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宋立宏:中国与阿什肯纳兹犹太人跨文化的相遇:以上海犹太难民的书写为中心

ZJUIAS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2022-07-15
6月1日下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234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报告厅举行。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宋立宏作报告,题为《中国与阿什肯纳兹犹太人跨文化的相遇:以上海犹太难民的书写为中心》。报告会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钱江主持。
 

宋立宏首先介绍了犹太人在中国的整体情况并梳理了相关研究。他指出,过去三十年里,犹太人与近代中国的相遇日益引起学界和大众的关注,相关研究集中在近代来华(主要是哈尔滨和上海)的犹太人,而我国当前对这一领域的史料整理在史料运用、理解和甄别上仍存在不足。
 
基于此,宋立宏以犹太难民在上海避难期间在犹太报刊上的书写为例,提出了自己对上海犹太难民记忆的观察。
 
首先,有必要区分原始记忆和再生记忆。宋立宏指出,亲历历史者的回忆固然有其价值和重要性,但追忆容易掉进的陷阱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追忆是可塑的,另一方面追忆还可以是自我辩护。因此,相对于后来的回忆录,他认为当时上海犹太报纸上的报道是更重要的史料,报纸对建立难民社团内的经济关系、创造社团的生产力、融入上海的经济生活不可或缺,但这些似乎在后来的再生记忆中被边缘化了;而报刊上的文学和文化为犹太难民在流亡时期营造了广袤的精神空间,是他们抵御逆境的生存方式。
 

宋立宏教授新书书影

China and Ashkenazic Jewry: Transcultural Encounters


再生记忆对原始记忆的遮蔽,引向了犹太难民和中国人之间有无互动这个有争议的问题。很多上海犹太难民在回忆录和口述中否认当时和中国人的互动,这亦成为当前犹太学者的共识。这样的观点显然会在上海犹太难民的个人记忆和中国人目前对他们的公共记忆之间拉出一道鸿沟。
 
随后,宋立宏从当时上海犹太人和中国人之间的通婚、犹太难民画家白绿黑(David Bloch)、米尔经学院、犹太汉学家唐维礼普及中文和中国文化、施托菲尔创办《黄报》以及上海犹太报刊上犹太难民与中国人的互动为例,重新审视对中国人和犹太难民互动的否认。他指出,上海犹太报刊种类繁多,恰恰反映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社交壁垒非常森严;而在纳粹大屠杀的阴影下,犹太学者更愿意强调犹太人的幸存取决于他们内部的友爱互助,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否认与中国人的互动也就不足为奇。
 
最后,宋立宏聚焦在来沪犹太难民史料整理中成就斐然的一位犹太学者伊爱莲(Irene Eber),探讨其犹太认同和职业召唤之间的关联,借此辨析海外汉学家的问题意识和运思脉络。

报告会交流环节,张弘、侯俊丹、余旸、钱江等学者,就犹太人与异族通婚及血统、六角星、芝加哥学派的社区研究、中国—犹太难民互动中的犹太精英阶层、礼的融合、日本人与犹太难民的互动、犹太人的流亡文学形态等话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探讨。


文字:夏春璐

摄影:陈彧婷

编辑:陈彧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