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节事务所 | 预言——山中天2020科幻论坛

刘畑、叶楠 山中天艺术中心 2021-02-05


预言——山中天2020科幻论坛



山中天艺术中心·思想天体科幻思想研究所,联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共同发起,CAA科幻社(CAA SCI-FI ASSOCIATION)协办。


在7月25日(周六)、26日(周日)、28日(周二)、29日(周三)、30日(周四),每天13:30-17:30 ,带来5场不同主题的科幻论坛。


5场论坛汇聚了知名科幻作家、科学家、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学者、航天业者等多位嘉宾。


嘉  宾:飞氘、于朕、王乔、王晋康、双翅目、王皓毅、冯庆、卢征远、龙奕瑭、江波、李淼、刘韡、杨平、杨北辰、陆平原、李兆欣、杨宸、陈旻、陈抱阳、陈陈陈、陈晓琼、赵要、胡翌霖、徐维静、常兰、蒋斐然、糖匪、霍甲、魏颖。(姓名笔画排序)


召集人:刘畑、叶楠


地   址:798艺术区南门 山中天艺术中心

日  程  安  排


7月25(周六)13:30-17:30  

主题:科技——奇点与大停滞


7月26(周日)13:30-17:30  

主题:文明——“我们”的故事或超越原型


7月28(周二)13:30-17:30  

主题:生命——异种与基因


7月29(周三)13:30-17:30 

主题:视觉——科幻与艺术想象

7月30(周四)13:30-17:30

主题:社会——星际移民的生活

扫码或现场购票  参加现场论坛 


预言之前

         

1967年,苏联正在庆祝十月革命50周年,一批写给子孙后代的信被装进了时间胶囊,封存进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波波娃文化馆(House of Cultue. Popova)的外墙,约定50年之后的2017年再打开。胶囊内有数页纸,记录了50年前苏联人民留给后代的信和对未来的畅想。在一篇叫做《开拓月球和火星》的信中写道:


我们相信,你们已经漂亮地开发了我们的美丽的蓝色行星,开拓月球,在火星着陆,不断地向着宇宙进发。太空船是不是已经冲出了银河系了呢?是不是已经和其他行星文明的代表们进行了对科学和文化合作的交涉了呢?


50年后,这位已经老去的年轻人,从充满憧憬的“我们”,成为了参与塑造现实的“你们”。然而,“我们”的美好想象,并没有被“你们”完全实现。世界格局的变化之剧烈,也一定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曾经疯狂的太空计划把人类的未来想象聚焦于广漠的宇宙,而当下的科技更多地定格在更具现实意义的应用场景,黄金时代的人们绝想不到我们今天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也无法预料我们当下面对的信息洪流和每个人心中的未来焦虑。


现实从来不会按照任何预设的轨道发展,可是纵然落空,臆想和猜测也非毫无意义。科幻创作总是在对未来的世界进行着沙盘推演,成功的推演将影响甚或改变当下的策略,而被改变的现实则可能推翻或更新既定的沙盘。


历数古往今来的科幻脉络:机器(人造人)与人、外层空间探索与战争、时间旅行、未来宗教、废土末世、人工智能觉醒、他者文明、超现实技术或设备、敌托邦或乌托邦社会形态等等……它们从科学、技术或社会学的逻辑去建构一个想象世界或社会情境,并不完全贴合世界的总体变化,但是很多想象局部地成为了现实,并成功改变了未来。


这种成功往往具有悖反性,以至于那些众人不以为意,置若罔闻的推演,却常常倏忽之间成为现实。未来种种,或避而转向,或不避而至,或避之不及。科幻种种,是预言非预言,以其创造与导向无限的可能未来。


Matthias Schwartz on Russian Sci-Fi Cities before 1917


2020年初,一场从极细微处悄然开启,却居然进而席卷全球的疫情,使得科幻小说所设想的极端困境被直接置于现实的基底之上,未来想象变得尤为重要和前所未有地真切,超越时代局限或深入时代现场的科幻创作,足应被视为一种时代醒言,或预言。


此刻,我们邀请科幻创作者、思想学者、科学家、艺术创作者、策展人等一起来共同谈论和引发事件,期待形成一场来自不同宇宙的思想天体之间的重力交汇。与通常的论坛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一谈话的现场将发生在一个展览式的科幻情境之中。而每位嘉宾,都被要求留下一个预言。


我们相信:科幻创作是未来想象的思想实验,作为未来设计的先行者,它务必与科学、技术、文化工作者勾连建构起推动实践的循环。科幻创作既是想象力本身的无限制飞跃,也需要是科技社会的反身性批判,在这正负两极之间,绽放的是科技奇想从遥远的可能世界击穿现实的幽暗火花。


论坛日程安排


7月25日(周六)13:30-17:30  

主题:科技——奇点与大停滞



主持人:刘畑(策展人 创作者)


嘉宾:王晋康(科幻作家)、叶楠(艺术家)、刘韡(艺术家)、李淼(物理学家)、胡翌霖(科学史学者)

主题背景


“奇点理论”与“大停滞理论”是目前在基础理论和技术范畴领域里对人类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两个不同理论猜想。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种思考都不是悲观主义的,而是理性精神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抵抗。


一直以来,人类好像总是在试图通过不断建立数据模型和演绎说法来为当下和未来设定发展方向与路径。但仅通过当前对于人类史的有限认识数据,显然是无法做出这两种指数发展的定论,因为“预测”除了需要根据具体科学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分析外,还同时受到现实里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公共政策、战争和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存在所谓清晰的发展轨迹。就像摩尔定律对IT产业的倒逼效应,预测总是在有限程度被使用,而在超限范围失效。


那么,对于今天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复杂现实,我们将如何通过不同的角度、整合各种证据链条对其进行工作?这些时代的问题或许就沁入在科幻创作者艰深的思考中,他们的思想实验正是为这些模型建立某种讨论和展开的图景。


技术奇点:

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出自物理学的奇点理论。1958年,波兰数学家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在与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的一次对话中,把技术奇点表述为一种可以撕裂人类历史结构的力量。


不久之后的1965年,统计学家I.J. Good进提出“智能爆炸”,这一概念作为技术奇点发生的必要条件──指的是智能机器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迭代,自行设计下一代智能,结果将导致世界的一场“智能爆炸”,而人类的智能在遭遇这一事件后则有可能被远远抛在后面。 


根据技术发展史的范式推演,技术奇点理论认为人类技术历经万年,大多数时间都是一条渐渐隆起的曲线,进行着平缓的增长;而直到三次“工业革命”,则产生了一场接近于垂直线地跃进,这里的每一次爆发都带来了技术发明和科学知识总体规模的指数级增长。


技术奇点的基本图形表示 转自H + Pedia


大停滞理论:

泰勒·考恩、约翰·霍根等多个领域的学者专家,从经济学、社会学、统计数据、科学革命史等角度,提出了大停滞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下看似科技发展迅速,但实则我们都处于一个基础科学、核心技术停滞的时期。过去几十年爆发式开发和各种科技项目的出现,仅仅是一种应用型的发展和精益化的变体,并不同于人类历史中那三次伟大的工业革命,所承载的从无到有的技术变革。反而,现实的情况在土地红利、科技红利、人口红利等方面“低垂的果实”即将被采摘完毕后,或将面临一场边际效应递减的严酷局面。


失业人员于1930年在泰晤士河堤岸上游行,手持标语为“ Organise or Starve”(Topical Press Agency/Getty Images)



7月26日(周日)13:30-17:30  

主题:文明——“我们”的故事或超越原型



主持人:蒋斐然(策展人 艺术家)


嘉宾:飞氘(科幻作家)、冯庆(哲学学者)、陆平原(艺术家)、李兆欣(科幻评论家)、陈晓琼(人类学研究者)

主题背景


尽管科学-幻想(science-fiction)似乎基于以数学作为通用语言的“科学”,但“幻想”的部分则不可避免带有了不同文化土壤的影响。


尤其是当我们带着批判性去看待当下以西方欧美中心的主流科幻脉络,那些丰富多样的幻想似乎可以被分析成几条线索:“神话—基督教神学 + 寓言—童话”的变体,战争(冷战)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残响,不同时期和地方、人对于乌托邦想象的实验,在《基地》系列中,我们读到了《罗马帝国衰亡史》,在《星球大战》我们发现了美国的西部片、黑泽明的国际化剑戟片和欧洲的宫廷政治斗争的奇异融合,大量的故事资源来自于各种原生文化的背景之中。


显然,对于“科幻想象”本身而言,一种只含有单一传统及其主体视角的科幻框架是不够的;“我们的故事”还存有于更多的思想历史脉络之中:非洲的、玛雅的、东亚的、伊斯兰的……甚至在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去发现和激活那些非历史的、或业已消失的,诸如尼安德特人的世界想象。再进一步,我们是否可以超越那些似乎是萦绕着所有故事的魔咒般的“原型”(archetype)?


回顾中国的科幻创作,历经百年也已发展出了各种类型和流派,面对现实,是否有一种其独有的思想内涵需要在此刻的境况中被召唤?在中国的超级现实和大量未解封的原生叙事资源中,这个有着极强活力的文明,是否能为科幻、人类未来的想象提供某种根植与于内部的世界观框架?


当下2020年的现实情境,似乎提供了一次重新开启思考和行动的契机,科幻里对于“人类共同体”的想象并未在现实中出现,人类作为整体依然是失效和难以被谈论的,大量的政治、社会、文化事件依然在不断塑造着一个个异质的地区现实和我们可能的未来。


而互联网、物联网或许会建构一个物质流通的全球网络,但并不能由此带来制度和认知上全球化,网络和新技术的扩张甚至产生了互相隔离的心理和现实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域也都会有自己的根和脉,在不同的文明叙述框架中,《星球大战》和《基地》也许有着完全相反的结局。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1781 英国历史学家 Edward.Gibbon 



7月28日(周二)13:30-17:30  

主题:生命——异种与基因


主持人: 龙奕瑭(策展人 写作者)


嘉宾:双翅目(科幻作家)、王皓毅(基因工程专家)、江波(科幻作家)、杨宸(科幻学者)、徐维静(艺术家 设计师)、魏颖(策展人 研究者)

主题背景


人类对生物的改造和对生命形式的想象是幻想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对于基因变异生物的恐惧想象古已有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迷宫中隐匿的人与神牛杂交的怪物米诺陶洛斯;而直到19世纪,这种混合的生命形式进一步在玛丽·雪莱的笔下,成为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角色;这样的想象延续至今,并更多被电影加以塑造和表达:《千钧一发(Gattaca)》里的基因筛选、《异形》的生物武器和《遗落的南境》里基因融合的生命形式等。


Master of the Campana Cassoni, 1500-1525

Theseus and the Minotaur, c. 1500 and 1525


关于混合生命体“想象与恐惧”的双重性,也许正是我们刻在基因里的生存警告——它是对丛林里它族的战略性防御,在这个自我建构的生存迷宫里,我们需要对这个基因本底的破解和重组,来去除知见障。


就如同现代大脑神经科学对弗洛依德理论的消解,灵魂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养成的肉体,就像马的蹄子,但是这个蹄子又是语言和逻辑游戏的虚幻载体,基因编辑等人类生命探源的科学将在多重意义上重新定义人类。因此它必将引起争议,正如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的神话故事。只有最理性的探讨和实践,才能将事实还给人类,将诗意留给语言。


科幻创作者们用幻想的脑洞打开了越来越复杂的对生命形式的思考;而科学家们则以一种实在的精神,通过新技术的实践,去试图构建新的生命形式方案。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在1600年用死亡叩击了宗教的世界解释权,而今天神经生物学、基因编辑、改造技术正一步步逼近甚至试图超越伦理,去寻找人类自我之谜的源头。


我们将拭目以待。尽管我们几乎可以确信:那些迷惑和矛盾将不会一劳永逸地被解决。


 Do you exist Mr Jones?  by Stanisław Lem  1976



7月29日(周三)13:30-17:30 

视觉——科幻与艺术想象 



主持人:陈旻(策展人 艺术家)


嘉宾:杨北辰(策展人 研究者)、糖匪(科幻作家)、卢征远(艺术家) 、陈抱阳(艺术家)、陈陈陈(艺术家)

主题背景 


相较于科幻文学的出现,科幻图像的生产总是相对滞后的。随着19世纪科幻小说的普及,出版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幻图像的涌现。


19世纪是科学实证主义的世代,也是文学自然主义交错发展的年代,我们可以从科幻文化物当中看到彼时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诸种积极的想象,也需要辨析出其背后隐藏着那个时代的进化论、“进步”思想、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等驳杂的社会意识。


只有等到20世纪初,大众文化占据大部分的社会景观,电影、报刊、漫画和广告的产业化才会推动科幻图像逐渐脱离原先的图解(illustration)模式:科幻图像可以早于、甚至促生科幻文字出现。作为军事竞赛、政治宣传和文化传播的直观视觉工具,科幻图像的生产在冷战时期达到顶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任何科幻视觉并不来源于单一的文化,而是多种历史和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正如弗里德里克·詹姆逊 (Fredric Jameson)所述,科幻表面上是创作者对世界未来形态进行想象,其实是假设自己站在时间线的未来节点上,从某种未知文明的角度,对他自身所处的时代进行考古的结果。科幻视觉也不外如是,总是建立在现有视觉文化的拼贴和重组基础之上。其来源自然是杂糅的,不仅汲取了西方文化的众多符号和形象,同时,所谓“东方文明”的视觉元素始终体现其中。


但是,我们是否该认为这种东方主义全盘建立在西方中心视角之上?从今天的文化研究学者对“傅满洲”等形象进行清算,到80-90年代日本ACG产业将一种新的东方式或御宅式审美倾向全面渗透进今天的电影和游戏工业,抑或是《流浪地球》宣传所开启的“中国科幻元年”,诸种现象之后,更需要我们以历史辩证主义的视角去审视科幻视觉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元问题。


相较于流行文化中的科幻视觉,当代艺术领域中的科幻表达似乎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路径,也许是因为其视听语言与原始科幻文本保持着一种更为接近审美“自由游戏”状态。走向一种科幻的当代艺术似乎仍然保留有诸多未被打开的路径。


今天我们需要提问的是,在不同地域/时区所提供的视觉可能性之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在文本之外,带来新的可能性?在当代艺术表达和研究的领域去重新审视科幻文学和视觉插图的历史,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回溯科幻图像诞生之前的文本,找到一种新的去视觉化的科幻想象?在技术奇观和乌托邦想象之间,尚留有多少未打开的想象空间?


未来的魔幻水晶 A Klimo插图 面向青年的技术 第三期 1972



7月30日(周四)13:30-17:30  

主题:社会——星际移民的生活



主持人:常兰(策展人 研究者)


嘉宾:于朕(建筑师 艺术家)、王乔(天体物理学家)、杨平(科幻作家)、赵要(艺术家)、霍甲(航天从业者)

主题背景


SpaceX的火星探索和殖民计划是今天所有仰望星空的科学家和科幻爱好者的精神兴奋剂,让我们从混沌不堪、满身污泥的现实中抽身出来,重新心怀宇宙,为这个千疮百孔的老成少年——地球带来关于远方的消息。


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会顽固的把地上习得的政治角力带向每一个有我们足迹的星球。星际探索、星际移民将要跨越的屏障,远远超越了令叙利亚难民殒命的波罗的海冰冷的海水。这些光年计的距离,由于人类的政治野心、情感寄托,负载了太多的宿命感。


而他者文明和宜居行星也许都是年轻时期科幻创作的天方夜谭,真正的他者或许就在我们之中,在深空的漫长旅程中分化出来。


离开地球的流浪者和冒险者将面对终极的铁幕——宇宙本身,它以简洁的规律和大尺度的均匀性隐藏了太多的细节,温度从接近绝对零度到几亿的高温,围绕巨大中心黑洞旋转千亿颗恒星及行星极端而复杂的地质环境。这一切都将以超越想象的方式打击我们航行器中脆弱的生态系统。


对远方的执念是航天人的伟大梦想,也是冒险者们的求生基因。未来世代飞船上的星际移民通过远航和勘测最终定居在未曾开垦的星际草原。接下来航天一族也许会没落,其他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将会崛起,并且快速地政治化,他们将消耗仅剩的飞船物资,在不适宜的生态圈中,建立一片星火般的殖民地。


这些占有整个世界的先民,在甲烷湖边守着不息的篝火,一个粗暴但有效的规则清单被列印出来。他们一边又一遍地经历蛮荒时代、农耕时代、城镇化大潮、西部开发、多轮工业文明、新的技术爆炸,他们成为新的种族——星际移民。


也许那时我们的子孙回看地球,就像苏联科考站中的列宁像回望苏联,那个曾经辉煌伟大的接收者已经烟消云散。


“月球世界内部”,安德烈·索科洛夫 1973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嘉宾介绍


7月25日 科技——奇点与大停滞


刘畑(策展人、创作者)

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博士、研究员,云栖·2050博悟馆馆长,「开放问题研究所」(Open Matter Institute)发起人。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策展组成员,「理论剧院」(Theory Opera)项目总监。长期致力于「研究-创作」的共同推进,工作贯穿策展、作品创作、理论研究、设计及写作。当前聚焦于面向「大众」的广域策展和设计,以及对乡土基层、古典源起与科技前沿的同步探索实践。


王晋康(科幻作家)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当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87篇,中长篇小说20余部,计550余万字。曾19次获银河奖,及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创作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腾讯及京东科幻文学奖等。王晋康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语言典雅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


叶楠(艺术家、策划人)

山中天艺术中心·思想天体科幻研究所研究员,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开设科幻艺术课程。活跃于北京上海纽约的各种艺术展览及策划活动,参加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等国内外艺术展览,作品被白兔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近年来,致力于将科幻文脉与当代艺术的思想方法和视觉表现融合于艺术创作实践和文化传播之中。


刘韡(艺术家)

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后感性”小组中的一员,他以众多不同媒介,诸如绘画、影像、装置及雕塑等来进行创作,并逐渐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瞩目。刘韡的创作成熟于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动和起伏影响——城市和人文景观的变迁对其影响尤为突出。作品表现出了受后杜尚主义启发、与广泛现代主义遗产进行交涉的特征,将发生于中国的无数政治及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和智力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中,“微观世界”、“狗咬胶”、“丛林”、“书城”等系列装置作品及近期的绘画系列“户外”“东方”及“全景”代表了刘韡美学中的多样性:与城市息息相关的、激进的混乱,以及与抽象历史积极进行沟通的、平静的绚丽。近期个展在北京长征空间,纽约立木画廊,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以及伦敦白立方等机构展出。获得包括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CCAA中国当代艺术最佳艺术家奖等奖项。


李淼(物理学家)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加盟中山大学,创立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并任院长。2019年11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著有《超弦史话》《<三体>中的物理学》《给孩子讲量子力学》等。2017年,《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获第13届文津图书奖。


胡翌霖(科学史学者)

1985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硕博,现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史与技术哲学。著有《过时的智慧——科学通史十五讲》、《人的延伸——技术通史》等。

7月26日 文明——“我们”的故事或超越原型 


蒋斐然(艺术家、策展人)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在读。


飞氘(科幻作家)

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短篇小说集《中国科幻大片》、《去死的漫漫旅途》、《银河闻见录》等。此外,曾在Science Fiction Studies、《文学评论》等期刊上发表学术类文章。作品被译成英、意、德、日等文字。


冯庆(哲学学者)

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哲学、启蒙美学和政治思想史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发表多篇艺术文化评论,著有《古典与青年》(三联书店2019年),《中国人的义气》(中信出版社2020年)。


陆平原(艺术家)

⽣活⼯作于上海。陆平原的创作涉及多种媒介,包括⽂本,装置,影像,绘画等,他擅⻓⽤“故事”这⼀独特的媒介为基础,进⾏艺术创作,撰写了⼤量与艺术有关的奇幻短篇作品。陆平原利⽤了“故事”拓宽了艺术作品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状态,延展了艺术本⾝的精神内在。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广泛展出。


李兆欣(科幻评论家)

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知名科幻评论家。科幻创作导师,发掘新作者百余人、作品千万余字。科幻IP开发人,为多行业顶级企业策划科幻IP项目。资深科幻领域参与者,与国内外科幻从业者关系密切。


陈晓琼(人类学研究者)

复旦大学人类学博士在读,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硕士,美国AAA人类学学会会员,美国EPIC民族志研究年会评委。主要研究领域医学人类学,目前从事分子医疗,基因检测,生殖医疗等方向民族志田野,文章在美国AAA人类学2019年年会上演讲,并在ESOMAR等会刊上发表。

 7月28日 生命——异种与基因


龙奕瑭(艺术家、策展人)

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2015年参与创立“轴艺术项目”(AXIS Art Project),第一回展览“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第二回“厦门肉食公司”入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第三回策展研究“临演社会”正在进行中。2016年创立独立空间404 Not Found Lab,在厦门后田开展社区的艺术实践。


双翅目(科幻作家)

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喜爱理论与幻想的连续体。作品散见于《科幻世界》、《特区文学》、豆瓣阅读、科幻春晚、彗星科幻等。获《科幻世界》2008年年度银河奖读者提名奖、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近未来科幻故事组· 首奖、合作方奖 · 苹果核人气奖、第七届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幻想组· 特邀评委选择奖。出版有中短篇作品集《公鸡王子》、《猞猁学派》,《公鸡王子》入围2018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


王皓毅(基因工程专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技术方面的的研究工作。王老师在基因编辑、干细胞、小鼠建模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 Biotechnology、Genome Research、Cell Research、Genetics等杂志上。2013年,他被著名科学网站GenomeWeb评选为全世界二十名最值得关注的青年科学家之一。  


江波(科幻作家)

中国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累计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万字,代表作为《湿婆之舞》、《时空追缉》、《移魂有术》等。长篇作品则有《银河之心》三部曲,《机器之门》系列。银河奖,京东文学奖,全球华语星云奖金奖得主。


杨宸(科幻学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在读,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科幻文学、后人类、媒介研究等,文章散见《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京报书评周刊》、ARTFORUM等。


徐维静(艺术家、设计师)

现任昆山杜克大学媒体与艺术教授,曾是纽上海纽约大学媒体艺术研究员。她是上海跨媒体设计实验室 Dogma Lab 联合创始人。她的作品多运用生物材料和电子材 料来探讨生物科技时代的机械逻辑、混合生命、感知系统。她曾在亚洲、美国、欧洲、澳大利亚 等地展出、发表作品,包括中国美术馆、纽约科技博物馆、德国⻢普所科学史研究所、Matters of Activity - Clusters of Excellence 洪堡大学、SymbioticA等机构。她的作品曾被 Vice China、 Creators Project、CGTV、Elle US、Tagesspiegel 等报道。                       

魏颖(策展人、研究者)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员, 也是“泛生物艺术工作室” (PBS) 的创始人。她于2018年获得“Hyundai Blue Prize”(中国青年策展人艺术大奖), 她近期的研究及兴趣方向包括:生物艺术、生态艺术、后人类语境下的科技艺术、科技与社会研究(STS)、科学史与艺术的融合等。

7月29日 视觉——科幻与艺术想象


陈旻(策展人、艺术家、译者)

曾留法十年,现居杭州,毕业于法国阿尔勒国立摄影学院和格勒诺布尔艺术学院,现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当前的研究方向为游戏&艺术与现实主义问题。陈旻是Hyundai Blue Prize中国青年策展人大奖2019年获得者。


杨北辰(策展人、研究者)

博士,当代艺术与电影研究者,策展人。先后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十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并作为资深编辑在《艺术论坛》(Artforum)中文网工作多年;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并担任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特约研究员及《艺术论坛》中文网特约编辑。


糖匪(科幻作家)

SFWA(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正式作家会员。出版短篇小說集《看見鯨魚座的人》,長篇小說《無名盛宴》。十多篇小说陆续被翻译到英美法澳日韩意西等国家发表,两次入选当年美国最佳科幻年选。之後,《熊猫饲养员》被選為Smokelong Quarterly2019年度最佳微小说。同年《无定西行记》获美国最受喜爱推理幻想小说翻译作品奖银奖。除小说创作外,也涉足文学批评、诗歌、装置、摄影等不同艺术形式。


卢征远(艺术家、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教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装置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展出于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国际双年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台北当代艺术馆、韩国光州双年展、巴西库里蒂巴国际双年展、罗马当代艺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澳大利亚海岸雕塑展、上海龙美术馆等。


陈抱阳(艺术家)

工作在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创作者。2016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他经常对现有科技进行修改,不将它们置于产品经理预设的应用场景里,而是将其与自己的创作思维结合。他的相关研究被发表于IJCAI,IEEE,ACM等会议与期刊,也是EMNLP的评审成员,历任MMEDIA 2020 AI+Art主席。他近期的个展包括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2.0(2018,武汉K11),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2017,北京 杨画廊)等。


陈陈陈(艺术家)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陈陈陈的创作以概念构架为主体,涉猎录像,剧场,绘画,装置和行为和音乐,每个一单独项目的内容取材和呈现手法各不相同,构建出各异的平行世界,但都在他的创作主线——“贫困科幻”的管理之下,一种源自原始恐惧却面向人类未来的生命实验。另外,“成功学”是他的一条长期的研究的线索。

7月30日 社会——星际移民的生活


常兰(策展人)

本科阶段在杭州、斯图加特、柏林等地学习建筑,参与的建筑项目包括雅安地震灾后重建,上海迪士尼乐园,2017年开始在绍兴、湘西、成都等地开展乡村建设实践。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在读,近期参与的策展项目包括Inter-World-View 2019(杭州)、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于朕(建筑师、艺术家)

建筑师/空间实验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 综合设计系副主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 会员,美国人工智能与艺术协会(AAIAA) 会士,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清润国际建筑研究(华东)设计院  总建筑师,MYAD建筑事务所 创始主持建筑师。学术研究方向:未来建筑,人工智能空间交互,未来社区立体联通,赛博格外骨骼应用型研究。 


王乔(天体物理科学家)

天体物理博士,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星系宇宙学,主要从事暗能量、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的数值模拟等研究。热心科学传播,撰写和翻译大量科学和科普文章,包括翻译《星际穿越》等。


杨平(科幻作家)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委会副秘书长。发表作品50余万字,两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日、德、意等文在海外发表。代表作《MUD-黑客事件》、《千年虫》等。


赵要(艺术家)

1981年出生于中国四川,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他的个展包括“赵要:我是你的黑夜”与“赵要: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精神高于一切”和以及2018年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自然的力量:一万平米作品在北京”和“有神的信号,有神的信号”等。作品曾展出于弗里曼特尔艺术中心;平丘克艺术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巴黎东京宫以及伦敦白教堂美术馆等机构。


霍甲(航天从业者)

星际荣耀副总裁,曾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负责某项目总体设计、计划、经费和质量管理,在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负责某项目总体设计。原天风证券研究所电子行业高级分析师,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成员,原民生证券研究院TMT研究组负责人。


论 坛 直 播

(直播时间与论坛同步)


1 点击下方图片,「微信小程序」观看直播




2 识别下方二维码,「B站」观看直播




3 保存图片,打开「抖音」,观看直播



山中天艺术中心 


山中天艺术中心位于北京艺术地标798艺术区南门,由著名建筑师董豫赣设计,艺术中心建筑面积约900平米,展厅面积约500平米。其使命是通过举办国内外知名和新锐当代艺术家具有学术性、启发性的展览,向公众普及和推广当代艺术。山中天致力于打造艺术交流的国际平台,旨在培养优质的艺术共同体,聚集新思想、深化共情力与创造性思维。


Wind H Art Center


Located at the South Gate of Beijing's 798 Art District, Wind H Art Center is designed by the renowned architect Dong Yugan. The floor area of the building is around 900 square meters, and the exhibition area is around 500 square meters. The mission is to popularize and promote contemporary art to the public through academic and inspiring exhibitions by well-known and emerging contemporary artist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It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n 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artistic communication with the aim of incubating a high-quality art community in which new ideas, resonance and creative thinking are share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