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两城一中心”怎么建?蓝绍敏这样说...

2018-04-03 南京江北新区公建中心

3月31日下午,市长蓝绍敏专题调研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情况。他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开展对标找差,在更高坐标系中谋划新区发展,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创新集群,全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领导罗群、杨学鹏、冉华、蒋跃建参加调研。


蓝绍敏现场考察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听取江北新区管委会关于“两城一中心”(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充分肯定江北新区产业定位精准,发展思路清晰,精神状态良好。



蓝绍敏指出,确定“两城一中心”建设目标,符合新区发展定位,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既要看到重大意义,又要看到巨大挑战,目前新区的芯片、基因、新金融等产业还存在基础薄弱、竞争激烈、龙头偏少等问题。新区要坚定信心、咬紧目标,聚焦重点、精心谋划,解放思想、全力突破,确保完成“两城一中心”三年行动计划。



蓝绍敏强调,推进“两城一中心”建设,要聚焦重点、强力突破。在总量上形成规模,聚焦特色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打造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产业地标。在创新上形成优势,当好科技创新保护者、创新政策制定者、创新平台搭建者、创新文化倡导者,集中精力打造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构筑创新要素集聚地。在影响上形成声势,占据产业链制高点,明确发展方向,推进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搭建一批在国内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行业平台和活动阵地。在招商上形成攻势,整合现有资源、注入精干力量,建设专业招商队伍,聚焦产业链条、重点区域、重要标的、龙头企业,坚持不懈推进专业化招商。在发展上形成协同,在营商环境上打造生态圈,在对外开放上融入大环境,在引进人才上营造小气候,把政策空间和发展优势转化为“两城一中心”建设实际成效。


蓝绍敏要求,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把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作为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大事,全力支持江北新区发展,把产业政策、新的增量、重大项目向江北新区倾斜,推动三大特色产业在江北新区集聚集群发展。


拓展

阅读


“两城一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举措

自去年以来,江北新区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及全市“4+4+1”产业定位,围绕新区“4+2”产业体系,进一步聚焦重点,提出了建设“两城一中心”的产业发展构想,即建设“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目前,新区正认真落实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新区精神,深入谋划制定“两城一中心”建设行动计划,紧扣三大产业发展方向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园区布局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转型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突出规划引领,明确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和布局


芯片之城:




结合现有产业基础,重点打造三大基地,

1

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基地


主要以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为载体,重点依托ARM、Synopsys、展讯等龙头企业,借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创新发展平台,加快发展网络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业;

2

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


主要以南京软件园为载体,重点依托中星微电子、华大半导体等企业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强化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平台支撑作用,以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打造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

3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主要以浦口经济开发区和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依托台积电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晶圆制造、配套材料及封测产业。


基因之城:


立足新区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现有布局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优化“一谷一园一示范”空间布局。


1

一谷


生物医药创新谷,依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试点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基因产业、免疫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生物制药、医药研发、医疗器械等领域;

2

一园


健康大数据产业应用园,以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扬子科创中心等为载体,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重点发展多组学检测、基因检测、高端体检管理等领域,打造包含最大的基因测序平台、存储中心、大数据中心和展示中心等一系列应用中心;

3

一示范


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区,依托新区国际健康城,重点发展医疗、教育、研究、康复、养老五大板块,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


新金融中心:




按照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与产业体系相配套、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重点形成“一心、两谷”为主阵地,多区域联动发展的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1

一心


CBD资产管理与证券化中心,以新区中央商务区为主要载体,重点推进新金融核心功能区、绿地金融中心、新金融创意街区、新金融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2

两谷


分别指“创业创新基金谷”和“南京北站金融科技谷”,其中,创业创新基金谷依托研创园创新创业企业密集的优势,先期利用 “腾飞大厦”作为过渡期载体,打造投资基金集聚区;南京北站金融科技谷规划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构建绿色、和谐、共享的开放式金融科技产业集群,以智能化为方向,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传统金融业务模式,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突出科技创新,加快打造创新生态体系


深入贯彻市委创新名城“121”战略,提升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创新性和竞争力。



积极申报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包括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并以此为契机,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创新基地。

积极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整合各类研发机构创新资源,积极突破产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建设高效的研发及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针对产业特点,充分发挥ICisC、精准医学检验所等现有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优质的公共技术、系统应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各类公共平台。

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健全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创业江北”人才计划,搭建好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大科技顶尖专家、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创业人才等引进力度。


强化产业培养,打造高端特色化产业集群


芯片之城




以台积电等龙头项目为支撑,以顶尖芯片设计企业为引领,构建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同时,推动芯片设计与网络通信、卫星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协同发展,增创产业特色优势。


1IC设计产业集群


面向新型显示、下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卫星导航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应用领域,加快数字信号处理(DSP)、中央处理器(CPU)、人工智能芯片、数模转换(AD/DA)、射频识别(RFID)、电源管理等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不断提升设计业整体实力。


2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产业集群


扩大先进工艺产线产能,推进先进存储制造线的建设,并加速产业辐射,带动一批优质企业组成产业联盟,使新区成为全球半导体制程最先进的中心之一。积极发展芯片级(CSP)封装、圆片级(WLP)封装、硅通孔(TSV)、3D堆叠封装、晶片级封装(WL-CSP)、系统封装(SIP)等先进封装和测试产业化技术,引进建设封装、测试生产线,建设高端晶圆制造和封测产业基地。


3支撑配套产业集群


引进、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试剂、晶圆切割、激光成像等专用材料和设备企业,扶持行业龙头企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争取在细分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4相关产业协同


结合新区网络通信、卫星导航应用、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引导芯片设计与应用结合,加大对重点领域专用集成电路的开发力度,有重点地突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如北斗导航、移动通信的自主设计,以设计业环节的重点突破融合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基因之城




以建设国家健康大数据中心为契机,瞄准全球基因及相关产业重点企业,以国际合作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把上下游链条做长、把特色高端产业集群做大。


1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建立大分子药物平台、符合国际标准的GMP中试车间、生物药合同外包生产基地,围绕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基因缺陷等重大疾病的防治,重点支持基因治疗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单克隆抗体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健康大数据产业集群


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试点,持续推进健康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以多组学数据(蛋白组、微生态组、代谢组等)中心、健康数据中心、影像学诊断数据中心、临床生物样本库等四个数据中心为重点,积极整合国内外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系统打造健康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平台。


3基因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集群


以南京基蛋、南京世和、泛生子等企业为基础,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高新医学检验所为平台,壮大基因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集群,支持研发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基因生物芯片、液相生物芯片等检验检测关键技术、高端精密检测仪器在新区内产业化。



4前沿医疗技术医院集群


积极整合江苏省、南京市现有医院资源,同时与国内外高端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创新合作模式,筹建一批前沿医疗技术治疗研究型医院,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依法依规开展基因测序、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化前沿医疗技术研究治疗基地。


5基因检测及治疗、细胞治疗产业集群


围绕基因检测及治疗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针对基因治疗产业链的病毒制备、基因编辑、细胞改造三个环节,与高校、研究机构、大型综合性医院、企业、资本等合作,促进基因治疗技术或产品的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建立专业细胞治疗区块,推进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性细胞库建设、打造细胞治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GMP车间。


6精准医学服务产业集群


建立基因检测和精准医学服务应用示范中心,支持高新医学检验所与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相关资质的机构联合,进行重大疾病的预测、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加速基因技术在疾病筛查、癌症治疗、慢性病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新金融中心




聚焦芯片、基因两大产业,立足资管、基金、银行、保险四大领域,加快“一心两谷”金融要素集聚进程,打造大资管生态圈,构建2+N产业基金群、加快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发展、加速金融中介引进,营造银行、基因、保险、券商、信托公司及有限合伙人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开展大资管的新格局。同时,积极打造金融科技、知识产权金融协同创新、新金融国际交流、金融安全稳定等示范平台,丰富新金融发展内涵。


1 加速资管机构引进


以工银金融投资公司为龙头,以新型资管和非银财管为切入口,主要引进以资产管理为重点的非银金融机构,重点布局创新融资、投资、保险三大核心产业,加快构建商业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基金分工协作、共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新格局。


2构建“2+N”产业基金群


以基金谷为依托,聚焦芯片、基因两大产业领域,发挥两大政府投资基金的引领和跟投作用,撬动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布局战略性产业和高科技项目。加速引导各类基金入驻,逐步形成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并购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全产业链,构建“2+N”基金集聚体系,全力支持新区科技创新企业做强做大。



3
加速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发展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专营机构,鼓励开展科技保险业务,制定专营机构绩效考评办法。做强做大以扬子融资租赁为代表的国有租赁公司,吸引有影响力的融资租赁、金融租赁公司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依托创新园区设立科技小贷公司,大力发展科技小贷、担保业务。


4
加速金融中介引进


积极引进发展税务、律师、审计、会计师、资产评估、投资咨询、信用评价、券商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创业培训和融资咨询服务机构,探索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推进有条件的园区、孵化器开展科技企业中介服务集体采购,提升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水平。


强化招商引资,建立全面的服务保障体系



完善工作体系


成立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组建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指导;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联合企业、高校院所建立产业创新联盟,为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提供保障。

设立产业基金


积极对接国家大基金等国家、省市各类产业基金,针对产业特点设立芯片、基因及新金融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和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同时,引导新金融业发展与产业发展“产融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支持新区重点产业项目引进、建设与新金融产业发展“双赢”局面。

健全产业发展政策


在落实南京市委一号文件的基础上,针对“两城一中心”研究制定专项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应对企业普遍需求和特色需求,加快企业投资引进力度,强化土地、资金、人才支持等重点要素保障,为企业落户发展提供精准支持。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针对“两城一中心”发展目标,瞄准国内外顶尖企业和知名研发机构,分门别类编制了重点招商企业目录。明确具体负责单位,培养多支既有专业素养又有招商经验的招商队伍,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才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化联合图审、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等试点,努力实现“230”目标。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交易服中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一支专业化保姆式的项目服务队伍,实施好“店小二”式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打造一流的城市品质、制度环境和政务服务。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