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院学览丨讲座纪要:浙江大学文学院“有闻”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二讲“我心中的经典阅读”

曾维权 浙大文学院 2023-12-16



空格编者按:浙江大学文学院秉承“文以化人,学通古今”的育人理念,积极构筑师生学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增强学术素养,助力学院教学、科研建设和发展,“浙大文学院”特开辟【文院学览】专栏,及时回顾学术交流、讲座等相关信息,努力为师生打造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

空格4月23日下午,浙江大学文学院“有闻”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二讲,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07会议室顺利进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老师以“我心中的经典阅读”为题,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分享和漫谈。讲座由浙江大学文学院周明初教授主持,文学院何诗海老师、咸晓婷老师、历史学院秦桦林老师以及五十多位同学到场聆听。
空格莫老师首先以“世界读书日”为切入点,引入本讲座的“阅读”主题。莫老师认为,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整体上的读书气氛不够浓厚。莫老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不鼓励读书”到“没心思读书”的转变,社会上读书的气氛仍然淡薄。读书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但在科举盛行的时代,中国人多以求取功名为读书目的。莫老师以宋真宗赵恒《劝学诗》和蒲松龄短篇小说《书痴》为例说明,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古代社会读书风气的败坏和畸形。

接着,莫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契诃夫短篇小说《打赌》中的故事:主人公在封闭的房子里专心读书十五年,在即将赢得银行家的巨额赌金之前毅然离去。借此莫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读书价值观:不为功利而读书,读书是目的,不是手段

空格莫老师指出,五四运动中曾被否定的中华传统文化,现如今在社会和官方层面都出现了复兴的迹象,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至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莫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莫老师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将传统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方面。时过境迁,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由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不适用于当代的社会生活;而第三种观念文化,即古人的思想结晶、价值判断、意识形态,能够以古籍为物质载体,并借助汉字语法和表意的稳定性,仍然保持着古人思想的原貌,仍然能够为现代中国人所学习和继承。
空格莫老师认为,面对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份古籍书单,是古典文学研究者们一项迫切的工作。然而由于学科分立和专业思维局限的限制,当代研究者们往往缺乏对整个古代人文学科的深入了解,这导致我们如今尚未有如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大卫·丹比《伟大的书》等具有权威性的经典古籍书单读物。空格每个人对于经典著作的定义不尽相同。莫老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历,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经典的理解。莫老师非常赞同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对经典所下的两条定义,即第四条:一部经典著作就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以及第五条:一部经典著作就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莫老师鼓励大家以这两条定义为标准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经典。空格莫老师以此为标准,分享了自己心目中的第一部经典之作:《论语》。莫老师以《论语》中两段话为例说明。第一个例子是《子路》篇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第二个例子是《子张》篇中的一段:“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莫老师回顾了自己年轻时阅读《论语》的坎坷过程和人生经历,向大家解释《论语》如何在卡尔维诺的双重定义下成为自己心中的经典。莫老师认为《论语》就是一本人生教科书,它能教我们如何有意义、有尊严地生活空格《论语》之外,莫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心中的另一个经典:杜诗。杜甫的1458首诗中,包含了山川风云,草木虫鱼的丰富外在世界,更展示了杜甫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莫老师认为:“一部杜诗就是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以孔孟学派为核心的儒家精神包含三个核心内容,第一,在个人修养和行为上主张仁者爱人;第二,在政治学层面上主张仁政爱民;此外,又以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串联。而杜甫是孔孟之后第一个领会和贯彻了原始儒家精神的文人,并更进一步地将其推衍至其它生命形式的万事万物。借助文学的感染力,杜诗能够让我们在审美享受而非理论说教中得到人生的启示,使人生境界得到极大提升。空格莫老师举文天祥为例,说明阅读杜诗如何带来精神上的提升和强大的道德力量。文天祥为何在宋亡之后仍然拒降,以至最后以身殉国?莫老师认为答案就在其所作的《正气歌》中,“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所谓“古道”正是指包含了爱国思想的儒家精神。而这种儒家精神的重要来源,便是杜诗。莫老师以汪元量之语为证,说明文天祥在大都狱中经常读杜诗;此外,文天祥还作了两百首集杜诗,欲借杜甫之句表现自己与其相似的人生境遇。杜诗不仅仅是一部文学著作,同时也是人生教科书。空格最后,莫老师主张读书就是要读经典,作为中国的大学生,就应该阅读中华经典。莫老师还鼓励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阅读中华经典著作,从中华经典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空格在师生交流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苏轼的经典化和当代误读问题,莫老师认为,一方面我们不能强力改变社会上对苏东坡所作“心灵鸡汤”式的简单理解;另一方面,学者们要勇于走出大学象牙塔,向大众普及更多样、更准确的解读方法。此外,莫老师针对现代人创新能力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莫老师认为,社会创新需要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一如古代的大思想家多出自民间学院,科技和文化研究只有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才能拥有真正创造性的思想。
 
空格讲座的最后,周明初老师对莫老师的此次讲座作了精彩的总结和评价。莫老师的讲座幽默诙谐,生动有趣,讲座的气氛热烈欢快。随后同学们踊跃地请莫老师签名,并纷纷与莫老师合影留念。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丨曾维权

编辑丨田逸婷

审核丨严晓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