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全球化”到“全囚化”:谁在为“盛世”埋单?

人文英华 2022-03-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从“全球化”到“全囚化”
谁在为“盛世”埋单
文、编:先知书店

全球化盛景背后,谁在为它埋单?
 
疫情封锁之下,许多人开始怀念全球化时代,怀念它所带来的机遇、便利,甚至身在其中的忙碌。
 
作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最大的受益者,我们熟悉中国拥抱全球化的姿态,很多中国人也切身获得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
 
◎很多时候,“全球化”是一场零和博弈
 
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熟悉和了解“全球化”了,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感受在其中。标准叙述如下——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交通、沟通便利,经济增长作为社会的强大引擎,驱动世界向前。全球化优化配置全球资源,极大程度解放生产力。企业在全球化的生产、贸易中,为我们高效、低成本生产和提供种类丰富的高质量产品。
 
但其实很多时候,身在其中是最大的认知障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所熟悉的是奏响凯歌的叙事,是胜利者的马后炮——把功劳算在“全球化”身上,绝口不提“韭菜”和“打工人”辛酸血泪。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甚至远比“辛酸血泪”更为严重,经济的齿轮所带动的不仅是商业机器,更是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效的资源配置很多时候是一场“零和博弈”,当我们绕到它的阴暗面,映入眼帘的是——资源的流出,劳动强度的增大,不平等的加剧,群体间敌意的浓烈,生命的损耗和消失……
 
谁能保证,某天我们不会出现在博弈的这一边?
 
◎失败者不是没有呻吟,但胜利者不会交出话筒
 
为什么我们似乎很少听到反思全球化的声音?
 
一言以概之,胜利者不会失败者发出悲鸣。特别是,身处在媒体和舆论大多时候被权力和资本掌控的时代里,信息被有选择地“投喂”给大众,真相被叙述创造者进行削足适履地改造。于是,接近真相,了解一个相对完整的事实——这件事本身就变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而在全球化受益者当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国家政府和跨国大企业的身影。它们擅长将舆论变成自己的同盟军,以提供部分“真相”的自我褒奖而沾沾自喜。

 
在这个意义上,《逆流年代》的出现,是这种“主流叙述”的反动,是全球化背景下真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拼图。

◎在不可能的地方,挖掘不可不知的真相
 
作为荣获以色列“普利策”奖的杰出国际政治记者,纳达夫•埃亚尔20年在全球一线亲历报道。为了获得珍贵的一手信息,一个犹太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只身奔赴前东德,采访当地新纳粹组织。正因如此,他的每一条数据都有来源,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推敲。
 
埃亚尔不仅是视野开阔的国际记者,也具有学者般的专业理论深度和批判意识。因此,他能对全球化进行全方位反思,生动而深刻的剖析很多当下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在全球范围都很普遍的问题,如:
 
为什么全球化背景下,反而会出现生育率大幅减少、民族主义——乃至纳粹主义抬头、人口流动愈加受阻?
 
为什么全球经济指数增长,却会造成富豪焦虑、中产下沉、底层恐慌?
 
为什么前景广阔的时代,却有那么多人觉得深陷困境?


《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写作上乘,对当下全球化遭遇的危机做出了发人深省的描述。
 
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埃亚尔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讲述故事的出众才华以及绝对的正直。任何爱思考的读者都应该读这本书。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通过全球各地的实地采访,埃亚尔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多人拒绝相互依赖,即便此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彼此。 
 
刘瑜重磅推荐,“在世界变化不断加快,看清大局变得越来越困难的当下,这本书会为读者打开眼界、理解现实提供极大的帮助。”认识真实世界,听到被损害者的声音,先知书店力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技术的互联网向左,人文的互联网向右

毁掉我们的,不是憎恨的东西,而是热爱的东西

思想是种奢侈品,一般人很难拥有它

为什么越是“凡事讲科学”的地方,“科学精神”就越匮乏?

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预言为什么没有兑现?

赫胥黎:如果你与众不同,你就一定会孤独

陈兴杰:拯救地球?人类不可太自负

20年后,他们已成为政治正确的食死徒

新纲常:一个好社会的观念地基是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