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iHub:美国国防情报局的创新尝试

2017-06-01 J0ker 国际安全简报

去年九月,美国防情报局(DIA)局长文森特.斯图尔特(Vincent Stewart)推出了新的创新机制“iHub”,旨在通过建立国防情报局与私营部门的直接联系,共同解决该机构情报业务相关的挑战和需求。iHub机制特别关注从中小企业,尤其是与美国情报系统没有过接触的前沿科技企业及初创企业中获取创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试点项目或种子投资形式,更快速更经济地引入到国防情报局的体系中。国防情报局发言人詹姆斯.库德洛(James Kudla)将这个创新尝试形容为“低投入、低损失(Buy cheap,fail cheap)”。


在今年写给国防情报局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斯特尔特指出iHub已在关键的项目建设中“获得了显著的收益”,并鼓励国防情报局人员通过iHub机制,更多地与私营企业的专家们合作创设、测试和评估新的创意。过去国防情报局长期困扰于无法及时将商业/私营部门的前沿创新引入其业务体系,尤其是该机构缓慢而冗长的采购流程、体制内较为低下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限制了科技成果的应用。


设立iHub机制后,国防情报局针对私营部门的技术需求将通过其官方网站的“NeedipeDIA”栏目展示,而感兴趣的私营企业则可先向国防情报局发送一至两页的技术描述文件,最终国防情报局会在这些技术描述中选择有资格参与每季度“厂商见面日(Industry Days)”的私营企业。


国防情报局和私营企业在“厂商见面会”上对接需求后,企业将通过WebEx在线会议系统远程向国防情报局演示其产品或技术,如果产品演示的结果令人满意,则产品将进入试点项目环节,国防情报局将付款购买两到三个月的使用期。在此之后,国防情报局再评估是否要继续开展后续的测试或转化工作。这个演示和试用流程将帮助国防情报局在不对现有业务系统产生安全威胁的前提下了解新技术的潜力,如果国防情报局有兴趣开展进一步的试用,则新技术将被置入一个隔离的测试环境中进行评估。


七家企业参加了去年十二月的首次“厂商见面会”,其中两家的产品已进入试点项目阶段。今年四月国防情报局邀请了二十家企业参加当季的“厂商见面会”,目前国防情报局特别感兴趣的项目包括用于探测和建设各种地下工事的情报系统、供前线情报人员使用的分布式隐蔽安全数据通信技术、针对人员目标的结构化/分结构化数据关联分析系统等。在四月“厂商见面会”上,私营企业和学术机构针对国防情报局目前的十二类技术需求提交了三十三个项目建议书,最终产生了六个有望进入试点项目环节的新技术。国防情报局对两次“厂商见面会”及试点项目的结果感到鼓舞,但同时也认为现在就断定由这个机制引入的新技术能对该机构当前业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还为时尚早。


当然,通过设立iHub机制,以更灵活的方式将创新的软硬件新技术引入到国防情报局体系内,本身已是一个进步。毕竟与当前美国国防部需要耗时数月甚至数年的常规采购流程相比,iHub机制已是国防情报局在现有法规框架内最大限度的创新。



简评:

即使在美国,商业市场和私营企业在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应用、开源软件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要明显优于政府及军方职能部门。因此美国政府各部委都通过设置各种形式的创新机构来绕过联邦政府采购法案的冗长规定,如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中情局旗下的In-Q-Tel投资公司、美国情报系统的情报高级研究项目署(IARPA)以及美国防部及各军种在硅谷等地设立的创新对接办公室等,都是这个做法的体现。去年设立iHub机制后,国防情报局加入了这个大力引入外部创新的政府机构队伍,这显然说明了创新正在日益成为美国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元素,美国政府过去的常规采购流程,也正在向“协作创新-采购”的新体制转变。这个趋势值得我国有关部门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