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中国文字学报》2022年第12辑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重  磅|“汉语方言语法特征语料库”正式上线!

2023-08-18

刊讯|SSCI 期刊《双语:语言与认知》2023年第1-3期

2023-08-17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2023-08-16

《中国文字学报》

2022年第12辑 

    《中国文字学报》2022年第12辑共刊文31篇。本辑由中国文字学会主办并约稿组稿。刊物一直遵循“促进国内外文字学界学术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推动学科发展”的宗旨,为从事中国汉字研究的中外学者和专家搭建一个很好的互助和交流平台。该书收入文章31篇。内容范围比较广泛,如甲骨文的研究、俗字的考证、古籍的考辩、现代汉字研究、国际汉语教学独体字的研究、《说文解字》的英译探索、古籍数据库融媒体的开发应用等等。所收论文是由国内外文字学界专家学者所投稿,后经中国文字学会编委会进行审定录用的。欢迎转发扩散!



目  录  

01 关于甲骨文中“㲹”“眢”是否表总括的考察 / 张玉金

13 释殷墟甲骨文“”字 / 时兵

21 论“商代陶文”应单独列为一系——兼谈“陶文”与“陶符”的区别原则 / 黄亚平

33 上古时期汉字规范综述 / 张素凤

46 《鸟虫书通考》补遗 / 曹锦炎

53 郑氏厨鼎补释 / 程燕

57 史墙盘“疆”小补 / 计世和

61 释它簋盖铭中的“怀属” / 薛培武

66 晋侯苏钟所涉战争地名集释 / 姜林宏

77 关于《穷达以时》中旧释为“叴”和“叴”的释读 / 李家浩

88 说“咠”及其相关字 / 徐在国

92 清华简《系年》“曾人乃降西戎”再议 / 张新俊

108 “安堵”与“案署” / 袁金平

116 清华简(八)(九)新见专字选释五则 / 周翔

121 楚简札记三则 / 贾旭东

129 楚简文字考释四则 / 王磊

136 金文与楚简合证二则 / 滕胜霖

141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数据库的开发与使用 / 田立宝

146 燕玺残字考释四则 / 张振谦

152 读《管子》札记一则——兼谈汉印中的“士”类私印 / 李鹏辉

157 古玺考释五则 / 张飞

163 续论“厷”及相关诸字 / 陈晓聪

168 俗讹字“閦”考辨 / 杨琳

178 “毋丘”补释 / 尉侯凯

184 “疑”字补说 / 顾王乐

188 “对”的引申义列梳理——兼论“对”的词义发展 / 万梅

193 契约文书“畛”字俗体考 / 韩志周

204 中医古籍疑难俗字辑考十则 / 马乾、周艳红

213 《续修四库全书》本《新校经史海篇直音》勘误举隅 / 李莹娜

221 《说文解字》文本英译初探 / 张宏国

228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音符独体字研究 / 沙宗元、宋福艳


提  要  

关于甲骨文中“”“眢”是否表总括的考察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关于甲骨文中“㲹”和“眢”的意义和用法,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它们都是祭祀动词,二是认为它们都是表总括之词。本文认为,前一种说法是可信的。关键词: 甲骨文 㲹 眢

释殷墟甲骨文“”字

时   兵    安徽大学文学院 

摘  要:“”字常见于殷墟甲骨文中,其字形从大从丙,丙亦声;其本义是“手持几案”。卜辞中,“”单用表示持几供神凭依;“献”连用表示授几供人凭依。“”又用作氏族名称,读作“房”。它又假借为“报”“彭”。卜辞中另有从雨从的字,读作“肪”。

关键词: 甲骨文 持几 报壬 趽

论“商代陶文”应单独列为一系——兼谈“陶文”与“陶符”的区别原则

黄亚平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无论从社会发展程度,还是从成熟的汉字体系业已形成并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商代都存在包括陶文在内的通行汉字。“商代陶文”应是一种体系性的存在,它是商代通行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较早出现的那一部分。正确区分“商代陶文”和“商代陶符”应坚持“字符传承原则”和“有限记语原则”,凡字符来源清楚、符号传承链条明确,且能在同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找到相对应符号者,可视为“商代陶文”。对表意文字早期的初文而言,只要能基本实现表意和信息传递功能,有限记语或表现语音,就已经达到了“文字”的程度,未必完全记语才能算是“文字”。“商代陶文”主要包括“记数陶文”和“记名陶文”等内容,它们均与甲骨文、金文存在一脉相承的符号关联,其符号传承和相互渗透的痕迹比较明显,同属于商代通行文字系统,汉字发展史研究应给予其相应的位置。

关键词:商代陶文 字符传承原则和有限记语原则 记数文字和记名文字

上古时期汉字规范综述

张素凤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摘  要:文字统一规范是思想文化统一的基础,因此历次改朝换代往往都会伴随着文字的统一和规范。先秦两汉阶段有迹可循的汉字规范有:黄帝统一各个部落后,史官苍颉对汉字的整理规范;周代以《史籀篇》为代表的汉字整理规范;秦代“书同文字”;西汉以官吏选拔和考核等引导的汉字规范;东汉以石刻经文和《说文解字》为代表的汉字规范。其中秦代“书同文字”,从字体角度说是失败的,从字构和字用规范角度说,是十分成功的。总的来说,汉字整理规范的历史就是人为规范和自然发生的“不规范”反复互动,促使汉字一次次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汉字 规范 统一 说文解字 

《鸟虫书通考》补遗

曹锦炎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摘 要:文章对近年新见的六宗鸟虫书铭文资料加以考释介绍,作为《鸟虫书通考》的补遗。四件为越王剑、铍,一件为蔡侯戈,一件为郯公铍。郯国兵器为出土文物首见。郯公铍用“棘”自名,为文献中一般训为戟或矛的“棘”提供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鸟虫书通考》 越国青铜器 补遗

郑氏厨鼎补释

程    燕    安徽大学文学院 

摘 要:南阳物资城春秋墓M3出土的铜鼎,原被释作“郑佗之厨鼎”的铭文应为“郑(地)之頭(厨)贞(鼎)”。该鼎与蔡侯申鼎铭格式完全相同,形制也属于典型的楚鼎样式。

关键词:郑氏厨鼎 地 厨 楚鼎

史墙盘“疆”小补

许世和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摘 要: 史墙盘铭“疆”旧多误解,朱忠恒先生将“”读为“勉”可从。我们对朱文略做补说,并认为“勉尹”乃偏正结构,铭文言康王努力管理广阔之疆土。

关键词:史墙盘 

释它簋盖铭中的“怀属”

薛培武    苏州图书馆 

摘 要: 它簋盖铭文“用怀我多弟子”中的“”字,左旁应分析为“尌”字古形。该字在铭文中可读为“属”,义为“赘连”“集合”。铭文揭示了作为大宗族长的“它”祈求祖先帮助维系家族和谐关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大宗的收族手段。

关键词:尌 属 怀属 收族

晋侯苏钟所涉战争地名集释

姜林宏    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研究所 

摘 要晋侯苏钟铭文记述了周王亲征、攻伐夙夷的三次战争,补充典籍史书之未及。铭文所涉战事记述详细,共记载了“”“”“夷”“城”“淖”“列”七处具体地名。本文通过集释各家之说,综合字形、铭文记载与实际地望,以北宿说为出发点,考订“夷”为山东东平。三次战争围绕郓城展开,晋军先后进攻顾地、郓城,进而追击郓城西及西北的溃逃之敌。

关键词:晋侯苏钟 夙夷之战 战争地名

关于《穷达以时》中旧释为“叴”和“叴”的释读

李家浩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摘 要: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中有旧释为“叴”和“叴”的字词,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本文根据在郭店楚简公布之后新发现的古文字资料和古文字研究成果,对所谓的“叴”和“叴”进行了重新研究,在释读方面提出了与学术界完全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勹 傅说 负槅

说“咠”及其相关字

徐在国    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 

摘 要楚简中有“”及以之为偏旁的字形,过去释作“肙”,本文认为其下与“月(肉)”有别,而是手形与人形的下部分,故应改释作“咠”。“咠”的早期写法象拱手行礼之形,应为“揖”的初文,并对相关字形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上博简 曹沫之阵 咠 揖

清华简《系年》“曾人乃降西戎”再议

张新俊    河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国语·周语》“王降狄师以伐郑”,韦昭注训“降”为“下”。战国秦汉文献中有“下兵”的说法,学者或据韦注为清华简《系年》“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之“降”做解。通过对“下兵”的考察,我们认为“降”是不能训“下”的,当是“征”之形近误字。

关键词:《系年》 下兵 降 征

“安堵”与“案署”

袁金平    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摘 要:《史记》《汉书》等史籍习见“安堵”“按堵”及“案堵”等语词,旧注以及现代各种译注类著述对其所做的解释分歧很大,甚至存在诸多误解。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出土的语言资料,通过文献、语义分析,认为“安堵”(包括“按堵”“案堵”)与《史记》中的“案署”同为一词,意即“安处其位”。同时,文章还就“堵”“署”的关系、“安”“署”的准确释义等问题做了较深入论证。

关键词:安堵 案署 岗位 安居其位

清华简(八)(九)新见专字选释五则

周翔    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摘 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八)(九)两辑中有器物纯粹之“粹”的专字“”,声音变化之“变”的专字“”,过错之“尤”的专字“”,祭祀名“薶”之专字“”,袭夺财物之“袭”的专字“”。这些新见专字或新写法需要结合旧说,重新释读或补充。

关键词:清华简(八)(九) 新见专字 释读

楚简札记三则

贾旭东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本文对上博简、清华简中一些有争议的字词进行了重新释读。本文认为,上博一《孔子诗论》简5、简6“秉(文)之德”的“文”,并非“文王”之“文”,而应为文德之文,当训为美也、善也。清华三《芮良夫毖》简8“谁适为王”为宾语前置句,“适”应理解为衬音助词。清华七《子犯子余》简4“吾主不闬良规”之“闬”当读为“扞”,为抵制、抵距义。《韩非子·备内》篇的一段话可与简文相关语句对照。

关键词:上博简 清华简 (文) 适 闬

楚简文字考释四则

王磊    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摘 要本文对楚简中的4个字形重新进行了考释,分别为清华简五《厚父》的“泆”,上博简四《曹沫之陈》的“黔”,上博简六《孔子见季桓子》的“丘”,上博简八《成王即邦》的“於”,曹家岗楚墓竹简中的“杭”字。

关键词:楚简 文字 考释

金文与楚简合证二则

滕胜霖    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摘 要:《集成》9452少府盉的“”可分析为从糸,从刃,声,读作“璩”,指盉盖上的连环。清华简《赵简子》简10“”亦从声,读作“”,刺绣义。结合清华简“曼”的写法,《集成》10320宜桐盂器主名“”应改释作“”,分析为从宀,省声。

关键词:少府盉 《赵简子》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数据库的开发与使用

田立宝    安徽大学文学院  

摘 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数据库是面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文本与图像的信息检索软件,它以Access数据库为语料的储存介质,通过简易的可视化操作实现信息检索及图像显示等功能。使用者可以选择或设定查询条件,快速检索或统计出相应古文字的形体结构、音韵特征、注释及竹简图像等各种信息。

关键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数据库 检索 统计

燕玺残字考释五则

张振谦    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河北大学传世字书与出土文字研究中心 

摘 要:有的古文字因拓片字形笔画不清而难以辨识,利用电脑技术进行笔画修补,可以使其字体在一定程度上复原,这是辨识古文字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电脑技术可将燕玺中的“网”旁文字,“隹”旁文字“雚”“脽”“倠”的笔画修补复原,从而得以辨识。

关键词:电脑技术 笔画修补 燕玺文字 考释五则

读《管子》札记一则——兼谈汉印中的“士”类私印

李鹏辉    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摘 要:本文根据出土传世的汉印材料,对《管子·山至数》中的“请士”进行训释,其或可训为“诚士”,意为“真正的士”。汉印中有不少称“某士”的私名印即“士”类私印,其大多数应为美称。

关键词:《管子》 汉印 校读 “士”类私印

古玺考释五则

张   飞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摘 要:文章对六枚战国私玺做了考释,认为原先释为“”的字,应改释为“谢”;原先释为“”的字,应改释为“射”;原先释为“”的字,应改释为“族”;原先释为“”的字,应改释为“”;原先缺释的两个字,应分别释为“长”和“”。

关键词:战国 私玺 姓氏 古文字

续论“厷”及相关诸字

陈晓聪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古文字中,从又从日之字应为“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这种写法的“厷”以及与之相关的形体,如以及合文“有日”等。

关键词:从又从日 厷 有日

俗讹字“閦、”考辨

杨   琳    南开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对俗讹字“閦、”的形音义做了考辨。“閦”最初是为音译佛经中的阿閦佛而造的字,“阿閦”的梵语原文为Akobhya,“閦”对应的是ko,但《集韵》等辞书中“閦”音初六切,与ko差别很大。Akobhya也译作“阿刍鞞耶”,“刍”上古音为初母侯部,与ko近似,由此类推,“閦”的读音应该与“刍”相同相近,不应读初六切。慧琳《一切经音义》中“閦”音“初菊反”,本文认为“菊”当为“蒭”之讹误。初蒭反即音刍。因“蒭”讹误为“菊”,“菊”“六”同韵,故后人用书写简便的“六”替换了“菊”。所以,“閦”今应读chú。”字见于《全唐诗》,然各种大型字典如《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等均未收录,音音不明。本文指出“”为“”之讹误,“”或误为“林”,或作“柿”,义为树木茂盛,今应读pèi。”字《汉语大字典》释为“音义未详”。本文认为“”为“袍”之手写体的形讹或误识。敦煌变文《燕子赋》“密箄相”之意迄今不明,本文认为“骸”为“混”之音借,义为混合。

关键词:俗讹字 閦   

  

“毋丘”补释

尉侯凯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摘  要:复姓“毋丘”系以地名为氏,它的首字应当写作“毋”而非“毌”,这既有战国秦汉印章等出土资料证明,又有后世方言作为旁证。古代没有“毌丘”一地,《史记·田完世家》“伐卫,取毌丘”之“丘”当系衍文。“毌”是古贯国的所在地,后世的贯姓即由此而来,但它与复姓“毋丘”没有什么关联。“毋丘”在汉代写作“牧丘”,它的地望应该在今山东平原一带。关键词: 毋丘 毌丘 牧丘 复姓

“疑”字补说

顾王乐   安徽大学文学院

摘  要:《说文解字》“疑”字的小篆来源于秦文字,所从之“止”乃“匕”形之变,所从之“子”则可能是附加的声符。秦文字中的“疑”字是在“”的基础上加“子”声分化而成的,与甲骨金文中的并无形体演变的关系。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秦文字 疑  

“对”的引申义列梳理——兼论“对”的词义发展

   梅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部

摘  要:“对”在古今汉语中用法多样、释义丰富,由基本义“回答”经引申而形成了一个有章可循的义列,包括“回答;回应”义、“面向;朝着”义、“两两相对”义、“成双成对”义、“比对;调整”义、“平均两份”义和“掺和;交换;抵偿”义。本文通过梳理这一引申义列的衍生过程,考察“对”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源流关系,以期对词义发展的探索有所增益。关键词: 对 引申义列 词义发展

契约文书“畛”字俗体考

韩志周    西北大学文学院

摘  要:“畛”是契约文书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字,因其出自民间百姓之手,所以该字的俗体字形极其丰富,多达三十余个。文章从俗文字学角度出发,逐一探究“畛”的不同俗体字形发展演变轨迹及字际关系,以期为相关字书的编纂、修订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契约文书 畛 俗字 考释 

中医古籍疑难俗字辑考十则

       西北大学文学院

周艳红    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

摘  要:中医古籍中疑难俗字不利于今人阅读和阐释古代中医文献,也不利于古医籍的数字化加工和中医药信息知识元的提取和标引。文章通过形音义互求、文献比勘等方法,对中医古籍中的10个疑难字进行了考释,沟通了相关字际关系,并校订了今人整理中医古籍中的部分失误。关键词: 中医古籍 疑难字 考释 字形

《续修四库全书》本《新校经史海篇直音》勘误举隅

李莹娜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

摘  要:《新校经史海篇直音》是现存最早的全直音字典,在字书史和语音史上有一定地位。此书在明代有数种刻本流传,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的是刊刻时间明确的版本中最早的。将《续修四库全书》本《新校经史海篇直音》与其他版本对比可知其错讹之处甚多,部分错讹亦偶现于其他版本。兹择要指出40处,分为字目、注音、释义三类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续修四库全书》 《新校经史海篇直音》 国图本 内阁本 哈佛本  

《说文解字》文本英译初探

张宏国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摘  要:《说文解字》有丰富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将其译介出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说文解字》中的语言学术语主要采用异化翻译方法,并辅以释义。《说文解字》的文本英译采用深度翻译策略,需要加注文化内涵。关键词: 《说文解字》 英译 异化 深度翻译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音符独体字研究

沙宗元 福艳    

安徽大学文学院 

摘  要:音符独体字是指参构合体字并在构字后具有较完备表音功能的独体字。本文依据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现代常用独体字表》(GF0013-2009)中对独体字的界定,梳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2014版)所附《常用汉字表》(1—6级)范围内用作音符的独体字,并对音符独体字的相关属性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国际汉语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音符 独体字 表音功能 国际汉语教学


期刊简介   

   

     《中国文字学报》是由中国文字学会主办,研究国内外文字学理论的期刊。内容范围比较广泛,有对中国文字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有文字学研究的热点,如甲骨文中单字的考察与研究,甲骨文与原始楔形文字会意字的比较研究等;又有对汉字简化与规范的思考,如汉字规范的现实回归等;另外也包括汉字文化及辞书中有关汉字的研究等。


                                                                                              《中国文字学报》编辑部

本文来源:《中国文字学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推  荐




重  磅|“汉语方言语法特征语料库”正式上线!

2023-08-18

刊讯|SSCI 期刊《双语:语言与认知》2023年第1-3期

2023-08-17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2023-08-16

刊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2023-08-15

刊讯|《外语高教研究》2023年第3辑(附件征稿启事)

2023-08-13

刊讯|《国际中国语言学报》2023年第1期

2023-08-11

刊讯|SSCI 期刊 《语言政策》2023年第1-2期

2023-08-09

刊讯|SSCI 期刊《语言教学》2023年第3期

2023-08-08

刊讯|《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附征稿启事)

2023-08-06

刊讯|SSCI 期刊《语言教学研究》2023年第1-4期

2023-08-05

刊讯|《南方语言学》2022年第2期

2023-08-03

刊讯|SSCI 期刊 《语言学习》2023年第2期

2023-08-02


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务必备注“学校/单位+专业/研究方向“

今日小编:  东东咚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刊讯|《中国文字学报》2022年第12辑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