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残害欧美游戏的女权王退圈后,蹦出个SB继续虐待玩家眼睛。

Rain 情报姬 2024-04-26


文丨Rain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之前咱们情报姬有讲过,荼毒了整个欧美游戏界的最强女权,世不二出的顶级正确贵物——阿妮塔(Anita Sarkeesian),在搞烂了半个世界游戏圈后,用一句“累了”突然宣布退圈的故事。



而她在“退休”后的清贫日子里,突然发出这样一张婚纱照在她的INS上:



这可不得了。女权?结婚?


要知道,一些极端女权主义者会为结婚女性赋予“婚驴”的名号。结婚,是对她们阵营的一种最恶毒的背叛。



而马上阿妮塔编辑了这则INS状态,解释这张身着婚纱的照片是自己在过一个“正确”人士主办的生日Party,这个Party的主题就是大家COS成来参加她婚礼的人而已。


看来即便是退出游戏圈,她也还是那个“最强女权”,只不过是用行为艺术的方式。


然而,阿尼塔走了,这游戏世界就变好了吗?


并没有,因为继承她衣钵的接盘者,引发的效果显然更为炸裂——SB,Sweet Baby。



从“黑命贵”到这样的黑人反噬,欧美游戏玩家苦啊。


这位说出不招白人的黑人女性是SweetBaby前员工,这是一家正儿八经用“正确”理念来营业的公司。



不过,欧美男女同工同酬、女性结婚随夫性、军队性侵、职场性骚扰,这些都不是Sweet Baby公司会关注的地方。作为混游戏圈的公司,Ta们的专业是从游戏开发阶段对欧美游戏进行“改造”。



点开这家公司的网站,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



再看这家公司参与过的游戏,从《战神》到《心灵杀手》、《漫威蜘蛛侠2》,从知名3A大作到获奖独立小作,均有涉猎:



包括让Ta们出名的顶级粪作,《杀死正义联盟》。



他们这些参与过的游戏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黑人角色在里面会出现,且多为正面形象。


(<战神5:诸神黄昏>中的北欧神话女巨人安格尔波达)


而为了方便其他玩家能够更方便的识别这些游戏,一名巴西玩家@Krabutus利用Steam鉴赏家的功能整理了Sweet Baby合作过的游戏。



之所以努力分类,也是因为玩家们真的害怕这些列表里的游戏突然蹦出来什么雷人的角色和剧情。但大家没有猜到的是,在现实中,SweetBaby公司早在2019年就开始发力了。


最近,热爱网上冲浪的网友们挖出Sweet Baby联合创始人金·贝莱尔(Kim Belair)的一些逆天言论——她曾分享过,她会通过威胁、恐吓的方式,让游戏公司对自家游戏进行审查。



金·贝莱尔在2019年GDC上分享了她作为一名资深3A游戏公司员工的见解:为了让公司高层重视"正确化"问题,可以与营销团队交流,让他们意识到不采取行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这一言论在被挖掘出后,前暴雪《魔兽世界》制作人马克·科恩(Mark Kern)也不敢相信在游戏界竟然还有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


这种等同于勒索,操纵公司恐惧心理让国外玩家担忧这种做法会影响玩游戏时的体验。



这一切,都让这个“反向推荐”Steam清单,从最初的9000人关注飙升到28万人关注。



而玩家群体的热烈关注,却和国外各个媒体、游戏公司之间的反应截然不同。


首先是知名国外游戏媒体Kotaku在网站发出这样的一篇文章:



文章目的很明确,就是采访了Sweet Baby公司的员工,询问他们到底在游戏开发中做了什么。


而文章中这样写道:



即使是机翻,也给人一种公关人员正襟危坐进行回复的画面。


其他几家游戏媒体口吻也和这篇文章大体一致,如果再仔细看下发布时间就会发现他们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一起发的。


(游戏媒体:PC Gamer)


(游戏媒体:Eurogamer)


(游戏媒体:The Mary Sue)


但这一众游戏媒体中,都不如一家非游戏媒体的标题带劲,那就是英国卫报(The Guardian)。


(‘极右流氓’)


好了,各个游戏媒体和大英帝国的阴阳怪气就先到这里。


因为对于这个Steam鉴赏家“反推荐”清单,Sweet Baby 公司的员工们都在奋力抵抗。



员工认为,即便是开发出像《漫威蜘蛛侠2》这样获得成功的游戏,失眠组依旧难逃裁员命运。


更有认为游戏主角迈尔斯·莫拉莱斯作为新一代蜘蛛侠,至今仍未获得广泛认可。



也有员工,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们要求Steam平台制定相应规范封掉这个名单、呼吁举报创建"黑名单"的这名玩家。


但很快,有的员工删掉一些过激推文,并将账号改为受限状态以防被炸,就连公司账号也开始避风头。



而这份“黑名单”最好的宣传,就是Sweet Baby员工的攻击与批评。



针对Sweet Baby员工整理的游戏列表,玩家们感激Sweet Baby的“宣传”让自己发现了这份清单的存在。



这就是欧美游戏界的现状。


开发者含辛茹苦打造各式各样面孔“正确”的女性角色,游戏公司高层则在被SweetBaby公司“请喝咖啡”后不得不勉强加入一些格格不入的角色设计。



而作为一度被Sweet Baby攻击的这位巴西玩家KABRUTUS,则是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更在X上为不断上涨的关注人数庆祝。



网上因此有许多人加入调查,发现还没有在清单内的开发中游戏,有不少也已经聘请了Sweet Baby,这让不少玩家感到担心还有更多游戏已经被影响。



至此,玩家和媒体+开发者,都各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一方”。


玩家认为这是游戏公司、媒体的纯纯双标。而欧美游戏公司、游戏媒体则认为他们在让游戏变得更好,更真实,更少冒犯人的地方。


(开发<漫威蜘蛛侠>的失眠组叙事总监声援Sweet Baby)


从另一位网友回复来看,游戏公司加入大量“多样化”的设计是有明确理由的,一方面担心玩家因为“不够正确”的情况下不会购买他们的游戏,另一方面害怕他们真正买了还玩的玩家会拒绝购买这些充满意识形态下塑造的游戏,所以,在这种博弈下他们选择了更“正确”,因为这样会挖出来潜在的玩家,也就是身处多元化人群中的玩家。



而重新回到金·贝莱尔在2019年游戏开发者大会上的那次演讲中,发现整个公司都建立在有悖于游戏的基础上。她在介绍为何设立Sweet Baby公司的时候,讲到“我们一直设法减轻疼痛,从不谈论创作快乐”。



仅从这Steam鉴赏家给出的清单来看,这些游戏只是在增加痛苦罢了。


比如《杀死正义联盟》是2024年的,画面表现力都不如2011年的《蝙蝠侠:阿卡姆之城》。



剧情上也在发疯,用极为低劣且无法理解的剧情逻辑和手段,把前面阿卡姆系列塑造出来的蝙蝠侠一枪撂倒。



这样的画面哪个DC老粉看了不得倒吸一口凉气?


所以,为了再帮助各位了解SweetBaby公司的创作理念,特地找来了创始人金·贝莱尔的一次采访,她是这样说的:



嗯,是家人侠,怪不得。



看着这些“正确”理念对欧美游戏的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到制作层面,却不知怎的想起来小时候坐在游戏房偷偷看到有人玩战神玩到进入爱神房间的瑟瑟桥段,长大后才得知,这一关卡的设计者竟然是一名女性,果然,只有女性最懂女性。



再看如今这些因“正确”而引发的一系列影响,还有如今游戏玩家和开发者们对立场面,得到的结果是:在处心积虑折腾了这么一番却只达到了这样令玩家眼睛疼痛的效果,却忽略了性别议题一开始想去改变的地方。



而至于“正确”“女权”真正想改变的地方在哪里,我没有资格对此建言献策。但最主要,还是因为我只想好好玩游戏,and玩好游戏。


 往期推荐 点图可阅 

被迫“文字狱”的日本二次元,正在掀起一场反抗海外“正确”资本的革命

每年联动3次以上,爱蜜莉雅蕾姆拉姆真就成联动公交车了?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点击这里,给我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