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地利诗人维马丁诗集《最终我们赢得了雪》预售开启

  磨 铁 读 诗 会  Xiron Poetry Club






亲情、世界、文明、月亮的诗性变奏曲

 


中英双语对照,

熟知中国文化的奥地利诗人维马丁

首次在国内出版的诗集





关于本书



《最终我们赢得了雪:维马丁诗集》是奥地利诗人维马丁在中国首次出版的诗集,也是他自2003年至今16年的诗歌精选。维马丁曾攻读汉学和德语文学,也参加过中国的多次诗歌活动。在这本诗集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一个奥地利诗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观察,也能看到他在欧洲国家生活的感悟。维马丁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很日常化,主题涉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友情、亲情、对孩子教育方面的思考,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关注。



《最终我们赢得了雪》

维马丁  著

伊沙、老G  译


磨铁读诗会 x 四川文艺出版社







月亮


一片柠檬

一片蜜橘

一块姜黄色的蛋糕

最终我们赢得了雪




MOON


a slice of lemon

a slice of tangerine

a ginger cake

finally we have snow








诗是人

是人的错误

是缺少的话语

还有一些不是

一天是一首诗

一天是一头野兽

一步是一首诗

至少是我看到的海和光

一道裂缝是一首诗

诗是租金

一天中的眼泪

冷与风

但是谁拥有岁月

但是什么是脚步

野兽在何方

谁拥有房租

何为我所言

何为我们所悼

何为我所能

都遍寻不见




POEMS


poems are people

are people mistaken

are words that are wanting

and some that are not

a day is a poem

a day is a beast

a step is a poem

the sea the light i see at least

a cleft is a poem

and poems are rents

a tear in the day

the cold and the wind

but who has the days

and what are the steps

and where are the beasts

and who has the rent

what is it i say

what is it we mourn

what is it i may

not find in the least







九月的早晨


我在晨曦中吻你

耳听清晨群鸟的啼鸣

目睹爬山虎爬上屋顶

一场渴望中的雨终于未下

但天已凉了

而你是暖的




SEPTEMBER MORNING


i kiss you in the morning light

i hear the morning sounds of birds

i see the flowers on the roof

it should have rained a while ago

but it is cool

and you are warm







布尔诺:彼得与保罗大教堂


这光明,这天使加百利。

这夕光,这西方,这东方。

这火车,这从西边驶来的街车。

这城市的众塔林立。

我们不知道光明来自何方。

太阳升起,群星永恒。

我们沉睡,我们苏醒,

我们学习,我们教育,

我们生育,我们劳作。

我们不知道光明何时熄灭。

我们只知道太阳照常升起。

我们不知道光明来自何方。




PETER AND PAUL CATHEDRAL, BRNO


the light, the angel gabriel.

the evening light, the west, the east.

the train, the streetcar from the west.

the many towers of the town.

we don’t know where the light comes from.

the sun appears, the ancient stars.

we sleep, we wake,

we learn, we teach,

give birth and work.

we don’t know when the light goes out.

we know the morning comes again.

we don’t know where the light comes from.

 






捷克克鲁姆洛夫教堂

 

一切皆为人类所创造

只有光来自上帝

以及灵感

还有大白天带手电筒的孩子

他来自我




CATHEDRAL IN ČESK KRUMLOV


everything is made by people

only light comes from god

and inspiration

and a boy with a flashlight by day

comes from me


*本诗先有德语版,后有英语版。德语原诗为:

 

KATHEDRALE IN KRUMAU


alles ist von menschen gemacht

nur das licht ist von gott

und die inspiration

und ein bub mit der lampe am hellichten tag

der ist von mir

 






之一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就是感觉到你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在早晨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就是感觉到你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在晚上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就是看见你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在光里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就是认识你

我在这个地球上所知道的最美好的事物之一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就是拥抱你

拥抱你意味着

没有别的东西

什么也没有

只有风

鸟群

火车

孩子们的

啼哭

街的对面

或者隔壁

有太阳

温暖的一天

去看看孩子们在干吗




ONE OF


on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is to feel you

on of the best things of life in the morning

on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is to feel you

one of the best things of life in the night

on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is to see you

one of the best things of life in the light

on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is to know you

one of the best things i know on this earth

on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is to hold you

holding you means

no other thing

there is nothing

there is the wind

birds

a train

cries

of the children

across the street

or next door

there is the sun

warmth of the day

got to see what the children are up to






《最终我们赢得了雪》 自  序

文 | 维马丁



自己的诗歌被中国大诗人伊沙翻译成中文,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中国出版,被著名诗人沈浩波创办的磨铁图书公司选中,应该写篇什么样的自序表达心情呢?


我最关心的东西总是诗歌本身,特别是中国当代诗歌,用汉语普通话写作的诗歌。当然中国还有很多其他非常好的东西,包括用汉语之外的语言写的或唱的作品,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创作的作品,等等。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自己知道并深感荣幸的是,我可以参与一些文学方面的事或活动。那么在当下文学的世界里,有多少人关注的是文学之外的事情呢?非常多,我要说,这种情况在中国和其他各国都很普 遍。


中国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这样问,包括很多中国人自己。因为中国很大,而且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全世界各地的人都会这样问。同样的问题,奥地利是怎么样的?美国呢?拉脱维亚呢?巴西呢?这两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难民问题、就业问题、种族问题等等,很多情况一直每况愈下。与此同时,无论在哪里,关注自然环境问题的人都越来越多;还有一种感觉是,人们意识到对抗是必须的,用于反对某些不好的趋势。所以也许可以说,我们还有希 望。


那么这些问题跟伊沙翻译我的诗歌有什么直接关系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伊沙说他一直觉得应该关注中国或东亚之外的西方当代诗歌,从他开始写作起就一直这样想。我也一直这样觉得,要关注外国的诗歌。生活在奥地利,这个情况对我来说也许更复杂一些,比如我上大学时,虽然除了汉学也攻读了德语文学,我自己当然也用当代德语写作,但是德语文学不是我主要关注的。这样的背景和态度当然有长处也有短处。


总之,我走进了当代汉语诗歌,这很像一个奇迹。从2013年我第一次跟伊沙见面,我一直觉得伊沙就是在创造奇迹,伊沙创造和组织了一个奇迹般的诗歌疆域——《新世纪诗典》,比我以往在其他任何地方碰到的文学组织都要开放,比我以往见到的文学形态都更接近普通人和真实的生活。所以我更觉得非常非常荣幸,非常非常幸福。中国对我来说,是一个以西安和诗歌为中心的奇迹,是古老的西安和古代中国的诗歌传统延续至今天的奇迹。

 

2019年春天于维也纳







《最终我们赢得了雪》 译  后  记

文 | 伊沙



我的大学时代正值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进青年一致向西看,顶礼膜拜西方大师,我在我的同学中还不算最严重的,当时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更关心西方国家里我的同辈人、同龄人在写什么以及如何 写。


毕业不久,我把这句话写进了文章。


中国有句厉害的谚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凭我的经验,但凡正念,就有可能被惦记。2013年冬,在我说出那句话的25年以后,一位与我同龄(小我不到一个月)的奥地利诗人,空降西安来到我面前。他的中文名字叫维马丁,此前他是以翻译家的身份与我通信的,他去台湾访问时读到了我的诗集《尿床》,有兴趣将我的诗整本地译成德语并在德语国家出版。此次他专程到访西安,也主要是为了这件事。也许是出于诗人本色吧,他在给我看德语杂志上他译的中国诗人(包括我在内)的诗作的同时,也给我看了他发表在杂志上的自己的几首诗。那一年前后我和老G正在狂译世界各国诗人的作品,回家后我见他的诗有英语版,顺手就译了,次日见面拿给他看,他非常高兴,也十分欣赏我的译笔。


对维马丁作品的翻译便从这时开始了,但也并未马上进入日常状态,总是见一次面翻译几首。2014年秋,我们一起得到了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创设的“中文诗歌创作与翻译奖金”,共享在佛蒙特创作中心驻留写作翻译一个月的奖励——那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之一;2015年春,在维马丁的大力举荐下,我应奥地利两校一刊的邀请访问了他高雅的祖国;2015年夏,我们相会于“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又转道西安去了“《新世纪诗典》 ·崆峒山诗会”,在这次诗会上我向他颁发了“NPC李白诗歌奖”首设的翻译奖;2016年,他应邀加入《新世纪诗典》诗人新马泰访问团,并获得那次国际诗会的总冠军。通过这几次对其诗作的翻译,我已经很有把握地判断出:这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我暗自决定要专辟时间,将其诗作整本地翻译出来。


总是很忙,工作安排得很满,等到把时间专辟出来,已经到了去年下半年,我和老G用了一个学期加半个寒假的时间,终于将本书译成了。


每译一组,我心中维马丁的诗人形象都要高大一分,那么他究竟是多大的一位诗人?中国人喜欢终极评价,身为译者你不做出这样的评价,自己心里都发 虚。


作为翻译家的维马丁,似乎在中国的官方和民间诗坛都有很高的评价。他获得了《人民文学》杂志2018年度奖的翻译奖,并且他早就被聘为《人民文学》德语版《路灯》的主编;在民间的《新世纪诗典》这边,他译有大量中国诗人的诗作并在德语国家发表,《新世纪诗典》德语版也即将在奥地利出版,他翻译的我的诗集《车过黄河1》《车过黄河2》都已在奥地利出版。


那么,作为诗人的他,究竟是多大的诗人?


我听到最高的评价是来自西方文学修养深厚的中国诗人、诗评家徐江,他称其为“一位大师,欧洲在世者中最优秀的诗人”。


作为译者,我的评价较为谨慎,面向本书:这是目前在世的外国诗人在中国出版的最耐读、最优秀的一部诗集。


但是且慢,我还要提醒大家:我和老G只懂英语不懂德语,我们是通过英译本转译的,德语——他母语中的维马丁才是百分百的维马丁。好在我们的翻译善于美化原作者(由于中文功底深厚),翻译的过程中,我和他也时有细致的讨论,多少能把从德语到英语的损失弥补了吧。事实上,维马丁既有直接用英文写的诗,又有直接用中文写的诗,能够掌握八种语言的他,是个语言的奇才。


请你们——本书的所有读者,用中文版评估:维马丁究竟是多大的诗人?


奥地利文化部有一项政策:翻译奥地利作家的作品,可以获邀赴奥住上一段时间。我们的申请批下来时,本书已经译完了,我也快开学了,不宜动身,那就等译下一本的时候吧。在我这里,维马丁将享有与伟大的布考斯基同等的待遇:终生译。

 

2019年2月16于西安少陵塬








关于作者,译者


关于作者

维马丁1966年生于奥地利,诗人、作家、翻译家。曾获得《人民文学》翻译奖、《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的翻译奖和文化奖、长安诗歌奖·现代诗成就奖等。

 


关于译者
伊沙,原名吴文健,文学家,以诗名世。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至今。现已出版著、译、编作品一百余部。获国内外数十项诗歌奖及其他文学类奖项。应邀出席国内众多诗歌节、文学节和其他交流活动。
 
老G,原名葛明霞,翻译家。1966年生于河南,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陕西交通部门从事行政工作至今。1994年与丈夫伊沙合作,将布考斯基的诗首译成中文。出版译著多种,另有诗文集《我们家》(合著)。





《最终我们赢得了雪》

维马丁  著

伊沙、老G  译


京东、当当、天猫等各大网站均可预订

如需预定请点击阅读原文

预计 10月26日 全网有货





 活 动 预 告 





诗歌新力量

——

《那些写诗的80后》《正在写诗的年轻人》

新书发布朗诵会·北京诗人专场



时间

10月16日 19:30 -21:00


嘉宾

(云端连线)

春树  李勋阳

(现场嘉宾)

李柳杨  宋壮壮  闫永敏  严彬

双子  易小倩  木桦  李永青  绿鱼  胡超 瑠歌


主持

里所


地点

码字人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尚8科技园15号楼




识别此二维码

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磨铁读诗会·月度好诗

投稿说明

1、投稿邮箱:motiepoems@163.com

2、每月28日-30日收稿

3、投稿者请精选6首以内当月的诗作

4、因阅稿工作量太大,请做好精选,不要多选

5、请随投稿附百字以内小简介

6、凡投稿者均会收到一份自动回复,不要重复投稿

7、是否入选请查看磨铁读诗会微信公众号的“月度好诗”专刊

8、优秀作品也可能会被选入“五人行”“在中国写诗”等其他栏目






磨铁读诗会

主席、出品人=沈浩波  主编=里所  值班编辑=修宏烨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后台




— 磨铁读诗会 —


诗集出版 | 磨铁诗歌奖 | 月度好诗 | 活动 | 外语诗集译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