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浩明:归来依旧是编辑

岳麓书社 2022-04-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出版六家 Author 周百义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本文授权转载自“出版六家”公众号

作者周百义


重新阅读唐浩明的“晚清三部曲”《曾国藩》《杨度》《张之洞》,阅读有关唐浩明作品的研究文章,欣赏他写下的随笔杂感,我忽然想起一句当下常用的流行语“归来依旧是少年”,如果改两个字用来形容他的职业生涯与追求,也很合适。那就是:


归来依旧是编辑!


 唐浩明


30年前,唐浩明进入出版社,从编辑起步,然后开始创作、研究,成为知名的作家、学者,获得了很多荣誉,担任了一系列社会职务,但是,他一直没有离开岳麓书社,一直是以一个编辑的身份在履行职责。观近代出版史,从编辑岗位走上领导岗位,或者去做专业作家的,大有人在。如果论条件,唐浩明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他本来就担任过两届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相信他会有很多的机会离开出版社,去拥抱鲜花和掌声,但他没有。


七十岁的时候,他以岳麓书社首席编辑的身份退休。


我以为,唐浩明的编辑生涯,是出版界一种独特的现象,恕我称之为“唐浩明现象”。


01



唐浩明以编辑身份入道,以编辑身份扬名,以编辑身份终一身之事业,其缘于两个字:热爱。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古典文学专业的唐浩明,来到了岳麓书社。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中间隔着一个柜子,前半截坐着编辑室主任和另一个编辑,他办公和住宿就在后半截。一张床、一张桌子,虽然并不宽敞,但他觉得有这份小天地,有书读,安宁与满足时时溢满心头。


编辑《曾国藩全集》是他争取来的。当时,岳麓书社制定了一个拟出版二千多种湘籍人士著作的庞大古籍整理出版计划,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王闿运、王先谦六个人的全集。在别人看来,编辑这些全集费时费神,枯燥无味,但在唐浩明看来,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曾国藩全集》(全31册),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农家,资质一般,家境贫寒,进京考试的路费都是借来的。三次会试,方搏得一个三甲名次。侥幸进了翰林院,小心谨慎,一步步做到礼部右侍郎,因奔母丧回乡,却逢太平天国起事,留乡办团练,阴差阳错成就一番伟业。他极有历史意识,凡经手的所有文字,包括家书、日记,均留有副本,派专人护送回老家保存。解放时分了曾家的房屋田地及浮财,却无人要这些文书档案。幸得省里某位领导发话,一卡车将其运到了图书馆,放在一个小房子里一把锁锁了几十年。那些尘封数载,已因水渍、虫蛀、破损发霉的文档,等到一个人的出现,才重见天日。


这个人就是岳麓书社的年轻编辑唐浩明。


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与社里派来的复印员一起,一张张地复印。然后,他一头扎进曾国藩留下的上千万字的文献里。


他自己动手整理曾国藩家书,协调专家整理其他曾氏文献。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合适的人担任主编,他就自己负责拟定全书的体例,负责联络协调各位专家。十三年的青灯黄卷,十三年的梦牵魂绕,他穿行在150年前的晚清风云里,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编辑生涯,都交给了这套31卷的《曾国藩全集》和曾国藩同时代的人。



其间,他担任过编辑部主任,出版社副总编辑,兼任过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但最后,他辞掉了一切,只保留了一个称呼:岳麓书社首席编辑。


在一篇文章中,他谈到为什么珍惜“编辑”这个称号。他说:


“编辑”两字在我心里一直有很高的地位。


他认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能够传至后世,靠的是汉字和不同载体的书籍。而书籍的出版传播,离不开编辑这个角色。从编定《五经》的孔夫子到编定《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从编定《古文观止》的吴楚材父子到《古文辞类纂》的姚鼐。从张元济、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叶圣陶到梁实秋、巴金等,无不从事过编辑工作。


这种信念的火炬一直在他的心中燃烧,编辑这种被他人视为坐冷板凳、“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在他的心目中,却是承载了理想和可以安身立命的圣地,以至于他担任了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的职务后,也一直在岳麓书社办公。


在即将退休前夕,他回顾自己一生的职业生涯,常常思索一个问题:从业多年,我的职业成就体现在哪里,我的职业追求是什么?后来,他用八个字概括了自己思考:传承智慧,打通古今。编辑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是用自己的成果,向读者传递前人的智慧。他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无论是扮演作家型编辑的角色,还是扮演学者型编辑的角色,最后立足点还是落在编辑身上。


他以此引以为自豪。



“传承智慧,打通古今”是古籍编辑的特殊要求,也是所有编辑努力的方向。


02



唐浩明在编辑工作与创作、研究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与他的执着与专注分不开的。


《曾国藩》(唐浩明讲解版),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唐浩明1982年到岳麓书社,2016年退休,34年编辑生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34年的时光里,他编辑了《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等。34年里,他创作了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评点了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奏折,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写作了上十篇研究曾国藩的论文,成为国内外知名编辑、作家、研究曾国藩的学者。2016年,在他70岁生日之际,17卷本的“唐浩明作品典藏系列”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杨度》(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注释本系列),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他所著《曾国藩》2003年获得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之一;《杨度》一书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及优秀长篇小说奖;《张之洞》荣获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他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等荣誉称号。曾担任过两届的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在出版界工作34年甚至时间更长的人不少,但是,为什么只有唐浩明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呢?


《张之洞》(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注释本系列),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有人问到唐浩明成功的原因,他以曾国藩的话来回答。


“用功譬若所掘井,与其多掘数井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编辑曾国藩的文献资料,撰写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研究曾国藩的思想和功过得失,无形中,他也部分受到了曾国藩为人处世指导思想的影响。


编辑工作虽然是枯燥的,但在编辑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如他编辑整理15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以及他同时代人《胡林翼集》《曾国荃全集》《彭玉麟集》等文史图书,为他创作与研究打下了基础。编辑不是纯粹地为他人“做嫁衣”了,编辑别人著作的同时,是在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心灵。在唐浩明这里,他白天编辑《曾国藩全集》,晚上回去写作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编与学,编与研究,与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围绕这口“井”挖了32年,终于找到了涓涓不息的泉水。


但唐浩明告诉我们所有从事编辑行业的人,人一生十分短暂,要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选择一个方向。唐浩明选择的是编辑中国近代史的文献,创作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显赫人物,研究的是中国近代,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无论是编辑本职,还是创作、研究,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缘于他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把目标锁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他认为,“编辑是一个杂家,但也不能太杂,杂中还得有所专。太杂流于浅薄,有所专才能走向深厚”。


莫道浮云遮望眼,守得云开见月明。


03



作为编辑的唐浩明,能够成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和学者,在他成功的道路上,留下了两个字:勤奋。


编辑《曾国藩全集》是从曾国藩家书开始的。唐浩明从省图书馆的藏书中,从光绪年间李鸿章为曾氏刻印的《曾文正公全集》中,从曾氏的四世孙曾约农等带到台湾的曾氏手稿影印本中,整理出曾国藩家书上百万字。他为每封家书写了提要,又在书后附上人名索引和内容主题索引。


31卷《曾国藩全集》,约1500万字,从1983年开始动手,到他重新修订出版,断断续续前后历时3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上千万字,从校点、编辑、看清样、校对,前前后后不下于读了五六遍。


通过编审、分析曾国藩留下的多达1500万字的文稿,阅读曾国藩同时代人的著述和大量的正史、野史资料,他对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曾国藩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认为曾国藩既非圣贤完人,亦非千古罪人,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悲剧色彩浓重的历史人物。于是,他决定用文学的形式,表现那个腐朽时代中一位力挽狂澜的大臣形象。9卷历史小说,8卷“评点曾国藩系列”,约800万字,花去了他整整15年时间。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作品”系列(典藏版),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回忆写作历史小说《曾国藩》的最初起因,唐浩明认为,现在看来,也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


他辞掉了岳麓书社副总编辑的职务,以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之中。他上班时间到单位去编辑《曾国藩全集》,与历史上的曾国藩亲密接触,其他时间就与文学的曾国藩耳鬓厮磨。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与任何人应酬,每天写作到凌晨一两点。春夏秋冬时序的更换,在他那儿都没有别样的感觉。用他后来的话说,窗外一弯冷月,室内一盏孤灯,一直伴着他伏案写作。


是为了圆青少年时期的文学梦,抑或是湖湘精神的激励,“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还是为了让后人铭记住晚清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艺术再现活跃在其间的由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一代知识分子,他才放弃一切身外之物,飞蛾扑火一般投身其中?应当说,这位不苟言笑,不喜欢臧否人物,而且只喜欢埋首于故纸堆中的夫子,是与他笔下的湖湘子弟一样,都有一种使命意识。无论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还是谭嗣同,包括那个左右摇摆的杨度,都怀抱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用杨度的话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记得一位作家说,写小说难,写历史小说更难。从唐浩明先生自己亲手整理的文史对照本“晚清三部曲”看,他除了参照正史外,还看了很多野史,吸取了民间的传说。如历史小说《曾国藩》的创作,他就参照了五十余种文献资料,其中包括《曾国藩全集》中上千万字的史料。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奏章、读书体会、书信、日记、年谱,都是第一手资料,还有同时期人的著作,后人整理的笔记、研究性著作,包括宫廷档案等。创作时,作者为了准确再现历史的现场,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尽量做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研读浩繁的史料。孤灯冷月,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人在问到他的创作体会时,他说,是湖南人的精神,也是曾国藩那一代人留下来的“拙诚”二字,砥砺着他不断前进。


这是唐浩明的谦虚,但也可以说明,一个人即使智商再高,如果没有刻苦耐劳精神,没有扎扎实实的治学意识,也会一事无成。


04



作为编辑、作家、学者的唐浩明,能够取得世所公认的成绩,与他所处的改革开放时代分不开——那就是机遇。


作为编辑,唐浩明无疑是佼佼者。他担任责任编辑的《曾国藩全集》等,不仅为传承湖湘文化做出了贡献,也为出版社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编辑代表的唐浩明,坚持业余创作和理论研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作家和学者。他的成功,不仅是他本人的荣誉,也是整个出版界的骄傲。他的奋斗之路,为整个新时期中国出版人,树立了一个标杆。



但是,我们要看到,唐浩明的成功,与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有极大的关系。


因为重新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东风吹起等时代原因,历史小说《曾国藩》第一卷出版后,洛阳纸贵,人人争说曾国藩。从那时起,曾国藩热在中华文化圈内热度不减。从政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成为各种有关曾国藩胡雪岩图书的广告语。就连唐浩明责编的《曾国藩全集》,也带动重版重印。更别说后来唐浩明评点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奏折,都成了出版社的看家书。



曾国藩影响了晚清的历史走向,也改变了唐浩明的命运。曾国藩是一个品牌,唐浩明也成了一个品牌。


唐浩明的执着、专注是基础,唐浩明的勤奋与刻苦是保证,当然,机遇对于唐浩明也十分重要。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不是思想解放的浪潮拍岸,唐浩明可能还在衡阳水利部门继续当他的技术员。


我们应当感谢这个时代。个人的努力,只有在适当的机遇中才可能展现。但是,机遇对于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每一个出版人,都与唐浩明一样抓住了这个机遇吗?也可能新的机遇已经降临到你的面前,你抓住了吗?


这就是编辑、作家、学者唐浩明之于我们的意义。


我们感谢唐浩明,给当下的中国出版界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不忘初心,即使荣誉加身,但千帆过尽,归来依旧是编辑。


编辑,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的追求。


END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都来做题!2020年岳麓书社版高考语文卷,你能考多少分?
唐浩明:一个编辑的追求 | “曾国藩”系列图书的出版历程
唐浩明谈湖湘文化:这两个关键词缺一不可
唐浩明:湖南人的精神,归根结底就是“拙诚”二字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曾国藩》唐浩明讲解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