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2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20条和16条

寻瑕小姐姐 寻瑕记 2022-12-15
双十一,连出政策都流行加量不加价。
一夜之间,美国通胀回落,需求走弱,在岸人民币收复7.05关口;俄罗斯从第聂伯罗西岸的撤军已经完成,并准备无条件就乌克兰问题对话;中国防控20条优化措施和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措施,先后落地。
中美俄的同时转向,像是一份附条件成就的三方契约,此前对A股的流动性压制、政策压制、风险偏好压制,似乎都解除了。
看了20条优化措施,你是更想出门消费了,还是更想回家呆着了?
看了16条支持措施,你是更想出手买房了,还是更想继续观望了?
20条优化措施,可以说是此前市场所有小作文的源头,发布会上专门通过数据分析,给出了调整的依据。


1、次密接感染率为10万分之3.1,很低,管控密接即可,次密接不再集中管控;2、奥密克戎潜伏期最长8天,入境人员5+3足够了;3、原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为10万分之3,同样不应封闭管控,取消中风险区等级;4、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率10万分之4.9,不算很高,且阳性基本7天内都会显现;但风险区发布有不及时情况,因此仍需隔离,只是由集中改居家;5、高风险闭环人员,如果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措施,阳性率只有10万分之1.6,因此解除闭环后可只需5天居家健康监测。
引用自微博@航空物语
总之,所有调整都有数据依据,都是统筹风险与生产生活质量后的结果,都是充分论证风险收益后,兼顾动态优化和科学防控的结果。 
2020-2022,我们仿佛在一个巨大的保护罩下完成了三年的社会实验,每一个人都让渡了一部分自己的隐私和自由,换取管控下的安全,和大部分免费的治疗和救助,对抗了原型株,阿尔法的变异和德尔塔的凶猛,进入了奥密克戎阶段,无论居民、地方还是国家,都有点扛不住了。
从前我们在一个动态清零的世界,畅想着有序放开的自由流动,怀念着2019年的天朗气清,在左右的路线选择中争得不可开交。
20条优化措施轻轻的掀开了保护罩的一角,仲音的最新文章里没有再提到那四个字,国际庄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打响第一枪,大家才发现,并没有一个“有序放开”的平行宇宙,并没有一个“回得去的从前”,甚至于,连过去可以拿来当作挡箭牌和遮羞布的万能借口,都快没有了。
那些出不了的差,开不了的会,那些完成不了的KPI,那些并不宽裕的医疗资源,那些滑落的双十一数据,那些消失的职位和陡增的居民存款,就如同今天的A股:
你以为之前下跌是因为“长期封控导致经济下滑”,预期放开后又变成了“担忧放开导致经济冲击”;你以为炒作的reopen是“旅游、住酒店、坐飞机”,实际上炒作的reopen是“吃药、上呼吸机、买坟地”。
不是不想管控,是真的没钱管控;不是不想复苏,是真的没钱复苏。
另一边,文件的美好预期和落地的冰冷现实,也在房地产的暗夜交织。
9月,上海北京土拍纷纷进入第三轮,拍出了“好像都成交了,又好像没有成交”的感觉,依然奋斗在融资第一线的丁丁大说,
”都是自己人下场护盘,溢价整太高,回头也不好脱手啊。“
进入11月,政策的步伐明显加快,地产的三支箭组合也已经双箭齐发,按照2018年的模板,第一支箭是信贷支持,第二支箭是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三支箭是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今年的第一支箭发出后,信贷流向民营房企收效甚微,在没有终极兜底方的前提下,银行不愿意真金白银的把授信头寸丢进火坑里;优质房企代表如吴阿姨,在绝望的彼岸发出了“我虽然辞职了但依然会很关心这个公司”的形同跑路讲话;环顾四周,民营房企决赛圈已经没剩几个人了。
市场终于等来了扩大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第二支箭,等来了2500亿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等来了LH200亿储架受理,等来了金融支持地产的16条措施。
但是,纵观16条,先如2018年的“民企都是自己人”一样喊出“国有民营一视同仁”;再呼吁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建筑企业信贷投放,和债券/信托合理稳定;然后推出了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的大招,解决了一直以来房企救助的终极命题:
“钱从哪儿来?”
并通过专项借款和配套融资“后进先出”,不下调风险分类,尽职则不良免责等措施,解决了终极命题带来的附加题:
“钱收不回来怎么办?”
不同于一些马路大号的盲目乐观,16条的使命之一在于,通过保交楼专项借款和配套融资,一定程度上解决各地普遍面临的烂尾断供问题,一定程度上稳住房价,一定程度上稳定预期,但解决存量烂尾楼,但不能解决存量烂尾债。
在存量的博弈模型里,牺牲债权人的利益,永远是链条最短最容易做的决策。
“保交楼”这样一个凌驾在停工项目所有现存债权债务关系之上的临时流动性注入措施,颇有些“如数奉还和三七分帐”的意思,等救援大军来了又撤,尘归尘,土归土。
16条的使命之二在于,把决赛圈剩下的种子选手,从ICU里拖出来,通过延长贷款两集中的过渡期,通过优化并购融资政策,通过AMC发行并购主题金融债券等方式,把那些已经送往火葬场的选手,肢解,拆分,分而治之,实现行业内的风险化解。
16条隐含的终极使命则在于,只有房价预期稳住了,种子选手活下来了,真正的自己人才能退出拍地的链条,地产的公用事业之路才能顺利闭环。
20条和16条,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当下,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居民存款高增速中。2022年以来,居民部门的每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前十个月已经累计新增12.7万亿,我们想要的牛市,想要的消费复苏,想要的地产解药,很大程度都封印在这12.7万亿里,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如今,人民币涨了,美债跌了,政策松了,地产救了,中美对话了,你要的都给你了。
看了20条,对于经济,复苏和收入,你是更乐观了还是更悲观了?
看了16条,对于未来,地产和房价,你是更乐观了还是更悲观了?
歌|最伟大的A股
1016-薛定谔的夜壶

(更多复盘,欢迎加入星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