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理论与批评】崔柯 董学文 赵文 等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程:体系与范畴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3-03-12

编者按:2021年8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版。以该书出版为契机,2021年10月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举办第43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本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程:体系与范畴”为主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建设的历史与高校教学现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结构特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在教材写作和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感与当下性兼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刊特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崔柯:200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实施,教材建设是“马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有一些学科的教材陆续出版。今年8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版,这本教材从立项、撰写到正式出版,历时12年。本期论坛,特邀请《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课题组首席专家、负责全书统稿工作的董学文教授,以及来自教学一线、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围绕这本教材展开研讨。

董学文:作为全国统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的这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该是第一本。以前大家也许看到过类似的著作或教材,但认真比较起来,它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本教材编写的一些情况,供讨论时参考。这本教材的编写是从2009年启动的,至今已有12年。一本教材搞了这么长时间才得以出版,实不多见。为何拖了这么久?我认为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方面,课题组对该书“编写大纲”亦即“体系面貌”的设计有不同看法。起初几次上报的“方案”,“马工程”教材办和专家组审查时都没有通过。这样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搞了几年。分歧出在哪儿?简单地说,就是体例上,是“一体两翼”还是“一脉相承”?所谓“一体两翼”,就是以经典作家为主体、“西马”和“东马”为两翼的结构;所谓“一脉相承”,就是依照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统一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组织在连贯、系统的框架里。这两种体例某种意义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是,究竟哪一种体例更准确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真实状况?哪种对学科体系结构的表述更科学、更合理一些?有没有除此以外更为合适的体系框架建构?这些的确是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因为这关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给人的整体印象到底是“什么样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一种学说、一门学科,其体系面貌的呈现无疑是相当关键的。或者说,基于何种思路、引入哪些“范畴”、怎样组织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这些问题关涉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性质和特征,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目前,这本教材作出了初步的分析和回答。希望学界以此为契机,能进一步研究讨论。坦率地讲,如何概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面貌”,如何归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这个问题离完全解决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客观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材办”“马工程”专家委员会、思想政治审议专家组、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等一遍又一遍地审议、把关、提意见和建议,并且每次都要求逐条修改并写出书面答复,以及要听取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前前后后花了几年时间。它的好处是确保了教材论述和观念的准确和严谨。第二个客观原因是,编写过程赶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就文艺工作、文艺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等。“马工程”“教材办”明确要求必须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写进教材,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发展,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本教材要概括从马克思到习近平将近18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需要做细致的增补和添加工作。初步统计,这本教材在各相关部分增添习近平有关文艺的论述50多处。每次送审,领导和专家都非常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在教材中的体现情况。因此,这本教材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对丰富和扩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涵,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新的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那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系统内,究竟怎么增加习近平同志的有关论述才好?哪些论述可以加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系统中去?哪些论述可以被界定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范畴”?怎样概括这些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总而言之,界说习近平同志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长河——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长河——中的价值和贡献,是一个新课题,需要理论界给以充分论证和说明。经过编写组同志的共同努力,这本“马工程”统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它的一些独具的特点:其一,它构筑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系统化的基础,初步实现了较为完整的、具有体系性的建构;其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成系统的研究史上,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写到21世纪的当代,这还是第一次;其三,该教材的范畴提炼和框架系统,初步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或多或少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其四,该教材没有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马克思主义”“东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整体纳入理论体系,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纯洁性;其五,它相对比较简明、扼要、准确、精炼,论述也比较清晰,尤其注意多引证经典著作的原文,这样比较适合大学生使用和阅读;其六,该教材的完成,让我们预感到编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的任务,应当提到日程上来了。除此以外,我感到该教材亦可叫《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因为它具有“原理”的性质。这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将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编写《文学概论》《文学原理》或《文艺学教程》等,应当多增加一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令人忧虑的是,现在有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教材,但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开设这门课。这种“失语”“失踪”“失声”的局面,是亟须加以改变的。普通高校的中文、艺术、外国文学类的系科,都应开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这是无须论证的。希望大家对此教材多提意见,多予批评,以利今后修订提高。赵文:刚才董老师谈了教材编写过程当中的一些情况。我先说一下我的建议。师范类院校尤其应强化这门课。据我了解,我所在学校及周边其他学校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有的学校课程名称为“马列文论”)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的,选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文学院的本科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求是比较迫切的。师范类院校应先规范化开设此课程,然后形成规模,进而能够普遍推广。作为多年讲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教师,我通读这本教材后有以下几点感受:第一,这本教材在“体量”上做到了“化繁为简”,同时对基本理论问题做到了系统梳理。对于一学期36课时的课程来说,这本教材是很合适的。我们长期以来使用的传统教材有一个问题,就是“史”多于“论”。如果按照传统教材来备课,除了要讲授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问题、意识形态概念的生成史、美感的历史性和社会性问题之外,还要将一部分课时用于讲授经典作家论文艺的具体文献。因此,一学期18周,每周2课时,授课老师根本无法兼顾对理论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理论史的完整介绍,难免会“顾此失彼”。这本教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教材共八章,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生成的历史作为“框架”,在内容方面,每一章都系统地展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将“文艺的党性”“文艺和人的发展”“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艺术生产”等问题从理论内部进行阐述,做到了“以论带史”,要言不烦。这对一线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既能使讲授有层次感,也能有历史感。另外,相比2000年以来新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本教材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内核。刚才董老师也谈到,新近一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艺观放在一起,虽然据称是以“史”的框架来编写,但实质上却模糊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内核”,显得十分庞杂。这部教材不再表面化地区别“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再绝对化地排除“西方马克思主义”,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原理标准出发,择取20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理论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同时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涵容进来,给授课教师和同学们提供了一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系统性教材。第二个感受是该教材真正做到了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理涵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1959年周扬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口号,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一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中一个难题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的编写。20世纪50至70年代,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的编撰基本上遵循“苏联”模式。1954到1955年毕达可夫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给文艺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讲授的“文艺学引论”以及讲稿的中译本支配着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论普及性教材的撰写模式。这一时期的教材,不仅根本无法做到反映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甚至对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述也无体系化的表述,只停留在基本文献摘编的层次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苏联文论家里夫希茨《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的影响,国内开始将编撰模式转换到理论化、系统化上来,其中较为成功的是陆梅林老师编选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但是今天来看,这种模式一方面无法反映复杂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生成史”,另一方面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原理与其中国化成果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这是比较遗憾的。20世纪末以来,各大高校的文艺理论教研室和相关科研单位掀起了一轮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编写的新高潮(我在2005年也参与过专升本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撰写)。正如有论者指出的,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呈现出体例上的多样性:概论型、选编型、导读注释型、发展简史型的教材有不下五六十种。这轮教材编写的成绩显著,但问题也很突出。其中一个问题是,此时期的多数教材表现出了以史带论、未加甄别地以“西马”入史、体系庞杂等倾向。现在来看,这部“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学术史意识出发自觉地纠正了这一倾向,一方面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理的立场上,客观吸收了当代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的最新成就,另一方面立足中国具体文艺实践,客观吸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新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话语建构的实践品格和价值旨归。

陆梅林辑注:《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第三个感受是,这部教材从2009年开始编写,虽然撰写历时较长,但却是一件“幸事”。试想若是教材在较短时间内编写完成,它是很难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有所反映的。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不仅见证了“四个自信”思想背景下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的新任务、新命题、新要求,而且也将这些新任务、新命题、新要求有机地体现在了教材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下,结合我国文艺建设具体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指引文艺建设的新战略与新理念,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命题。本教材不仅对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理、方针、价值指向进行了理论表述,而且还系统地勾勒出了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述的内在逻辑关系。总之,这部教材在体裁的恰当性、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反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成果的完整性方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万娜:我大概在9月中旬拿到这本书,立即学习了。我认为这是一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程的体系性方面做得非常突出的教材。我结合自己曾经作为学生和现在作为教师的经历,谈一谈相关情况。华中师范大学从1970年代到现在一直开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40年间基本没有中断过。我读本科时是在大三学习了这门课程,当时使用的是李中一老师编写的《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体系》,由李中一老师本人讲授。这本教材是李中一老师花费了很大心血完成的,它在“内容提要”中提及的编写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诸概念、范畴、规律的基本内容、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这本教材分为导论和五章,导论和每一章又细分为若干小节,层次比较丰富。就我当时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来讲,初次进入这个丰富的体系层次时,有比较大的难度。

李中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体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作为“文艺学系列教材”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由张玉能老师编写。这本教材在2005年和2010年出过两个版本,是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正在使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张玉能老师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按照上中下三编展开,把经典马克思主义、“西马”与“东马”这三者整合到一个大的编写体系中。从涉及的知识点来讲,教材的上中下三编很完备,但是马克思主义文论课一般是32课时,由于课时所限,当然也有主讲教师没有能够更好地处理授课内容与课时限制的关系的因素,导致在规定课时内大概只能完成全部教材内容的60%到70%,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上面我根据自己读书和从教的经验,说了一些教材使用方面的感想。下面再谈谈华中师范大学在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开设方面的特点。作为师范院校,华中师范大学很早就开设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而且覆盖本、硕、博三阶段,课程建设比较全面。文学院本科阶段有作为选修课开设的马列文论课,硕士阶段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课在全国各大高校都有开设,但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的方法论课程稍微有点特殊。一方面因为我们文艺学学科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领域的传统比较悠久,有合适的师资和成果积累,另一方面,从学情考量,结合专业可能会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进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所以我们争取这门课由文艺学学科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老师来主讲。这门课以前一直由我们学科的孙文宪老师主讲,今年我刚刚接过来。这是硕士阶段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硕士阶段我们还开设了作为专业必修课的马克思主义文论,2个学分,32个课时,同时开设了两门选修课程,一门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本细读,另一门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细读,各有2个学分。应该说,硕士阶段文艺学专业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还是比较丰富的。博士研究生阶段文学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这门课程,目前由胡亚敏老师主讲。就是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本、硕、博三个阶段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具有连续性的课程设置,在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薪火传承下去,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课程中收获思想的力量和批判的勇气。目前来看,已经有一些学生,包括本、硕、博,在做论文的时候会选择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关的一些题目。这些迹象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根据教材使用和课程开设情况来看,正如赵文老师所说,这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可能在一个学期32个课时之内比较全面地涵盖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问题,对于教学来讲应该是比较便利的。我再从自己的角度谈一谈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教学的些许感受。我谈的感受肯定带有个人局限,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首先谈现状。从我的观察来看,一部分本科生在接受马列文论课程之初或多或少抱有一丝成见。我问他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论体系有没有了解,他们其实并不是很了解。通过跟他们交流,发现他们对于马列文论课程有自己的一些不同想法:第一,他们觉得理论体系这种东西一提出来就是高高在上的,有距离感;第二,他们觉得课程在知识逻辑层面有重复灌输的嫌疑,这可能跟他们接受了较多的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有关,一开始就认为大概都是讲一样的东西,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第三,他们预测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讲述体系时,大概会讲现实主义、阶级斗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真理确实是真理,但对现实问题的介入就会相对比较滞后,甚至乏味;另外还有对原典“敬而远之”的畏难心理,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想象中是大部头,艰涩、难读。这些是这门课的教学在一开始可能会碰到的学情。此外,因为大部分高校可能在一二年级开设文学理论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那就需要考虑怎样将这两门课程做一个衔接。比如说理论立场、逻辑连贯性以及知识点相互印证等方面,能不能在两门课程的学习中体现出渐进的层次关系?目前使用的同为“马工程”教材的《文学理论》与现在这一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间,在哪些地方可以形成衔接关系?因为这本教材目前还没有投入使用,这个问题可以留待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其次,文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两门课程的位置怎么摆?像刚才我说的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开设文学理论,大三大四才开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文学理论是不是一个统领性的东西,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流派?这是在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规律层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三点是讲课方式。这门课程怎么讲?讲课过程中如果完全遵循经典、俄苏、西方、中国这样的划分,会不会让学生在还没有能够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的时候,就因为多种不一样的声音产生理解上的混乱?或者按马克思主义文论本身的逻辑思路来讲,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下来,但这样讲又会不会很容易失去细节?这个难度比较大,很考验教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的掌握程度。这一点本身是“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体现得比较成功的方面,但从教学实际情况来讲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点。还有一些教材按照时间线索来讲。这几种讲课方式,教师都想兼顾到,因为按照区域来讲,会呈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种路向;按照逻辑思路来讲,能够更好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性;按照时间线索来讲,能够让我们看到历史上活动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问题;或者按照专题来讲,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讲,但是又容易变得杂乱。其实讲课当中能够把这几种不同的授课安排结合在一起,学生可能会更有兴趣,但是我自己能力所限,目前并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来处理这几条思路,这也是我现在教学中面临的困惑。第四点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反馈情况。从考核方式上来讲,因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本科阶段是选修课,所以一般以课程论文形式加以考核。我今天又把原先一些学生的课程论文浏览了一下,发现他们选题有各种角度,但也有一些共同点。他们的批判意识比较强,会看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并且直指当代的艺术生产令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地方。他们对当代文学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化比较熟悉,但他们不够满意,会批判文学商业化的现象。从目前课程论文的深度来看,我发现他们想找到一种批判的武器,可是苦于对这个武器的掌握又不太熟练,因为仅仅通过教师在32个课时当中讲授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他们很难真正学会使用这个批判的武器。但是可喜的一点也应当被看到,正因为他们批判意识强,所以对于批判的武器很渴求。有一个学生给我写下一段非常具体的话,他说:“我认为马列文论是一门很好的课程,但是它需要活力,这和任何一门大学课程都一样……”这是来自学生的声音,他们希望课程能呈现出它的当代活力。最后,我想提出三个问题:第一,怎么样使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部教材?因为这部教材出版没多久,目前还没有投入使用,那怎么使用它,编写组的各位专家对任课教师有没有具体的指导建议?第二,这本教材在教学中怎么拓展?当然里面已经有二维码了,扫一扫可以获得拓展的文本资源,这种形式比较容易为当代学生所接受。但是拓展资源的趣味性够不够?第三,在使用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怎么指导学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就像我前面说的,学生面对当代文学、文化现象,很想吐槽、批判、介入现实,但是掌握的武器可能不够,或者他自己使用得不够好。那能不能让学生通过教材看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的具体成果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些方便供学生学习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成果可以作为咱们这本教材的拓展性资源,提供具体的案例?如果有的话,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活力的。姚涵:我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出于审稿和编校需要,会时常翻阅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经典文献,对今天的论题只能谈一点初步的理解。和大家的感受相似,“马工程”教材不好编写,因为要考虑多种因素,有时还是“命题作文”,而学者必须尊重学科规律及接受对象层次,还要考虑不同地方教育水平的差异性,所以对于编写者而言是难上加难。这本书历时12年得以出版,本身就是难得的成功,还有很多“马工程”教材仍在艰苦酝酿当中。接下来我谈两方面粗浅的体会,把这些体会和困惑放在一起讲。这本书第一个特点是试图体系化。我们经常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文论是有体系的,很多学者尝试把马克思、恩格斯散见于其著作的基本研究方法、观点、命题和范畴加以体系化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真正从马恩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看,但凡追求体系化,一定内含实践的问题,有鲜明的问题指向,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实践的理论,旨归在改造世界。无论马克思主义原理还是政治经济学,还是科学社会主义,都面临怎样的体系化是有效和有价值的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不以构造体系为鹄的,而是提供一以贯之的逻辑和普遍适用的理论工具,我们通过这些去认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体系化的努力不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推动马克思主义,那么这种体系化应该是不成功的。具体而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性?显然它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鉴赏批评论、发生发展论这样相对封闭的模式。马克思主义文论课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必修课,理应是开放的,以基本原理和命题、问题为导向的一种体系。这本教材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编写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把重心放在原理和问题上,有一说一,解决实际问题,不过于追求所谓的“显在的体系化”。

第 43 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海报 设计 /赵迪

这里有两点困惑:第一,这本教材的文艺理论体系对“形式”的关注与我的预期之间有些差距。文学是形式的艺术,“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理应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本教材对党性、人民性、意识形态性的重视或可视为一种“守正”的努力,正如“解放思想”的前提是“实事求是”一样,“创新”的前提是“守正”。那么,编写者们“守正”的工作是不是包含了对曾经出现的那种片面强调文学性、本体论的一种纠偏?然而,这种纠偏是不是也可能会形成某些偏差?比如形式问题,重视内容与形式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应有之义,教材对形式规律、隐喻、悲剧等似乎关注不够。第二点困惑涉及全书章节安排中第二章“文艺的继承与发展”、第七章“新文艺的建设”以及第八章第二节“文艺与社会的进步”。刚才董老师部分解答了我的疑惑,因为全书八章是依照历时态来安排的,同时贯穿很强的问题意识。可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感觉上述几部分稍有重复的嫌疑。从历史逻辑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全书24万字篇幅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在逻辑和脉络不够突出,而上述三个章节内容虽侧重点不同,却得到这样的强调,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点困惑。这本书第二个特点是重视原典。以马、恩、列、毛经典原著立论和开展论述,这很好也很难,因为经典教材都重视原典,重视文献的权威性以及对经典文献的解读。这一点既保存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名著选读的传统,又有所不同,即“以论带文献”,尽量克服知识和理论的碎片化,且扫码的方式有按图索骥的作用,可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此外,教材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纳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长河中加以梳理、呈现,这项工作很重要,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进。与此同时我的困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离不开对原典的阐释,在阐释中自然要反对僵化的教条主义,反对过度阐释和穿凿附会,但如何发展经典文献的思想内容?作为本科生通用教材,这本书通俗易懂、清晰明了,基本命题和问题都呈现出来了,本科生能掌握这些要点已经很不错,但对于有进阶要求的学生,比如说研究生,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每年有不少研究文章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问题和概念进行阐释和解读,这些需要不需要去观照?如何把推进、深化了的具体观点和看法吸收进来?比如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些年也有理论上的推进,是不是可以适当吸收?当然,教材加了“文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新文艺的建设”的内容,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但学理论证还不够周延,分量有点轻。董老师在发言中提及教材编写过程中对于“西马”“东马”的搁置,这一点我是赞同的。然而,我在当老师的几年间有个感受,有些勤奋的学生自己会继续探索,比如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论、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等。他们为什么会关注这些?可能就是万娜老师所说的在寻找一种“批判的武器”,因为他们想要对当下文艺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不是反过来说明这些理论对当前文艺现象的解读是有一定力量的,不能完全回避,那么怎么去面对和呈现它们?韩存远:我上月中旬刚拿到这本教材,仔细看过后有几点体会。第一,这本教材实现了历史性和当下性的统一。历史性很好理解。虽然比起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来说,马克思主义文论历史相对较短,但也有100余年的历史了。自马恩之后,国内外均出现一批批的继承者,他们的文艺理论观本身便带有一定的历史性。而这本书的一大优点,是在谈及具体理论问题时,注意历时性的延展,尤其是首先追溯到经典作家那里,然后再逐层推演。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论作为一门学说,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理论谱系。刚才董老师说了,这本教材谈及相关理论问题时,先从经典作家开始说,一直贯穿到中国当下。同一个理论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治语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断生发出新的问题,或者说老问题在新形势下得到新解释,这是当下性的一种体现。它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生长点是非常多,也是非常活跃的。这样不断更新、发展的理论,其生命力是无穷的。比如,第五章题为“文艺批评的方法和标准”,它的编写方式是:第一节重点论及恩格斯所说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第二节则把这个问题延续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艺术的”与“人民的”观点。这就是典型的老问题新答解。再如,第二章关于“文艺的继承与发展”,第一节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断——文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第二节则延伸至我国的“双百方针”,一直谈到今天推崇的文艺的推陈出新等问题。这样的“新老结合”对于学生理解和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论很有裨益:不再把它当作尘封的老古董,而是落脚到当下发生的文艺理论和现象,体现了历史和当下的统一。第二,这本教材让我感受到“问题还原”和“体系构建”的统一。某些标题如第二章“文艺的继承与发展”、第四章“文艺的现实主义”,看上去好像是以一种宽泛的文艺理论体例来编撰,但仔细看,这本教材把经典作家几乎所有的命题全部列举出来了,像艺术精神、美的规律、物质生产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艺术生产、艺术消费、现实主义、莎士比亚化、席勒式等。更重要的是,教材把这些问题还原到了最初的理论原典中。以“意识形态”为例,本书对这一概念的处置方式是这样的:从其出处——特拉西开始论及,到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和美学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再到现在如何理解文学或者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这样的理论阐发既原汁原味同时又非常充分,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尤其是考虑到现在的教材使用状况。我讲授文学概论课程,也翻过美学概论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已经渗透到了这两门课的教材中。譬如,文学概论教材中谈“文学典型”,相关内容很大程度上取法了马恩所说的“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再如,文学概论教材最后一章谈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美学概论中也谈到美的规律、人的类本质,还有“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等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命题。这会造成什么效果呢?从好处来说,学生在学习中早早接触到了这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概念,对这些命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倘若教师不曾专门澄清这个概念的理论谱系,不去爬梳它的历史沿革和脉络的话,大家会误认为这些概念和命题是一切文艺学、美学所通用的。所以,这本新编教材在这些问题上作了比较透彻的还原,换句话说就是“澄清”。如果这本教材推行使用,对于学生重新理解这些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这部教材包含着体系构建的想法。全书八章外加绪论,以问题意识统筹,章节之间比较注重内在逻辑关系。比如,第一章第二节中其实包含了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掌握,再一个是“美的规律”。首先要承认,这二者的理论出处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只能仰仗后人的发掘。我看过国内很多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在涉及这两个理论问题时,大都选择将其单独拎出来各自阐发。这本新编教材选择将其并置,更突显了这两个出现在不同理论文本中的美学命题之间的关联。学到这里时,学生势必会产生疑问:这两个问题为什么能结合到一起?那一定是遵从某种逻辑规则的缘故。而这种逻辑规则的实然在场反过来证实了:虽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论和美学观在创立之初未成体系,但历经百余年的发展,相关理论要点从事实来说是具备内在关联的。我上马克思主义文论课时,第一次课会谈到马克思主义文论有无体系这个问题。我一般的说法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成体系,但这种体系不是原初的,而是构建的。换言之,后世理论家不断把最初经典作家的问题整合再阐发再研究,继而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枝节和主脉其实是休戚相关的。本书这种“合并问题”的编撰方式,有助于将这种“体系”彰显出来。第四,作为年轻的一线教师,我认为这本书作为教材还是比较合适的。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看,这本教材有两个比较突出的优长:其一,篇幅适中。教材比我想象中要薄得多,只有200多页。要知道,一般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设置都只有一学期,36个学时左右,过于厚重的教材会给师生平添不少压力。其二,引文充实。编写组在这本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的原文,并用楷体字做了突出。这一点对于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至少会明白某个命题是哪位理论家在哪个重要的文本中提到的,进而产生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提高他们做研究时“论从史出”的意识:要谈一个问题,一定要回到原典中,找到其出处,阐释清楚后再作当下的分析。我觉得这个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向的潜移默化的启发。张静:我谈一点比较粗浅的看法。这本教材既有对马恩经典的继承和阐述,也有与当下话语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与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结合这方面,阐述得也比较全面,比如第六章《文艺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很好的现实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教材系统性地展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理论根基。而且教材所作的阐释比较系统,也以引文的形式呈现了一些原文,对于读者完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规律非常有帮助。另外有两个问题请教董老师和各位师友。一是教材“绪论”当中提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在平时运用中也会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与批评这三者分得不是那么清晰。这一点在以后的运用中是不是要严格鉴别?二是这本教材每章后面除了思考题之外,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篇目的推荐?现在有一些书目的二维码,但好像也不是很全面。我觉得每一章可以单独做一些书目推荐。兰善兴:教材第一章很明确地把文学看作是一种上层建筑,我认为这是这本教材构建的整个体系的核心,也是基础。关于这一点也可以稍微回应一下姚涵老师提出的问题。第二章谈文艺的继承与发展,可能与第六章、第七章有部分的重复,但实际上,从学理上来说,这几章内容并不重复。因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本教材在认定文艺到底是什么,阐释文艺本质的时候,首先确定了文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是把文艺放在社会结构的位置当中去看的。把握住这点以后,顺理成章地,教材第二章应该要谈文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如何发展的,它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关系是怎样的;谈完了文艺的发展之后,再落实到文艺的生产,于是就有了第三章: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到第四章开始进入具体的问题,谈文艺的现实主义;第五章谈文艺批评;第六、第七、第八章其实也要奠基于在一个社会结构当中文学到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核心问题。所以第一章把文学看作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奠定了整本书的体系基础。如果这本书能够在绪论部分再明确地谈到这一点,即整本书的体系是如何建构的,为什么分八个篇章来进行结构,突出在社会结构当中去看文学在社会当中的位置是怎样的,是如何随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我们如何将其和时代、民族精神结合,如何看待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等问题,可能会解除很多读这本教材的人的一些疑惑。这是我说的第一点,也是我最想说的一点。因为我记得,在2018年我和董老师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按照当时很多教材谈的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审美意识形态来讲,而是认为文学是一种上层建筑,当时和董老师谈到了我为什么这么认为。这本书第一章能够特别明确地指出文学是一种上层建筑,而且指出要在社会结构当中来看待文学,是它和以往教材有很大不同的一点。我钦佩编写组能够这样做,能够抵住很多压力,把很多争论搁置下来。接下来我从教材实际使用的情况来谈一些我的看法。第一,这本教材在“绪论”中明确谈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将其归为三点,明确指出其对我们理解当下的文艺现象、进行文学批评很有帮助。教材作为“概论”其实已经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涉及的问题都提出来了,但是在真正的批评上并没有能够特别好地展开。也就是说当学生们看了这本教材,想要去使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批评的时候,可能还是会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而这本教材当中又有非常好的,可以引领学生去进行批评的一些地方。比如说教材在第三章当中谈到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时候,特别谈到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从我这些年和学生的接触来看,学生现在能够很敏锐地知道文学生产和市场之间是有关联的。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办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如何从市场角度结合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对当下的一些文艺现象进行批判,或者进行别的一些他们所谓的“吐槽”什么的。学生有这方面的诉求,但我们却没有办法很好地提供给学生一些去进行实实在在的文艺批评的样本或者指导。所以将来这个教材修订的话,我觉得可以以扫码形式——这个教材有很多资料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呈现出来的——将相关的批评文章推送出来,让学生看看,怎样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去揭露市场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我希望这本教材将来在修订或者再版的时候能够作出一些修改的地方,也恰恰是这个扫码的部分。原本利用扫码去拓展阅读资源,是非常好的一个做法,但从整本书来看,这个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因为有的章节提供了拓展的资源,有的章节没有提供。另外还有一点,我不知道是出于版权保护还是什么原因,一些文章扫出来只有节选,其实可以更完整地呈现出来。孟登迎:这本教材我通读了一遍,和大家的感受类似。在我看到的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材里面,它属于特别遵从经典表述、追求体系完整的一本。这种编写是个很好的尝试。特别可贵的是,教材的表述深入浅出。这肯定是各位编写老师多年来辛苦努力的结果,他们想给本科生提供一条进入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正确路径。教材的文献引用都精挑细选,在学理上值得信赖。刚才兰老师提到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这很有意义。我们需要突显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其他文论的不同之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结构观、历史观、未来观和现实观照这几个方面往往有高屋建瓴的认识,这些方面是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我们要讲马克思主义文论,必须让学生觉得它与别的文论流派不一样,能给人以教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第一章《文艺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第四章《文艺的现实主义》和第八章《文艺与社会理想》相当重要。我觉得,富有现实感、批评性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那种永久的热情甚至激情,对未来社会理想充满热切期盼,应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别的文论的重要区别。别的文论一般不会有这种一以贯之的热情和理想追求。这些意识从本教材的章节安排和论述线索可以看出来,但是在导论当中似乎并没有自觉带动学生去区分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其他各种西方文论流派的差别。我认为这种区分是必要的,这并不是简单地说别的文论流派不好或者只有马克思主义文论好,而是要引导学生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喜欢学到喜欢学,最终启发他们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马克思主义文论如何让青年学子切身获得现实感和未来感,是一项相当紧迫的任务。说到这里,我想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些提法做出新的推进性的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里有大量的范畴,现在似乎已经定型化了,比如“人民性”这个概念,许多成果和许多学者都提到,而且有了推进。在座的刘永明老师就写过专书研究这个问题,前一阵子我看到倪伟老师在《文艺研究》上发表过一篇讨论张炼红著作的文章,两年前我听过陕西师大的陈越老师所作的关于葛兰西的演讲,他们对“人民性”都有进一步思考。还有,我和在座的几位在多年前就接触过“新工人艺术团”演出的老师,在与工友的交往和交流中,也对“人民性”有了一些新的体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文艺批评,也经常提及“人民性”,这从理论上、提法上和表述上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我觉得似乎我们还可以再细化它。比如,“人民性”是指写作对象是人民群众,还是指写作主体的写作行为本身所体现的人民性?有些作家把人民群众只是当作一种背景或者一些刻板化的对象,甚至还有人当作嘲弄的对象,说自己这么写是在搞艺术手法上的创新,这种情况究竟应该怎么看?我们一些当代作家,对这个问题并不敏感也不自觉。我去西安市郊区的皇甫村走访,一位农民大爷(《创业史》作者柳青当年的邻居)刚与我聊了一会,就直接骂起某著名作家来,说他比起柳青可差得太远了。他断定那个作家在糟蹋农民,而且根本不懂农民,比农民的精神还空虚,肯定是晚上睡不着觉就起来胡乱敲键盘。老大爷的话或许偏激了些,但其实触及写作主体的人民性问题。还有一种,有人认为自己写了普通人民的生活,对劳动人民抱有同情就有了人民性,这恐怕也很不完善。仅有同情是不够的,说明作家对普通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坚韧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所以,“人民性”这个概念相当复杂。现在我们很多人在写文艺评论的时候,经常提到作品要有人民性,但如果只是一种表态式的呼吁,我总觉得还是很不够的。此处以“人民性”这个范畴为例,正好可以呼应刚才几位在一线从事文论教学的老师发现的问题。他们说现在不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论有需求,这实际上是对理论能否联系实际的需要,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活力本来就来自文艺批评。这本教材的前面几章基本上把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原理讲清楚了,大家应该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好多提法实际上来自他们对某一个作品或某一个作家的批评。我们应该估计到,目前学生对于马列经典作家所评论的那些作家和作品,基本上没有耐心去阅读和了解。在座的鲁太光老师做了尝试,我学习他,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了一些多年前出版的旧书,像恩格斯提到的《城市姑娘》《旧人与新人》等,一般两三块钱就可以买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到底是怎么批判那些作家的,那些作家当时到底是怎么写的?了解这些很重要。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光记马克思、恩格斯的结论,而要理解他们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这种训练对于本科生可能有一点难度。这本教材以后修订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提供一两个典型的分析个案?我觉得这本教材的个案还是偏少,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犀利锋芒和精彩论述,学生很难切身感受到。

正如刚才几位在一线从事文论教学的老师所说,上马克思主义文论课,还有一些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困难。比如我们一般在“文学概论”或“文学理论”课的前两章也会讲一些马克思主义文论,讲“美学概论”时也要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内容。当然,这本教材比上面两门课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方面要辐射得更宽更深,要专门讲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整个社会功能,讲它区别于其他文论流派的特点。我们对此要有自觉的总结。刚才提到文本或个案分析,就可以看列宁怎么评价托尔斯泰。他至少有六七篇此类文章,有的还比较长。相信学生若认真读完其中的两三篇重磅文章就会感觉到列宁的批评真的很有力度,我们若不看文章本身,仅凭一些理论观点,怎么能感受到列宁在文学批评方面的卓越能力呢?他把托尔斯泰剖析得血淋淋的,很严肃很深入,但又是很尊重的。这些个案批评文本也许可以作为扩充文献提供给学生。总之,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时,一定要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很多观点其实针对的是他们所处的斗争形势和批判对象。这个意识我们要自觉强化。刚才提到的“人民性”这个话题,就涉及我们中国当下的文艺发展方向和文艺现状,值得进行理论回应。最近的电视剧《山海情》等佳作的人民性到底怎么理解?我们真正富有人民性的作品其实还不够多。一个片子的票房达到50亿甚至近百亿了,这个片子就有了人民性吗?这个问题很麻烦,里面有文艺生产的复杂流程在。我觉得这个概念似乎还可以再挖掘,或者说挖掘后才能接近现在学生的需求,才能激活马克思主义文论和学生学习它的动力。还有一点,刚才董老师提到了编写这本教材的难度,就是怎么把“西马”融合进去?我们当然不能照着“西马”走,但“西马”文论当中一些有道理的东西,我们能不能拿过来并融入我们的表述?要把“西马”文论化合后来用,这项工作难度有点大,但很值得做。我看到教材里面引用了一些本雅明和其他“西马”学者的观点,用得还比较得当,但在一些关键论题上似乎还有些单薄。比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论题,西方就有六七位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长期研究和讨论。现在也许不能简单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引用的马克思的原典著作,里面只提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适应或不适应,这就意味着二者之间还包含和伴随着相互调试的动态关系,因此不能用决定论的简单断定。虽然存在和意识之间是有决定性的,但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并不是决定论所能解释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的中介和扭曲,所以才有各种意识形态的复杂存在,而我们所关注的文学正好处在这个充满扭曲的关系中,所以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说得稍微夸张一点,就如同哈哈镜里的映像。对这种复杂的关系,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再作进一步的解释?最后我再谈谈对这本教材第六章《文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一些体会。我们如何才能让传统的文论范畴恢复一种现实批判的潜能?笼统说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但仅仅这么表述一下还不太充分。教材没有提及全球资本主义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回避,不然我们怎么看这个时代?那些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怎么说的呢?他们五花八门的说法中的确有不少都不适合我们的语境和实际需要,但有一些与我们有一定的对话性,我们就得适当吸纳。如果我们谈时代精神还只是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那个时代的认识,学生们会觉得只是原典的介绍,而不是让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来驾驭我们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文艺理论教材对时代有一定的判断,尤其是把中国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相当难做。教材的这些提法和照应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我们还得论证中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论上是怎么展开的,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原因和中国原来的传统精神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勾连?我这里对教材有些苛责,只是希望以后修订时能出现更令人满意的内容。记得我上大学时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老师告诉我,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因为它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者敢于面对现实。能提出一个让我们信服的解释,才能叫马克思主义。我们的教材不能为了照顾一个完善的框架,就四平八稳地把相关内容都填进去。李金花: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几点具体的问题要提出来,方便后面修订。其一,注释中的文献使用得还不是特别规范,“文集”“选集”“全集”并存,个别地方引用缺少依据、标注不规范。比如第58页,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用,有的出自“文集”,有的出自“全集”;第127页,“早在1842年的一篇论文中,马克思就引用了《威尼斯商人》关于‘一磅肉’和‘一滴血’的辩论”这句话没有标注出处;第91页,有关列宁的引用就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直接从“全集”中引用即可。其二,“史”的“整体性”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本教材第9页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历程”,粗略地分为“创立、丰富、新发展”三个阶段,但忽视了“起源”阶段。比如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见之前各自的文学活动以及思想状况,也与后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又如,对第二国际文艺思想的介绍和阐释不是很详细,我觉得这跟我们长久以来批判第二国际的思想有关;对“西马”的介绍也有缺失。我觉得将来修订过程中,还是要想办法把它们融入进去,它们毕竟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阶段。其三,这本书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所产出的理论成果,重点讲述了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的文艺思想的发展,但是我觉得也应当关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发生的历史。比如,它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如何演变到今天?哪些问题在持续地发展?等等。这些方面在将来的修订中也可以有所加强。燕碧天:这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性很强,我之前学过董老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那本书也是很重视体系问题的。这本书不主张把生产、接受这些具体的部分拆开,而是强调把这些部分融汇起来,体现出了体系的意义:凸显作为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马克思主义,让它和理论史发展之间产生张力。这是这本书做得很好的一点,以一个世界观贯通文艺体系,学生从问题内核出发去学习具体知识,可以区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不是马克思主义,把后面纷纭复杂的、称自己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清。我觉得理论史对于学生理解一种理论确实是特别重要的。作为学生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要了解它的知识性的内容,还要对它有一个历史化把握,搞清楚它的问题指向、历史语境。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我注意到,这本书对马克思的对话对象已有一些关注,比如说青年黑格尔派、当时号称“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那些人,马克思的观点是在同他们的论战中产生的。但是我也想,教材是不是可以在叙述中对大的思想史有更多涉及。因为从接受角度讲,学生对论证双方都不熟悉就会找不到理论落脚的地方。鲁太光:我觉得这个教材有几个特点。一是适用性较强,或者说,比较人性化,编写教材的都是高校教师,有多年教学经验,知道这门课在教学中面临的困难,这个教材从很多角度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提到篇幅问题,有的教材超过400页,又不能用两年教这一门课,导致老师讲不完,学生不想学,压力很大。这个教材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说到底,教材就是教材,让同学了解基础知识、基本框架,有心的同学想学,有个明白的路径,就基本完成任务了。这个教材结构设计也比较合理,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基本每章一个专题,有核心议题,有脉络梳理,比较清楚、适用。再一个就是,在以往的教材里,经典作家的经典论述往往点到为止,这个教材尽量引用原文。我想这是有意为之,是用经典论述吸引人,也给有心人提供继续学习的索引。这个学科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被中学思政教学给枯燥化了,导致一些人本能地排斥,为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下了工夫。我觉得编写这样一个教材是必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今天中国非常有生命力,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今天是最有生命力的时候。因为经济全球化,中国成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遭遇了一些困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当年面临的问题,我们今天生活中可能都会遇到,而且以更新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想捋清楚这些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说白了,今天的许多问题都与资本有关,要想正确地认识资本,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进而在文艺中上演的形形色色的戏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这个教材有一些亮点,其中一个就是把文艺批评单列一章。这么做是有必要的,实际上这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品格,让我们的老师教学生学了理论之后要会用,要用这些理论去做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个学科为什么遇到很多困境?我个人认为,一个学科要想发展,一方面是体系建构,一方面是理论的运用。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在理论的使用方面做得不多。我觉得这很不好。一个武器再先进,你不用,哪怕你是把它当神兵利器在庙里供了起来,它也不会给你帮助,而且还会生锈。这个教材想在这一方面有所推动,我觉得是一个进步,值得肯定。董学文:谢谢大家的发言。大家的意见、建议,包括疑惑,我认真地记下来了,有机会我传达给课题组的同志们。我们课题组内部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也有不少意见。如有的同志说这本书有些单薄了。这责任主要在我,因为我最后统稿时,删改、砍掉的比较多。从我的经验来看,作为一门给本科生上一学期的课程,教材有二十三四万字足够了。我们课题组还有同志明确提出,这本教材实际上还没能很好地完成学科体系化。现在这个体系,逻辑上并不特别严谨。比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为什么这样安排?从学科构建的体系性要求来讲,其逻辑性还是有待改进的。我们课题组也在总结、反思。

的确,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统稿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除经典作家外,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的成果、思想还没有被概括进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门学科,真正进行深入的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开垦的地方。我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地去做。这些年,学界虽有一部分同志在做,但人数是不够的。我们携起手来,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不断推向前进。

再次感谢大家!

崔柯:感谢各位老师,尤其是董老师!今天讨论得非常充分,期待这本教材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它的能量,激起同学们研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情,形成使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的习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