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代人的“戏剧梦”

赵莉 当代江西 2024-05-12

在樟树市经楼镇后窑村,活跃着一个农民剧团,他们常年扎根基层、服务农村,一代又一代演绎着传统戏曲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樟树市经楼镇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民间采茶剧、民间版画、民间刺绣享誉省内外。辖区内的萧江河流经高安、丰城汇入赣江,由于水运便利,往来行商者众多,各种商货集散于此,因此成为盛极一时的经济重镇。
戏曲界历来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江河岸边,戏曲与生活,向来息息相关。
自清朝起,经楼镇便有以三两结群组成的小戏班,在农闲时以唱采茶戏为生,由于唱词贴近生活,唱调乡音浓厚,深受当地人喜爱。
在经楼镇后窑村,活跃着一个农民剧团,他们常年扎根基层、服务农村,一代又一代演绎着传统戏曲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三月,春光正好,笔者走进后窑村,倾听老一辈演员细数梨园家珍,了解一个农民剧团的成长故事。
剧团下乡演出。
“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看戏”
樟树市经楼采茶剧团成立于1979年,由后窑村村民白崇贤自发创办,是当时第一个农民剧团。
谈起创办剧团的初衷,92岁高龄的白崇贤乐呵呵地说道:“那时候没有电视,电影也很少,村民们过着‘白天握锄头、晚上靠枕头’的生活,文化生活很单调,看戏成了最大的乐事。只要听说哪里有好戏开台,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翻山越岭都会来看。我平日里喜欢演戏,又会拉二胡,妻子是一名花旦演员,便想和村里几个爱唱戏的一起组建剧团,把戏送到乡亲们家门口。”
说干便干,白崇贤和大家凑钱买了铜锣、唢呐、皮鼓等,实在没有钱了,他们就拿一些旧衣破布,自己动手缝制戏服。道具不够,就用纸、布糊了纱帽、公子帽和花旦头面,想方设法自制各种道具,就这样,一个农民剧团便成立了。
在剧团的带领下,本村及邻近村庄的乡亲们纷纷迷上了采茶戏。剧团成立之初,加上白崇贤夫妻只有7人,成员都是村里爱好戏曲的农民,他们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便聚在一起排练演出。
当他们放下农具换上戏服拿起乐器时,整个村子便沉浸在戏曲中,爱唱的上台唱,爱听的台下听,而白崇贤的妻子唐菊珍因为扮相好、嗓门亮,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
随着剧团名气越来越大,演出邀约不断,一时剧团人手不够,白崇贤便把当时在水电局做临时工的儿子白根保叫来帮忙。
不仅如此,白崇贤还先后把3个女儿、女婿都动员进了剧团。
“那时候演出条件很简陋,因为演出一般是在晚上,当时农村还没有电灯,就在戏台两侧高挂两盏煤油灯用来照明,舞台中间挂一个喇叭当作音响。演员下乡演出也很艰苦,住破庙祠堂、睡木板稻草是家常便饭。”剧团的一名老演员说。
当时剧团每场演出的收入本就不多,收入的大部分还要用来置办一些剧团必需的“家当”,给演职人员的报酬微乎其微。
但演员们乐此不疲,“每次看到台下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听到演出结束后经久不息的掌声,便是我们最大的满足。”一名剧团人员说。
他们凭着对戏曲的一腔热爱,不计辛劳,不计回报,只为将舞台搭在村头晒场,把欢声笑语送到田间地头。
白根保夫妻和女儿彩排采茶戏。
“哪里有老百姓需要,哪里就是舞台”
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下乡演出靠的是一双脚板、一副铁肩。
“我们剧团的足迹遍布周边各个乡镇村落,哪里有老百姓需要,我们的舞台就搭在哪里。”白根保如是说。
“记得有一次去靖安的一个偏远山村演出,由于走大路要绕,加上没钱租拖拉机,大家就决定爬山路。于是,剧团里的年轻人挑重的服装乐器,年纪大的演员或者女演员背道具行李,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演出的地方。此后,‘扁担剧团’的称号便流传开来。”剧团的一名老演员回忆说。
1985年,白根保正式接管剧团,从此便一心扑在剧团上。
白根保自小便跟着剧团到处演出,耳濡目染练就了一身“本事”,他不仅能上台演戏,还是乐师的“总指挥”,自学了二胡、司鼓、打锣等乐器演奏,还向师傅请教学会了调试音响设备,负责对外联络、沟通演出场地、确定演出曲目等,成了剧团里的“多面手”。
白根保的妻子白凤梅除了演出,还负责后勤保障、演员管理等。
20世纪90年代,外出创业打工潮兴起,加上电影电视不再是农村的“稀罕物”,剧团的演出率明显下降,演员每场演出的工资只有几十块,导致剧团演员大量流失,年轻优秀的演员纷纷辞职,剧团因缺少经费无法排练,剧团一度难以维持,几乎要解散了。
面对困境,白根保不想放弃,他拿出之前和朋友合伙做木材运输生意积攒的积蓄,向亲朋好友借钱,添置道具、布景、灯光、音响等设备,自费请专业老师来教新人,组织收拢离散的人员,重整旗鼓,重焕生机。
演员们肩挑手提,一根扁担走天下,足迹踏遍了省内外,直到2006年,剧团买了货车后,剧团人员才从肩挑手提的“苦差”中解放出来。
无论剧团处境多么艰难,白根保依然坚守初心、满怀激情、用心经营。
后来,白根保的女儿也加入了剧团,成了剧团的当家花旦。
谈到剧团的未来,白根保表示从今年开始,会慢慢把剧团的管理和运营交给女儿,“只要还有乡亲想听,就会一直干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采茶剧、欣赏采茶剧、喜欢采茶剧。”女儿白婷婷坚定地说。
20世纪80年代樟树市经楼采茶剧团在村里演出时的场景。
“在守正创新中传承戏曲艺术”
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剧团获得30万元扶持资金,得以更新升级戏曲服装、幕布、道具等,演员人数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22人,娶亲嫁女、老人拜寿,预约剧团下乡演出的越来越多,剧团发展迎来了转机。
但与此同时,剧团也碰到了新的发展难题。
“剧团的演员大部分是父亲那一辈的,急需补充新生力量。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一方面从本村挑选年轻的演艺苗子加以培养,确保剧团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招募一些外地人才,希望演出风格能有所创新。”白根保说。
为了适应时代文化变化,白根保按照“老戏要出新,新戏要创新”的思路,积极整理编排新剧目,创编了一批既突出传统戏曲的风韵,又融入时代元素的现实题材剧目。
经过不懈努力,新剧目很快就受到了农民的热捧,剧团再次走乡进村演大戏,活跃在各个村落。
演出之余,剧团坚持用心创作打磨作品,近年来先后创作了100多部采茶剧目和10多部现代小品,这些剧目既体现时代特征,又贴近农民生活。
如有阐述婚育政策的《酸儿辣女》《相亲》,有配合法治宣传教育的《灵芝草》《村官治赌》《劝妻》《哑女告状》,还有反映家庭相处主题的《喜团圆》《珊瑚情》等,每当新剧下乡演出,都能收到村民们的好评。
45年来,经楼采茶剧团的足迹遍及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55个县市,累计演出近万场,观众超过480万人次。
如今,剧团每年参加送戏下乡等公益活动百场以上,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戏曲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追风者》背后的“追风者”
艾米果里的人间情怀
于都:“衣”鸣惊人
“新农人”玩转“新农活”
问道狗牯脑

“暴脾气”强对流天气来袭,如何防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