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奈良,寻访一位大唐故人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静说日本 2023-06-20

细雨蒙蒙的早晨,我去了日本古都奈良市的一座千年寺院,寻访一位故人。

这一座寺院,名叫“唐招提寺”,建于公元759年(中国唐朝乾元二年),1998年,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寺院的山门称为“南大门”,十分古朴,唯有上方悬挂的“唐招提寺”四个字刚劲有力,那是日本第46代天皇——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亲笔所写,也已有千年的岁月。


为什么这座寺院有这么一个难解的寺名?

其实,“唐招提寺”的原名,叫“唐律招提寺”,所谓“唐律”就是“唐朝律宗”,而“招提”源自梵文Caturdeśa,意译为“四方”。“招提”作为寺名,最初是由中国北魏太武帝开始。所以,古人遂以“招提”为寺院的别称,后亦传至日本和韩国。孝谦女皇题写寺名时,直接省略了“律”字,于是变成了“唐招提寺”。


这座寺院与一位唐代中国高僧有关,这位高僧名叫“鉴真”。

鉴真大师原是扬州大明寺住持,受日本高僧之邀前往日本传法,10年间5次东渡,均遭暴风巨浪与弟子告密等原因而失败。公元753年,鉴真与日本遣唐使一起,带领十几名弟子开始了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抵达了日本,当时他已经66岁,而且双目几近失明。

当鉴真大师一路艰辛抵达当时的日本首都奈良时,日本天皇以及皇室成员悉数出宫相迎,鉴真大师被封为“传灯大法师”,“大僧都”,掌管日本全国的僧尼,并在日本推行律宗戒律,改掉了日本僧人的种种陋习。

在东大寺传法5年后,日本天皇将新田部亲王旧宅邸地赐予鉴真大师建“唐招提寺”,为日本律宗总本山(祖庭)。

公元759年,鉴真大师亲自设计和规划,建造“唐招提寺”。 整座寺院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等建筑物。其中金堂、讲堂、经藏、鼓楼是日本政府认定的“国宝”。


走进南大门,迎面而来的大型建筑,就是日本的国宝级建筑“金堂”。



金堂坐落在约1米高的石台基上,为日本奈良时代最大的建筑,七圆柱并列支撑着三端向上的斗拱,显示出独特的对称之美,金堂也是现存1200余年的木结构古建筑,具有浓郁的大唐风格。据悉是鉴真大师的弟子如宝根据鉴真亲手所绘的大殿遗稿,于鉴真大师圆寂数年时开始建造。

金堂内供奉着金色的主佛卢舍那佛像,高3.7米。其两侧高5.36米的千手观音佛立像和高2.03米的药师如来佛立像,均为奈良时代特有的木心脱乾漆造,目前也都是日本的“国宝”文物。


我以前陪同普陀山大和尚道慈法师访问唐招提寺时,唐招提寺第87代长老石田智圆法师抚摸着金堂的大圆柱说:“你们看看这一根柱子,它是拼接起来的,最上面的一段是初建时期的原物,中间补修的是明治时代的东西,而最下面一段,是2000年金堂大修理时拼接上去的。”

一根柱子,连接了千年岁月。


我每次去唐招提寺,都会去抚摸一下这几根圆柱,因为这和大唐的原物,触摸的是1200余年的传承。

许多年前,在金堂的西侧池塘里,挖掘出了陈腐的莲根。经过鉴定,居然是1000余年前的莲根。在抽取了其中的DNA后孵化出新的莲藕,居然绽放出鲜红的八重莲花。对照《唐大和上东征传》的记载,这些红莲是鉴真大师当年从中国带来日本的。唐招提寺于是把这莲花,称作为“唐莲”,每年初夏时,盛开的唐莲都会在寺内本坊展示,让人一睹千年大唐莲花的风采。


到唐招提寺,我一定会去祭拜一处林地,这里原有一栋建筑,叫“西室”。石田智圆长老告诉我,这里便是当年鉴真大师的宿坊,也是他圆寂之地。


不过,过去千年时光,我们还是能够见到鉴真大师,因为唐招提寺保存着一尊鉴真大师的坐像。

公元763年春日,已经76岁的鉴真大师身体每况愈下,一天夜里,他的弟子忍基忽然梦到唐招提寺的讲堂的屋梁突然折断,他预感到什么,为了留住恩师的身影,带领其他弟子一起为鉴真大师塑造一座像。

时年56日,鉴真大师面朝大唐的方向向西结跏趺坐,告别了自己辉煌的生涯。史料记载说,圆寂后三天间,弟子们还能感悟到鉴真大师的体温。火化时,散发出浓浓的香气。

这一尊鉴真大师的雕像就是他圆寂时的模样,精准地刻画了鉴真大师离去时静谧而圣洁的形象。


这一尊当时雕刻的金色漆像,如今完好地供奉在唐招提寺的御影堂里,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也被认定为日本历史上第一尊人物雕像。

在鉴真大师圆寂1250年之际的2013年,唐招提寺公开了一尊鉴真大师坐像的复制像,这一尊复制像由京都财团法人美术院耗费了10年的时间,采用当年忍基等大师弟子们同样的工艺和材料,同样的颜料与油漆精心制作而成,完美再现了鉴真大师当年圆寂时的模样。

如今,这一尊复制像供奉在唐招提寺的“开山堂”中,让我们能够时时见到大师的尊容。



鉴真大师的墓坐落在寺院的东侧,穿过矮矮的唐式土墙,进入院门,眼前便是一片绿油油的苔藓。


有一座小桥连接着大师的墓,墓前供奉着一盏长明石灯,周边种植着故乡扬州市的琼花。


墓的边上,还有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赵朴初居士之碑”。这是唐招提寺为赵朴初先生立的一尊供养碑。


赵朴初先生曾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19804月,在赵朴初先生和日本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鉴真大师的漆像运回他的家乡——扬州市大明寺供奉,相隔1227年,让大师魂归故土。

肃立在鉴真大师的墓前,努力想象1000多年前,大师搭乘一艘木帆船历尽艰险,从中国横渡东海抵达日本的情景,明白一个道理:中日文化的传承,是这些先哲们用生命换来的。日本应该感恩中国!


——————————————

“静说日本”,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上收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