诗这么多年,大概只有一、两首诗是我自认为不知道如何写得更好的,那就只能等某一天境界发生变化了重写了。


后乞:在你自己的各类写作中(比如你也写小说),诗歌有什么独特性?诗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春树:它们都是语言的艺术。不好的语言写成的诗看着更难以忍受,诗更讲究语感。小说更是生活的艺术,它得面对生活里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问题,需要更严谨地对待吃喝拉撒,以及得确保细节准确,也需要抓住时代气息。它离不了现实。诗更抽象。它们都需要思想打底,诗更直接一点。


诗歌对我来说就是像水晶一样,或者像音乐一样,是情绪的助燃器,或者是某种内心感受的结晶。


后乞:你平时主要阅读什么类别的书?对你而言,阅读和写作是什么样的关系?


春树:什么都看。我根据心情和需要看书,一般都有时间段,某段时间很想看历史类,某段时间想看生活、时尚类,主要是根据一天中不同的状态来阅读。一般情况下我不强迫自己读某类书,都是根据兴趣来。我也不会只读死了的作家的书,我更感兴趣当下的文学。我去新的地方总喜欢去书店看看,哪怕看不懂,也想看看书的装帧和排版。我喜欢买二手的诗集或者诗歌类的报纸,也喜欢在飞机上看新闻类的报纸,比如《纽约时报》。在爱荷华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份诗歌报纸叫The American Poetry Review,全是诗,我很喜欢。我还特别爱看传记,喜欢一遍一遍重复阅读喜欢的书,比如《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新买了本苏珊·桑塔格,还没怎么看。


阅读对于写作来说还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写作的早期,也是靠阅读来打开的视野。我记得有一年我得到五十块钱压岁钱,第二天就去书店花四十九块钱买了一套《德意志法西斯覆灭记》。在上学时,我总是攒钱去书店买书,还从学校的订阅单上订了一些书。来到柏林,我常去柏林的德国国家图书馆借中文书看,集中看了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还看了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等。文学类的书,我喜欢日本近代的小说家,比如新感觉派,还有私小说类等。诗看得很杂,有什么看什么,也看古诗。


在阅读上,培养一种不狭隘的阅读口味很重要,我的阅读口味绝不集中在经典文学上,平时我更感兴趣那些不太为人所知的作品,比较小众的作品。出版社编辑也经常给我寄新出的书。我看书比较杂,唯一不感兴趣的是掉书袋类的和网文,我说的网文是那种后宫啊什么的,不是指没有地方发表只能发表在网上的短篇小说或散文。


后乞:对年轻诗人的写作,你有什么建议?


春树:了解一下中国白话新诗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解放前的诗歌。很多诗人在解放前写的诗就已经很有意思了,他们也很有个性,比如闻一多、艾青。写到最后,诗人合一,诗就是你这个人全部能量全部能力的综合体现。


后乞:你认为诗人在当今这个世界,扮演的是一种怎样的角色?


春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诗人可能是先知,可能是预言家,但诗人首先要当自己,其次才是在这世界上的角色。


后乞:当下的汉语诗歌有很多形态,有人坚持修辞化写作,有人强调口语,有象征主义抒情诗,有冷静克制的意象纯诗,有叙事为主的“事实的诗意”,也有“言之无物”的“废话诗”,你认为未来哪种诗歌将更受欢迎?你认为将来还会有完全崭新的诗歌形式出现吗?那可能是一种怎样的诗歌?


春树:不管是写什么样的诗,写出好诗都不容易。写出好诗是所有诗人的追求。但大部分诗在我看来是没有意思的,不止是学院派没意思,很多口语诗也没意思,难度太低了,也看不出作者的个性和特质。我欣赏的诗,不管是什么风格,肯定是有创新的、原创度高的诗,甚至是探索中的诗。在我看来诗人的职业和生活经历也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不会被所谓“底层诗歌”这个概念所打动。近些年大部分流行的当代诗都跟歌词似的,其实不具备诗歌的质感和诗歌的核心。自“下半身”和“垃圾派”后,中国诗坛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大家都各自在写,我也不知道以后诗歌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只知道写诗这事必须要忠于内心,忠于自己的生活感受。





 磨铁诗歌奖 | 往届获奖名单 



磨铁诗歌奖·2020年度汉语十佳诗人


从容  方闲海  韩东  黄平子  劳淑珍阮文略  王小龙  西娃  杨黎  伊沙

磨铁诗歌奖·2020年度诗人

从容



磨铁诗歌奖·2019年度汉语十佳诗人

 

艾蒿  陈克华  侯马  欧阳昱  释然

盛兴  王小龙  吴冕  轩辕轼轲  曾璇

  

磨铁诗歌奖·2019年度诗人


王小龙



磨铁诗歌奖·2018年度汉语十佳诗人

 

姜二嫚  蒋雪峰  欧阳昱  释然  盛兴

王林燕  王小龙  徐江  叶臻  云瓦

  

磨铁诗歌奖·2018年度诗人


盛兴



磨铁诗歌奖·2017年度汉语十佳诗人

 

阿吾  侯马  黄海兮  里所  马非

梅花驿  南人  西娃  轩辕轼轲  张明宇

 

磨铁诗歌奖·2017年度诗人


马非



磨铁诗歌奖·2016年度汉语十佳诗人

 

春树  东岳  潘洗尘  起子  任洪渊

唐欣  苇欢  吴雨伦  旋覆  闫永敏

 

磨铁诗歌奖·2016年度诗人


苇欢





 活动预告 

3月18-19日,围绕此次“磨铁诗歌奖”,我们将联合UCCA举办两场诗歌活动——


 ① 
 磨铁诗歌奖·诗人的演讲 
 我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诗 



演讲诗人

上半场
何小竹 杨黎 劳淑珍 臧棣 春树 盛兴
下半场
伊沙 张侗 旋覆 祁国 里所 沈浩波

 


主持人

里所



时间

 2023.03.18 周六 13:30-18:00

 


地点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




 ② 
磨铁诗歌奖(2021年度)
颁奖朗诵会

暨《向平庸宣战:汉语先锋·第二辑》
新书发布会


 

时间


2023.03.19 周日 14:00-18:00

 


地点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大客厅


 

海报设计:后乞


2021年度磨铁诗歌奖·奖杯
里所 梅格 设计


 新书推荐 


 磨铁读诗会 


主席、出品人=沈浩波  主编=里所  值班编辑=后乞



 磨铁读诗歌月报 

 投稿说明 


1、投稿邮箱:motiepoems@163.com

2、每月28日-30日收稿

3、投稿者请精选6首以内当月的诗作

4、因阅稿工作量太大,请做好精选,不要多选

5、请随投稿附百字以内小简介

6、凡投稿者均会收到一份自动回复,不要重复投稿

7、是否入选请查看磨铁读诗会微信公众号的“磨铁诗歌月报”专刊

8、优秀作品也可能会被选入“五人行”“在中国写诗”等其他栏目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后台





— 磨铁读诗会 —


诗集出版 | 磨铁诗歌奖 | 磨铁诗歌月报 | 活动 | 外语诗集译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