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一夫多妻,后宫三千,科举黑幕,草船借箭

冯学荣 冯学荣奇谈研究所 2021-09-12


 一夫多妻,后宫三千,科举黑幕,草船借箭




01

 

古代乃至近代的中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实质上就是一夫多妻制。

 

我们知道,人类的男女比例,大概为105:100。

 

但事实上,在中国旧社会,这个比例更高,为什么?因为广泛存在溺死女婴的现象。

 

有人一夫多妻,那么就意味着,必然有人一妻多夫。

 

否则,根本分配不过来。

 

明朝时期,在浙江省的广大农村地区,就有一妻多夫的现象,穷人家娶不起老婆的,兄弟两人合娶一个妻子,当时有古籍记载:

 

“既娶后,兄弟各以手巾为记,日暮兄先悬巾,则弟不敢入。或弟先悬巾,则兄不敢入。故又名其地为手巾嶴。”

 

这个记录描述了某些家庭,兄弟两人合娶一个妻子,晚上干羞羞的事情,哥哥先入房间,在门外挂一块毛巾,弟弟看到门外挂了毛巾,就知道哥哥在里面,就不进去,有时候弟弟先进去,挂了毛巾为记号,哥哥知道,也就不进去。大家心照不宣。

 

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凑合着过日子。

 

人艰不拆。真是悲惨。

 

02

 

历史爱好者都知道“后宫三千”这么个说法。

 

但其实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女人,基本上都是两位数的,例如李世民、朱元璋,他们的女人,都是两位数。

 

即使荒淫无度的洪秀全,实际上也只有87个女人。

 

而相对清心寡欲的是清末,例如光绪皇帝,只有一后二妃,才3个女人。

 

中国历史上真正睡过三千个女人的皇帝,其实是不存在的。

 

那么,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天下最大的霸王,天下那么多女人,皇帝要谁就是谁,试问,皇帝为什么没有真正享用三千个女人呢?

 

其实,大家只要用简单的数学去计算一下,都可以立马发觉,所谓“后宫三千”的说法,有多荒谬:试想皇帝如果真有三千个女人,每天睡1个,要连续睡8年多的时间,才能睡完,而在这8年多时间里,排在最后的那些女人,从16岁盼到24岁,人都盼老了,还没机会,这其实是十分荒谬的一件事。

 

所以,其实皇帝拥有两位数的女人,是比较合适的,假设皇帝有20个女人,一年365天,每个女人都有18次机会过性生活,所有女人都有机会,这是比价合理的安排。

 

像洪秀全那样拥有87个女人,其实已经不合理了,因为每个女人每年只有4次的性生活,这其实已经构成了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

 

再者,其实皇帝不需要三千个女人,问皇帝为什么不要三千女人,就好比于问一个大胃王“你为什么一天不吃10顿饭”一样,其实无论多么能吃的人,他一天也吃不了10顿饭。

 

还有,如果真有三千个女人,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皇帝根本记不住这些女人的名字,你想想,要记住三千个女人的名字,该是多么难的一件事!而你换位思考一下:做皇帝的女人,皇帝连我的名字都记不住,试问:做皇帝的女人有什么意思?

 

皇帝不是强奸犯,皇帝其实也希望他的女人,跟着他会开心。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对。费用。

 

费用也是问题。其实大家不要以为皇帝的钱总是用不完,其实不是的,皇帝的钱,也是有限的,每养一个女人,养的不仅仅是这个女人本身,还有这个女人身后的外戚,就是她娘家的亲人,间接也是要向皇帝伸手的。

 

妃嫔们的衣,食,住,行,各种费用,都是惊人的,生下的皇子、公主,养育费用也是惊人的,所以,如果养的是三千个女人,那么衍生出来的费用,可以肯定地说,是天文数字,这个,皇帝也是不得不考虑的。


大家记得添加老冯的微信号防止失联(长按扫码即可)


 

03

 

还有一个问题,同样有趣:

 

中国古代,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国家是怎样选拔官员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

 

科举制度,是在隋唐时期出现的,而在隋唐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察举制”。

 

也就是说,由各级官员推荐人才,推荐完之后呢,再考核一下。

 

当时叫做,“举孝廉”。

 

所谓“举孝廉”,就是说推举民间那些“孝顺父母、孝敬老师、人品正直”的人,是这个意思。

 

后来逐渐地,人们发现这个“察举制”不靠谱。

 

为什么呢?

 

因为推举上来的呢,许多都是裙带关系,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走关系。

 

徇私舞弊。

 

风气很坏。

 

而且呢,所谓“察举制”、 “举孝廉”,主观性也很强。

 

你说谁的人品好,谁的人品不好,都是很主观的,每个人的看法,并不相同,没有一个客观评判的标准。

 

时间久了,统治者就知道,察举制,其实不靠谱。

 

于是,要改革了。

 

所以到了隋唐时期,就换成科举制度了。

 

在科举制度下,无论你家多穷,你都有机会参加考试。

 

这个制度虽然死板,但是,它保证了公平,而且也更为透明、有效,确保人才脱颖而出。

 

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你也可以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这,就是科举制度的优点。

 

今天的高考,其实就是变相的科举制度,它保证了公平,无论你出身多么贫困,你都有一个平等的机会,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迟迟不敢放弃高考制度,就是因为担心一旦丢掉高考制度,所谓的“素质教育”就会沦为历史上的“察举制”,最终又回到一个裙带关系、走后门、暗箱操作的黑暗世界。

 

04

 

我们从小就知道《三国演义》里面“草船借箭”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诸葛亮调集一批草船去诱敌,曹操的部队不知是计,万箭齐发,都射在船壳的草垛上。

 

诸葛亮令船返航,结果,募集了数万支免费的箭。

 

然而,这个故事,其实是骗你的。

 

《三国演义》只是小说。

 

注意,是小说,而不是史书。

 

小说《三国演义》是在史书《三国志》的基础上改编、加工、虚构而成的,而在史书《三国志》里面,根本就没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换句话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迹,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

 

实际上,在历史上做过“草船借箭”这件事的,确有其人,只是,那个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关于孙权“草船借箭”的历史资料,留下来的有许多,我举一个例子。

 

例如,史书《魏略》记载: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这段资料记载的,是这样一件事:

 

“孙权乘坐一艘大船,来侦察曹操的军情,曹操叫部下射箭,于是,万箭齐发,都射在孙权的船上,船差一点被这一阵“箭雨”倾覆,于是,孙权下令掉转船头,让船的另一面接受“箭雨”,于是,大船两边都受箭了,重量平均了,船也稳了,于是,孙权下令走人。”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上,孙权“草船借箭”的故事。

 

很显然,罗贯中从《魏略》里面,读到了孙权“草船借箭”这一段,于是,罗贯中将这个故事移花接木,把主角加工成诸葛亮,然后,写进他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去了。

 

《三国演义》所虚构的诸葛亮的“机智事迹”,其实还不止“草船借箭”这一则,我们大家知道的所谓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同样也是虚构的。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故事说的是:

 

司马懿出兵来攻打蜀国,诸葛亮叫城内的官兵疏散,后撤,他故意大开城门,并且,诸葛亮本人则大大方方地,坐到城楼上,优哉游哉地,弹琴作乐。

 

司马懿兵临城下,抬头一看,这蜀国敌人啊,连城门都没有关,而且诸葛亮这小子,竟然优哉游哉,在城楼上弹琴!

 

看对方这么从容淡定,司马懿盘算:肯定有大股伏兵,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还是撤了好。

 

结果,司马懿撤兵了,不敢打。被诸葛亮骗了。

 

这一出,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被认为是展示诸葛亮高超智慧的典型案例。

 

这个故事其实,也是骗你的。

 

在史书《三国志》里面,并没有“诸葛亮摆空城计”这回事。

 

换句话说,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诸葛亮摆空城计”这回事的。

 

“诸葛亮摆空城计”的事情,最早的出处是西晋人郭冲所写的《条亮五事》。

 

然而史书《三国志》编纂者陈寿则认为,《条亮五事》根本不靠谱,都是虚构,所以不予采纳。

 

后来南朝的历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解,也认为《条亮五事》的文字,包括诸葛亮摆空城计等,都是虚构的。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直接抄了郭冲的《条亮五事》,然而罗贯中并不知道,他是被郭冲骗了。

 

不过,也许罗贯中明明知道这件事是假的,只不过,小说嘛,写得越神奇越好,而至于谁真谁假,他罗贯中才不在乎呢。

 

再说一遍,《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不是历史,不是历史。

 

不但如此,《三国演义》里面说,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这件事其实,也是假的。

 

为什么说这件事是假的?

 

因为时空对不上。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名医,他死于公元208年。

 

而关羽攻打樊城,手臂中箭,时间是公元219年。

 

换句话说,关羽手臂中箭的时候,华佗已经死了11年了,华佗不可能从坟墓里爬出来,给关羽刮骨疗毒的。


近期精彩回顾:黄河决堤,河南饥荒,衣冠禽兽,碎银子,蒙古鞑子兵
诛九族,倭寇,黄帝内经,请安,留发不留头
汪精卫,马步芳,肥皂剧,乒乓球,皇上万岁
母系氏族、梁山泊、蒙古大军、黄花岗审讯
南岭、印度支那、蒋介石、戈登、黎元洪
犹太人为何不敢反抗纳粹德国?
日本间谍渗透民国高层、印第安人与农耕文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