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告 | 余旸:历史作为象征——卞之琳1937–1949年思想转变研究

ZJUIAS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2022-07-15


主 题:历史作为象征——卞之琳1937–1949年思想转变研究

主    讲:余旸   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

时 间:5月25日(周三)下午2:00

地   点: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三楼报告厅


内容简介

关于卞之琳,一般公认其为优秀的现代象征主义诗人,指向都是1937年,即抗战爆发前那位写作《圆宝盒》、《白螺壳》的诗人,在已有研究中,1937年抗战爆发后卞之琳的文化思想形象一直较为模糊。本报告聚焦于1937年后,考察抗战爆发后卞之琳的系列写作,试图指出卞之琳抗战写作的思想意义。实际上,与早期晶莹而朦胧的现代主义诗歌写作相比,卞之琳抗战时期的写作发生了重大转变。首先,从写作对象来说,卞之琳这一时期不再聚焦于个人人生感受,而是“在邦家大事的热潮里面对广大人民而写”;其次,当抗战历史进入卞之琳的视野,此前形成的“结晶”的象征主义,结合传统思想,发展为一种将“历史”作为象征来加以处理的艺术观,而其早期形成的“生生之为易”的人生观也被充实拓展为“螺旋旋进”的历史自然观。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象征主义的历史视野中,卞之琳将1941年初“皖南事变”导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视为“螺旋旋进”自然历史观中顿挫的一环来加以把握。报告将通过对吴伯萧与卞之琳同一行军旅程中三篇随笔进行比较,指出卞之琳“以历史为象征”的艺术观的特征,并将之放在抗战这一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比较卞之琳、穆旦与吴伯萧这些“五四之子”们不同的思想历史认知路径,从而呈现出卞之琳战时独特的思想认知形象。





主讲人介绍

余旸,原名余祖政,出生于河南信阳。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201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为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致力于社会思想史视野中的现当代诗歌研究,并以相当精力关注文革后中国大陆学术思想文化变迁。出版诗集《还乡》(2015),著有《“九十年代诗歌”的内在分歧——以功能建构为视角》(2016),并与贺照田等合著《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2018)。曾获2007年刘丽安诗歌奖,2017年重庆文学奖。


说明:因疫情原因,进入校园须有浙大校内通行码。


海报:陈彧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