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焦 点|2022年两会声音:语言学

四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2-06-09


李克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全国人大代表 梅花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中心校校长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国家统编教材就是我们学习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工具,只有沟通才能让各民族相互包容、相互欣赏,才能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少数民族孩子们走向世界,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全国政协委员 海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普通话水平测试覆盖群体规模较大,而且参与测试的人群或将通过新闻、文艺影视作品等发声,或教书育人、肩负立德树人使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负有重要的舆论引导责任。应特别重视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导向的正确性、内容的贴近性,在朗读备选材料中增加中国故事的比重很有必要。


全国人大代表 刘庆峰

科大讯飞董事长

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的应用力度,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应用,具体包括:

1、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加大经费投入,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平台,帮助各民族群众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2、建议中央统战部、中央新疆办牵头教育部,将“皮山模式”以现场会等形式面向民族地区早日推广。





加快语言文字法修订进程,依法推进和提升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 王灿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体形式的变革,社会语文生活空前活跃,异常丰富,人们的语言文字使用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语言文字的应用及其相关工作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着一些新挑战。比如网络语言良莠不齐的问题、信息处理中字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比如盲文、手语的地位与规范问题,比如媒体、网络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以及网民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导向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再比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监管职责等,还有涉及语言文字工作的奖励或惩罚措施等,都需要重新从法律上加以审视和明确。对此,教育部高度重视,早在几年前就专门成立课题组,开展语言文字法修订工作的调研和论证。2021年初,教育部又将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于当年10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我作为国家语言文字研究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比较关注语言文字使用及其相关工作情况。2019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提案”,当年被批准立案,并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的办复。鉴于目前语言文字法修订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今年我再将语言文字法的修订作为提案议题,提请国家立法机关有关部门考虑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需要,尽早安排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进入立法程序,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和社会大众的意见,完善修订草案,适时审议通过,使国家各个层面的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得到法律的保障,让语言文字法发挥更加强有力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宣传部门、新闻单位和有关行业借助这次修订,更好地开展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精神和理念深入人心,让全国各族人民切实了解和认识到: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具有法定地位,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合理配置资源,支持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安然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一系列冲击和挑战。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建议,合理配置国际语言教育资源,加大力度支持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文教育项目,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中文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教育影响力不断攀升。

“但与英语、法语等语言相比,中文作为重要国际语言的建设路程仍然漫长。”安然建议,要因地制宜,尊重国际中文教育市场规律。鼓励探索更多符合当地发展的“中文+职业”教育,并对优秀案例进行总结和推广。要因时施策,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建设机制。在“三教(教师、教材、教法)”环节,面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情况解决教材、教法不同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支持高校和企业对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语言技术推广和数字经济发展。

“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明确优惠措施,培育良好的竞争市场,让企业能够顺利发展壮大,让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开展中文教育,惠及更多区域民众。”最后,安然建议,还要因势利导,注重民营企业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补充作用。




本文整理自: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教育报、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往期推荐



学术会议|第八届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术研讨会

刊讯|《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第十四辑(留言赠刊)

好文荐读|罗琼鹏:英汉语等级性现象的语义研究

学术会议|第19届高等教育中文教学国际会议暨英国汉语教学学会2022年国际年会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语言文字应用》(2021)

学术会议|“多语习得、加工与使用”工作坊@3月18日截止

好文荐读|王添淼等:欧洲《教师语言教育能力指南》及对国际中文教师标准的启示

讯  息|《国家语委专家建议》征稿启事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备注“学校+研究方向”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