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鹏 吕立杰 ∣ 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分析 —— 以A版初中教科书为例

张鹏 吕立杰 全球教育展望 2021-01-22
▼本期精彩回顾▼《全球教育展望》2018年第7期目录
特约稿 ∣ 德国的经典普通教学论模型  —— 有效的抑或不切实际的?


  摘  要  


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民众往往是借助具体的国家形象去理解、认同作为抽象意义的国家观念并基于此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教科书中的国家物质、制度、文化、国民形象将深深影响着学生对国家的认知、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A版语文教科书为学生塑造了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国民仁义的国家形象。但在涉及各地区及民族之间形象均衡、封建时期国家样态、我国现当代及国际形象等方面依旧有可商榷的空间。


  关键词  


国家形象;语文;教科书;A版


作者简介


张鹏/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长春130024)

吕立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长春130024)



语文教科书作为语文课程的文本表达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文本来源。教科书中的内容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和文化逻辑中选择出来的,通过官方组织、专家编写、国家审查等程序成为了一定条件下的“权威表述”。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教师讲授的形式使得学生对其中的很多表述深信不疑。实际上,教科书通过其文本表达、意义评判、文化认同甚至是言语逻辑等方法或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这种影响是十分深刻而持久的。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通过语文教科书认知到的国家形象将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对祖国的认知和认同。

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成果斐然,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崛起中的中国一直十分努力地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上,我国积极履行国家义务,为国际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就国内而言,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求成为世界强国。认知我国灿烂的历史和腾飞的现状有利于加深民众对国家的认识、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意识。在所有语文教科书中,A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历史最为悠久、使用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所以,本文借用A出版社出版的第十套教科书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对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进行分析。


一、 国家形象的内涵


确定国家形象的内涵是梳理教科书中国家形象的前提。“国家形象”一词舶来于西方,最早在传播学和政治学领域中使用。目前对国家形象构成要素的研究十分有限,一般是基于“国家”的概念进行延伸分析且没有公认的分类标准。

(一) 国家形象的含义

将“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完整概念进行研究,最早缘起于西方。美国研究者马丁(Martin, I. M.)等人提出,国家形象是指“针对特定单一国家的可描述、基于一定信息前提、由推断获得的信念的总和”[1]。巴洛古(Seyhmus Baloglu)等人则认为,国家形象是“对某一特定国家基于已有认知和个体感受的评价的总和,是个体根据对该国各要素的了解形成的总体印象”[2]。虽然对“国家形象”的理解因侧重点不同有些许差异,但基本公认,国家形象是个体对特定国家的整体感知和综合判断。国家形象按主体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一国民众心中的本国国家形象即国家的内部形象及他国民众心中的该国国家形象即国家的国际形象两部分。本文所指的国家形象,是中国民众心中的国家形象即国家的内部形象。

(二) 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

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言,“国家(nation)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3],民众往往是借助具体的国家形象去理解、把握作为抽象意义的国家观念。并基于此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了更好地梳理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需要对“国家”及“形象”的含义进行梳理。“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就其含义而言,早在古罗马时期著名政治哲学家西塞罗就曾提出,“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而结合成的组织体”[4]。这里的国家含义主要涉及社会团体及组织体两部分,强调的是国家是由各利益团体结合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从这一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早期的研究者依旧将国家看做是一种利益的“共同体”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通常是指“在确定的领土范围内建立主权管辖并通过一套永久性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联合体”。[5]现代国家比原始国家形态多了关于领土、主权管辖及制度的界定。除此之外,现代国家还应涉及民众或者叫底层市民的成分。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所言,“国家的一般概念中必然包含着原来属于市民社会概念中的一些成分。因为可以这样说: 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换言之,国家是受强制盎甲保护的领导权。”[6]所以,领土、主权管辖及制度是构成国家的客观物质基础及内在组织形式,但国家是由人构成的集合体,是民众的文化活动构成了国家与国家间的本质差异。物质及组织形式最多可以看做是对国家的外部表征,真正核心的部分还应涉及民众、民众所具有的国民精神及民众所创造出的具有无穷魅力地文化。

而“形象”一词最早源自心理学。它强调的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某一对象的信念、观念与印象”[7]。换句话说,形象是人们基于已有经验对事物的主观感知,并不是事物的本身。既然人们对于事物形象的把握具有主观性,它就有可能受到人们所持有的情感、立场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受到信息传导中介的影响。因此,人们对于事物形象的感知与事物本身的实然状况可能相符应也可能存在差异甚至是巨大差异。

基于对“国家”及“形象”概念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国家形象主要由以国家领土及主权为核心代表的物质印象、组织形式为核心代表的制度印象、以文化行为为核心代表的文化印象及以典型人物为核心代表的国民印象四部分构成。

(三) 国家形象的特点

民众对特定国家的国家形象认知是具有一定特点的。首先,民众心中的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是多维面向的,其中包括国家基本样态、国家制度、民众形象等等。其次,一个国家的形象是通过一定的传播中介进入民众的心中,传播中介的倾向性将影响民众的国家形象建构。第三,民众在认识一个国家的新形象时会基于该国传统形象进行认知。最后,由于现代国家都是民族国家,所以人们对一个国家形象的认知,在很大程度而言就是对其国家民族形象的表征和体现。

1. 多维性

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是多维面向的。其中的一部分要素自古以来基本没发生过改变,它们通常被叫做稳定要素。比如: 山川河流的基本风貌、地区的地域特征及文化(传统)等。有部分要素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通常是稳定的,但会随着一些影响因素改变而发生改变。它们通常被叫做变化要素。比如: 我国的政治制度、主权边界、国民形象等。对于稳定因素而言,人们对这部分形象的认知通常是固定的、具有共识的、与事实差异较小的,但对于变化因素而言,人们对这部分形象的认知通常是模糊的、有差异和分歧的、主观性较强的。

2. 可塑性

一个国家的样态及行为是通过一定传播中介进入民众心中的。“一个主权国家系统运动过程中发出的信息被公众映像后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媒介的输出。”[8]民众对国家形象的认知与传播媒介的信息准确程度、民众对传播中介的信赖程度等多个因素相关。通常情况下,媒介都有自己的主观立场和利益选择,再加上国家形象本身的复杂性,民众想要完全多面、深刻且准确地获取一个国家的形象信息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民众通常会对具有权威认证、口碑极佳的传播媒介产生更强烈地信任感,甚至在完全没有其他信息来源的情况下,对接受的信息完全接纳。这意味着民众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认知是完全可塑的,如果借用适切地传播媒介、采用恰当地方法效果将更佳。

3. 流变性

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形象的塑造也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人们通常会基于自己已有的认知和印象在脑海中建构出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在对某一特定国家进行认知时,认知轨迹都“不仅仅是简单的继承和转变,它更可能是叠加——一个时期又一个时期,一种传统又一种传统,循环往复”[9]。换句话说,人们在认识一个国家的新形象时会基于该国传统形象进行认知。甚至通常会出现新形象蕴含其旧形象的现象。另一方面,人们对特定国家确立了一定的国家形象以后通常会长久相信这一认知。也就是说,在一个认知形成以后,当有国家的新形象冲击时,人们通常会在旧认知的基础上叠加新的认知,而旧的认知不易产生根本上的变化。所以,可以表述为越初始的印象越记忆深刻。

4. 民族性

现代国家能够从众多原始“共同体”中生存、转化并最终保留下来与其所宣称的“民族”有很大关系。“民族”使得民众对共有的记忆和文化形成认同并建构意义。而国家形象在很大程度而言就是民族形象的表征和体现。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部分国家都毫无疑问地印有其特定民族的印记。比如,基于对武士道精神、富士山精神等日本民族精神的认知,不论是日本人或他国人都有很大比例的人认为日本的整体形象是精致、整洁的,日本人具有严谨、忠诚、重视荣誉等特征;基于对骑士精神、日不落文化等英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认知,不论是英国人或他国人都会很大比例的人认为英国的整体形象是古典、雅致、贵气的,而英国人是绅士、有修养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学生需要建构出的国家形象是多维度、多面向的;语文教科书作为“权威表述”将十分有效地塑造和建构学生脑海中的国家形象;而学生阶段是认知建构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建构的国家形象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即使未来有新的国家形象信息需要建构,学生也会在本阶段已建构形象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建构。


二、 基于教科书的国家形象分析框架


在国家形象的早期研究中,国家形象被分为文化、经济、政治状况、历史事件、国际关系、传统、产业、科技等多个要素(Bannister, J. P. & Saunders, A. J., 1978),后期又纳入了人的元素(Kunczik, 1997)。国内对国家形象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往往也是基于对“国家”及“形象”概念的分析和理解确定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总的来说,都是以物质、制度、文化、国民这四个方面进行划分。所以,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并对过往研究分类标准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对语文教科书中实际存在地涉及国家形象的元素进行内容分析,建构了教科书的国家形象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也参考了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相关权威文件。此框架主要由以国家领土及主权为核心代表的物质形象、组织形式为核心代表的制度形象、以文化行为为核心代表的文化形象以及以典型人物为核心代表的国民形象四部分构成,下设七个二级维度。具体维度如表1所示。


表1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分析框架


其中,国家物质形象主要包含我国领土风貌及领土完整性两个维度。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具体而真实地存在。拥有完整的领土和明确的领土边界就是一个国家真实存在的首要要素。只有拥有领土,该国的民众才有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区域。我国的领土之上存在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是中华儿女共有的宝贵财富。数不胜数的山川大河、绚烂多彩的气候现象、独一无二的物种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正是这些共同构成了秀丽壮美、变化多样的中国。

国家领土是一种物质实在,就其存在形式而言是静态的,通常随时间推移变化不大。但领土的主权归属问题常常由于外来入侵等原因产生变化。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能够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只有拥有独立的主权,一个国家才有和平稳定的发展空间。我国曾有过外来入侵的历史,特别是近代的日本侵华战争给我国带来了难以磨灭地伤害。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是共产党带领我国民众经历了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才重新换回了我国主权的独立、领土地完整。

国家制度形象主要指我国自古以来的政治制度及其产生的社会样貌。我国的政治制度按时间粗略地可以分为古代形象、近现代形象两部分。古代形象主要是指中国封建制度下的国家政治形象,近现代形象则指推翻封建制度、废除帝制后的国家政治形象。不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对应历史阶段的政治风貌不尽相同,特别是人民群众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地位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历史阶段社会资源只属于特定的统治阶级,有的历史阶段社会资源属于全体人民。当然,由于我国经历地封建社会时间过长,封建制度本身在我国古代各个发展阶段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同一制度在不同时期呈现的样态也不完全一样。

国家文化形象主要由静态的文化产品和动态的文化行为组成。静态文化产品即指在漫长的开始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器物,又指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留下的传说、寓言故事等文学作品。文化产品的主要特点是这些产品已经创作完成,基本不再需要人的参与和改动。不管是文化器物还是文学作品,文化产品通常来源于生活并超越生活,有的文化器物寄托了人们对世俗的不满,其最主要的表达手法是托物言志。即找到一个文化符号,并基于这一文化符号抽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这类文化符号所表达的内涵通常相对固定,可以看作是实体化的文化,以物化的形式展现了社会共识的价值追求与审美情趣。动态的文化行为是指需要人们参与才能完成的文化活动。民间风俗、传统技艺等都算文化行为,它是动态的、有人参与的活动。因为我国资源多样、幅员辽阔,每个地区所形成的文化行为往往差异极大。这些差异极大的文化汇合到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

国民形象主要有国民精神与其典型代表人物两部分构成。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有自己的价值伦理和道德情操,并由此产生了独特的国民精神,换句话说,基本上每个国家的民众都有区别于其他国家民众的独特特征。“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不仅仅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止地上,有同一个祖先,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共同拥有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教化”[10],并由此生成了共同的国民精神。而一个国家的典型人物往往就是国民精神的代表,无论是真实人物抑或文学作品人物,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体现着国民间有共识的价值伦理和道德情操。

为了保证研究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者需要检验开发出的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分析框架能否精确且完整地选取出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所以,本研究者对分析框架进行了信度检验。除自身外,研究者还邀请了两位具有研究经验的教育学背景研究生参与信度检验测试。在测试前,本研究者随机抽取了一册教科书作为分析样本,三位研究者基于已开发出的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分析框架对样本教科书进行分析。研究者Z自身按照国家形象分析框架,从样本教科书中共选取了11处涉及国家形象的论述,后由我国某知名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D、博士研究生G依据研究者提出的国家形象内容分析框架分别对该册教科书进行独立选择。研究者D选出的样本教科书中涉及国家形象的论述也为11处,但其中有一次内容与研究者Z的选择有所不同。研究者G选出的该册教科书中涉及国家形象的论述为13处,比研究者自身多出2处,其余11处全部一致。借鉴杨孝溁(1979)、林文贤(2008)、卓佩颖(2010)等研究者的研究框架信度检验公式可得到如下两组结果: 

基于研究相互认可度的信度分析,相互认可度Z=2*完全相同数/(与D相同数+与G相同数)=2*10/(11+10)≈95.24%,同理可得相互认可度D约为95.24%,相互认可度G为90.91%。基于相互认可度可计算平均认可度,平均认可度=(相互认可度Z+相互认可度D+相互认可度G)/C32=(95.24%+95.24%+90.91%)/3≈93.80%。因此本研究的信度R1=3*平均认可度/(1+2*平均认可度)≈97.84%。

基于研究者相互认可度的信度分析,研究者相互认可度=(相互认可度D+相互认可度G)/2≈93.08%,因此研究者的信度R2=2*研究者相互认可度/(1+研究者相互认可度)≈96.41%。

基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本研究的信度为97.84%,研究者的信度为96.41%。很明显,与其他研究框架相比,本研究者开发的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分析框架信度较高且研究者本身信度较好。


三、 教科书的国家形象分析结果


该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涉及我国国家形象的选文共有74篇,占全部选文的46%。各篇文章从多个面向为学生建构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其中,涉及国家物质形象的文章有33篇,占所有选文的44.5%;涉及国家文化形象的文章有11篇,占所有选文的15%;涉及国家文化形象的文章有16篇,占所有选文的21.5%;涉及国民形象的文章有14篇,占所有选文的19%。具体篇目名称及数量、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 


表2国家形象各维度中的篇目名称及数量、所占比例


(一) 国家物质形象分析结果

领土风貌是指在国家领土上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教科书中描写我国领土自然风貌的选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描写我国山川大河的文章、描写我国气候现象的文章、描写我国物种资源的文章。其中,涉及的山川大河主要有: 碣石山、杭州西湖(2次)、泰山、三峡及三峡荆门、钱塘江大潮、塞北地区(3次)、岳阳楼(2次)、罗布泊、富春江(钱塘江中的一部分)、黄河、醉翁亭及北京满井地区。涉及的气候现象主要有: 雪(2次)。涉及的物种资源主要有华南虎。涉及的人文景观主要有: 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苏州园林及北京故宫博物院。

1. 京畿、东南两大区域在教科书中地位显著

语文教科书力图为学生全面、立体地展现出我国的物质形象。教科书所描绘的山川大河及物种资源的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但有两个区域相对集中。一是位于东南方向,集中在长江入海口附近。二是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到山东及河北地区。教科书选文中描写的东南地区景观主要有西湖、钱塘江大潮、富春江、南京长江大桥及苏州园林,整体呈现出“乱花迷人眼”、“天云山水上下一色”、“天堑变通途”的样态。基本可以总结为婉约、灵秀、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正面形象。涉及北京及周围地区的教科书选文提及的景观主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满井地区、泰山、碣石山、赵州桥、卢沟桥,整体呈现“余寒犹厉”、“一览众山小”、“山岛竦峙”的样态。基本可以总结为大气磅礴、粗犷豪放的形象。

课文中描述的西北地区(塞北地区)景观主要有“罗布泊”、“大雁”、“日”、“沙漠”,整体呈现“消失”、“大漠孤烟”、“长烟落日”、“八月飞雪”的样态。基本可以总结为雄浑、荒凉的形象。华南地区主要描写了我国特有保护动物华南虎,而所有选文当中没有主要描写东北和西南地区景观的文章。选文主要提及的气候现象就是雪。毛泽东、鲁迅等人将北方雪的壮美与南方雪的柔美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出来,塑造了我国的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的形象。

2. 体现了长江、黄河的重要性

长江和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选文也体现了长江和黄河对美和对我国国民的重要性。除长江入海口区域的景观外,选文中还分别涉及了对长江三峡、荆门、岳阳楼等长江流域及沿岸景观的描写。选文借用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形式让学生能全方位的感受长江的美。语文教科书中长江的整体形象是“浩浩汤汤”、气势磅礴的,三峡地区的长江形象是层峦叠嶂的。虽有差异,但都同样迷人。而教科书中描述黄河的文章只有一篇,选文提及了黄河对于我国自然风貌及国民性格养成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将黄河描述为一泻万丈、惊涛澎湃、浊流宛转的形象。

3. 描述了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

教科书真实地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遭遇领土沦丧、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内容阐明了清末以来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血腥罪证。面对着亡族灭种的威胁,平凡民众的抗日行为、端木蕻良等人对东北家园的怀念及多位作者对国土侵占的愤慨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总体而言,语文教科书表达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国家形象。

(二) 国家制度形象分析结果

教科书中的我国古代制度形象主要涉及秦朝、三国、唐朝、宋朝四个历史时期。我国近现代制度形象主要包含新中国建立前共产党带领民众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及新中国建国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海尚未完全统一两部分。

1. 动乱是教科书中古代制度形象的主旋律

秦朝、三国、唐朝、宋朝四个时期的国家制度形象如表3所示。很明显,虽然跨越了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教科书中描述的所有统治者都具有昏庸无能的形象。有些统治者甚至为了一己私欲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表3秦朝、三国、唐朝、宋朝的国家制度形象


除此之外,教科书提及了由于受到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中原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多次受到威胁。基本各个时期都呈现出国土被占、城市破败,百姓流离的形象。总体而言,语文教科书中的我国古代国家形象相对负面,呈现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形象。

2. 人民解放军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没有人民解放军奋勇杀敌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教科书中的横渡长江、解放南阳等实例很好地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与善战,这种反抗与斗争的精神与主权沦丧、领土被侵占时的清军、腐败无能的国民党部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及人民解放军的伟大,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性,塑造了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正面形象。

3. 台湾尚未统一的国家现实

解放战争后,蒋介石国民政府败走台湾,造成了大陆和台湾尚未完全统一的现实。但这并不能割裂大陆与台湾民众血浓于水的亲情。虽然由于一些现实原因两岸尚未实质统一,但几十年来两岸民众都为能早日实现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对于一些早年在大陆出生,后来因战乱逃往台湾的人而言,他们曾用多种形式表达了渴望两岸早日统一、结束背井离乡的心愿。教科书中的选文很好地体现了“两岸同属一中”、和平统一是两岸民众共识的国家形象。

(三) 国家文化形象分析结果

该版语文教科书在塑造国家文化形象上主要提及了我国绘画、屏风、核雕等器物,讲述了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共工触山等民间传说,展现了京畿、陕北、江浙等地区的风俗活动。即在广度上呈现出了我国各地区文化差异显著的特点,又在深度上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感与悠久性以及广大民众对我国文化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1. 地区间文化存在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区域的人们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都形成了本地区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各区域文化虽然有部分共性特征,但多样性更为明显。延安地区的腰鼓、绍兴的社戏、北京的口技和吆喝、天津的泥人和茶馆文化、高邮的鸭蛋、温州过年的春酒等文化要素都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选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了这些风俗的趣味性和独特性,使这些风俗习惯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对本地区的文化习俗增进了理解,也了解了其他地区的典型元素代表。即增强了地区文化的认同,又有利于各地区的交流和沟通。教科书中的选文成功地塑造了我国文化丰富多元的国家形象。

2. 人民群众对我国文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我国的文化大多发源于底层民众,能由来已久并依旧有无穷魅力的关键就在于其贴近生活。其中,口口相传的传说体现了先民们对于物质世界产生及运动变化的思考。例如,民间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先民们对人由来的思考和探索,共工触山则是对日月星辰运动方向的解释,而愚公移山则是对自然地貌形成的阐述。此外,民间风俗如春季喝春酒,节庆活动进行赛歌比赛等体现了千年来先民对社会群体及自然环境的依赖。而民间技艺则体现了我国传统艺人的高超技艺与娴熟功底。这一切都很好地在教科书选文中体现了出来。所以,语文教科书很好地展现了我国文化发源于民众的国家形象。

(四) 国民形象分析结果

文化塑造国民精神、文化影响国民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形塑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国民精神,而这一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国民的思想认知和实践行为。在教科书中提及的国民精神主要有“忠、义、仁、礼”等,而国民精神影响下的典型国民形象则提及了闻一多、屈原、花木兰、刘连满、孔乙己等人。

1. 突出传统经典著作对国民的影响

众所周知,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代表,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国民的思想和行为。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四书”更对我国国民精神的塑造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语文教科书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忠、义、仁、礼”等思想,也提及了这些精神一直被视为经典和行为规范广为流传的事实。教科书中特别凸显了在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时,儒家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粘稠剂。同时,提及了注重精神追求的中国人在科学探究特别是科研精神方面略显不足的实际情况,部分知名学者也基于自己已有的科学研究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总体而言,语文教科书塑造了注重精神追寻、仁义爱国的中国国民形象。

2. 国民在儒家等文化影响下的双面特征

闻一多、屈原等人塑造了我国国民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从古至今都具备的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这些人本着“谋天下”的精神追求,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花木兰等形象则主要体现了“孝”的主题,也突出了女性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性。刘连满在登山时的行为则体现了为了集体牺牲小我的集体主义品质。总而言之,教科书中强调了个人为集体奉献的重要性。这种奉献精神即体现了为集体奉献,又体现了为国家奉献。相反,孔乙己等形象则体现了我国平凡国民在受到封建礼教的迫害下所具有的迂腐的特征。教科书中即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重要性,也提及了封建礼教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正反论证使教科书中的国民形象更为细致和具体。


四、 关于教科书中国家形象的思考与建议


该版中学语文教科书站在一个宏大的视角借助母语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向学生形塑出了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国民仁义的国家形象。很好地完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科书提出的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11]的要求。这套教科书对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语文学科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培育采用的是隐性方式。借用典型的物质景观让学生把抽象的国家概念具体化;借用各历史时期的制度及国家样态让学生产生共同的民族记忆;借用各种各样的文化符号凸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最终激发学生为国拼搏的动力、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该版语文教科书在选文内容上或多或少有些许可商榷的部分。

(一) 进一步丰富地区、民族之间的均衡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赖以为傲的资源。特别是港澳地区,在“一国两制”制度的指引下,物质资源、人文资源都更加丰富和多样。语文教科书中目前涉及港澳地区形象的选文不多,港澳籍作家就更少了。这并不利于学生增加对港澳地区的认知和了解。除港澳地区外,教科书也没有介绍我国东北地区的选文。东北地区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不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描述东北地区的优先文章也很多。教科书可考虑扩大涉及这部分内容的选文数量以谋求学生形成全面的我国国家物质形象。

中华文化是由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且不可分割。然而,语文教科书中涉及的少数民族形象的选文不是很多,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与博大,就必须让学生接触、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这是树立学生完整的国家文化形象、培养其正确地爱国主义意识的必然要求。

(二) 完善封建时期的国家样态

相同的制度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作用不尽相同。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封建社会,我国曾出现过“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与鼎盛,也有统治集团因其自身政治利益发动战争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现象。所以教科书中的古代政治形象清一色地动乱与战争显然窄化了我国封建时期的国家样态。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就是我国古代无论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全体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教科书对我国古代取得的政治、军事、外交取得的成就谈之甚少。即使谈及经济、文化都十分繁荣的唐代,选文也全部聚集在安史之乱时期,这并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而准确的国家古代制度形象。

(三) 增添正面的社会主义现当代形象

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国家形象是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积极投入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中,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生活有了极大提高,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领域更是取得了包含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卓越成就。我国当今的繁荣和富强极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教科书增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更加直观的认知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也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全面、客观的中国现当代形象。

(四) 增加中国的国际形象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拥有相对正面的国际形象。古有“郑和下西洋”、今有“一带一路”的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和周围国家缔结形成了深厚的友谊。除此之外,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行动,为以非洲为代表的相对欠发达地区人们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援助。在这些活动中,中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谱写了友谊的篇章。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更为靓丽和正面。描写这方面的文章并不少见,但目前的语文教科书中还没有涉及我国的国际形象的文章,涉及我国和外国合作的内容都不是很多。这不利于学生树立全面的中国国际形象。


五、 结语


积极正面地国家形象对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有不言而喻的作用。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蓝本深深影响着学生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和建构。这套教科书对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关于国家形象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在梳理现阶段语文教科书中国家形象现状的同时,为如何改善语文教科书的国家形象提供了一定思考。就现阶段语文教科书而言,努力做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近代的元素,更加突出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也许是改进方向之一。衷心希望教科书能尽量将古代中国、近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相结合,谋求中国内部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相联结。


参考文献





《全球教育展望》投稿网址

http://www.kcs.ecnu.edu.cn/globaledu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