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味”山歌如何唱下去

朝颜 当代江西 2023-12-14

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哎呀嘞——”就是伐木工人在劳动中伸腰舒气的感叹声。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伐木客的歌声与中原客家的民谣互相融合,经过不断改造演化,最终在兴国山区这片沃土中扎下根来,开出一朵奇丽之花。


兴国,地处赣南的将军摇篮,又被誉为“山歌之乡”。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兴国人常用山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

土生土长的王善良,出生于1941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兴国山歌唯一在世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他如何与兴国山歌结缘?又是怎样传承弘扬兴国山歌的?

王善良在乡村教孩子们唱山歌。

山歌的起源

兴国山歌起源于劳动期间的曲子,山民在田野山林间相互唱和,是兴国山歌最初的样貌。兴国的山歌手,历来尊崇伐木客为祖师,渊源可往上远溯2000多年。

伐木者劳作总在密林幽深之处,各种或凶险或敦厚或畏怯的动物随处隐伏,他们需要在斧头铿锵声中亮开歌喉,让歌声像鸟儿一样飞越丛林、冲向蓝天。这歌声,有时是自我的宽慰,解除疲乏和应对危险的;有时是讲和的信号,提醒各路野生动物各走各道;有时是讯息的传递,与分散各处的同伴遥相呼应。

《诗经·小雅·伐木》所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传说其中的“伐木丁丁”,便起源于伐木工的号子。在兴国,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伐木客的故事。

相传秦末年间,秦皇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一群以六国遗民为主的伐木工为逃避采木的劳役,溯赣江而上,遁入兴国县上洛山,隐居下来。

赣南,自古便是“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在逶迤的崇山峻岭间,气候温暖、水源丰沛、物产丰饶、林木繁茂,果物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为远道而来伐木客提供了隐遁和生存的极佳条件。

《兴国县志》(同治年间重印本)记载了他们的踪迹:“上洛山,有木客。形似人,语亦似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食木实,得不死。”

据说,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哎呀嘞——”,就是伐木工人在劳动中伸腰舒气的感叹声。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伐木客的歌声与中原客家的民谣互相融合,经过不断改造演化,最终在兴国山区这片沃土中扎下根来,开出一朵奇丽之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山歌已经从乡民的自我娱乐转变为宣传的重要媒介,如当时流传最广的兴国山歌有《哥哥出门当红军》《苏区干部好作风》等。

王善良在乡村小学开展山歌进校园活动。

唱山歌的人

早年间,兴国八九十岁的老爷爷会唱山歌,刚过门的新媳妇会唱山歌,才学会说话的两三岁小娃娃也会唱山歌,村里几乎每个人都会唱。高兴了唱,难过了也唱;热闹时唱,寂寞时也唱。那时候唱山歌哪里需要专门的传承人呢?

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高岭下组的王善良从小爱唱山歌,他以“乡音”唱出了兴国的特色文化。

他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去烧窑烧瓦,他也跟着去,瓦窑工人劳动的号子和歌声吸引着他。村里经常有人来跳觋,整夜整夜地唱山歌,他总是最积极围观的那一个。山歌,是他认识世界最初的形式,也是他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王善良曾在放牛的时候唱给老牛和茵茵青草听,砍柴的时候唱给山岭和绵绵白云听,插秧的时候唱给秧苗和亮晃晃的水田听。

王善良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8岁时就被选送到乡里唱山歌庆祝解放。在本村念私塾时,他跟着当地著名的山歌手余忠禄、谢文棱、刘承达等人,学唱了许多山歌。这些没有编制的职业山歌手,在兴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他们活跃在村民小组,田间地头,唱《忆苦思甜》《表彰好人好事》《反对买卖婚姻》等曲目,或宣传政策,或批评落后懒散,或鼓励农民搞好生产。

1976年,公社成立山歌组,县文化馆专门组建了山歌手培训班。王善良也被招进培训班当起了师傅。40多年过去,他对自己亲手带过的徒弟郭德京、谢观莲、张继贵、李正香等人依然印象深刻,他们后来都成了县里有名的山歌手。

2009年,王善良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这意味着,他不仅仅为表达个人的情绪或作为谋生的手段去歌唱,而是带着传承的使命,为着一种单靠自然传递无法再兴盛于后世的艺术而歌唱,为着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河水不至于断流而歌唱。

王善良参加2021年兴国县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给参训对象授课。

山歌的传承

一本手抄的歌本,摆在小餐桌上,厚厚的内页里,密密麻麻地抄写着山歌歌词。第一页,赫然是《砍柴歌》:“唱支山歌过横排,一头芦芨一头柴……”他哼着樵夫的调子,仿佛伐木歌起,山鸣谷应,仿佛木客的过往又一次在山歌中复活。

王善良总是随身带着手抄歌本,时不时翻开来温习。纸页揉得很旧,有一部分已经脱页了。歌本是两三年前置办的,在那以前,他的歌都装在肚子里,或者即兴编唱,根本不用抄记下来。他说:“人就不能老,老了就不行,一是嗓子不行了,二是记忆力不行了。”

感慨间,王善良清了清嗓子,从包里掏出已经磨得锃亮的小锣,要现编现唱一段山歌。作为山歌演唱的常备乐器,这面小锣他总是随身带着。他说,唱山歌,不打锣不文明。摸得滑溜溜的这面小锣,和兴国山歌一样,都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叮叮当——”小锣敲起,他扬起了眉毛,目光中流转出奕奕神采,以一声悠长的“哎呀嘞”起兴,开启了长达6分钟的说唱。

“哎呀嘞,你看高山流水跌落窝,流来流去下大河。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同织布梭。当年标致的细妹子,不觉变成老太婆。几多精神的小伙子,不觉之间变老头。”唱着唱着,王善良的眼角竟泛起了泪光。

现在,王善良是推动兴国山歌进校园的主力。

在兴国县第四小学,他已经教了一年的山歌。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他挎着小锣,迈着昂扬的步伐,风雨无阻来到校园,在孩子面前一展歌喉。

孩子们有嘻嘻发笑的,有自顾玩闹的,还有和他打趣捣乱的。他没有生气,也并不气馁。

山歌从来都是一种传染,一种吸引,不能撬开人的嘴唱,而是等待人张开口唱。于是,他敲起小锣,铿锵的调子越过黑压压的小脑袋,穿过那间充满了自由和欢乐的教室。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蓝冠噪鹛为何安家婺源
保健品岂能“假保健”
红色圩场“别样红”
竹子何以“生金吐银”
执掌“万岁军”的5位江西籍开国将军
江西何以成为“语文课文收割机”
《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主译者
千年古村的重生密码
94岁“不躺平”的章金媛

瓷博会里遇见不一样的景德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