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撞机|虚拟交互与性·爱:社会调查与电影文本的反诘法

吴维忆 零壹Lab 2022-10-08


引子:老人买春的形而上之问

近日,《一位社会学博士的“老人买春”的调查》一文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目前该链接已经无法打开,显示“此文涉嫌抄袭他人内容”)。文中提及的博士论文所基于的实证调查并没有讨论老年人的性行为、性心理,而是聚焦某城乡结合部(地点隐去)低收入高龄男性,从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率的上升和疾控这一敏感性较低的角度,对所谓“买春老爹”以及中老年卖淫妇女的行为进行了社会经济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的解释。


这位博士的诸多分析中有一条特别引起笔者的关注,也正是它催生了本文的“老人买春的形而上之问”:买春老爹和卖淫大姐在各自的婚姻及家庭关系中均处于“关爱及温暖丧失/饥渴”的地位。而且,两者甚至形成了某种反讽性的对位:卖淫大姐们在认识到老爹们缺乏其妻子、家人关心的同时,又痛恨自己丈夫的嫖娼行为,一味指责对他们的种种不如意甚至厌恶。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这两个性别群体因同属社会底层,而面对着类似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婚姻的代际特性。仅仅从“关爱及温暖丧失/饥渴”的表象来进一步推论可知:至少对于老爹们而言,这些性交易实际已经构成了对“关爱及温暖”的购买,可以支持这一推论的旁证是:买春者一般在60岁以上(最大的94岁);交易频繁连续说明行为的日常化、琐碎化;个别长期、稳定情人关系得到了大姐们的正面评价。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性可以作为服务而商品化,爱可以吗?再进一步,如果降低这个问题的难度,并将其置于当前的技术文化与知识观念语境下,可以换一种问法:如果规避伦理道德的责难是应然的,那么将属于主体的以及主体间的情爱借由虚拟交互的方式实现并流通,其技术难度和本质困境在哪里?当然,这一话题在目前还只能是空想;不过,在保持实践的社会性与伦理上的谨慎的同时,好在我们还可以借助文学和艺术文本来自由推演。其实,涉及这一主题的硬科幻、软科幻电影很多,一个比较凑手的例子是2013年上映的电影《她》(Her),而作为参照,笔者还选取了一部2002年的老片:《对她说》(Talk to Her)。


絮语的恋人

《对她说》与虚拟交互或者科幻毫不相关,但与《她》有两个鲜明的共同点:1. 性缺位(负)而言说构成情爱关系的本质与形式(正);2. 女性在言说中处于宾格但强势的位置。《对她说》与《她》的相互参照所以成立,主要就是基于这些共性;而这样对比的目的则是要揭示:虽然《她》披着软科幻的外衣,但它对情爱的人文色彩、伦理意义、存在本质的形而上省思本质上仍承袭了与《对她说》类同的思路和态度。




从《对她说》到《她》,男性“恋人”絮絮叨叨的对象从没有回应的植物人女友变成了善解人意而不断制造惊喜的OS1系统,结局却是同样的失落:絮语在结构上、本质上的核心地位反映出情爱主体对言说本身的欲念,以及言说欲望深层的绝对孤独。但《她》在11年之后的一个可以说是进步的地方是它针对“孤独”的自省性的提问方式:如果像Samantha那样抛下对主体之唯一性、同一性的执着,是否也就消解了絮语式情爱,亦即身体欲望抹除之后的绝对剩余——言说欲望所导向的虚妄以及绝望?影片最后,没有占有性羁绊或者暗示超越了絮语性情爱羁绊的两个人——同病相怜的Theodore和Amy——在屋顶眺望城市的灯火,后者这一通常代表疏离和绝望的意象因为此前的剧情铺陈和人物塑造,而辉映出了某种尚在生成中的、新的希望与温暖。


当然,这只是对《她》抛出的根本问题的修辞性的回应,而非真正的解答。但是,即便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和本质上不能,或不应满足人类对于情爱的虚拟实现方式的诉求,它至少提示了一个从唯一到开放,占有到求知的探索方向;如果说虚拟交互对于我们的情爱关系有某种(哪怕是概念性的)建构意义,那么这一意义恐怕仍然要回溯到个体在情爱关系中对主体性的勇敢反思、挑战和重建。




对话之障壁

两部电影不约而同采用的宾格“her”,以及剧情所提示的絮语的单向性,实质上已经暗示了以“虚拟交互”实现情爱需求的本质困境,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建立、进而维系现实情爱关系的相互性这一终极、实践双重意义上的根本难题——内在于絮语式情爱中的他者悖论,以及由絮语到对话,亦即冲破主体间障壁的艰难。推演到这里,《对她说》终止于问号和惊叹号,《她》的情节也不再推进而定格在音画的修辞;要直面并继续解析“从絮语到对话”这一话题,可以借助另一部更老的影片:1966年的法国电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Un homme et une femme)(相较而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部曲”是更深刻的文本,但也晦涩得多)。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Jean-Louis和Anne之间对话的建立是顺畅的,他们之间对话性关系的维系所面对的威胁/障碍并不是各自的强势,反而是残缺——已逝的爱人。从弱极来切入情爱关系中的主体性问题,直观地说明了放弃占有和支配、消解言说欲望从而放下唯一性和同一性执着,绝不仅仅意味着仍握有主导权的“我”在伦理道德层面和具体情境下的“无私”抉择,更是于存在意义上彻底交出这个主导性的“自我”——是的,是“交出”这个行动而不(仅)是言语。《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作为爱情片的深邃内涵和经典价值就在于此。


有意思的是,2016年上映的韩国电影《男与女》在情节上大幅度向《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致敬”,却将主角的人设从鳏夫、寡妇“置换”为问题婚姻之中的男人和女人,从而将问题从存在的维度以及对于情爱本身的探讨,降至影片主观镜头中再现的似是而非的“日常生活”之道德—欲望层面。这样的镜头语言推近了观众旁观故事的距离,使之有意无意地投射情感、代入角色——将存在问题置换为现实问题;又将现实问题浸泡在你、我熟悉的“选择困境”之中,沉浸侵蚀了抽离反思的余地。这种表现手法可以说是相当鸡贼的,而相应的,两部影片对于需要、孤独与情爱等主题的思考,也是高下立见的。




最后,如果倒推一下:人工智能Samantha提示了一种新型的不占有、非支配的开放式“情爱”关系。然而,如果真的将其放诸于人类身上,首先,它仍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其次,它同样会引发其他问题——譬如多边的伦理责任。但那就是另一个难题了。


END


主编 / 吴维忆

责编 / 徐力恒 顾佳蕙

美编 / 傅春妍


零壹Lab

记录数字媒介之日常

反思科技与人文精神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