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包青天的狗头铡,神笔马良,雍正皇帝痛恨的汉奸

冯学荣 冯学荣奇谈研究所 2021-09-12



 包青天的狗头铡,雍正皇帝痛恨的汉奸




01

 

我们在电视连续剧《包青天》里看到,包公的公堂里,有三把巨大的铡刀,它们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其中:

 

龙头铡,专铡皇亲国戚。

 

虎头铡刀,专铡高官大臣。

 

狗头铡,专铡民间恶棍。

 

在影视剧里面,包青天简单问几个问题,立马破案,然后怒而起立,大喊一声:“虎头铡伺候!”,于是,张龙,赵虎,把虎头铡抬出来,把贪官往铡刀上一按,一铡,人头落地。

 

喜大普奔。

 

然后就是片尾曲《新鸳鸯蝴蝶梦》“昨日象那东流水……”

 

然而,请问,这种事情,符合历史的事实吗?

 

答案是:不符合。

 

在真实的宋朝历史上,大宋帝国的审判制度,其实非常繁杂。

 

在宋朝,案子报到州府一级,首先是要“推勘”,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侦查+初审”。

 

侦查加初审之后呢,需要由另外一个法官,进行“录问”。

 

所谓“录问”,就是复审的意思,宋朝为什么要“录问”呢?因为,宋朝要避免冤案,其实宋朝的官员,他也不想有冤案。

 

许多历史爱好者可能会误以为,象宋朝这种皇帝专制的政府,一定是草菅人命的。

 

其实,不是。

 

在真实的历史上,宋朝政府对于重大刑事案件的审判,也是蛮小心、挺严谨的。

 

“推勘”之后,进入“录问”,其实就相当于今天我们中国在一审之后,进入上诉。


在“录问”(二审)阶段,如果犯罪嫌疑人喊冤的话呢,那么一审(推勘)就要推翻。

 

推倒重来。

 

这个时候,需要重新组织法庭,进入重审阶段,这个在宋朝的司法体制里,叫做 “翻异别勘”。

 

案子进入重审(翻异别勘)阶段之后呢,案子交给一个类似于我们今天“审判委员会”的一个法官团队,由审判委员会所有法官一起签名判决,如果以后这个案件到了皇帝那里,出了问题,所有联署的法官,都要承担连带责任,这个在当时宋朝的司法体制里,叫做“同职犯公坐”。

 

如果审判委员会里面有一个法官不认同判决,有异议,那就可以拒绝签名,这在当时,叫做“议状”。

 

你发起了“议状”,说明你不同意这样判,那么日后这个案件出了问题,你就没有责任。


不但如此,如果是死刑的判决,而且案情可疑的话,还必须报告到宋朝的朝廷中央,做最后的审核。


……


总之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其实真实的宋朝,对重大刑事案件的审判,尤其是涉及死刑的案件,是非常谨慎的,象剧中的包公那样,在公堂上直接审决,不经上诉,直接在公堂上用虎头铡切人脑袋的事情,在真实的宋朝历史上,根本是不存在的。

 

退一步而言,假如包拯(包公)当时真的是那样在公堂上无视宋朝的刑事诉讼程序,武断杀人,草菅人命,那么可以说,这恰恰证明,包公根本就不是一个“青天”,而是一个妥妥的糊涂官。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杀错了,日后也就无法挽回了


大家记得添加老冯的微信号防止失联(长按扫码即可)



02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一个名叫《神笔马良》的神话。

 

神话说的是,马良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喜欢画画,有一回,有位老神仙给了马良一只神笔,马良用这支神笔,画鱼,鱼活了,画马,马活了,画牛,牛也活了,一时名声鹊起。

 

贪婪的皇帝听说了马良的神迹,于是把马良传唤到皇宫里,叫马良给他画摇钱树,画摇钱树后,又叫马良画船、画大海……最后,贪婪的皇帝淹死在大海里了。

 

这个故事,一听就知道是童话了。

 

那么,虽然是童话,请问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神笔马良这个人?

 

答案是:并没有。

 

虽然说历史上没有马良这个人,那么《神笔马良》的童话故事,是不是中国的传统童话呢?

 

答案是:也不是。

 

《神笔马良》并不是中国古代传统童话,而是一个现代人创作出来的童话,这个童话作家,名叫洪汛涛,浙江浦江人,生于1928年,卒于2001年。《神笔马良》的童话故事,是洪汛涛在1955年创作出来的。

 

可是,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神笔马良》这么一则童话故事,然而在历史上,确实也有类似的神话故事,例如宋代灵异小说集《太平广记》就记录了一个名叫“廉广”的人,廉广也被神仙赠与了一支神笔,画什么就活什么,神乎其神。

 

因此,中国现代作家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的灵感,可能是来自于《太平广记》中廉广的灵异故事。不过,这也仅仅是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广记》不是一本正经史料,它是一本灵异小说集。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


 

三国的马良和洪汛涛《神笔马良》里面那个马良不是同一人。

 

03

 

我们大家都知道“汉奸”这两个字。

 

可是,汉奸这两个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答案是:清朝。

 

在清朝康熙以前,中文里面,是没有“汉奸”这个词的。

 

“汉奸”的称呼,是从清朝开始才有的。

 

最早,是康熙年间有个贵州巡抚,名叫田雯,他写了一篇《古欢堂集.黔书》,用了“汉奸”二字:

 

“苗盗之患,起于汉奸。或为之发纵指示于中,或为之补救弥缝于外,党援既植,心胆斯张,跋扈飞扬而不可复制”

 

田雯的意思是说:当时苗族土司飞扬跋扈,都是汉族的手下在怂恿。

 

不过,田雯的著作不出名、不流行。

 

“汉奸”一词真正被皇帝采用,是从雍正皇帝开始。

 

事情是这样的:

 

大清雍正年间,当时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是由土司管治,雍正想把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权力,从土司手中夺走,改为由朝廷派出官员、轮流管理少数民族地区,这个政策,叫做“改土归流”。

 

那么,雍正在推行这个政策的过程中发现:和土司打交道的时候,土司有一些汉族的智囊,总是帮助土司出谋划策、对抗中央,经常令中央很为难,很尴尬,很棘手,焦头烂额。

 

雍正很生气,于是在雍正二年(1724),雍正说了这样的话:

 

“土司之敢于恣肆者,大率皆汉奸主文指使。或缘事犯法,避罪藏身;或积恶生奸,依势横行。此辈粗知文义,为之主文办事,助虐逞强,无所不至,诚可痛恨”

 

雍正的意思是说:

 

“这些西南边陲的土司,之所以敢胡作非为,敢对抗朝廷,都是因为汉人中的奸贼在作祟,这些汉族的坏人,有的是犯了法,为了躲避治罪,藏在土司那里,有的虽然不是逃犯,但平时人品就坏,时间长了,越来越狡猾,他们依仗土司的权力,横行霸道。


这类汉族的坏人,读过一点书,认识几个字,经常为土司撰写文稿,办理各种事务,出谋划策,为虎作伥,无所不用其极,我真是恨死他们了!”

 

从字里行间里看出,雍正对当年这些“汉奸”,是真的很生气。

 

雍正的这段话,收录在清代史料《清世宗实录》里。

 

从那开始,“汉奸”一词,就流行起来了,变成大清朝廷、官场的常用词。

 

我们也可见,“汉奸”一词在雍正这里的原始含义,并不是“卖国贼”的意思,而是“汉人里面对抗满清朝廷的坏人”的意思。

 

那么,“汉奸”一词真正变成“卖国贼”、“叛国者”的意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答案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是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率队在广东查办鸦片,发现许多广东人和英国的鸦片贩子混在一起、为英国人服务,林则徐很生气,在给朝廷的奏章中,林则徐多次提到广东“汉奸”助纣为虐的事情。

 

从那个时候开始,“汉奸”一词,才真正成为“卖国贼”、“叛国者”的意思。

 

历史,就是这样有趣。

 

近期精彩回顾:蒋介石炒股,清政府,台湾,出草的番人
徐锡麟的临刑供词,香港曾经有死刑,古人为何死得早
神风特攻队,大汉奸秦桧,中华文明
东北话和日语,瘴疬之地,包拯的年薪
荆轲刺秦王,私盐官盐,满清的奴才
这些历史的内幕,实在是相当有趣
康熙,鳌拜,高山族,王昭君,天花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