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院之声 | 宋学大讲堂第5讲:词中有韵两心知--宋词之韵


主讲人 陶然
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浙江大学文学院惟学书院副院长


主持人 龚延明
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教授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


讲座时间
2023年4月26日 14:00-16:00


讲座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3楼求是厅

主办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韵者,无形无体却又可知可感,寓于文词而又直指人心。宋词是伟大的文学,通过宋词、通过“两心知”式的心灵的直接沟通,可以感受宋代的时代之韵、那些伟大的文人之韵。

词为燕乐歌辞,其音乐文艺属性使得词具备天然的音乐韵味。燕乐虽已失传,但词体因音乐结构和旋律而形成的长短错落的句式,因配合燕乐乐曲的需求而形成的因声填词和依腔押韵的创作方式,字声与用韵的精密程度等,均促成了词体之韵。“词心”来源于创作者,呈现于词作的表层和言外,直入欣赏者的内在世界。词心之韵体现在词人、词作、接受者三层面的双向沟通之中,它具有普适性、变化性和隐微性的特征。探寻词心之韵是意义的建构过程。词脉潜行于词作文本,涵盖并指向意义的多个层面,体现出词外、事外和跳转之多种特色。

宋词之韵的根本实为宋人之韵。宋代士大夫群体往往融政治、学术、文化精英为一体。但这种宏大的判断和视角,却往往容易忽略微观上的丰富性。相对于朝堂之上士大夫的政治化的一面,宋词提供了其生活化的另一侧面;相对于诗文中的士大夫言志抒怀的严肃,宋词提供了其娱乐化的轻松;相对于士大夫雅化的审美倾向,宋词提供了迎合流行性的通俗;而随着词的定位与功能属性的变化,女性的自我表达与性别立场、英雄失志之悲的深层原因等等,均可于词中见之。由词以窥人,方能知心而传心。



编辑:房美妙

审核:严晓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