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伦伦教授:研治方言数十载,躬耕不辍情怀深

林朝虹 语保志愿者
2024-07-22
 


林伦伦

研治方言数十载

躬耕不辍情怀深




深爱方言




有景,有钱,缺人,缺文章……诚征潮学研究文友,执手奥克兰海滩,无论男女老少,但非诚勿扰!





 2018年1月底,作为潮学研究领军人物的林伦伦教授,在微信朋友圈发了第十三届潮学国际研讨会第一号公告的同时,写了这么一句话。研讨会使潮学走出潮汕、走向世界,除了到境外的香港、澳门外,还到过马来西亚、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第十三届将于2019年到新西兰举办。

“这句话,怎么写得像征婚广告一样?”我在林教授的微信上留言,他回复:


“爱上潮学就得一辈子与她不离不弃!这还不是恋爱?!”

是啊!林教授之于潮汕方言、之于区域文化,是“山无陵,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 


2017年12月,诗人余光中走的那一晚,《潮汕文化读本》研讨群,林教授用澄海话朗读了《乡愁》,引发了群里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用各自口音的潮汕方言读诗。此情此声,引爆了林教授的激情与才情,他随即写就了方言新诗《潮汕方言》,群中同好激赏不已!

▾  点击收听  


图设计者: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


作者:林伦伦

诵读|林朝虹

伊,从中原行来,

披着秦朝皎洁个明月,

穿过汉朝巍峨个雄关,

翻山越岭,一路坎坷; 

 

伊,从福建过来,

撑着五肚柴船,

扬起三桅风帆,

穿河过溪,一路颠簸; 

 

衔着始皇个秦腔,

带着高祖个汉调,

参杂着唐诗宋词个词语,

伴随着元曲明戏个曲穴;

 

雅,雅过诗经楚辞,

土,土到街市找无;

 

阿嫲个一句:

孥哙,你翘楚勿转来食,

惊艳南来北往个人客;

阿公个一句:

先浪面,后浪险,

教示了世世代代个囝孙;

 

潮汕话,伊是潮人个有声LOGO,

潮汕话,伊是潮人个精神家园。 

韩江个溪水日夜流淌,

千年个潮音世代传唱;

 

 呾落去,呾落去;

呾到欧美暹罗新加坡;

呾落去,呾落去;

呾到莲花山崩韩水无!

摄图/林伦伦教授

此诗一出,大家争相诵读。


有个微信公众号发了林老师和我诵读的音频,从阅读量看,可说是一时间成千上万的潮人听读了《潮汕方言》。


此诗土吗?土!也是“土到街市找无”(土到全世界都找不到可比拟的)!不但用方言写成,连阿公那么土的教示语也入歌!但又很“雅”,借“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境,借乐府民歌的隐喻,表达了对潮汕方言深入骨髓的挚爱!


“呾到莲花山崩韩水无”,是一位老教授对他爱恋了一辈子的研究对象老而弥坚、忠贞不渝的表白!

《潮汕方言》诗手稿

当然,要弄明白潮汕方言的“雅”,还得读读林教授的著作。《潮汕方言词考释》(获首届潮学研究特等奖)写于他读研的第三年,时为1985年,他28岁。上从先秦典籍,下到“三言二拍”,从汉代工具书《说文解字》《方言》《尔雅》,到宋代韵书《广韵》《集韵》,披阅古书,沙里淘金,转抄卡片,历时三年。


他的老师李新魁教授审稿定稿用了一年,交稿后两年被退稿,说是无法排印,音标和难僻字太多。于是,林伦伦老师咬咬牙,手抄!日抄一张,990字,错一字作废重来,不完成不睡觉。一年后大功告成付梓,出版已是1992年,他35岁了!


2010年,林老师带我编著《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获中国民间文学最高奖“山花奖”),我时常翻阅着这本带着生命温度的《考释》,领悟到一种精神,受到一种感动,也会为自己的浮躁感到惭愧与不安。



龙虫并雕

作为学者,林教授著作等身,30年出版了近50种学术专著和工具书。


早在1994年,他就凭借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潮汕方言语法研究”的成果,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青年语言学家奖(吕叔湘奖),奠定了他在中国语言学界的地位,尤其是汉语方言学界的较高地位。

2015年,第一本从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历时比较研究的潮汕方言研究专著《潮汕方言历时研究》问世,林教授这本积20年读书之功写成的学术力作,却有个“不专业”的《前言》,诉说着自己学术之旅的苦衷,18年来当了3所高校领导,既想把行政工作做好,又有太多的舍不得:

“对学生舍不得,对学术研究舍不得,对潮汕方言与文化舍不得,因此追得好苦好累!”


“从高校行政管理岗位退下之后,再全心全意做回自己与之难舍难分的潮汕方言与文化研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书获得了2017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此书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然而,海内外潮籍乡亲知道林伦伦这个名字,却不是这些获奖成果,而是他主编的两本工具书:《新编潮州音字典》1995年出版,一版再版,年年翻印,现在印数近20万;《潮汕方言熟语辞典》1993年出版,一印再印,现在一书难求。这两种东西,评职称、报项目是派不上用场的,因为不是“学术专著”。

《新编潮州音字典》(各种版本)

和《潮汕方言熟语辞典》

林老师在《乐为乡亲著文章》中写道:

三十多年“研究”下来,现在却有点“想法”:发表于《方言》杂志的那些论文,满篇的国际音标,除了专家学者看得懂之外,家乡的父老乡亲又有哪一位能读懂那些“豆芽韭菜”呢?······


作为文化教育工作者,作为方言学者,作为潮汕人,我在思考:为谋稻粱,为求功名而治学之外,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为自己的衣食父母、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呢?


于是,我下定了决心,以后,尤其是花甲之年卸任行政职务之后,我的努力方向,就是为群众写东西,写父老乡亲想看、有用,又看得懂、用得着的书和文章,包括微信推文!

从“乐为乡音著文章”到“乐为乡亲著文章”,林老师已有了“转型降级”的初步规划。


近年来他在潮汕地方报纸开辟专栏写方言文化文章;2017年7月卸任高校校长之后的第一个重阳节,他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林伦伦方言茶话”,把他30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推出去与乡亲们分享,每周两篇文章,粉丝甚多,好多读者是从他的推文中读懂了潮汕方言的“土”与“古”,并与他积极互动。


何止“著文章”!

2018年元旦,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座潮汕方言十五音展示馆在汕头市澄海区莲花镇隆城乡、第一本《潮声十五音》作者张世珍故居——堃庐剪彩开馆。


“十五音”字典,林老师说,是滋养潮人百年的文化乳汁!


在现场,我发现:不但捐书,包括题写馆名、撰写建馆《前言》、找公司做多媒体语音展示,林老师“包干”了;字典,我数了一下,大概30多种,连孤本都捐了!

捐书给“十五音”展示馆2018.1.1

当晚我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于我,是在看看、拍拍、听听过程中感悟到一种精神,知名学者做好事,做得这么纯粹与彻底,这么热情与深情!做人当学林老师!







耕而不辍

做潮汕方言与文化普及,他一直激情燃烧!


2016年暑假,原想卸职后才做的一个事儿提前了,林老师和陈平原、黄挺教授带领我们潮汕三市30多位一线教师编写《潮汕文化读本》(下称“《读本》”)。

林伦伦《读本》手稿

这套充满着乡土气息、儿童趣味和文章魅力的教材型读本,目前已刊小学及初中共四册,分别由潮汕方言童谣、潮汕民间故事、歌咏潮汕古诗和当代潮汕学者散文引领,引发出一个个知识点,涵盖了潮汕地区的衣食住行、风俗礼仪、历史人物,组成了有关潮汕文化的百科知识文库。


三位大教授俯下身段为孩子们编教材,是为了帮助潮汕孩子更好地理解脚下的这方水土,感受活色生香的潮汕。


然而编教材,对林老师来说,只是第一步。

《潮汕文化读本》

《读本》是好教材,引入文体是它不同于其他乡土教材的显著特点。


但好教材也难教,难在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它的创新性,为此已定居广州的林伦伦教授于2017年年底专程回潮州为小学校长与老师们作《<潮汕文化读本>编写缘起、理念与发展路径》演讲,为一线老师作现场指导;


难教,还难在青年教师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为此林老师会经常在线微信《读本》研讨群,为执教团队作线上指导;


难教,也难在现成的教学资源少,为此林老师会敦促我们实践团队进行资源建设,包括潮汕童谣朗读音频、音乐、动漫画制作等。

2017.12.9林伦伦教授给小学教师演讲解读《潮汕文化读本》编写缘起和宗旨

2018年3月1日,元宵节的前一天,林伦伦教授出现在潮州市绵徳小学课堂,很用心地听着该校师生用潮汕方言上《读本》第一册潮汕童谣,课后与孩子们交流。场面难得,因难得而感人,因感人而温馨!


当初我仗着自己是林教授的“私淑弟子”,即便不合适他也不计较,大胆地邀请他进小学课堂,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当天近百名基础教育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市和县区语文教研员齐聚研讨,一个个实践团队争相与林教授合影,与他来个零距离接触。


林教授之所以乐意进小学课堂,我想他是用这种方式告诉教育者、媒体人和更多的人:


实践《读本》不仅仅是接地气的事儿,也是在践行中央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高度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潮汕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行列中,让更多的潮汕孩子受益。


不只谈情怀,身体力行啊!

2018.3.1林伦伦老师与潮州市绵德小学学生

当天,广东广播电视台《岭南方言童谣》纪录片摄制组拍摄了活动现场并与大家研讨。不为拍电视,因为我们的计划在先,林老师的答应在先。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项目,海外潮团出资购买《读本》,在东南亚华人社区及学校免费赠阅,唤起了海外潮人的共同记忆,有人听到童谣都感动哭了。


看到这样的报道,我不由地想起林老师,2013年他因要去马来西亚参加“三月三锣鼓响”文化活动(当年的主题是潮汕方言歌谣)并讲学,借道新加坡,他在新加坡醉花林的歌谣讲座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下了讲台还被热心的乡亲们团团围住索要歌谣著作,问哪里能找到“十五音”字典和新编潮州音字典。


他在《醉花林里说歌谣》一文写道:“我心头一热,答应大家,只要你们自己能到潮汕家乡来,要什么我都帮你们去找。”

2017年4月林伦伦教授在马来西亚做田野调查现场




潮汕方言与文化的研究、普及与传播,做得如此激情燃烧、一往情深,唯林伦伦教授也!





(本文作者系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教授)

本文为语保志愿者推文创作大赛参赛作品

排版 | 谢昭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保志愿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