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出版 |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精品力作

岳麓书社 2024-05-24

⭐️星标一下岳麓书社 和你分享有关阅读的一切


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

(三卷六册)


作       者:郑大华  俞祖华 著

出  版  社: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出版

I  S  B  N:978-7-5538-1479-7

定       价:980.00元


01

作者简介


/ 郑大华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专家组成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湖南省首批“芙蓉学者”,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并任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和国际学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郑大华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是国内外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知名专家,30多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特别委托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课题等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18种、译著5种(含合译),点校整理资料9种13册,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先后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2项,其中特别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其著作先后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十九大前“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 俞祖华 /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出版《清代栖霞牟氏家族文化研究》《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等著作多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图书奖、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7年入选中宣部公布的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8年入选中组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02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9年思想史的著作,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全书共分三卷六册,共315.6万字。第一卷,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15年新文化运动前,这卷研究的内容主要是1840年后面对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中国人的应对及其结果。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思想史内容,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要不要向西方学习和如何向西方学习。第二卷,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前,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的思想启蒙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即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国共合作及大革命运动,以及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革命新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三卷,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民族危机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并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本书的结尾总结出中国近代思想史给我们留下的五个方面的思想遗产,这是其他有关著作很少涉及的问题。



03

本书特色


✦本书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以王伟光为首席专家和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特别重大课题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课题“中华思想通史”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资助研究成果。

✦本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先学者郑大华先生30多年学术研究的总结,数年写作耕耘,四易其稿精心打磨之集大成之作,由岳麓书社和人民出版社精编精校联合推出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力作。

本书之出版被学者誉为“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创新性发展”“系体大思精之作,有精雕细琢之功”;“继承和发扬了纂修断代通史这一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弥补了思想史著述的薄弱环节,为近代史学诞生以来新体裁体例下的断代思想通史写作提供了范例”“堪称近年来近代思想通史著作的优秀代表”。



04

序  言


王伟光

郑大华同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知名专家。我第一次听大华谈思想史研究是在2016年春。有一天我主持召开《中华思想通史·绪论》(目前已经出版)写作组全体成员会议,讨论《绪论》的写作大纲。在讨论“第四章:中华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时,负责该章写作的大华提出,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所面临的时代主题,每一时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便是由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时代主题决定的,亦即每一时代思想家或历史人物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和势力的利益出发,围绕这一时代主题所提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主张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甚至斗争就是我们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以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或历史人物围绕时代主题所提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主张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甚至斗争作为我们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那么,我们写出的思想史就能够更好地反映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大华的发言给我的感觉,他的想法抓住了思想史的实质和主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值得重视。

后来在每次讨论《绪论》时,大华都能提出比较成熟的看法和建议,而且他的写作任务进度快,质量高。经了解,这源于他个人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有精深研究,并正在撰写“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内外第一部个人著多卷多册(三卷六册)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希望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把书稿撰写出来,作为我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特别重大课题“中华思想通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前不久大华告诉我,说他已完成了我交给他的任务,书稿已经完成,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大力资助,将由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希望我审核书稿,为书稿的出版写几句话。我阅读这部书稿后感觉这是一部信史,有深度,守正创新,颇有价值。下面略谈几点看法。

第一,该书提出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要重视对思想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生存状况和生活经历的研究,搞清楚某一思想或思潮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考察思想家与其时代、思想的产生与物质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对唯物史观的教条主义理解和运用,除着力研究思想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外,还应加强对思想家本人的生活经历、生存状况和生活环境的研究,看他有过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到过哪些地方,经历过哪些事件,经济状况如何,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喜欢和哪些人交往,其亲朋师友尤其是师友的思想是怎样的,对他产生过哪些影响,等等。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一种思想之所以产生于这个时代,而不是那个时代,是由这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亦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决定的;而在同一历史时代的背景之下,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思想家,又与思想家个人的社会交往和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该书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由中国近代所面临的时代主题决定的。中国近代的时代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完成两大任务,一是要反对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独立,使中华民族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亦即后来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要反对封建主义以实现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羁绊下解放出来。反帝与反封建,亦即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相互依存,民族独立是实现社会进步的保障,而社会进步又有利于民族独立的实现。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就是各个不同时期的人们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在反对帝国主义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以争取社会进步这两大任务究竟提出了哪些思想、观念和主张,这些思想、观念和主张提出后对社会产生过哪些影响,以及是通过什么途径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出若干规律。他的这部《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撰写的。这是该书的一大创新。

第三,该书还提出必须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或整体的)观点考察问题。近代中国社会始终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近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才走完的历史行程,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一是要把研究对象——思想、思潮或思想家,置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二是要把研究对象——思想、思潮或思想家,作为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三是要把研究对象——思想、思潮或思想家,作为统一的、有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同时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思想家的思想与人民大众的思想之间的关系,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思潮史研究与思想家研究之间的关系。该书不仅这样主张也是这样践行的。比如,该书就将思想家研究与思潮史研究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即以近代思潮的演化脉络为经,以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和活动为纬,经纬交织,一方面以思想家的思想来见证思潮的演化,另一方面又要以思潮的演化来加深对思想家思想的解剖。这就更加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更加完整地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要内容。该书还较多地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思想和思想家进行前后(纵向)左右(横向)的比较。该书的这些主张和践行值得肯定,也为我们研究整个中华思想通史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第四,除了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逻辑起源、发展动力、历史分期、研究体例、研究内容、研究观点等方面,该书也多有创新。比如在历史分期上,该书没有采纳一些思想史研究通常采纳的以政治史分期为分期的做法,而是依据思想史自身发展的逻辑,将中国近代思想史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的嘉道年间到1915年《新青年》创刊之前为第一个时期;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为第二个时期;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第三个时期。当然,考虑到论述的完整性,有时对某一事件或某一思想、思潮的论述又必须跨越上述分期,延续到了下一个时期。这一分期法与以往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系统著作中的分期存在着明显不同,学术界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是这一分期法突出了“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亦即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封建主义这两大时代主题,强调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在学术上有其合理性,完全可成一家之言。又比如,该书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或存在争论的问题,都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这些观点和看法都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立论客观,辨析公正,颇有说服力。尤其是该书的“结语”所总结出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留给今人的五个“启迪”,很有新意,具有“知古而鉴今”的现实意义。

第五,该书另一大特色,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我国史学向来有文史不分家的优良传统,一个好的史学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即所谓“出文入史”。如司马迁的《史记》,既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史学巨著,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被称为“无韵之离骚”。但现在这一优良传统受到挑战,有的文章和著作只是一大堆材料,文字毫无优美可言,读起来非常枯燥无味,令人提不起兴趣;有的只是罗列国外新名词,不知所云。而大华同志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文笔十分清新流畅,深入浅出,如行云流水,读起来不感觉到累,可以说是近年我读到的文字功底深厚的学术著作之一。我曾问过大华,他的文字功夫是如何炼成的。他告诉我,他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其学生时代和上山下乡期间,亦即他上大学之前,除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诗词选》外,没有其他书可读,他就读《毛泽东选集》、背《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选集》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很多文章他当时都能倒背如流。正是通过一遍又一遍阅读《毛泽东选集》,他从中知道了文章应该如何写才能简练而不失深刻,优美而不至华丽,能使人看得懂,悟得透,读后对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明明白白。他还告诉我,他出生在湘西自治州,当时的教育十分落后,上大学之前他没有学过英语和古代汉语,入大学后的第一次古文测试,他只得到 23分,全年级倒数第一。为了弥补自己古文底子上的欠缺,他买了一套《古文观止》,天天看,天天读,最后也是倒背如流。熟读《古文观止》不仅使他知道了许多典故和成语的出处,丰富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使他学会了如何让文字表达能简洁明了,娓娓道来。此外,该书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个人著多卷多册中国近代思想通史著作,第一卷、第二卷,为大华一人所著;第三卷,为大华提出写作大纲,他和俞祖华同志分头写作,最后由他修改、统稿和定稿而成,从而避免了多人合作的学术著作经常发生的作者水平不一、观点不一、文字表述不一、行文风格不一、前后衔接不一等问题的发生,真正做到了观点、文字、风格等各方面的“一以贯之”。

据大华同志介绍,该书是他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三十多年之成果的结晶。通读全书,结构合理,脉络清晰,观点明确,资料翔实,逻辑洽合,文笔流畅,多有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深化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一部精品力作。

人们常以“十年磨一剑”形容学术研究的艰辛、执着与精益求精。在《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即将出版之际,为大华同志集三十余年之力,写出这样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精品力作感到由衷的高兴。也祝愿大华同志的这部新著出版后能走进大众视野,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学派做出应有的贡献。

是为序。

2022 年 1 月 2 日

王伟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05

后  记


书成后记

郑大华

我已在《绪论》中说明,本书是对我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三十 多年的一个总结,也是我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三十多年成果的结晶。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基金所提供的资助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感谢王伟光院长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并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读我的书稿,为书稿写序,从而使拙著增 色不少;感谢我这么多年来的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是他们给我提供了优良的研究条件和宽松和谐的研究环境;感谢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已故林增平教授和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已故龚书铎教授,是他们把我引领进了学术研究的神圣殿堂,没有两位恩师的精心栽培,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培养以及为培养我所付出的心血,父母虽然是一字不识的农民,但却以他们的善良和勤劳,含辛茹苦地培养出了两位博士、两位大学生和两位中专生(我们兄妹七人,大哥早年参加工作),因长期积劳成疾,母亲和父亲先后辞世,我谨以本书和已出版、发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作为鲜花,供奉于父母的灵前,安息吧!父母双亲,儿子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感谢我的妻子任菁和儿子郑韬对我所从事工作的长期理解和支持,因为在经济大潮的今天,从事纯学术研究,既不能给家人带来任何物质享受,也没有时间陪家人享受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感谢岳麓书社和人民出版社的领导;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文明伦理研究中心的资助;感谢俞祖华先生的合作;感谢审稿专家认真审稿,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所有长期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的师长、同事、亲人、朋友和学生。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我也真诚地希望能继续得到你们的关爱、支持和帮助。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饶毅女士和特邀编辑杨美艳女士。我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写作本书是在2008 年,两年后,亦即 2010 年,主体工作接近完成。这时,饶毅不知从哪里 知道了我在写作《中国近代思想通史》,便找到我,希望交由岳麓书社出版,并由岳麓书社申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我和饶毅是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友,我知道她做事特别认真,编辑的不少著作获得过国家出版奖项,岳麓书社也以出版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而闻名于学术界,便答应了她的要求。但当“十二五”国家重 点出版规划项目申报到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后,这时由耿云志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也正好立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 我担心我的书出版后,会影响耿先生主编之书的写作和出版,于是经过慎重考虑,便要岳麓书社把已经报到省局的申报书撤了回来, 等耿先生主编的书出版后我的书再出版。饶毅特别通情达理,同意了我的要求。她当时问我,耿先生的书何时能够出版?我说按要求应该于2013年完稿,再推迟一年,2014年出版应该没有问题。她说:好,等你5年!所以到了2016 年,岳麓书社再次以“民国思想通史(1912—1949)”为名申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通过。2017年她要我的书稿,说要申报国家出版基金(因为申请国家出版基金,要求提供基本完成70%的书稿,与申报 书一同上报)。由于耿先生主编的书早已过了结项年限,我又听说整个书稿的写作非常缓慢,有的分卷已写的书稿还不到应写的五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完成,我心想这事可能要黄 了;同时我认为,我的书本来2010年后就可出版的,为了不影响耿先生主编的书的写作和出版,我主动放弃了出版,而且已经过去了7年,人生又有几个7年?现在出版也说得过去,况且能否申请到国家出版基金也很难说,于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基本完成的书稿交给了岳麓书社。因加入晚清思想部分,更名《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申报国家出版基金,很顺利地获得通过。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有关规定,本书必须按期出版,否则将影响岳麓书社的后续年度项目申报。事已至此,本书非出版不可了。我便开始对基本成稿于2010年的初稿进行修改。饶毅做事特别认真,我此前也出版过十几部专著,与不少编辑打过交道,而饶毅是我见到的最认真的编辑,没有之一,很多应该是作者做的事她都代做了,比如引文原文和出处,她一条条核对,发现了不少因作者没注意而留下的错误;再如民国刊物标注,同一刊物,有时标注的是第几“期”,有时标注的又是第几“号”,稍不留意,就会将“期” 写成“号”,会将“号”写成“期”等,她都能一一改正;为了将最新的一些思考写进书中,我曾反复对书稿的个别章节进行修改和补充,她都毫无怨言,反复校对。该书能顺利出版,饶毅编审居功甚伟。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作为特邀编辑,美艳不仅审读全书,提出很好的意见,而且上下联络,促成本书早日面世。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能得两位女士编辑本书,何其幸也!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批评和指正。正常的学术批评,是促进学术繁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022 年 4 月 28 日



06

目  录


全书目录


第一卷目录

(上)


第一章 应对危机的经世思考 / 1

第一节  嘉道之际的社会危机与经世思潮的复兴 / 2

一、清前期思想史的回顾 / 2

二、嘉道之际的社会危机 / 6

三、经世思潮的复兴 / 12

四、经世思潮的主要内容 / 18

第二节  鸦片战争与经世思潮的新发展 / 37

一、鸦片战争的失败引起的反思 / 37

二、“开眼看世界”/ 44

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56

第三节  嘉道经世思潮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 / 66


第二章 太平天国的理想秩序 / 70

第一节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起义 / 71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社会原因 / 71

二、洪秀全对基督教的借用 / 74

三、《天朝田亩制度》的“大同”理想 / 81

第二节  太平天国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及其两重性 / 84

一、洪秀全对封建政治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 84

二、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其儒学从形式上反对到实质上认同 / 89

三、太平天国对佛、道和封建迷信的批判及其局限性 / 95

第三节  太平天国与中国早期近代化 / 97

一、军事近代化的初步尝试 / 97

二、《资政新篇》的近代化蓝图 / 102

三、太平天国在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 106


第三章 洋务思潮和早期维新思潮 / 111

第一节  洋务思潮的兴起 / 112

一、统治集团权力结构的变化和西学初步传播 / 112

二、《校邠庐抗议》:从经世到洋务的桥梁 / 117

三、洋务官僚和洋务知识分子的形成 / 130

第二节  洋务思潮的主要内容 / 136

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派的“时局”观 / 136

二、“练兵为要”“制器为先”:洋务派的“自强”观 / 143

三、“先富而后能强”:洋务派的“求富”观 / 150

第三节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及其中西文化观 / 154

一、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 154

二、洋务派的“西学中源”文化观 / 159

三、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文化观 / 165

四、在洋务和维新之间:郭嵩焘洋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70

第四节  脱胎于洋务思潮的早期维新思潮 / 191

一、从洋务知识分子到早期维新派 / 191

二、早期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 / 194

三、《新政真诠》:一部未得到应有重视的维新著作 / 207

第五节  甲午战争前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初步变化 / 231

一、开始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 / 231

二、“华夏中心”和“夷夏之辨”观念的变化 / 235

三、“重农抑商”观念的变化与重商思潮的兴起 / 238

四、“重义轻利”观念的变化以及对节俭观念的质疑与否定 / 241


第四章 救亡呼唤维新变法 / 248

第一节  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 249

一、甲午战败与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 / 249

二、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理论和变法活动 / 253

三、严复翻译《天演论》及其影响 / 260

四、维新变法思潮的蓬勃发展 / 263

五、湖南成为最富有“朝气”省份的原因分析 / 272

第二节  维新变法思潮的主要内容 / 279

一、主张变法,反对守旧,要求“大变”“全变”/ 279

二、“兴民权”,“开民智”,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 285

三、宣传自由、平等观念,抨击封建纲常名教 / 292

四、“富国养民”,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 / 297

第三节  维新变法思潮从高涨到低落 / 303

一、维新变法引起的错综复杂思想斗争 / 303

二、民族危机推动维新变法思潮走向高涨 / 310

三、“百日维新”失败,维新变法思潮走向低落 / 314

四、救亡、改革、启蒙:维新变法思潮的性质和意义 / 321


第五章 鸦片战争以来的反侵略思想和义和团运动 / 328

第一节  鸦片战争以来的反侵略思想 / 329

一、“以战制夷”的反侵略思想 / 329

二、“以夷制夷”的反侵略思想 / 347

三、“以民制夷”的反侵略思想 / 360

四、“师夷制夷”的反侵略思想 / 370

五、反侵略斗争的特点和思想意义 / 374

第二节  反“洋教”思想及其局限 / 384

一、“洋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它的“两面性”/ 384

二、反“洋教”运动的兴起及原因分析 / 395

三、反“洋教”思想及其评价 / 402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与盲目排外 / 407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清政府对策的演变 / 407

二、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思想 / 418

三、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 / 421

四、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传统民族主义的民众抗争运动的终结 / 427


(下)


第六章 空前的思想启蒙 / 443

第一节  戊戌后维新思想家的启蒙活动与思想 / 444

一、维新思想家的启蒙活动 / 444

二、梁启超的“新民说”/ 460

三、康有为的“大同”世界 / 467

四、“严译名著”及其影响 / 478

第二节  学术启蒙的思想意义 / 487

一、“史界革命”及其成就 / 487

二、文学“三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 494

三、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及影响 / 503

第三节  20 世纪初革命派的启蒙思想 / 508

一、批判专制制度,要求人权与自由 / 508

二、批判纲常名教,提倡伦理、道德革命 / 513

三、批判“奴隶根性”,提倡“国民意识”/ 522

四、破除封建迷信,宣传科学思想 / 527

第四节  启蒙的实例:国民观的产生及其意义 / 534

一、传统臣民观的瓦解与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产生 / 534

二、清末知识分子的国家思想 / 542

三、救国呼唤新国民 / 545

四、清末国民观的特征及其影响 / 550

五、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 / 558


第七章 民主革命与君主立宪思潮的兴衰 / 561

第一节  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 / 562

一、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民主学说的广泛传播 / 562

二、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思想与活动 / 570

三、改良思想与革命思想的消长 / 578

四、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 / 589

第二节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革命派内部的思想派别 / 598

一、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 / 598

二、国粹派与国粹主义思潮的兴起 / 615

三、无政府主义派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泛滥 / 631

四、同盟会内部的思想分歧及其影响 / 646

第三节  君主立宪思潮从兴盛到衰落 / 660

一、君主立宪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 660

二、立宪派与清政府的“立宪”之争 / 665

三、国会请愿失败:君主立宪思潮的衰落 / 675

第八章 中华民国的成立与民初思想文化斗争 / 681

第一节  革命思潮的高涨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 682

一、革命党人的“排满”宣传和武装起义及其影响 / 682

二、立宪党人从“立宪”向“革命”的转变 / 690

三、“民变”与下层群众反清革命思想的表达 / 695

四、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 706

第二节  民主共和制度的创立及袁世凯对它的破坏 / 719

一、民主共和制度的创立与除旧布新 / 719

二、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 730

三、袁世凯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践踏和破坏 / 737

第三节  复古与反复古、复辟与反复辟的思想斗争 / 747

一、尊孔复古和孔教运动的兴起 / 747

二、孔教之争和对复古思潮的批判 / 765

三、帝制复辟思潮以及对它的批判 / 801

第四节  中国向何处去?社会危机下思想界的思考与选择 / 829

一、对抗论与调和立国论 / 829

二、联邦制与单一制之争 / 853

三、中国的出路:政治革命乎?社会改造乎?思想启蒙乎?/ 874

本卷主要征引报刊、文献和参考书目 / 898

本卷出版说明 / 908


第二卷目录

(上)


第九章 “吾人之最后觉悟”: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 1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3

一、《新青年》的创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3

二、一校一刊的结合对新文化运动的推进 / 16

三、启蒙推动救亡:五四运动的发生 / 20

四、救亡促进启蒙:“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24

五、《新青年》群体的分化及其影响 / 32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 43

一、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 / 43

二、反孔批儒与伦理道德革命 / 57

三、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 83

四、各种新思想、新学说的输入 / 95

五、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 112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走向:新文化运动的历史

定位 / 130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 131

二、从天下走向世界 / 143

三、从一元走向多元 / 156

四、从传统走向现代 / 170

附录:“但开风气不为师”——客观评价胡适的学术贡献 / 189


第十章 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潮的涌入 / 194

一、社会主义思潮涌入的原因 / 194

二、社会主义思潮涌入的概况 / 200

三、社会主义思潮涌入的特点 / 211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失败 / 212

一、王光祈和他的“中国式……主义”

/ 213

二、工读互助运动的兴起和消失 / 215

三、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失败后的反思 / 22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异军突起 / 227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27

二、“西天取经”:到法国去!到俄国去!/ 233

三、关于社会主义 \ 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 243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284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 285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98

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304


第十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此伏彼起的思想文化论争 / 315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 316

一、“西方的没落”与“东方文化救世论”的兴起 / 316

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和文化形态学的传入及影响 / 326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变动 / 337

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 / 351

五、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和批评者 / 370

第二节 东西文化论战 / 374

一、论战的大致进程 / 374

二、论战的主要问题 / 382

三、文化理论的得与失 / 391

第三节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 408

一、论战的缘起 / 409

二、论战的过程 / 417

三、论战的评价 / 428

四、余波:泰戈尔访华引起的思想文化斗争 / 431

第四节 学衡派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批评 / 451

一、学衡派的形成以及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译介 / 451

二、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 467

三、对新文学运动的批评 / 481

四、对新文化派文风的批评 / 500

五、学衡派的评价 / 503


(下)


第十二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 507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 / 508

一、孙中山在困境中的艰难探索 / 508

二、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方针的确立 / 520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 524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 531

一、民族主义的新发展 / 532

二、民权主义的新发展 / 533

三、民生主义的新发展 / 534

第三节 国共合作开创反帝反封建斗争新局面 / 536

一、创办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平定商团叛乱 / 536

二、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蓬勃展开 / 540

三、反军阀争民主的国民会议运动兴起 / 543

四、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 546

第四节 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 550

一、“二大”到“三大”:明确和深化了对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的认识 / 551

二、“四大”到“扩大会议”: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的提出和深化 / 561

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共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智慧结晶 / 568

第五节 中共工农运动的理论、策略和实践及北伐战争 / 575

一、工人运动的理论、策略和实践 / 576

二、农民运动的理论、策略和实践 / 593

三、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和中途夭折 / 612


第十三章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上的思想差异 / 617

第一节 “民族自决权”上的思想差异 / 618

一、两种“民族自决权”/ 618

二、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与两种“民族自决权”/ 624

三、同中有异(第一种民族自决权)与异中有同(第二种民族自决权)及其评价 / 633

第二节 “民族建国”构想上的思想差异 / 646

一、“大中华民族主义”的“民族建国”构想以及共产党对它的批评 / 646

二、“中华联邦共和国”的“民族建国”构想以及孙中山对联邦制的反对 / 658

三、“各民族自由联合”与“国族主义”的“民族国家”两种“民族建国”构想 / 666

第三节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差异 / 673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国际主义 / 674

二、孙中山:先民族主义,后世界主义 / 690

三、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 / 693


第十四章 大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思想文化斗争 / 699

第一节 国家主义派及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 700

一、国家主义派的形成和《醒狮》周报创刊 / 700

二、国家主义派的“国家至上”思想 / 705

三、中国共产党人与国家主义派的“革命”论战 / 713

四、北伐战争后国家主义派思想的变化 / 720

第二节 现代评论派的政治思想和对它的批判 / 726

一、《现代评论》与现代评论派的形成 / 727

二、现代评论派的自由主义思想 / 736

三、现代评论派对民众运动的两面性 / 744

四、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笔战及其他 / 757

五、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评论派“另一面”的批判 / 767

第三节 甲寅派的保守主义思想及其困境 / 770

一、《甲寅》复刊与甲寅派的形成 / 770

二、反对工业化,主张“以农立国”/ 776

三、反对代议制,提倡业治与科道制 / 781

四、反对新文化运动,提倡复兴文言文和传统礼教 / 785

五、“批判者”对甲寅派的思想批判 / 794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右派的思想斗争 / 802

一、国民党右派的出现及其反共 \ 分共活动 / 803

二、戴季陶主义和西山会议派的反共 \ 分共思想 / 808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 / 825

四、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山会议派的思想斗争 / 836


第十五章 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和思想界对它的批判 / 848

第一节 国民党训政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 / 849

一、国民党训政制度的建立 / 849

二、国民党训政制度的特点 / 863

三、南京国民政府与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政治制度的比较 / 875

第二节 训政制度对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继承与背离 / 882

一、对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继承与背离 / 882

二、对孙中山“以党治国”论的继承与背离 / 889

三、对孙中山“五权宪法”论的继承与背离 / 892

第三节 《新路》对国民党统治的批判 / 896

一、《新路》的创刊和停刊 / 896

二、对训政理论和《政府组织法》的批判 / 900

三、对一党专制制度的批判 / 905

四、对外交政策的批评与建议 / 908

五、《新路》批判国民党之评价 / 912

第四节 人权派与人权运动 / 915

一、《新月》与人权派的形成 / 916

二、批判国民党践踏人权 / 920

三、批评国民党的训政理论 / 924

四、批判《训政时期约法》/ 927

五、《新月》与《新路》批判国民党之比较 / 931


第十六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 935

第一节 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936

一、大革命的失败 / 936

二、共产国际和中共六大对失败原因的认识 / 939

三、陈独秀以及中共领导人对失败原因的反思 / 944

第二节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方针的确立 / 949

一、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初步认识 / 950

二、国民党右派的反共使中共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 955

三、八七会议: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方针的确立 / 960

第三节 毛泽东与井冈山道路 / 962

一、南昌、秋收、广州等起义的失败证明“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 / 962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 / 967

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969

四、古田会议与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 / 974

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 / 978

第四节 土地革命思想与政权建设思想 / 981

一、根据地的发展和中央苏区的形成 / 982

二、土地革命思想: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土地法的制定 / 986

三、政权建设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 997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 1009

第一节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 1010

一、论战的缘起及过程 / 1010

二、论战的主要问题 / 1017

三、论战的历史意义 / 1028

第二节 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 / 1033

一、论战的酝酿与展开 / 1034

二、论战的主要问题 / 1038

三、论战的历史评价 / 1051

第三节 论战的继续:中国农村问题 / 1057

本卷主要征引报刊、文献和参考书目 / 1066

本卷出版说明 / 1076


第三卷目录

(上)


第十八章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和思潮的兴起 / 1

第一节  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及政治势力的对日主张 / 2

一、国民党从“不抵抗主义”到“攘外必先安内”再到“最低限度”政策的确立 / 2

二、共产党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方针的转变 / 16

三、其他党派和政治势力的对日主张 / 29

第二节 思想舆论界对日“战”与“和”的抉择 / 34

一、《东方杂志》:“与日一战”,反对妥协 / 36

二、《独立评论》:“能和则和,不和则战”/ 43

三、《大公报》:反对“一战”,主张抵抗 / 50

四、对抉择不同的原因分析及其评价 / 55

第三节 民众抗日救亡思潮和运动的高涨 / 75

一、东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 75

二、学生抗日救亡请愿运动的高涨 / 81

三、其他各界民众的抗日救亡要求 / 88


第十九章 民族危机下各种思潮的新变化、新出现 / 93

第一节 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变化 / 94

一、“民族复兴”从思想到思潮的发展 / 94

二、“民族复兴”思潮兴起和形成的原因 / 105

三、思想和学术界围绕“民族复兴”的讨论 / 132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的新变化 / 160

一、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 161

二、“怎样建立起一个可以生存于世间的国家”

/ 172

三、国难中自由主义者的民族主义认同 / 186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新发展 / 197

一、对“整理国故”运动的反思 / 198

二、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热的兴起 / 202

三、作为学派的现代新儒家的形成 / 2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变化 / 231

一、社会主义思潮的再度兴起 / 232

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表现 / 237

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特点 / 249

第五节 法西斯主义思潮的新出现 / 258

一、思想界对德、意法西斯主义的介绍、认同和批判 / 258

二、国民党法西斯主义的形成及其内容和特点 / 266

三、国民党法西斯主义与德、意法西斯主义的差异 / 275

四、共产党人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 281


第二十章 中国向何处去:内忧外患中思想界的争论和选择 / 289

第一节 政治制度:民主还是专制或独裁?/ 290

一、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的价值比较 / 290

二、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的现状分析 / 298

三、中国的政治出路是民主还是专制或独裁 / 304

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困境 / 315

第二节 经济发展:“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 / 317

一、“以农立国”论的由来 / 317

二、对“以农立国”论的批评 / 323

三、反驳“以工立国”论 / 327

四、其他主张的提出及争论 / 330

五、对争论的评议 / 335

第三节 文化出路:“中国本位”还是“全盘西化” / 339

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提出 / 339

二、关于“本位文化”的争论 / 342

三、关于“全盘西化”的争论 / 347

四、争论推动了对中西文化的认识 / 352

第四节 新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评价 / 356

一、新启蒙运动的发起与展开 / 357

二、新启蒙运动的特点或主要内容 / 368

三、新启蒙运动内部的思想分歧 / 389

四、新启蒙运动的影响与局限 / 398


第二十一章 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从“左”倾教条主义到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 / 407

第一节 革命发展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 / 408

一、苏区革命深入与苏维埃革命理论的发展 / 408

二、白区工作的开展和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 / 415

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 420

第二节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 / 428

一、遵义会议: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428

二、中共政治路线的转变:“从土地革命战争转变为民族革命战争”/ 432

第三节 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的战略策略思想 / 441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对孙中山“三民主义”评价的转变 / 441

二、从“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的转变 / 448

三、从“国内正规战”到“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的战略转变 / 45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初步提出和发展 / 458

一、《反对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初步提出 / 458

二、《实践论》《矛盾论》: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 46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468


第二十二章  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和思潮的高涨 / 480

第一节 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及政治势力的抗日主张 / 481

一、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路线的提出 / 481

二、国民党对日态度从“最低限度”政策转为武力抵抗 / 493

三、中间党派和政治势力的对日主张 / 498

第二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502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502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 / 509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部斗争 / 513

第三节 各界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思潮 / 524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 / 525

二、坚持抗战到底,反对妥协投降 / 530

三、反对分裂,以民主求团结抗战 / 541

第四节 “抗战建国”话语下学术界关于“学术建国”的讨论 / 547

一、为什么要“学术建国”/ 549

二、怎样实现“学术建国”/ 554

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工业化的国家 / 560


第二十三章 要求国民党还政于民:宪政运动的兴起和展开  / 565

第一节 “微弱的宪政运动” / 566

一、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还政于民 / 566

二、《五五宪草》的制定 / 583

三、对《五五宪草》的批评 / 586

四、对《国民大会组织法》和《国民大会选举法》的批评 / 598

第二节 第一次宪政运动 / 605

一、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 605

二、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兴起 / 610

三、第一次宪政运动的流产 / 614

第三节 第二次宪政运动 / 622

一、中间党派的联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 622

二、第二次宪政运动的兴起 / 628

三、第二次宪政运动的失败 / 631


第二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 63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 637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1939 年底—1940 年初)/ 637

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论: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 / 645

三、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650

四、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65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社会主义之关系 / 656

一、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 656

二、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 / 666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 / 675

第三节 延安整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676

一、整风运动的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 677

二、整风运动的过程:从整风学习到《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82

三、整风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共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 / 693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 697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提出的过程 / 697

二、中共七大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 70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706


第二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的讨论 / 70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71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 71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 71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 / 715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 718

第二节 “学术中国化” / 724

一、“学术中国化”的提出 / 725

二、“学术中国化”的成果 / 734

三、“学术中国化”的评价 / 744

第三节 “文艺的民族形式” / 750

一、“文艺的民族形式”的提出 / 750

二、“文艺的民族形式”的讨论 / 758

三、“文艺的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及其评价 / 773

第四节 “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演变和形成 / 785


第二十六章 现代新儒家和战国策派以及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他们的批判  /  807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复兴中国文化的努力 / 808

一、作为学派的现代新儒家走向成熟 / 809

二、对西化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 829

三、对中国文化之特殊性的阐释 / 839

四、对中国文化复兴之道路的探索 / 847

五、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 854

第二节 战国策派的文化思想和政治主张 / 863

一、《战国策》与战国策派的形成 / 863

二、“战国时代重演论”/ 865

三、重建战国型的“兵的文化”/ 871

四、英雄史观与英雄崇拜 / 876

五、倡导“民族文学”/ 88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派对现代新儒家和战国策派的批判 / 885

一、马克思主义学派对现代新儒家的批判 / 886

二、马克思主义学派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 899


第二十七章 “中间路线”及其破产和中间势力的转变  /  904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中间势力的活跃和“中间路线”的提出 / 906

一、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的空前活跃 / 906

二、民盟“中间路线”的提出 / 915

三、民盟“中间路线”的实施纲领 / 922

四、其他中间势力提出的“中间路线”/ 928

第二节 “中间路线”的破产及中间势力的转变 / 930

一、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为实现“中间路线”的努力 / 931

二、国民党对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的打击和分化 / 948

三、“中间路线”的回光返照及其破产 / 956

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口号”:中间势力的转变 / 968

第三节 自由主义思潮从“鼎盛”到“消失” / 979

一、自由主义思潮的“鼎盛”/ 979

二、自由主义思潮的“消失”/ 996

三、历史为什么没有选择自由主义 / 1008


第二十八章 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建国主张及其失败  /  1016

第一节 “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建国纲领 / 1018

一、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它的批判 / 1018

二、国民党六大:坚持独裁、继续反共建国路线的确立 / 1028

三、“中国向何处去”:抗战胜利之际两种“中国之命运”的较量 / 1034

第二节 违背政协协议的“建国程序”:国民党的“制宪国大”“改组政府”和“行宪国大” / 1040

一、“制宪国大”:《中华民国宪法》的名与实 / 1040

二、“改组政府”:换汤不换药的“一党政府”/ 1048

三、“行宪国大”:应对危机的“民主”闹剧 / 1056

第三节 “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党建国主张的失败及其原因 / 1061

一、从“总动员”到“总崩溃”:国民党建国主张的失败 / 1062

二、“失民心者失天下”: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 / 1068


第二十九章 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方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1078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战”与“和”的抉择:“和平建国”方针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 1079

一、倡议成立“联合政府”/ 1079

二、“和平民主”建国思想及其努力 / 1083

三、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准备自卫战争 / 1090

第二节 从“自卫”到“解放”:“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思想 / 1096

一、政治战略:“打倒蒋介石”口号、整党工作与革命统一战线 / 1096

二、经济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与深入开展土地改革 / 1102

三、军事战略:内线防御战略、外线进攻战略与战略决战思想 / 1106

第三节 《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 / 1109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酝酿 / 1109

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系统阐释 / 1114

三、《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意义 / 1118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 1122

一、新政协的召开与开国大典 / 1122

二、近代中国历史、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 1128

三、“站起来”——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 1137


结语 中国近代思想史留给今人的深刻启示  /  1143

本卷主要征引报刊、文献和参考书目  /  1160

本卷出版说明  /  1171

书成后记  /  1173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07

书  影


 《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

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有赞购买戳👇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古代“弹幕版”《西游记》,李卓吾先生批评本

金大侠写尽痴心错付之憾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31家古联体出版社春季书单

了解湖湘文化,这一套书就够了


如何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岳麓书社

微信视频号:岳麓书社

新浪微博:@岳麓书社

抖音号:岳麓书社

今日头条:岳麓书社

小红书:岳麓书社

岳麓君个人号:ylssylj


点击「在看」,给岳麓君加鸡腿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