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术人员近业务,会困死在一条船上吗?

傅一平 与数据同行 2022-05-08

U盘式生存,是著名自媒体人“罗胖”(罗振宇)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概括起来16个字:“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个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同。

技术人员似乎更容易实施U盘式生存策略,因为很多技术既可以用在这个企业,也可以用在那家企业,这意味着技术人员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只要我始终持有这个技术。

而业务就不一样了,往往只跟某个行业或企业有关,如果技术人员在业务上陷得太深,就会觉得有点不务正业,担心自己被某个行业或企业捆绑,这样在外面就失去了竞争力,因此,应该多花时间在技术上,业务能少参与就少参与。

现在搞大数据的技术人员,无论是做开发的、建模的、分析的,在市场上的确具有很大的流通性和竞争力,大厂似乎也在助推这种U盘式生存策略:“到我的碗里来,这里有你想学的技术,特别是数据技术,然后你就自由了。”

这种观点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进入传统企业IT部门的新人,相对于老一代技术人员,他们对于自己的技术成长有更多的要求,在辅导新人职业规划、安排具体工作时,我这个数据技术管理者也感受到了很大压力。

很多进入数据团队的新人,跟我第一次谈话就表达了学习数据技术的强烈愿望,自己当时就在想:“在我这里真得能提供新人想要的那种纯技术环境吗?如果需要安排其它类型的工作,是否会引起抱怨?”

在传统企业,数据技术的天花板不是很高,在新人进入公司3年后,一般会熟练掌握基本的数据技能,迎来自己专业发展的第一个瓶颈期,即到底往哪里走。如果继续做技术,会发现已经无人可问,更多的需要自己探索,如果做得偏业务一点,就感觉不够扎实,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选择了去大厂继续学技术。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这个新技术喧嚣的时代,每个做新兴技术的人,或多或少有着做技术的情节,资本市场也给予了这些技术人员很高的溢价。

因此,我经常问自己一个现在看起来很傻的问题:“我应该努力去打造一个技术人员发展的网络吗?即使是刻意为之,比如没事就安排些技术创新课题做?

虽然我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困惑始终环绕心头。

近几年自己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业务还是技术,我的认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关于上面的问题,我也逐步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技术以业务为明灯,不能强求,但业务必须到位,业务也从来不是技术人员的“紧箍咒”,恰恰相反,技术人员只有在业务的训练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从而获得想要的自由。”

首先,业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业务是一家公司生存的基础,公司老板就是渔船的船长,他雇佣你的目的就是让你捕到鱼,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提升捕鱼(业务)的效率,每天只是把捕鱼工具(技术)打磨的很牛逼,那也没有什么意义。

作为一支数据技术团队的管理者,我很长时间是迷失在技术里的,总觉得跟大厂比差得很远,第一位员工辞职去大厂的时候,自己就下定决定要构建自己团队的技术网络,不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事实上,当时没有任何资源支持我去做这个事情。

幸运的是,后来我有机会去支撑数据变现业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是业务促进了自己团队技术网络的成长,比如数据变现需要做信令、DPI分析,但原来的数据仓库处理不动那么海量的数据,因此公司就去投资做大数据平台,然后我们才有机会去接触hadoop/MPP/stream等技术,又比如原来对于研究精准定位算法大家只是说说,但一旦商业需求过来了,大家就得捋起袖子真干。

虽然我们也会偶偶脱离业务去搞些技术创新,但大多不了了之,那些存活下来的技术,比如爬虫、ES等等,也是因为恰好符合了某个业务的需要而已。

很多技术人员抱怨团队没有技术氛围或者没有大拿带着学技术,也许是因为没有业务目标去支撑他把自己喜爱的技术玩下去而已。

"我想到外面去看看!" 是很多离职员工留给我的话,当时我以为是他们想去看看外面的技术,但现在看来,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团队缺乏吸引人的业务目标,比如很多同事就曾抱怨一直重复的取数难以获得价值感。

对于数据团队,在营销、风控、洞察、管理等诸多业务领域总要占据一席之地,即使去做支撑工作,也要自我加压提业务目标,业务部门不提就自己提,只有赋予业务意义,技术人员的工作才更有意义,才能获得所需的资源,而有了资源才有技术发展的机会。

其次,业务是技术选择的灯塔。

我所在团队拥有的技术栈是非常广阔的,无论是建模、前端、后端、运营、运维、分析等等,但自己也仅在数据建模领域有过码农的经历,即使在数据建模领域,我也仅限于做过一点机器学习的东西,就是那点机器学习的东西,我也只懂得几个算法。

我们不可能去学习所有的技术,比如我一直纠结于没有学过java,对于后端不太懂,想系统的补一下课,然而展现在我面前的后端技术栈是这样的,更别提技术的迭代速度了。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业务需要什么,我就去学习和掌握什么样的技术,而不是我想学习什么技术,然后找业务来适配我技术学习的需要。

人工智能刚兴起的时候,传统企业没啥合适的业务场景,然后技术就被倒逼着去找场景,然而大多一地鸡毛。

如果有人问你,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师到底要掌握什么技术?

各种培训机构、招聘面试的要求显然误导了大多数人,真正的答案其实是要看业务需要,在小公司,大多时候你懂EXCEL和PPT就够了;在稍大一点的公司,SQL就可以活到老了;再大一点的公司,也许的确要掌握点机器学习算法。当然同样是业务需要,小公司可能既要懂SQL和算法,还要自己建平台。

再次,业务对于技术人员是稀缺的。

操作系统、芯片啥的卡脖子基础技术我们的确稀缺,但应用型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相关的技术,普及的很快,我们大多企业的IT部门,需要的恰恰是那些拿来就可以商用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学习门槛并不高,而且通货膨胀的速度很快。

我刚做大数据的时候,Python还是个新鲜玩意,现在搞数据建模的,不懂Python哪好意思见人?

前有地产大佬潘石屹喊出:人生苦短,我要学Python,后有币圈大佬李笑来教Python,还写了一本学Python的书:《自学是门手艺》。这本书在 Github 上发布后,仅用 5 天时间就已经获得了 3909 个Star,3698 Fork。

技术人员希望自己的技术有稀缺性,但只要是能流通的、高价值的东西,市场经济的供求理论就会发生作用,让那些以前稀缺的东西不再稀缺,现在数据分析培训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起来,显然是在不断降低数据分析人员的稀缺性,或者抬高企业招聘数据分析人员的门槛。

业务相对于技术,显然通用性、流通性差多了,一个在金融行业玩得很好的业务建模师,可能到电信运营商就完全不行了,再牛逼的数据科学家到我的团队里来来建模,没个三个月估计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因为他得花时间补业务的课,这个反映了业务的稀缺性。

大鱼先生有篇文章《数据从业者的技术要求很低,但业务天花板太高》,主要观点是这样:“业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技术,在一个企业内,最容易拉开数据从业者之间差距的,往往是独特的业务理解力。纯粹的数据技术,站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大多时候是无足轻重的,你调研100个数据管理者,有99个会说,我需要找到足够的业务场景让自己的数据产生价值,而不是说我需要更牛逼的数据技术来解决自己的业务问题。”

我的感觉跟大鱼一样。

现实中,IT部门的技术人员,特别喜欢从技术的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殊不知,业务对于问题的解决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业务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在企业内部也是每个部门争抢的对象,这代表了一种稀缺性,懂业务的技术人员,是IT部门的斜杠青年。

再次,业务是技术主动有为的前提。

在很多开发人员眼中,熟悉业务是产品经理或者需求分析师的职责,自己只要根据他们提供的页面原型做好开发工作就好了。

按照这个思路,开发工程师的工作就成了装修施工队,根据图纸施工就好,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做到的最好标准也只是“完全符合设计图”  然而,如果有跟进过房子装修的人都知道,对于施工队来说,完全符合设计图这个要求本身是很难达到的,总会有这里,那里的瑕疵。

将自己置之以业务之外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你很可能在别人眼里永远在“及格线”前面挣扎,脱离了业务,你也就放弃了任何升级的可能。

这让我想起取数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严格按照业务人员的取数口径完成了一个取数,即使口径不对也将错就错,最多业务人员发现结果不对再取一次。

第二层次,主动发现口径中的问题,帮助业务人员完善了口径并完成了取数。

第三层次,向业务人员打听了取数的业务背景和目的,给出了一个更好的取数建议并被对方接受。

第四层次,完成取数分析报告,打造一款更能满足业务人员需要的产品。

大家可以看到,即使是取数这么一个简单技术活,由于对于业务的诉求不同,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价值,做技术的,不能总是被动执行,比业务更懂业务是很多数据团队对人的要求。

最后,业务促进通识能力的提升。

你进入一家企业,意味着你认同业务就是目标和意义,技术是用来达成目标的一个武器,如果这个企业把技术当成业务目标,那么你全力研究技术这个业务没有任何问题,但99%的企业的业务,不是技术。

有了一个清晰业务目标后,会促使你思考是否有其它“武器”和“招式”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让自己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甚至创造出自己原创的“武器”和“招式”,即使这些“武器”和“招式”跟我们所认为的技术无关,但很多情况下,正是这些跟技术无关的“武器”和“招式”,才让你变成一个更牛逼的人。

为了达成业务目标,除了技术,你需要的知识是全方面的,比如你需要有逻辑能力,以便清晰的分解目标,你需要有沟通能力,以便获取上级的支持,你需要有协同能力,以便发挥出团队合力。

在一次次解决重大业务问题的过程中,你的业务和技术能力获得了提升,但令人惊奇的是,你的其他通识能力也获得了同步的发展,比如在重构数据仓库后,团队往往就有人冒头,你会觉得熟悉的他突然变得有点厉害,但你并不觉得他的业务和技术能力有什么长进,那他到底厉害在了哪里呢?

追求业务的过程就好比是大脑的训练过程,你的大脑以业务目标为LOSS,除了优化技术能力这个参数,也在同步优化其他的大脑能力参数(比如通识能力),你做的业务越多,这些大脑能力参数就被训练的越好,你未来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但大脑在训练的时候,并没有技术和非技术之分。

令人惊讶的是,恰恰是那些局限于某个行业或企业的业务,孵化出了对于技术人员来讲最为重要的通识能力,这些通识能力让技术人员免于困死在一条船上,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比如我的PPT能力,生于业务,也超越了业务,可以用在任何地方。

罗胖的U盘式生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其实是有前提的,即自带的信息也是业务促成的结果,没有硬盘的孵化,就没有U盘的内容

因此,业务既不会限制技术人员,也不会让其困死在一条船上,恰恰相反,业务只会促进技术人员的成长,所以有这个错觉,也许是因为技术人员已经无法获得与之适配的业务目标,从而失去了继续成长的机会。当然同样的业务对不同人的能力加权是不一样的,这个涉及到学习方式的问题,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如何创造更多的业务场景,如何给技术人员持续的业务挑战,这考验着每个技术管理者,当然也包括我。


    从“懂管理的IT人”,到“懂IT的管理者”

    数据管理的实践:我的一周工作和反思

    码农和技术管理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2020,我难忘的一年(上)

    转瞬八年,回首我对要离职员工的四个承诺!

    我在浙江大学的分享:《数据从业者的自我修养》

    “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个机会!” 谈谈数据团队如何为自己争取资源!

    数据从业者成长的五个阶段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公众号推送规则变了,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推送,麻烦右下角点个在看或者把本号置顶


      
    🧐分享、点赞、在看,给个3连击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