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音乐学 》2020年第2期要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中国音乐学》杂志社出版



目录


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创作理论)建设


 汉藏语及其音乐

杜亚雄


《道藏》中的音乐表演术语考释

甘绍成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刍议

徐志博


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在音响上的新探索

麻 峰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冯长春


冯志谦《恢复志》研究

陈 林、王廷信


论“腔儿”

——兼为“务头”考续

陈文革


儒化、俗化

——清代庙学释奠礼乐与洞经音乐的相互影响

洪  江


古琴“均调说”理论及其音乐实践

桑  坤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萧 梅


中国传统乐器音响数据库构建研究

李子晋、韩宝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的多样性与永续性

蔡宗德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张潇潇


口传·表述·认知·场景

——黔东南雷山苗族芦笙音乐的习得过程研究

欧阳平方



追根溯源 上下求索

——董维松先生采访录

石 莹采访、整理

 

封二、彩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学者介绍(韩宝强、萧梅)

彩二:中国艺术研究院“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主题创作活动

封三:“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

封底: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刊物推介


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创作理论)建设


汉藏语及其音乐
□杜亚雄

摘 要:汉藏语是指用语言谱系分类法划分出来的、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汉藏语在我国使用的人口最多,其主要特点是有声调、有量词、单音节词根占多数;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的重叠和四音格联绵词的形式也很普遍。有声调决定了诗歌采用“平仄律”,注重音高变化,影响到音乐在音高方面的诸多特点。单音节词决定了诗歌不可能采用轻重律,关系到节奏、节拍的构成。词的重叠及四音格联绵词的形式则影响了曲式结构。本文通过分析汉藏语的特点及其对音乐的影响,从腔词关系、音调关系、节奏节拍和曲式结构四方面探索了汉藏语系民族音乐的形态特征,希望对建立中国音乐创作理论的话语体系有所裨益。
关键词:汉藏语;语言特点;音乐形态特征
 
《道藏》中的音乐表演术语考释
□甘绍成

摘 要:本文根据《道藏》及部分藏外道书提供的音乐表演术语,参照其他文献的释义,通过比对考释的训诂方法,从音乐学的角度解读《道藏》有关音乐表演方面的术语,以弥补现行工具书(包括语言类和音乐类)未收录和解释之不足。
关键词:《道藏》;音乐表演;术语考释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刍议
 □徐志博

摘 要: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是具有历史审视、现时体认和未来展望之多重时态的议题。其研究对象依“风格分期法”定位于改革开放至今的音乐作品,它们的中国身份则由形式要素、风格结构、文化传承、民族身份等中国元素历经拣选、提炼,自觉形成具有高度开放性的概念集合体,并建立在平等、多元、自由、自信的文化意识和艺术品格之上。该创作理论体系需要涵盖当代音乐作品形式构建的方方面面,具有十足的时代敏感度,不屈从于任何一种西方或本土、传统或现代的既有技术理论或思想方法。“声音媒介”视角可为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系统性框架和比较语境。
关键词:当代;中国性;音乐创作理论;媒介;创新
 
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在音响上的新探索
□麻 峰 

摘 要:本文以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优秀民族室内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针对当代民族室内乐队组合形式的多元化、音高体系中新组合模式、传统演奏技法的极端化及多样性、非传统乐器演奏构成的新音响以及写作技术中各种手法,探索其作品中新音响的构成与运用,对作品中有别于传统音色概念、具有新音响特点的创作手法进行归类研究。
关键词: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音响;新探索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冯长春
 
摘 要:“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的几年间,随着思想解放步伐的迈进,艺术歌曲创作开始复苏并很快得以发展。由集体抒情转向个体抒情,新的音乐创作技法的突破,音乐的主体性再度得以确立,是这一时期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特征。其中施光南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施万春的《送上我心头的思念》、郑秋枫的《我爱梅园的梅》、尚德义的《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和罗忠镕的《涉江采芙蓉》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拨乱反正”时期;艺术歌曲
 
冯志谦《恢复志》研究
 □陈 林、王廷信

摘 要:由山东登州文会馆学生冯志谦创作完成的合唱曲《恢复志》距今已有一百多年,这首作品无论是在歌词内容的情感表达上,还是创作技法上都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具有重要的分析价值与史学价值。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恢复志》的创作时代为研究背景,以其创作手法为切入点,对作品的曲式结构、对位手法与和声等进行分析,总结这首作品的创作特色,并与同时代以及20世纪初期学堂乐歌相比较,揭示这部作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冯志谦;《恢复志》;创作特色
 
论“腔儿”
 ——兼为“务头”考续
 □陈文革

摘 要:今北方戏曲、说唱中【耍孩儿】的唱腔结构保留了北曲唱法的某些重要结构:以“拉嘛韵”与“拉罗腔”为代表的可奏、可和、可歌的“腔儿”或“腔”,源于般涉调套曲中【哨遍】,是北曲唱的重要组成。在中外文化交流激荡之下,唱与“腔”演化为《梦溪笔谈》所记宋大曲结构中“歌”与“㽂、嗺哨、中腔”,从纵向双声到横向双声的观念转换导致了唱—“腔”二分结构的形成,是中古时期音乐文学由“歌依永”向“歌不依永”转变、变通和权宜的结果。从历史语言学角度看,“腔儿”即“潮尔”,即“务头”。结合“潮尔”的历史语言学证据,推测戏曲唱—“腔”二分结构始于唐宋,成于蒙元,双声结构的源头是更遥远的中亚和西亚。
关键词:北曲;唱—“腔”二分;拉嘛韵—拉罗腔;潮尔双声
 
儒化、俗化
——清代庙学释奠礼乐与洞经音乐的相互影响
 □洪 江
 
摘 要:清代是庙学释奠礼乐在云南传播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拟在梳理清代庙学释奠礼乐对大理、临安洞经音乐影响的基础上,探究清代庙学释奠礼乐与云南洞经音乐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清代庙学释奠礼乐;云南洞经音乐;影响
 
古琴“均调说”理论及其音乐实践
 □桑 坤

摘 要:清乾隆年间,陆续刊刻的《琴学练要》等著作对琴律和琴调的认识不断深化,将前人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琴律学问题延展到实证研究上。当时的琴人将十二均有所取舍,以其中五均规范琴五调的音高。这一乐律学成果还应用到琴乐实践中,将一首乐曲分别移调至五均上演奏及用不转弦方式演奏三均乐曲的做法,证明了“均调说”理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琴五调;均调;琴通三均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萧 梅
 
摘 要:中国的传统器乐原来主要以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以及与信仰、礼俗仪式密切相关的地方性乐种,戏曲、曲艺中的过场伴奏等形式存在。伴随20世纪现代民族国家进程与西方艺术音乐的参照,一种脱胎于传统存在方式的“国乐”,进入了音乐学院建制,并在几代音乐人士的努力下,逐渐稳定为“民族器乐”表演专业,并以“国乐”“民乐”“华乐”“中乐”等称谓出现在不同地域的华人世界。百年来,这一表演专业所涵盖的器乐,也自然以顺应这一流脉而产生的“民族管弦乐队”之常规乐器为主,结合不同地方特色乐器的补充,构建起各地音乐学院乐器表演“大同小异”的专业方向。它作为20世纪迄今的“新传统”,完成了科层制的教学体系,积累了包括古代传谱、民间音乐典籍化,以及自刘天华以降愈益丰厚的创作所共同构成的曲目文献,并在传统与当代的张力中围绕不同乐器演奏,各自整理、发展出丰富的表演技法,共同完成了“民族器乐”作为国族话语下“普遍知识体系”的现代建构。在这个过程中,“过去”传统(古典、地方和少数民族音乐)中的民族器乐尽管蕴藉着令专业学子惊叹的艺术性和文化精神,却不得不以“原生态”为冠,被卷入一种“遗产化”的命运。而就传统音乐传承和作乐方式核心的表演者之演奏活化,也转变为以作曲家作品文本为中心。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由音乐生产过程中表演者的主体性出发,思考传统音乐实践性的音乐构成观及其内涵。就“表演者的主体性”“谁的表演与语境”“社会转型中表演者的多重叙事能力及创造”问题的探讨,反思表演者的当代处境,以及由实践本身认识、传承并拓展表述能力,在流变中保持创造力(creativity)和传统主义(traditionalism)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民族器乐;新品(乐)种;典籍化;表演者主体性;演奏活化;表演语境;当代演释
 
中国传统乐器音响数据库构建研究
□李子晋、韩宝强
 
摘 要:本文针对中国传统乐器音响数据库自身特点、构建方法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阐述。讨论了专门为中国传统乐器音响建立数据库的意义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价值。提出利用前沿计算机声音分析技术实现自动标注体系的建立,基于内容的海量音响数据检索,以及其他有助于自动完善数据库功能、方便数据库管理的方法。在国内已有若干乐器音响数据库类的建设项目中摆脱了同质化窠臼,避免了重复性建设,将音响数据库的资源结合以现代音乐科技而走出一条新路,为音乐信息检索、音乐数据机器学习以及未来音乐人工智能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建设,做出了探索与阐述,并指明中国传统乐器音响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并非仅在于保存已有数据,而在于昭示未来乐器以及乐器学学科整体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人工智能;音乐信息检索;民族乐器;音响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的多样性与永续性
□蔡宗德 
 
摘 要:在从事传统音乐文化工作时,人们大多会把注意力放在所谓的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习、保存、经营与研究之上,然而任何的音乐形态都会随着社会结构、经济环境、宗教文化等非音乐因素改变而改变,否则很容易就会被社会淘汰。终究,音乐文化犹如一个生态系统,音乐系统的多样性就是要维护灵活动力以及社会网络所带来的杂糅与变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创造新的音乐环境、新的音乐元素、新的音乐形态。当我们在追求音乐文化传承与保存的同时,如何去探究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与永续性,也就成为现今音乐文化所必须面临与思考的问题。为了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多样性与永续性的发展,本文将以以下四个层面作为主要讨论的主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执行与问题、传统音乐的生存环境、传统音乐永续发展的做法与挑战、布袋戏多样性与永续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多样性;永续性;布袋戏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张潇潇 

摘 要:学界对于瓯剧高腔的渊源,说法不一。多数学者赞同“天下高腔皆姓弋”的观点,认其为弋阳腔的支派,亦有学者认为与调腔、庶民戏等或属同一品类。而令笔者疑惑的是,兴发于南戏发源地的瓯剧高腔,为何要舍近求远而不直接继承南戏的传统,原因何在?本文试从瓯剧高腔的声、调、旋法、音域、板式结构、帮腔演唱等音乐形态方面的特征,探究其与南戏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瓯剧高腔;南戏;音乐形态;定腔;一唱众和
 
口传·表述·认知·场景 
——黔东南雷山苗族芦笙音乐的习得过程研究
 □欧阳平方

摘 要:黔东南雷山苗族芦笙音乐的习得过程是以“口传心(身)授”之方式予以进行的,它是一种“过程性”的“口传文本”。苗家人拥有自己的芦笙分类体系,独特的芦笙形制构造行塑了他们的声音审美观念与指法记忆。芦笙曲调是苗族特定用乐场景中的话语符号,苗家人通过学唱、背诵各种芦笙唱名用语和芦笙词对其习而得之;苗家人在芦笙场上的聆听、模仿与身心实践既修行了苗族个体的音乐认知经验,同时亦建构了黔东南苗族社会的族群音乐认同。置身于苗家人的芦笙用乐场景与芦笙文化主体进行深入交流与对话,是探索与解答苗家人为何要进行芦笙用乐实践以及如何赋予芦笙音乐以意义等问题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口传音乐;音乐用语;音乐文化认知;身心实践;苗族芦笙;习得过程



追根溯源 上下求索
——董维松先生访谈录
 □石莹采访、整理

摘 要:董维松先生是我国著名传统音乐学家、戏曲音乐学家。曾先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为我国传统音乐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先生对民族音乐的教学与研究投入了毕生精力,学术成果丰厚。其在民族音乐形态研究领域首次归纳总结传统曲牌的“程式性与非程式性”特点,对曲牌润腔进行相关研究,并著有音乐理论文集《对根的求索》《对根的求索(补续篇)》等专著,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今年是先生诞辰90周年,笔者对先生进行一次专访,将先生的学术思想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董维松;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版权声明:

1、任何方式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发布的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等资料,请注明: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微信号:gh_f4b9bb80bb1e)。
2、本公众号所有原创内容的著作权、版权,均归作者和微信公众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有。如涉侵权,本公众号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