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读丨《树梢上的中国》(附梁衡先生视频+音频)

猫的打字机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2021-01-26

《树梢上的中国》 读后感

音频来自FM87.6北京文艺广播

《诵读小站》节目


未有人类之前,树就已经存在了。

 

自古以来,树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初的人们将树木视作一种生活资料,用来生火、做饭、造纸、建屋等。近年来,人们又开始重新重视树木的生态作用,树木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但是,还鲜有人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人与树木的关系。梁衡老师另辟蹊径,从文化角度出发,将树木与语言文字、文物并称为人类的第三部史书。他认为,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树与人是平等的,它和我们一起创造历史,记录历史。更为重要的是,树木远比人类长寿,在文字、文物之外为人类存留了一部活的人文史。 他在《树梢上的中国》中写道:“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

 

在我看来,梁衡老师的《树梢上的中国》是一部游记,只不过有的游记写山,有的游记写水,而这部游记的主角是不同种类的充满故事的古树;别的游记只是作者在空间上的游历,而该书作者还追求时间上的穿梭,深入历史,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观赏这些古树。这本书同时还是一部故事集,每一株古树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或多个历史故事。例如作者在本书中记载了一棵春秋时的老银杏树,据作者研究考证,这也许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棵树,它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清《嘉庆莒州志》记载此树为春秋时所植,当时就已有十余围之粗,从根到梢无一枯枝败叶。

 

作者细致地考察了这棵老树,挖出了这棵树后面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毋忘在莒”,该故事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小白,曾客居莒国,一心成就一番霸业,勤学苦练,广拦贤能。成为齐桓公后,他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在治理国家过程中,以管仲为首的扶臣常提醒齐桓公,毋忘在莒,毋忘初衷,毋忘峥嵘岁月,对齐桓公成就大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二个故事是“庆父不除,鲁难未已”。讲述了在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两个国君,极度荒淫无耻、作威作福,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的仲孙湫到鲁国吊唁回去后,曾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毛泽东 1949 年 4 月4 日为新华社写的时评《南京政府向何处去?》里引用到这一典故,毛泽东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陈毅怎样在树下“捉放曹”,惩治背信弃义的奸猾之徒。

 

读罢这篇文章,让人明白历史不是死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段段文字,而且有活生生的见证者——树。树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历史的载体,千百年来,不论历史怎样发展,朝代怎样变迁,它就站立在那里,注视着、记录着,并提醒后人尊重历史,吸取教训。

 

本书一共记载了22棵树,每一棵树都不是随机选择的,而是经过作者精挑细选选出来的。这些树的年代跨度从远古到当代,空间上则遍布全国各地。阅读此书,有同作者一起游历祖国的大河河山之感,是读书,也是读树,更是读历史。

本文作者为文津编辑部小编:猫的打字机。


梁衡先生做客《宸冰初见》栏目

精彩片段(一)

(1分45秒)


精彩片段(二)(4分33秒)


完整版视频

(1小时4分)


从过去没有人用过的角度

来看环保、看生态、看人与树的关系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梁衡先生跋山涉水寻访人文古树后写就的一部散文集。购买本书的读者,还会得到《访树记》画册一本 ,里面纪录了找树过程中的精美镜头。



更多精彩: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树梢上的中国》清新上市


限量丨王春瑜先生《名家书柬》钤印签名本发售!附赠书签


近期,我们的微博此刻正在进行转发赠书的活动,别犹豫,快搜索: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进行关注吧!本活动就在置顶微博处,打开就看得到!


商务印书馆

文津读书会

微信号:cpwenjin


更多惊喜,

请至微博搜索

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

长按扫码

进入淘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