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撞机 | 给我十分钟,带你了解新文科 !

零壹lab 零壹Lab 2022-10-08


作为知识生产新驱动的数字人文: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新文科发展


陈静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南大高研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成员


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时代命题之下谋求文科的新发展,如何在当前的重大知识生产变革中建设新型人文科学的重要命题,这些都是数字时代人文研究的重要趋势。自20世纪中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勃兴以来,数字人文已成为国际上最具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一场人文知识生产与教育方式的革命。
数字人文呼应了新文科战略的“求变”策略。数字人文致力于以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深度融合,以科学的求真性、可验性和可重复性来推动人文科学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同时以基于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具来回答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问题,并拓展人文社会科学在新时代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对新时期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命题和思考,为科学技术设定了基于反思立场的伦理规范和约束,为一个人机交互日益频繁、深入和交融的时代提供了新型知识生产的可能,也成为了知识生产转型的驱动方式之一。而这种数字知识生产的转型既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必须面对的命运,同时也是自然社会科学等学科必须迎接的挑战。
 
摘选自《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新文科发展》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44.shtml


知识流传的记忆:

学科史视野中的人文知识转型


姜文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有一个短语,叫“知识流传的技艺”,常用来表明我们享受到什么样的知识取决于这些知识具体的传播实践、途径和方法。对培根来讲,这里的“技艺”包括基本的身体活动比如聆听和言语,也包括较为复杂的逻辑和辩证法。如果我们将这个说法稍微延展一下,也许可以说,这还可以包括书写和印刷、数字化、可视化等。处于早期现代的培根观察到,当时的“知识流传的技艺”出现了很大问题,于是他致力于实验科学和归纳法等新方法的创造。处于晚期现代的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需要发明新的“技艺”来创造、传播和保留知识。如今,现代印刷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时代已经渐进尾声,数字媒体和算法正将那些由印刷文化所塑造的社会形态、意义形式和生活空间重新媒介化。


摘选自《学科史视野中的人文知识转型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45.shtml



数字国学研究:

推进国学研究的数字转向


邱伟云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要推动国学研究的数字转向,最为基本且重要的工作是调整文科的人才培育框架。首先,必须强化全球史视野。由于数字技术的长处是复杂与巨量的计算处理能力,故所提之问题必然要是宏观与长时段的大题目,方能呈现出数字转向后的国学研究特色。因此,文理交融的国学研究人才必须具备全球视野,才能提出宏观的全球国学史研究议题,提升国学研究的高度与层次。其次,必须调整文科课程结构。在过去,研究者仅凭人工进行经典研究工作,常因人力限制,出现研究速度慢甚至仅治一经的现象。掌握数字技术后,研究者就能通过定量的方法,完成通经的数字国学研究议题。要达成上述发展目标则需配合文科课程的调整,必须将数字技术课程纳入新文科的课程规划。


摘选自《推进国学研究的数字转向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46.shtml

人机关系反思:

数字人文的人文之维


曾军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方法也会不断地升级换代,“人—机”关系也会出现“人”的因素支配性作用不断下降,甚至出现“机”对“人”的控制和替代的可能。这也使得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常常抱有一种本能的敌意,认为这一研究隔绝了研究者面对“原初文本”的感性经验,将人文研究认知、理解、阐释和判断的权力让渡给了计算机软件程序。究其原因其实是人文学者(也包括计算机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双重误判:第一重误判是针对数字人文方法目前只能应用于人文研究初级阶段的蔑视,另一重误判则是受当前各种科幻大片渲染的超级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后人类”“超人类”甚至“反人类”的技术恐慌。其实,我们既不能因为数字人文方法之于人文研究尚处襁褓时期而轻视它的价值,也不能过分夸大数字技术的分析能力转而心生恐惧。我们对待数字人文的最好态度,既不是拥抱,也不是逃离,而是真诚的握手。

摘选自《数字人文的人文之维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49.shtml



未来文科生:

新文科的知识与思维革新


李飞跃

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未来文科生应具有古今贯通、中西融汇和文理结合的学术视野与知识结构,能掌握新的分析工具,能像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那样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具有前所未有大局观、复杂思维和技术能力的编程一代,一方面向下兼容,整合前辈成果,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给世界重新赋予意义、赋能智慧,为科学植入人性,甚至创造虚拟世界和审美主体。对不同角度观点的交流与兼容能力、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借鉴与链接能力、对人文关怀和公平自由的追求,新一代文科生会更加圆融和通达。新文科背后是一场知识革命与思维革新,是人对自我局限的一次突破和人类面临世界巨变的一次调整。新文科是对文科内涵、边界、结构的一次重构,并将重新定义教育、科研乃至带动理、工、医等学科体系的变化。


摘选自《新文科的知识与思维革新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56.shtml



本土研究布局:

重视新文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朱本军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新文科数字基础设施,本质上指的是一个由人文数据资源、网络协议、计算平台和计算工具形成的大联合体。在这个大联合体中,人与信息、计算工具被无缝地聚集在一起,并能在信息驱动的世界里开展研究。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方案可同步推进“本土研究”与“海外研究”两个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所谓“本土研究”布局,就是中国学者要牢牢把握研究本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动权,俾使海内外与中国议题相关的讨论都在此同一数字基础框架下进行;所谓“海外研究”布局,就是要建立中国视野下的海外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吸引海外学者进驻与参与。


摘选自《重视新文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58.shtml



将科技融入生命体验:

虚拟仿真技术在文科教学中的应用


孙丽君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在新文科背景下,人文学科的学生能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形成一定的判断,并将这种判断自觉地融入其生命体验之中,对人文学科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虚拟仿真技术作为影响人类体验感的核心技术,在高校人文学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虚拟仿真技术对人文学科知识结构的影响,使人文学科教育不断回到人文知识产生的初始场景之中。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使教室整体上成为一个虚拟仿真场景。与虚拟仿真技术所形成的逼真性、沉浸性和互动性相比,现阶段以PPT或影视作品为代表的教学手段尚没有构成系统场景化的能力。在这里,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将教室中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整体仿真,使教室整体转化为一个虚拟仿真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体验虚拟情境下的人文心理,并实际参与虚拟情境下的互动,提升体验感,感知人文学科知识生产的乐趣。


摘选自《将科技融入生命体验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59.shtml



数字人文修养提升:

从人才培养看数字人文对新文科的引领


王涛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大高研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成员


毫无疑问,在我国推行“新文科”建设,不能生搬硬套美国的经验。但就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而言,新文科与数字人文具有相互成全的趋势:新文科丰富了数字人文的范畴,而数字人文是新文科建设方针的落实。在新文科建设方针的指引下,高校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虽然要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但依然需要强调学科的专业性,正如许多专家强调新文科之“文”的特质一样。这跟数字人文虽然推崇跨界的创新,但依然需要具备针对性的专业问题并无二致。
为了因应新文科建设的吁求,我们有必要开展面向高校历史专业教师的数字人文基本素质提升计划,通过讲座、在线课程、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普及和提高历史专业教师队伍的数字人文修养。


摘选自《从人才培养看数字人文对新文科的引领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60.shtml



平台型媒体转型:

新文科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与出版


桑海

《澳门理工学报》编辑,澳门理工学院讲师


传统文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故纸堆”,依赖图书、杂志、档案、书信、日记、卡片等文献进行研究。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人文学者“被迫”进入了数字化进程,但多数只是滞留在上网、文字处理、获取文献等浅层面。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研究场景、工具和方法,随着大数据、深度学习、文本挖掘、GIS、可视化等新技术的普及,过去难以研究的问题有了新的研究路径。
从媒介变革角度看,随着文献储存和出版的数字化,对于学术资源的稀缺性和可获得性的忧虑,将逐渐被信息过载带来的烦恼所代替。2019年爱思唯尔的一项调查显示,科研人员搜索论文的时间几乎与阅读论文的时间一样多,且只有一半人认为找到的论文有用。应对信息过载的策略本质上可归为两类:搜索和过滤。期刊数据库已使搜索变得轻而易举;学术出版则需承担起过滤功能。在学术期刊网络化潮流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或“域出版”,这是一种将期刊论文筛选后按专业或专题在网络平台发布的模式。目前其正酝酿向“平台型媒体”转型,既是有“过滤器”的媒体,也是可以孕育新学术生态的互动开放平台。在新文科的背景下,学术出版将从传统出版延伸到数字出版、语义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等新出版形态。自觉地将出版与科研相融合,支持数字人文等学术新范式,运用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新技术,提供知识和信息的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都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选自《新文科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与出版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8/t20200828_5175661.shtml






主编 / 陈静 付梅溪

责编 / 雨萌

美编 / 雨萌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