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书推荐|应学凤《从语音象似到韵律象似》(留言赠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文万象 Author 人文万象

刊讯|《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4期(留言赠刊)

2023-01-29

好书推荐|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留言赠书)

2023-01-15

学术会议|第二届华语教学发展史国际研讨会

2023-01-29


好书推荐

从语音象似到韵律象似

应学凤 著

2022年08月出版

978-7-5228-0365-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语音象征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种语言都有,但老话题有了新认识。本书把一个语音单位和一个语义单位的象征关系称作语音象似,把音的组合和义的组合之间的象征关系称作韵律象似。语音象似部分讨论了响度象似、复杂性象似、重度象似、调型象似等,韵律象似部分讨论了多少象似、轻重象似和松紧象似等。韵律象似和语音象似高度关联,音的组合前后两部分的响度不同、重度不同、音节数目多少不同,音节组合的轻重、多少和松紧也不同。


作者简介

应学凤,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学。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绪 论

0.1 研究对象

0.2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0.3 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0.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1.1 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

1.2 任意性与象似性争论的关键问题

1.3 任意性与象似性概念的理解

1.4 连续统中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1.5 搁置争议:象似性取向的积极意义

1.6 小结

第二章 语音象似与韵律象似

2.1 引言

2.2 语音象似性研究

2.3 韵律象似性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的语音象似

3.1 引言

3.2 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语音象似性表现

3.3 《反义词词典》单音节反义词语音象似的统计分析

3.4 单音节反义词语音象似性的认知解释

3.5 小结

第四章 指示代词的语音象似(一)

4.1 引言

4.2 指示代词的音响度象似

4.3 指示代词的复杂性象似

4.4 小结

第五章 指示代词的语音象似(二)

5.1 指示代词语音象似的统计分析

5.2 指示代词语音象似性的认知解释

5.3 小结

第六章 鸟名的语音象似

6.1 引言

6.2 鸟类名称语音象似的调查统计

6.3 鸟类名称语音象似的三大原则

6.4 小结

第七章 叹词的声调象似

7.1 引言

7.2 电话交际中叹词“喂”变调现象的社会调查

7.3 电话交际中叹词“喂”的音义关联

7.4 不同语境下电话交际中“喂”的声调和语义

7.5 小结

第八章 拟声词的松紧象似

8.1 引言

8.2 现代汉语拟声词语音结构规律考察

8.3 现代汉语拟声词音节的抑扬格局

8.4 抑扬节奏、右重模式与松紧象似

8.5 拟声词松散模式的认知解释

8.6 拟声词抑扬节奏、松散模式的跨语言比较

8.7 小结

第九章 动宾饰名复合词的松紧象似

9.1 引言

9.2 VO、OV搭配类型与动宾饰名复合词类型

9.3 动宾饰名复合词的松紧象似阐释

9.4 “V双O双N”式动宾饰名复合词的松紧与语义

9.5 两种生成方式与“O单V单N”式复合词的来源

9.6 小结

第十章 定中黏合结构单音节定语位置的松紧象似

10.1 单音节定语位置的韵律制约

10.2 单音节定语位置韵律与句法、语义互动的制约

10.3 单音节定语位置的语义制约

10.4 三种解释的对比分析

10.5 黏合和组合结构差异下的松紧象似制约

10.6 “XX大词典”“大XX词典”的松紧象似阐释

10.7 “东长安街”“西长安街”等路名的松紧象似阐释

10.8 上海市单音节定语路名的调查

10.9 单音节定语居首的条件与限制

10.10 小结

结 语




END


对象似性术语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象似性仅相当于皮尔斯所说的影像象似符(imagic icon),广义的象似性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据性”。Haiman的定义是,当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外形、长度、复杂性以及构成成分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这一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时,这一语言表达式就具有象似的性质。


王寅把象似性更简单地描述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相似的现象。”大家对象似性的理解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但实质都是相同的,即在认知语言学的背景下强调象似性是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方式。


目前,国内关于象似性类型系统的研究文献不多。严辰松把语言理据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然后把广义理据再分为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外部理据主要有拟声、拟象、临摹、省力四类,内部理据主要有形态、语音、语义三类。目前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是关系象似,距离象似、顺序象似、数量象似、复杂性象似、重叠象似、标记象似都属于关系象似,“关系象似”属于形态理据。


语音象似主要有“摹形”和“拟声”。摹形主要指用口腔摹发音之形、事物之形等,如与叫喊、发怒有关的词的音义关系。拟声不单指拟声词,还包括语音象征、音义联觉(phonaesthesia)。国内有关英语字母词的音义象似研究比较多,汉语的语音象似研究比较零散。随着音义关系研究的深入,音义象似关系的研究正成为一门学科——音义学。音义学以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书稿关注到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联,基于最小对比对和数量统计的方法考察了单纯词的语音象似和双音节及以上复合词和复合结构的韵律象似,发现语音象似和韵律象似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


书稿从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争论入手,提出象似论是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承认任意性还是理据性实质上是一种研究的态度,把语言符号看作任意的只会使我们放弃对其深层原因的探究。”“语言的任意性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误导或削弱了我们对语言进行深入探讨的可能性……是一个十分消极的观点”,象似性观点“则鼓励我们不断探求语言世界背后所隐藏的规律”,而我们“语言研究者的责任在于解释;……比消极地承认任意性远为重要”。


严格意义上说,韵律象似是一种语音象似。语音包括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质音位的象似包括元音和辅音的象似,非音质音位的象似包括声调、重音、音长和音节数目多少的象似。由于汉语里声调附着于字上,与元音、辅音关系紧密,所以,我们把声调象似也放在语音象似部分进行讨论。语音象似和韵律象似虽然大体可分,但也有交叉、交融的地方,例如,指示代词复杂性象似更宜看作韵律象似。


基于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指示代词、鸟名、叹词、拟声词、动宾饰名复合词和定中黏合结构的音义关系为对象,本书通过对各种语音象似和韵律象似的语言现象的细致探究,阐述了响度象似、升调象似、重度象似和松紧象似的解释力。


第一,响度象似规则:在最小对比对中,概念上的大小、强弱、远近与响度大小关联。元音、辅音和声调的响度高低不同,元音在整个音节的响度贡献最大,声调次之,辅音最小。元音响度高低往往与开口度大小相关,开口度越大,音高越高,响度越低。因此,又可以根据元音开口度大小象似概念上的大小、强弱和远近。现代汉语声调平声调值高,上声调值低,但两者开口度上没有多大差别,从响度高低看,平声比上声响亮。去声比较特别,虽然收尾调值是1,但因为发音比较急促用力,音强大,所以去声具有两面性。与元音音高和响度的关联不同,现代汉语中平声调值高,响度高,上声调值低,响度低。


要特别强调的是,概念上的大小和响度高低、元音高低前后的关联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不能说某个音素必然表“大”,某个音素必然表“小”。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表“小”和反面词项的元音开口度小、响度低,声调多为调值低的上声,这也是相对于“大”和正面词项的元音开口度大、响度高而言的。近指代词的元音多为高元音,也是相对于远指代词的元音多为低元音而言的。


第二,升调象似规则:声调调值高低与概念上大小、强弱和远近有象似关系,声调调型也具有象征意义,上升的调型与亲昵、不确定、疑问有关联。电话招呼语“喂”的声调读作阳平与高调表“不确定”相关,因为打电话时招呼语“喂”表达的是疑问,询问“有人在吗?”的意思。电话招呼语“喂”有的时候也读作上声,调值为214,调型是先降后升。


陆丙甫先生明确指出升调与疑问有关联:升调天然地适合表示疑问,许多语言的疑问句以升调收尾,汉语的疑问词一般用以升调收尾的阳平和上声。比如,阳平疑问词“谁、什(么)”,上声疑问词“哪、怎、几”。其实,即使把无意义的简单声音[a]、[m]等发成阳平或上声,都自然带有疑问的色彩。


疑问存在程度的差异,可以是有疑有问,也可以是有疑无问、无疑而问。所以,升调还可以进一步表示不确定、不自信、可商量、亲昵等。现代汉语单音节人称代词有我、俺、你、咱、您、他、她、它,其中“我、俺、你”是上声,“咱、您”是阳平,只有“他、她、它”是阴平,也就是说,第一、第二人称的是阳平或上声,第三人称的不是。这是因为升调可以表示亲昵,进而表示礼貌。第一、第二人称称谓的是在场的交谈者,第三人称称谓的是不在场的人,因而前者用表示亲昵、礼貌的升调,而后者不需要。


现代汉语单音节亲属称谓词也多用升调,统计了36个单音节亲属称谓词,发现上声的比例超出一般词语的比例。例如:

(1)阴平(9个):爹、妈、姑、公、叔、兄、哥、孙、甥

(2)阳平(7):爷、娘、婆、姨、儿、侄、媳

(3)上声(11):祖、姥lǎo、奶、伯bǎi、母、姐、姊、嫂、婶、子、女

(4)去声(9个):爸、父、舅、弟、娣、妇、丈、妗、妹


在现代汉语中,去声占比最多,上声最少,阴平和阳平比例差别不大,具体数据是阴平25.19%,阳平25.35%,上声16.71%,去声32%,轻声0.75%。但这36个单音节亲属称谓词,根据现代汉语读音,阴平占比25%,阳平占比19.4%,上声占比30.6%,去声占比25%,上声占比远超一般语言中的比例。比较发现,现代汉语单音节亲属称谓词上声所占比例是一般语言上声比例的近2倍。我们认为,单音节亲属称谓词用升调的上声,是因为亲属间互相称谓时表达亲昵的需要。很有意思的是,阴平、去平的称谓词读成升调,也有亲昵的意味。


第三,重度象似规则:在最小对比对中,音节长短、轻重象似距离的远近、物体的大小等。跨语言考察发现,指示代词远指、更远指比近指的音节更长、音节结构更复杂。最小对比对中,元音拉长、音节重叠、重读等更倾向于表示远指、更远指。一些语言指示物体的长短不同,语言形式也不同。德赛克语近指长形为hini,短形为ni;远指长形为gaga,短形为ga。音节长短还可以象似声音持续时间长短,布谷、鹡鸰、鸲鹆的叫声很长,且前后两部分音色不同,相应的鸟名都用了两个音节,这也是典型的重度象似。响度象似和重度象似都是数量象似,可以看作响度和长度两个维度上的数量象似。


第四,松紧象似规则:松紧象似是指结构体的松紧与结构体的语义和语用有关联。在最小对比对中,紧的结构体指称性强,松的结构体陈述性强。结构体的松紧受节律形式和结构形式松紧的影响,节律形式松紧和结构形式松紧两两配对,理论上有四种可能,但实际上主要存在三种类型,呈现“四缺一”格局:


1.节律形式紧+结构形式紧

2.节律形式松+结构形式紧

3.?节律形式紧+结构形式松

4.节律形式松+结构形式松


下面以述宾结构和名名定中结构单双音节搭配为例,简要说明上述配对类型的松紧。名名定中结构与述宾结构相比,结构形式前者紧,后者松;节律形式2+1紧、1+2松。紧的名名定中结构采用紧的节律形式2+1则是最紧的结构体,如沙发床、铅笔刀。紧的结构采用松的节律,则是松紧适中的结构体,如校领导、布棉袄。松的结构形式配紧的节律形式的结构受限,如2+1式的述宾结构[5]是受限制的结构,宾语只限于极少数没有双音节弹性词的“人”“鬼”“钱”等。松松配对的1+2式述宾结构则是能产的结构。


松紧象似和响度象似、重度象似密切相关。松紧象似中的节律松紧受结构体前后两部分响度大小差异或重度差异影响。结构体呈现前响后弱的话,就是左重模式、扬抑节奏,是紧的节律形式;反之,就是松的节律形式。结构体前后两部分音节长短不同,也会影响节律松紧,这是重度象似与松紧象似的关联。


“冬天冷的时候,能穿多少就穿多少;夏天热的时候,能穿多少就穿多少。”这是坊间流传的一则语言游戏,“多少”的“少”重读是短语,轻读是词,这也说明松紧象似与重度象似有密切关联。


节律有松紧之别,结构也有松紧差异,节律松紧和结构松紧可以叠加,松紧结构语义不同、语用有别。松紧象似可以解释许多语言现象,例如,可以解释“意见征求稿”和“征求意见稿”、“血凝酶”和“凝血酶”的对立,可以分析“新江湾城(上海)”和“钱江新城(杭州)”、“中国南海”和“南中国海”这样的结构为何同时存在,语用有别。


松紧象似和轻重象似、音节数目多少象似的关联,我们在2.3.5节有过分析。下面介绍陆丙甫、应学凤关于松紧与形态标志多少之间关联的讨论,希望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松紧象似原则。


陆丙甫、应学凤提出结构松紧与形态标志多少有关联。跨语言的调查表明,在动词短语中,与后置论元相比,前置论元与核心动词的关系较松散(前松后紧),并且更需要或需要更多表示它与核心动词间语义关系的形态标志(前多后少)。名词短语中的情况正好相反,与前置定语相比,后置定语与核心名词节律的关系通常较松散(前紧后松),并且需要更多形态标记(前少后多)。


先看动词短语内部“前松后紧”和形态上“前多后少”的关联。“学习/张三”中,前后两个成分很紧凑,除了插入动词后缀外,不能插入除了定语之外的任何句子成分。而“向张三//学习”前后两部分相对松散,中间可以插入不少成分,如“向张三虚心地学习”。这就是以动词为核心的动名组合(动核名从组合)内部的“前松后紧”现象;并且,同样一个论元“张三”,前置时必须带一个语义标志“向”(除非“张三”为话题,如“张三,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后置时不能带,这就是动核名从组合内部的形态的“前多后少”现象。动词与后置论元的结合显然比与前置论元的结合紧密得多。前置时可以在它们和核心动词之间插入种种成分,包括施事主语和方式状语等,而后置时能够插入的成分受到极大的限制。例如:


(5)a.流下了眼泪   b.眼泪//流下了

(6)a.不认识这个字  b.这个字//不认识

(7)a.吃过了饭    b.饭//吃过了


上述语料或多或少可以理解为有关论元前移之后,成了主语,因此,上述松紧差别可以解释为主谓关系松于动宾关系。但有些动词后的论元提前后不能分析为次话题或小主语,同样的论元前置时往往比后置时更需要表示它和动词之间语义关系的语义标志。例如:


(8)a.看完了这本书。  b.把这本书//看完了。

(9)a.来了北京。    b.到北京//来了。

(10)a.撤军朝鲜     b.从朝鲜//撤军


前置论元和动词关系的松散,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Dryer & Gensler 关于449种VO型或OV型语言动宾间是否可以插入状语型成分的调查,结果显示OV型语言的O、V之间更容易插入状语型成分。

表11-1 VO型或OV型语言动宾间能否可以插入状语型成分


表11-1表明,VO之间几乎插不进任何状语型成分,而OV之间很容易插进那些成分。


除了动词短语结构松紧与形态多少存在关联,名词短语内部的“前紧后松”和形态“前少后多”也存在显著的关联。动词短语中前置从属语(主要是论元)比后置的更容易带格标志,但在名词短语内部,情况正好相反:{名—定}组合中,以核心名词为静止坐标原点,定语的情况是“前紧后松”而形态上“前少后多”。例如:


(11)一匹白(的)马——一匹马,白的

“一匹白(的)马”中的定语标志“的”可以省略,而当定语“白”后置时,如“一匹马,白的”,其中“的”就不能省略。


Greenberg 的“共性21”也可以进一步证明,[定—名]排列之间的结构比[名—定]之间的结构更紧密这一现象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

如果某些或所有副词后置于它们所修饰的形容词,那么这种语言中的形容词也后置于名词(而且以动词前置于名词性宾语为优势语序)。


形容词定语前置时,它和核心名词之间不能插入程度副词等修饰语,而后置时可以。这说明形容词定语前置时,定名结构更紧;形容词定语后置时,定名结构更松。Hetzron也注意到了定语位置先后和松紧的相关性,“形容词都后置于名词的]所有情况下,总有某些手段使这些形容词相互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从而使自由语序显得不那么麻烦”。


陆丙甫、应学凤针对结构松紧与形态标志多少的关联指出,结构松散度和形态标志度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基本趋势就是结构越松散,形态标志度越高。假设结构的松散和形态标志度之间的上述相关性不是偶然的,那么,这或许能用“距离—标记对应律”的引申去解释。事实上,结合松紧可以看作距离远近的一个方面,结合越松散,可以说距离越远,因此就越需要带标志两者之间关系的标志。陆丙甫讨论“距离—标记对应律”时,主要指“相对距离”,即比较不同从属语和核心的距离差别。这个对应律可以自然扩大到“绝对距离”,例如,同样是论元中和动词结合最紧密的宾语,前置时比后置时与动词的关系更松散而可以看作绝对距离更大,或者说“绝对结构距离”更大,也就更容易带格标志。这一解释对于动词短语和名词短语内部的形态前后不对称都适用。


利用音色构成节律差异,在各种语言中都是比较常见的,这是世界语言的普遍共性。此外,不同的语言还借助自身独有的特点构成节律,例如,英语、俄语等印欧语有词重音,就利用轻重音节的交替构成节律,这属于音强的重复变化;梵语用长短音区别意义,诗歌中就用长短音相间的方法来构成节律,这属于音长的重复变化;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也就是字调,旧格律诗就利用它来构成平仄交错的节律,这属于音高的重复变化。而汉语的平仄交错,本质上是松紧交替,平仄是“松音”“紧音”的对应。印欧语的重音是它们突出的音系特征,而汉语的声调是汉语突出的特征,声调的对立表现为松紧的对立。对汉语来说,松紧为本,汉语的节奏是松紧控制轻重,汉语的松紧象似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



留言赠书活动(第27期)



1. 关注“语言学心得”微信公众号;


2. 给本文留言,聊聊您对这本书的想法💡;


3. 截止日期:2022年2月6日(星期一)12:00,留言点赞数排名✨ 前3名✨为本次活动的幸运读者,将为其包邮(限国内)赠出一本


欢迎各位转发到微信朋友圈,为自己的优质评论集赞👍👍👍


(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为读者朋友们送上福利!)





课程推荐




学术会议|第二届华语教学发展史国际研讨会

2023-01-29

刊讯|《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4期(留言赠刊)

2023-01-29

博士招生|西北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语言学)

2023-01-29

学术会议|第五届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2023-01-28

刊讯|《当代语言学》2022年第6期

2023-01-28

招  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23年教师招聘

2023-01-28

学术会议|第32届欧洲二语习得研究会年会

2023-01-27

刊讯丨SSCI 期刊《双语:语言与认知》2022年第5期

2023-01-27

征稿启事|《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3-01-27

招  聘|共青团中央所属单位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语言学)

2023-01-26

博士招生|陕西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招生(语言学)

2023-01-26

刊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2023-01-26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