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了凡四训》12句,用智慧改变人生

岳麓书社 岳麓书社 2021-01-13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了凡四训》

岳麓书社出版


《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本劝善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书中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

 

在书中,了凡先生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自己改变命运的过程。他综合自己毕生所学,融通儒释道三家思想,并结合自身经历及众多真实案例,来告诫世人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志者应当奋发向上,努力为善,积极改变命运。

 

曾国藩读后,感念书中“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之言,为自己改号“涤生”,并且要求曾氏子侄必读此书;胡适奉此书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印光大师、弘一法师提倡诵读;日本阳明学家安冈正笃认为本书是“人生所能动的伟大学问”,建议天皇及首相视之为“治国宝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对本书赞誉有加,自称从本书中得到人生顿悟。

 

1.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耳。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译文】

云谷禅师回答说:“孟子的话没说错,是你自己理解错了。你没见六祖曾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心;从内心追寻,没有什么不能感通的。’求于自心,不仅能寻求到内在的道德仁义,而且还能寻求到外在的功名富贵。内外双得,这样的求取,是有利于得的。如果不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而只向外奔走追求,即使用正当的手段求取,但其所得与否,则是要靠命运决定了。这样只能内外双失,因此没有什么益处。”

 

2.

改命的开始:反省自己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译文】

云谷禅师问我:“你自己估量一下,你应该得功名吗?应该有子嗣吗?”

我回想了好久,答道:“不应该。科举能考中功名的人,大多都有福相。我是福薄之人,又不能通过积累功德,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培植深厚福报的根基;加之我对繁重的事务没有耐心,度量狭窄又不能容人;有时以聪明才智压人,率性而为,随口胡说。这些都是福薄之相,怎能适合考取功名呢!”

 


3.

做人不要太清高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译文】

污秽的土地上往往有众多的生命繁衍,清澈的水中却常常没有游鱼。我喜好高洁,这应该是我没有子嗣的第一个原因。

 

4.

心胸,就是财富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译文】

世间享有千金家产的人,必定是有千金之命的人物;享有百金家产的人,必定是有百金之命的人物;即便是应该饿死的人,也必定是有饿死的命的人物。上天不过是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分别对待它们,何曾添加自己丝毫的意愿呢?

 


5.

效法天道,方能趋吉避凶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译文】

《易经》是为君子谋划的,帮助他们追求吉利,避开灾祸。如果说天命是恒常不变的,那么吉利如何追求,灾祸又如何避开呢?因此,《易经》开篇便说“修善积德的家族,必然有更多的福泽”,你能够相信吗?

 

6.

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译文】

就算你命中当享受荣华富贵,也要常作落寞不得志想;就算人生一帆风顺,也要常作身处逆境想;就算目前丰衣足食,也要常作贫穷困乏想;就算你很受人爱戴尊敬,也要常作畏惧害怕想;就算家世高贵,也要常作卑微低下想;就算学问精深,也要常作浅薄鄙陋想。

 


7.

因循度日,枉对一生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译文】

务必每天都要知晓自己的错误,每天都要改过自新。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就一天安于自以为是。一天没有改正错误,就一天没什么进步。天底下才智杰出的人可算不少,之所以德行没能进一步提升,事业没能更加广阔,只是因为“因循”这两个字而耽误一生。

 

8.

知耻的人,才是活得最从容的人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人能心存羞耻之心便能成为圣贤,失去了它则形同禽兽啊。这是改过自新的要旨。

 


9.

不当活死人,活出勇猛心

 


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译文】

内心要发起勇猛心。一般人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大多是因为懈怠退缩;我们必须奋发振作,勇往直前,不要犹豫不决,也不要拖延等待。对待小的过错,就像是有芒刺扎在肉里那样,要立刻搜寻并挑出来。对待大的过错,就像是被毒蛇咬了手指那样,要立刻斩断指头,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停滞。这就是《易经·益卦》所说的改正错误要雷厉风行的道理。

 

10.

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译文】

面对别人的诽谤而大发脾气,就算是费尽心机尽力争辩,其实如同春天的蚕那样作茧自缚。发怒不仅没有什么益处,而且有很多危害。

 


11.

从心改过的人,方是人中丈夫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译文】

什么叫从内心改正呢?数以千计的过错,都是由心造作的。我们若能做到内心不起妄念,过错又怎么会产生呢?

 

12.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



【译文】

我们如今处在人心浮薄、世风日下的末世,切莫以自己的长处去压人,不要拿自己的善行和别人比较,也不要以自己多才多能而使人困窘。我们应该收敛起聪明才智,仿佛自己没有什么特长一样;看到别人的过错,姑且保持宽容而帮他掩盖过去。这样做一方面给别人留有改过的余地,一方面使其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无忌惮。见到别人有一丁点儿长处可取,有微小的善行可效仿,就应该毅然放下身段,虚心向别人学习,并且要羡慕地称赞他,广为宣扬。



本文译文摘自岳麓书社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了凡四训》。

 


读名著,选岳麓

 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了凡四训》

岳麓书社出版


推荐阅读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了凡四训》


编    著:胡国浩 导读 注译

定    价:¥15.00


《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本劝善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书中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读名著,选岳麓

一部私密家训,如何成为了人生必读的智慧之书?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了凡四训》——人生必读的智慧之书

杨德娴:回忆我的父亲杨树达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更多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