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荒腔走板】推荐十本书,全是原创书评。

why技术 why技术 2020-10-29

持续输出原创文章,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这是why技术的第19篇原创文章


还有10天就到2020年了,对我而言又到了写《我这一年》的时候了。


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最后一天,我都会写一篇这一年的回忆录。


到今年,第7个年头了。


我算了一下我这几年的回忆录加起来,写了54910字了。


去年的时候萌生出一个想法,等我写到2022年,写了10年的时候,我想要把这些回忆录装订成册。这10年正好对应着我的18岁到28岁的青春岁月。


十八成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


装订成册之后的名字我都想好了《成年之后,而立之前》。


给爸爸妈妈一本,说:看呀,这是你儿子10年间做的事情,请检阅。

给我的老婆一本,说:看呀,这是你老公10年间做的事情,多爱你。

给我的孩子一本,说:看呀,这是你爸爸10年间做的事情,学着点。


但是今年的回忆录由于时间原因,我还没开始下笔。而写回忆录是一件非常非常耗时的事情,要去整理这一年所有的照片、朋友圈、便签、随笔、评论还有一些记忆中的事情,同时写原创技术文章也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情。所以这周没有时间写技术文章了。对不起。


但是为了说好的周更不断,这周荒腔走板,聊聊书吧。因为我每看完一本书后就会写书评,所以我只需要把之前的评论粘过来就好。能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到写回忆录中去。


今年看了几十本书,大多都很优秀。一篇文章放不下,所以先挑选10本出来,都是文学作品,于技术无关,排名不分先后。





01《huo zhe》




02《我们仨》

2016年,杨绛先生去世后,有一天在南锣鼓巷逛书店,买了这本《我们仨》。一再搁置。最近才花时间读完。 其中写古驿道的时候看的云里雾里,甚是奇怪。直到后面写她在梦里穿梭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在写她的梦境。或者说是通过梦境中插入现实的形式来写她对丈夫与女儿的思念,后面梦醒时分,丈夫和女儿都已不在。 "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类似这样的话也出现在了第三部的结尾。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它承载的是一家人的生活。 一个房子是你买的,你住进去了,那不叫家。 只有里面住了一家人的时候才叫家。 杨绛先生朴实无华的把她一家的事情记录了下来,与她而言这是回忆录,与我个人而言,书中大多数内容难以共鸣,但是我感叹时间如流水:感慨生活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组成的,感慨他们的生活可以影射一部宏伟的中国近代史。
杨绛还说过:"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这句话她说出来才有分量,或者是有过人生阅历,经历过深夜痛哭的人说出来才有分量,其他人说出来就差点意思了。
我想起我爷爷去世的时候,在老家祠堂停尸三天,去世当晚到出殡的前一天下午,我婆婆都很平静,近乎于冷静,她接待前来吊唁的亲人,安排流水席。直到出殡的前一天深夜,她才嚎啕大哭,甚至需要人扶着。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前几天她是在假装坚强。再后来,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她在晒一件衣服,她给我说:这是她给自己买的,自己去世后穿的衣服,今天太阳好,拿出来晒晒。那个时候我知道,她是真的坚强了。谈及生死,从容不迫。
在书里面我们没有看到杨绛先生表达出太多的悲观情绪。但是,我们谁又知道,她是否在深夜痛哭,不能自已呢。
她真正坚强的时候应该就是写下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她才看的真真的,然后轻轻的放下了,于是坚强起来了吧。
"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了尽头。"
一生颠沛流离,
不舍爱与自由。

03《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我读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故事。通篇读下来。我没想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理想和现实的故事。当男主留下一封信后就毅然决然的走了,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这在我们身边也是时有发生的事,但是大多没有男主那么决绝。可能是我不懂艺术家的世界,也许就是书里描绘的那样,艺术家可以追求艺术到极致,除了艺术之外,其他人其他事都是浮云,可以呵呵一笑。举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过着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的日子。但是我们总会想着花上几天或者一段时间出去旅行。前者就是六便士,后者就是月亮。正常人是在六便士和月亮之间徘徊生活。而男主完全抛弃了六便士,选择了月亮而一去不返。谁能说谁的生活更好?更多的情况是这两种人相视一笑,擦肩而过,心里默默的说一句:傻逼吧。所以我不去评论应该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反正我是选择做一个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徘徊的俗人,你也不必评论我,因为书里说了: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叫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04《上帝掷骰子吗?》



故事以《黄金时代》开篇,开篇就描述了表面一片祥和,实则风云涌动的19世纪物理武侠世界。


我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周六的深夜,白天的时候我还在读另外一本书,吃饭的间隙我随手翻看了几页,导致我后面看另外一本书的最后几节时候,心不在焉,心里老是想着两朵乌云,量子力学,多重宇宙,双缝干涉……我从周六的深夜读到了第二天的凌晨2点半,早上9点又爬起来接着看。这本书的开篇就是这么引人入胜,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至于开篇为什么让我看的废寝忘食,是因为我随手翻阅的时候,看到了《黄金时代》的最后,19世纪的最后一天,开尔文说:“物理的大厦已经基本落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他进行一些数值上的精确和理论上的修饰,虽然还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当时的物理学家们,对这两朵乌云抱着乐观态度,觉得在现有的理论下,这两朵乌云很快也会拨开云雾见晴天。


我第一次听见这段话是在奇葩说,陈铭和詹青云之间一次“神仙打架”级别的开杠。陈铭说:对方刚才说热力学的时候 ,说开尔文说这个大厦已经落成了,还有半句话被你掩盖了,他后面半句话是:只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对不对?后面这两朵是不是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看着这里的时候真的很想站起来鼓掌。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他说话的力度。


人,要多读书。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知道了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他说话的力度。人,一定要多读书。知识是可以让人闪闪发光的。


好了,回到书中,看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就是我在量子世界的引导者,把我少的可怜的量子知识储备串联了起来。


在这之前,我仅仅知道双缝干涉实验,光的波粒二象性,以太介质,测不准定律,薛定谔的猫,多重宇宙,量子纠缠这些词语,并且有些只是大概知道,有些只是知道词语,说不清楚概念。看书的时候,这些概率全都串起来了,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还记得书里讲到多重宇宙的时候说:每观测一次,宇宙就分裂一次,形成另一个平行的宇宙,在这个宇宙里,电子穿过了左缝,在那个宇宙里,电子穿过了右缝,只是我们观测不到而已。在看前面的时候,我就猜测,接下来应该要引出多重宇宙了,果不其然,翻页就看到了“多重宇宙”这四个字,当时我鼓起了掌。让我有同样感觉的还有讲“量子纠缠”的时候。


再说说双缝干涉实验,太神奇了,到底是左边还是右边?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太疯狂了,真的颠覆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最后"不得已"引入了意识的概念,不看它,它是波,看它,它是粒子。因为它坍缩了。


书的最后说:如果要评选20世纪最为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社会的事件,量子力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创建当仁不让。对此,我附议。


书的开篇,是一部武侠世界,看到中间的时候,是一本描述神仙打架的"修仙网文",最后,他是一本哲学书,甚至是一本神学书。


看完此书,我开始理解爱因斯坦晚年为什么要去研究神学了,并且说:"当科学发展到他的尽头,才发现神已在那里等了它几千年"。也就是常说的: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我也开始幻想,当我们真的探索到我们认为的宇宙的终极奥秘的时候,对全人类宣布,物理的大厦已经基本落成,接下来就是对其进行简单的修饰的时候,还会不会有几朵小乌云正在悄悄聚集。


整本书除了后面哲学的部分,有点晦涩难懂,其他部分可以看的酣畅淋漓。


作者牛逼,我给满分。


05《浪潮之巅》


感谢吴军博士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独特的视角写出了这样一部IT巨作,简直就是IT界的史记。


书的封面上写的一段话我就很喜欢: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这些公司里的人,无论职位高低,在外人看来,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虽然对一个公司来说,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一生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就足够了。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有一天我给我女朋友朗读这一段,她说:这不就是时势造英雄吗?那个时候我刚刚读了几篇,理解还不深入,我也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时势造英雄。现在整本书读完,我觉得是时势和英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时势先造英雄了,英雄把握时势掀起狂风巨浪。就像谷歌,就像阿里巴巴,时代的特征需要他们这样的公司出现,顺应这样的特征,出现了很多的公司。最后只有像佩奇,布林,马云这样的英雄,才能杀出重围,立山为王。


书中很少提到中国的企业,提到的地方也是匆匆几笔带过。难道中国的IT企业没有走在浪潮之巅的吗?至少我们熟悉的阿里,腾讯,百度是走在浪潮之巅的,或者曾经顺应浪潮漂流过。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可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


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人们似乎不需要靠科技的进步和实业就可以取得财富。看看中国财富榜的构成,有几个是贝尔、福特这样的发明家,又有几个是洛克菲勒和卡内基这样的实业家。几乎所有富豪的财富,或者来自于股市,或者来自于房市。当人们不再把房市、股市作为最快的挣钱手段时,就是中国可以诞生下一个Google的时候了。


爱之深,责之切。有些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中国热爱,对于中国能在互联网占据一席之地的强烈希望。在中国,从书里他最看得上阿里,其次是腾讯,觉得百度很一般。


对于这本书,如果没有耐心读完全书的话,我推荐你读


14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18章 挑战者-Google公司

21章  互联网2.0

24章  下一个Google


好书,推荐。


最后我觉得有首词特别适合这本书: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06《窗边的小豆豆》
颠覆了我对教育模式的认知。

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似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校长,其次是学校人少。


所以这种模式可能不适合中国,因为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一个班就有80多人。中国是填鸭式教育。


有时候轻描淡写的几章,但是却是无声处听惊雷。比如“那个朝鲜人”,“死去的小鸡”,“逝去的秦明”,“走丢的洛基”,“战火中的巴学园”……


小豆豆一年级的时候被退学,却完全不知道,快乐的进入了巴学园。


我一年级也被退学,却记得家长三番五次到班主任家里去求老师把我收到她班上去的样子。倒不是说这事对我影响多大,但是每当我路过我一年级就读的那个小学门口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事。


这本书是儿童类图书的畅销书,我倒是觉得,这书是写给大人看的,孩子看不到故事背后的道理,大人看的懂,但是怎么把道理通过什么样的事情告诉孩子,这才是关键,这就是这本书要传达的东西。


看这书又一次坚定了我多读书的目的:


多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在以后能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书推荐给孩子!



07《中国近代史》

08《2001太空漫游》


这是一部1968年的作品?!

在1968年能写出这样的科幻小说来就已经是一件很科幻的事情了,而且克拉克还把这件事做的那么绝。


以至于往后几十年每一部叫的出名字的优秀的科幻作品里,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有的是明显致敬,但也有是无意重叠。


以至于往后几十年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大多数人,提到科幻作品首先想到的都是《2001:太空漫游》,提到对太空的探索想到的都是"发现号",提到人工智能想到的是"哈尔9000",甚至讨论起人类的觉醒都会想到黑石


以至于1968年首次目睹月球另一侧的人类说:"阿瑟,所言不虚!"。


以至于往后几十年有个叫刘慈欣的作家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而他的作品包括《三体》《流浪地球》《球形闪电》……


故事的开头以一群叫"望月者"猿类开始,为什么叫"望月者"?


当一个生物会长时间仰望星空并产生异样的感觉时候,那就是人类意识的启蒙时刻,望月这一名字大概就是作者对本书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致敬吧!当受到黑石启发,"望月者"会使用工具,改写了食物链,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有了幸福生活的想象画面!从此猿类,向着人类更近一步! 


故事的结尾鲍曼,在离地球几百光年的地方最后一次入睡,在梦中,他从现在,回到了过去,他反向经历了他之前所经历的一切最后变成了婴儿的模样。


那一瞬间,我能想到的词就是坍缩,时间的坍缩,坍缩到了他想要到的一个点。婴儿,他代表着一切,他有些无数种可能。


当他以意识的形态作为地球的主宰的时候,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来说,是不是可以等同于"望月者"拿起了工具。


人类命运为数不多的转折点,又多了一个。 


对于哈尔9000来说,他是一个完完全全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他的"背叛"不是他的错,是人类矛盾的命令让他崩溃了。


正如他所说:他从来不会出错,如果错了,那也是人类的原因! 


回到现实世界。


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发射,他的征途,真的是星辰大海。他携带了一张"金唱片",考虑到宇宙深处可能存在的外星人,人类决定让旅行者为外星人带去一份特别的礼物,内含十分丰富而友好的信息,包括地球的位置、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人类的身体结构、生活场景的照片。以及用55种语言录制的问候。人们设计的这一切是假设有文明能能捕获到这颗探测器,而且这个文明要不和我们差不多,要不比我们高出一大截。


我们能不能做一种假设,某一天地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有的文明被完全抹去,没有任何文明在地球上留下了任何痕迹,几千万年后,由于机缘巧合,地球重新诞生了某种高等生物,他们有探索宇宙的能力,他们在茫茫宇宙中捕获到了这颗探测器,拿到了金唱片,看到了里面的内容。


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生活过的,留下的唯一的痕迹!而发现这个痕迹的,还是这颗星球上的另一个文明。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当你仰望宇宙的时候,宇宙也在记录着你。


《赤壁赋》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09《西线无战事》

故事的最后,主人公死了,但是那天的军队报告上写的是:西线无战事。
世界上有很多好战分子,有的是站在幕后,看不到血淋淋的战场:有的是暴力倾向,觉得自己可以在战场上肆意妄为:有的是自我英雄主义,他可以在战场上改变很多东西。 
但是。你看看故事里的战斗,它就是那么无情,残忍。
主人公没有改变战争,却被战争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一部看的咬牙切齿的电影,我最怕最后出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而这本书,属于回忆录改编,故事的核心是真实的。 
看完之后,更加珍惜和平。 
要和平,不要战争。


10《白鹿原》

很早之前就知道《白鹿原》是一本书,但是也就仅仅知道这么多。


第一次想读它是因为不知道在哪看到的一个《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的对比。《平凡的世界》是我读过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一部宏伟巨作,读完之后对我心灵上产生的震撼是巨大的。
了解到《白鹿原》也是写了几代人的爱恨情仇,成长历程,并同样获得茅盾文学家,便在心里种草了《白鹿原》。
看完之后首先说我个人的结论:《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同样是十分优秀的作品,如果一定要分出伯仲,那么我这一票会投给《平凡的世界》 
白鹿原整体来说可以分为两部分,而且界限清晰,前半段是围绕着白、鹿两家写村子里面的生活,交代了时代的背景,期间还带有很多魔幻主义在里面,比如白嘉轩用水地置换了鹿子霖的有“白鹿”的旱地之后,人生开始家庭幸福,取得了仙草当妻子,并养下了三男一女。故事的最后,瞎了一只眼,拄着拐杖的白嘉轩对疯了的鹿子霖说:“子霖,我对不起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所以,真的是换了地,导致了白、鹿两家的悲惨命运吗?从时代的角度来说,换不换地不重要,这样的悲惨命运不发生在白、鹿两家也会发在了中国大地的其他角落。
书的后半段,开始写guo,gong合作、写guo,gong翻脸、写革命胜利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作者是想通过这白、鹿家这几个后生来反映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是很遗憾,我觉得写的不是那么精彩,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陈忠实有点写的太直来直去了,我还是喜欢那种“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书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人物,我看了很多人的评价,大多数人对田小娥的遭遇表示非常同情。是的,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人。但是在那个时代,女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她能奋起反抗嘛,有人说百灵也是那个时代的女人,她不是奋起反抗了嘛。是的,那个时代有三种女人,一种是百灵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发起反抗的人,一种是仙草、鹿白氏、朱夫人这种典型的包办婚姻下的贤妻良母,一种就是田小娥这种,想要努力过好日子,但是社会给予了她一盆又一盆的冷水,最终心灰意冷,破罐破摔。
不可否认,她的一生是极其悲惨的一生,其中一部分是她自己的咎由自取,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她不能左右的当时的社会形态,不支持自由恋爱,女人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商品,可以用粮食来衡量的。魔幻主义最后也出现在她的身上,说是她给原上带来了瘟疫,并且附身在鹿三身上。最后被镇压在了塔下,瘟疫被带走。真实而可笑。
书中我最感慨的一段是朱先生联合八位有识之士发表言论,要去抗日。决心弃笔从戎。朱先生是有威望的人,但是他一生清白,带头挖掉罂粟苗的是他,写乡约的是他,劝退二十万军队的是他,弃笔从戎想要为国效力的是他,一心修县志的是他,拒写剿共申明的是他。以至于他去世的时候,十里八乡为他送行,在不违背他一切从简的遗嘱下,给了他一场原上原下亘古未有的送灵仪式,白嘉轩跪喊着说: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来这样的好先生了。黑娃写出了“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鹿三去世的时候白嘉轩也发出感慨:原上最好的长工去世了。鹿三的一生就是普通的一生,他的人生最亮点就是"交农"的时候,人生最不该做的一件事就是杀死小娥。就像白嘉轩说的:“三哥呀。你回想一下,我们在一搭多年,凡我做下的事,有哪一件是偷偷摸摸弄下的。”鹿三是一个单纯正直的人,他见不得小娥的种种卑劣行为,所以他把处死小娥当"交农"之后的人生第二件大事,但是他不了解,小娥也只是一个苦命的棋子,为了活下去,在社会的重压之下,艰难度日。
《白鹿原》里面的很多人,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人,他不是一个坏人最终得到惩罚,好人最终颐享天年的故事。得到惩罚的不一定是坏人,也不算是好人,他做过坏事,也做过好事。其中的代表就是黑娃,黑娃从最开始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出外熬工,带回了小娥一起过日子,后来当上了土匪,又加入了国民党,掩护了共产党,但是最后却被处死了。他一生做了一些错事,包括和小娥偷情,指使别人砸断了白嘉轩的太直太硬的腰,包括当土匪四处抢掠。但是他自己也说了,走上这条路他别无选择,最后他悔改了,他读书,他起义,他为解放事业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可以以功抵过。
本书的开篇写的: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我看到一段关于这个的解读不错,有可能是过度解读,但是我觉得不错。
如下: 许多读者对作者一开始不厌其烦的写白嘉轩死了六个妻子,认为这毫无必要。小说中有一句话,叫“女人的地,男人的犁”。什么意思呢?女人是土地,男人是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文化。中华文化是基于土地的农业文化,是男人与女人结合的文化。这种中原农耕文化曾经经历了很多危机:第一次是犬戎的入侵,导致了西周的灭亡;第二次是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导致中国北方沦入游牧民族之手;第三次是唐末的分裂,导致人口锐减;第四次是宋朝开始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入侵,直至蒙古人统一中国;第五次是满清入关;第六次则是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东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六次灾变对中国的打击是致命的,就像一个男人死了六次老婆。所幸文化还在,只要有合适的土地,这种文化就能得以传承。所以才有了第七个媳妇吴仙草的出场。


最后,再带动一下之前写的文章的阅读量吧。


之前写的这篇文章《这道面试题我真不知道面试官想要的回答是什么》,突然在掘金和博客园引起了关注。


掘金直接推送了文章:


博客园登上了[最多推荐]:


但是在我这里的阅读量却不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另外,再推推Dubbo系列:

Dubbo加权轮询负载均衡的源码和Bug,了解一下?

Dubbo一致性哈希负载均衡的源码和Bug,了解一下?

一文讲透Dubbo负载均衡之最小活跃数算法

Dubbo 2.7新特性之异步化改造


好了,2019年12月31日,回忆录见。


感谢阅读,以上。

持续输出

长按识别关注

点个「在看」再走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