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才是A股的脊梁?

寻瑕小姐姐 寻瑕记 2023-10-20

2022126日,某官媒曾针对股市大跌撰写《挺起A股的脊梁》一文,呼吁机构投资者坚守价值投资理念,发挥市场压舱石、定盘星作用。

那之后,在压舱石的压制下,大盘在一个半月内从3455点掉落3023点。

至今,已经接近19个月,市场再次出现大幅调整的局面,《再谈挺起A股的脊梁》再度出山。

再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的A股,各路资金各怀肚肠。

汪汪队每每在关键点位出手,在低迷的市场中制造波动,培养鸡贼的对手盘,却也因救市的道德风险投鼠忌器。

北向资金受经济数据、地缘因素等扰动,创历史最长连续净卖出天数记录,8月已净流出超710亿元,超过20203月疫情时期,为港股通开通以来单月最大净流出。

但是,前两次外资集中卖出,一次是223月,一次是2210月。历史上每次A股大底之前,北向都是大幅净流出的。而在年初,我们曾有过“强复苏”的剧情里,外资一样狂热买入,站在高点。

蓓姐说,外资近两年的表现,对中国股票市场,主要起到了搅屎棍的效果但外资的战场远不止于A股。

如果你打开外资的交易簿,会看到不止有做多美股科技股和做空中国股市这两个拥挤的头寸,还有配合股指开空买入ETF套利,做多依赖进口的商品,近月集体逼仓的猛庄流。

以为人家是搅屎棍,其实人家打的是立体战,只是在股债商汇的角色分配中,债负责联动,商负责逼空,汇负责带走利润。

A不幸领到了那个粪坑的副本,偶有的巧克力壳行情,只能浅尝,不能深陷。

机构依旧被机构重仓所累,机构重仓×北向重仓”几乎成为大冤种的标签,每天一开盘北向就净流出大几十亿,每天杀一只白马的剧情再上演。XX机场、XX生物、长春XX、恩捷XX、隆基XX、爱玛XXXX医疗,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基金重仓指数”,近一年跌幅-19.94%

TMTXNY互换命运,每一次试图发动反弹的TMT,都会被或套在里面,或提前埋伏的先手资金砸出一脑门子血。中证1000TMT指数、chatGPT指数一个砸的比一个狠,11AI股票从年内高点下跌超过50%

客户说我再也不信你们销售的鬼话了,卖的时候说“把握市场结构性行情”,跌了就让客户做时间的朋友;涨的时候说“正如我们所预期”,跌了就“风物长宜放眼量”;投的时候说“市场磨底最宜布局”,跌了就“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

机构追逐的景气度里有景气吗?扩大的能力圈里有能力吗?没有了增量资金,长期主义的故事还讲的下去吗?

一路新高的微盘股指数捍卫了量化超额的体面,吊打着走下神坛的主观多头,quant一边用爬虫抓实时热点题材,一边看股吧里的散户憧憬“降印花税的大利好”,是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政策,专门来给量化的交易成本减负。一边要担心官媒发声“程序化交易要好好管管”,恨不得撕开模型表忠心:

“阿Sir啊我真的每天都在满仓做多,交的印花税也是最多的,天天买显卡买服务器买另类数据助力经济复苏,为华尔街精英回国制造了众多工作岗位,我甚至还有党支部啊阿Sir...”

游资看大盘不好、北向不来,想去阻力最小、筹码干净、没有减持压力的次新方向,演化出“次新+”玩法,次新+环保,次新+军工,次新+一带一路。顺便成全了前期AI大热牛股“一年十倍”、首日上市“一天十倍”的盛名。

如果说机构重仓是老城区的核心盘,是地位的象征,是体面的非卖品,次新就是注册制下批量交付的样板房,没有被染指过的无人之境,散发着新鲜的甲醛气息,期待着热土开荒。

A股的乱纪元已经进化了机构背刺、次新狂舞的阶段,也就意味着在一个股票很多且不断增加、存量博弈且不断加剧的市场,筹码因子的权重早已超越了基本面因子的权重,长期的悲观因素被短期贴现,短期的政策托举被视若无睹,没有人愿意坚守长线格局和价值投资,没有人愿意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只想从别人的恐惧和贪婪中,抢夺错误定价的一杯羹。

当国际资本打响立体金融战,机构夹在基民净赎回和电话指导之中束手束脚,重仓被重拳出击,大股东在“IPO-再融资-离婚-减持”的闭环中中完成了财富神话,只剩下游资的活跃,散户的坚守,量化的流动性助推,在泥潭中挣扎。

恰逢“此乃危急存亡之秋矣”,结果各路资金不敢“以抄底国运之光,恢弘志士之气”,而决定“今当剁完,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今天A股能挺起脊梁吗?

-它无法挺起一个它没有的东西。

猜你想看

230818-主打一个赔半

230816-你说话可要负责啊

230803-“获什么了结?”

230725-“要不咱们再等等市场底?”

机构正在丧失定价权

A股乱纪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