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景德镇:文化基因从何而来?

李松杰 当代江西 2023-08-22


千百年来,为何景德镇能在全国瓷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景德镇窑火何以能延续至今?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图源:视觉中国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在此都”。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国际瓷都,中华陶瓷文明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为何景德镇能在全国瓷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景德镇窑火何以能延续至今?让我们从镌刻在这座城市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去寻找答案。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地处赣东北群山之中,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产业中心优势,但依托周边丰富的瓷土资源,瓷窑始烧于唐代。

宋朝时期,昌南镇出产的最具代表性的瓷器——青白瓷,给人以含蓄风雅之感,有“琼玖”“饶玉”的美称,“青白釉传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珠”,恰好吻合宋代审美追求。昌南镇因此得到宋真宗的青睐,被赐名为“景德镇”。

景德镇的“金字招牌”,不仅是历史机遇的造就,更是千年来秉承“择一事终一生”的景德镇工匠们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精神凝结。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序繁密而精细,“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在长期的瓷业生产中,景德镇形成了高度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一位陶瓷工匠终身从事陶瓷生产的某个环节,使自身技艺达到极致。为了维系整个瓷业体系良性运转,景德镇制定了从原料开采到瓷器烧造的一系列严格的生产标准。

宋代青白釉刻花堆塑龙虎盖瓶。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供图

在原料开采过程中,工匠利用水碓等将原料碾磨得非常精细,并通过“试照”的方法,也就是随机采取一块试烧,以确定釉料和瓷土的等级。

在瓷坯制作和烧造过程中,对拉坯、利坯和烧窑等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明清时期,不符合皇室标准的瓷器会被直接打碎掩埋。

据传,景德镇重要地标——珠山,由经年累月打碎的瓷器和窑具堆积而成。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质量追求,使景德镇制瓷工艺臻于完美,瓷器珍品层出不穷。

成熟的产品等级制度和分类销售模式,也体现了陶瓷工匠们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从业态度。

景德镇传统瓷器生产有底款制度、专门瓷器检验的汇色制度、次品瓷器专卖的洲店制度、分工明细的销售制度等行业制度。

早在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盒上就有“程家合子记”“刘百详记”等产品标识。明清时期,更是以皇帝年号标注产品。近代至今,许多陶瓷艺术家在作品上署名。这些具有商标意义的标识,既是产品宣传的需要,也是生产者对瓷器质量负责的体现。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出土的明晚期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罐(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博采众长的创新精神

同中国其他产瓷区一样,景德镇在千年瓷业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各种困境,但总能通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化解危机,并依靠瓷业维系城市发展。

唐宋时期,景德镇制瓷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仅能烧造小型瓷器。宋末元初,景德镇陷入原料危机。

为了摆脱困境,当地人在小镇东郊的高岭山上找到一种神奇的泥土——高岭土。正是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原料问题,甚至改变了中国陶瓷的历史进程。

元代,景德镇凭借瓷胎由“一元配方”向“二元配方”的创新,成功烧制出大件器型的青花瓷和红釉瓷等新品种,开始确立在国内瓷区中的独尊地位。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供图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主动嫁接异域文化、开拓国内外市场,造就了景德镇“天下瓷都”的美名。

在烧造技术方面,从龙窑到馒头窑、马蹄窑、葫芦窑再到镇窑,从仰烧到覆烧,景德镇窑不断吸收借鉴中国南北方窑炉的先进烧造技术,既节约了资源,又大大提升了产瓷效率。

在瓷器造型和装饰方面,景德镇窑更是集“百家之长”。

宋代,景德镇窑学习北方磁州窑刻花装饰技艺,使青白瓷更为雅致与精妙;元代,来自波斯的钴料与高岭土的完美融合,景德镇窑引领彩瓷装饰艺术的潮流;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生产出釉上彩、釉下彩、斗彩、颜色釉等种类繁多的精美产品,迎来繁荣发展。

后来,中国瓷器传入欧洲,深受各阶层喜爱,欧洲贵族不再满足于普通瓷器,转而追求产品的独特性以彰显身份地位。景德镇陶瓷工匠顺势而为,烧造了具有开光风格的“克拉克瓷”和“纹章瓷”。

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十分迷恋中国瓷器,她在皇宫里制作了许多玻璃橱,专门陈列她珍藏的800多件中国瓷器,在英国引领了中国瓷器热。

近代,面对机械化制瓷产品的冲击,景德镇适时转型,依托自身手工技艺,进行艺术瓷和仿古瓷制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景德镇依托城市品牌优势,通过增加陶瓷产品的艺术附加值和发展陶瓷文旅产业,探索出人文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道器合一的造物精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从器物的造型、纹饰和色彩看,陶瓷体现了“以器载道”的造物精神,承载着丰富多元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古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政治秩序。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展厅。图源:视觉中国

景德镇瓷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表达了中华民众对圆满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明清彩瓷装饰为例,龙凤呈祥、牡丹纹等纹饰象征高雅威严、雍容华贵;喜鹊、鹌鹑、鸳鸯等纹饰蕴含幸福吉祥、和谐美满;魁星点斗、一路连科、独占鳌头等以谐音和典故为依据的纹饰,表达了金榜题名、功成名就的祝福;三多图(桃、佛手、石榴)、三星图(福、禄、寿)、鱼纹、葡萄纹、石榴纹、葫芦纹、缠枝纹等,传递了子孙满堂、福禄双全、万代绵长的价值追求。

景德镇瓷器端庄典雅的外形和明净纯正的釉色,不仅体现了尊贵高雅的形态美,而且展示了礼仪教化的功能美。

明洪武年间创制的九龙公道杯,由9条龙装饰而成,1条龙头部伸到杯底,尾部伸出杯口并弯曲为杯把,另外8条龙组成4对,每对1条头朝上、1条头朝下,头朝上的4条龙头伸到杯口内呈喝水状,当杯体内装满液体时,通过杯体内的倒U形管,由头朝下的4条龙口中喷出。

传说朱元璋宴请开国功臣,席间他拿出一只瓷质酒杯对众臣子说:“朕今日斟酒赐饮,尔等可视功劳多寡定斟酒多少。”有的大臣贪杯且骄傲自满,竟让朱元璋把杯中酒斟满。谁知他刚端起酒杯,这酒竟漏光了,而其他臣子斟酒未满,尽得甘醇。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朱元璋笑着说:“此乃景德镇御器厂奉朕之命所造九龙公道杯!”

九龙杯也叫戒盈杯,表达了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的道理,体现了景德镇瓷工们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智慧。



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是景德镇城市文化的生动写照。

两宋时期,受战乱影响,北方窑工纷纷向景德镇迁移,对景德镇瓷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元朝政府非常重视手工业生产,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来自波斯的工匠直接参与了景德镇瓷器生产,景德镇才拥有闻名天下的青花瓷器。

明清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手工业生产者和商人聚集于此,构筑了以景德镇为核心的“瓷文化圈”。

如今,来自都昌、抚州、丰城和吉安等地的工匠保证了景德镇瓷器生产;来自湖北、广东等地的瓷商保证了景德镇瓷器流通,进而构筑全球性的陶瓷贸易;来自徽州、南昌的其他手工业者保证了景德镇城市生产生活,形成稳定、弹性的社会结构。

航拍陶溪川。杨益民/摄

“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作为手工业移民城市,正是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为景德镇赢得了“十八省码头”的美誉。

进入新时代,景德镇承续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日渐成为陶瓷艺术品生产和文创产品制作者的“逐梦天堂”。

景德镇活跃着3万多名“景漂”,其中5000多人为“洋景漂”。景德镇成立了“景漂”“景归”服务局,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服务各类外来人才的发展。

当下,艺术家、青年文化创意人才、设计师等文化层次高、创意能力强的新兴社会工作者,受益千年瓷都创作机遇的同时,也为景德镇打造世界艺术之都注入新的智慧和活力。

作者: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当代江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