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世瑜:何谓“面目可憎”

赵世瑜 随读随写 2019-05-20

赵世瑜:江南“低乡”究竟有何不同?

佐藤仁史:日本学者在中国农村如何做调查

牟发松: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翻译始末

 

面目可憎

——赵世瑜学术评论选

 

作者: 赵世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赵世瑜学术评论选
出版年: 2019
页数: 297
定价: 4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光启文库
ISBN: 9787100169004

  

自  序

 

 

    这是一本学术评论的选集,这些评论大多与书有关。

    请读者务必不要误会,书名的意思绝不是说所评论的对象面目可憎,而是说评论者面目可憎,因为我总是在通常人们大加赞誉的场合,不合时宜而且不留情面地提出批评意见。有些时候迫于面子说一些好话,但总还潜含着一些不满的意思,而且有意无意地漏出马脚,生怕人家看不出来。

    果然面目可憎,至少是不太厚道。

    其实表现为文字的还好,我多年来当面对学生的批评可能更加声色俱厉,可能在他们看来更为面目可憎。幸亏我历年的学生们人品都很好,否则像近年来日益时髦的学生专注于爆出老师的“阴私”并借助新媒体不断发酵,那就不止是面目可憎了。有时候在学术场合的发言也不太讲究方式方法,搞得朋友们下不了台,事后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不已。

    这真是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

    已经成文的东西,作为罪证,已然销毁不了,不如集合亮相,供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但我喜欢这些文字。在一个不能完全讲真话的社会和时代,这些文字毕竟多数还是真话。这种难得的体验是因为我的身边总是不乏宽厚之人,可以对我的无礼冒犯表示宽容;当然也会有人觉得我不好相与,在此,我要对我的不合时宜和不识大体表示诚恳的歉意,但也有一些,就只能道不同不相为谋。多年前有个老同学兼同事劝我说,你看你这张嘴得罪了多少人,你的好朋友某某某多会说话,现在是什么地位。她接着又叹了口气说,不过,到了这个岁数,也就不要改了。

    古人之所以伟大,是他们几千年前说过的话,至今还能说到我们的心里。《诗经》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的评论文字,并不一定只是写给被评人的,也是写给知我者的。被评人如果也是知我者,那么就会对我的言辞不以为忤;即使不是被评人但也是知我者,亦当可因此文字会心一笑。

 

    我是个率性的人,研究历史亦复如是。我有了有趣的想法,就把它写出来,如果没有,不要说写书,写文章也无聊,还不如睡觉。有的朋友说写著作比写文章伟大,一般来说是吧,但也经常有著作写得令人生厌、甚至比我还面目可憎的,那就不一定比某些文章要好,这还没有计算那些书浪费的资源。还有的朋友说,自己的书或文章出版后,完全没有兴趣再看一遍,我也颇不以为然,自己都没有兴趣看二遍的,那写出来做什么?自己都不愿意看的东西,相信读者也没有太大兴趣。

    这些文字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30年内发表的,个别文章刊登在《历史研究》这样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多数刊载于《读书》、《博览群书》以及各种报纸之上,还有就是出现于各人的专著前面,所以除了被评人以外,未必有多少读者读过。多数被评人是我认识的,但也有我不认识的和我认识他他却不认识我的,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我评的是书,是学术。也正因此,这些文字里还是有点学术,有点思想,特别是不像专题论文那样局限于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读者们还是可以拨冗一读的。

    譬如书中有篇关于20世纪“史学概论”性著作的评论文章,需要阅读从20世纪初到世纪末的许多同类著作,思考一些基本的史学问题。我们的学生大多现在不愿意在这些书上花费时间,这虽是因为现在的教科书和具体教学有许多脱离实际的、僵化的说法,但并不能说那些基本的史学问题不重要,不值得思考。而当下许多具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视野不够开阔、比如如何回应“碎片化”质疑,比如问题意识的匮乏等等,恰恰是没有经历这类阅读与思考的结果。我确信,到了“大数据”的时代,到了历史资料变得日益多样和大量、且建立数据库成为时髦的今天,这种情况将会变得更为严重。

    我始终认为,尽管对于历史学来说资料无比重要,尽管资料是一切思想的基础,但因资料再多也无法完全重现历史真实,因资料的价值只能在有思想的头脑中显现,所以,思想还是比资料更重要。

 

    说回到“面目可憎”。想起1988年那个夏天,有部电视政论片在两周内连续播出,全不用组织动员,就引起万人空巷。我因不赞同其历史解释,写了评论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但仅仅一年之后,这部电视片便成为被批判的对象,我从未否定过主创人员的动机,因此又大煞风景地在报刊上为其辩护。那时我30岁,也许还不够老练成熟,不过时至今日,似乎仍然本性难移,一直面目可憎且不擅讨喜。但这正是我自己,而且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些年来,总还是有不是“颜值控”的人,真高兴。

2018年6月18日


 

目 录 

自序

为生而活

关于《梦醒子》——沈艾娣与赵世瑜的对话

我们阅读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关于“历史人类学小丛书”的对谈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历史学——写在《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出版之后 

自下而上

帝国秩序是如何形成的——阙岳《第二种秩序》序

江南“低乡”究竟有何不同?——《垂虹问俗》读后

明清时期的四川到底是怎样的——梁勇《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序

历史学如何面对大众——宋华丽《第一等人》序

政治史、整体史、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叫魂》三人谈 

谈大说小

另眼看长城——赵现海《明长城时代的开启》序

泰山是一部“天书”——叶涛《泰山香社研究》序

岳永逸《自我的放逐》序

关于民俗研究的说三道四——一个“非典型”的学术评说

“鄙词俚语”,文化之根——曲彦斌《葑菲菁华录》读后 

故人旧事

世间已无汤因比

黄仁宇:斯人斯史

通古今之变——再读黄仁宇

三读黄仁宇

谣谚与新史学——张守常《中国近世谣谚》读后 

且行且思

是什么人,我是哪里人——从六卷本《中国移民史》说起

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述的回顾与评说

平淡是福——2001年中国史学一瞥

潜规则的来由——评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阅读的愉悦与思考的痛苦——读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哈佛中国史系列清代卷推荐序

趣味与考据及图与文——读王子今编《趣味考据》 


  

    本书所收25篇小文,大约占迄今发表于报刊杂志的学术评论或学术随笔的三分之一。承蒙陈恒教授相邀,稍做拣选,集在一处,大约可见30年中中国学术史的轨迹。

    其中三篇文字属于对话性质,虽然也都是讨论书的,但因包括了对话者的思想,因此不敢掠美,在这里做一说明,并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陈恒教授希望这个系列的特点的是“准学术”、“轻学术”,我尽量照此要求去选择了,但可能还是有几篇的学术性特征过“重”了,这是要特别表示歉意的。因为集中于拣选学术评论文章,而非学术随笔,导致叙述的风格比较严肃和沉重,也颇无可奈何。

    为了缓解一下这种沉重感,我利用暑假空闲时间画了几幅拙劣的插图,不知是否能使阅读轻松一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