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9位学者获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学术新星奖

2023年5月12至14日,第十届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本届会议由福州大学化学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三明学院协办,福州大学林梅金教授、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孙庆福研究员担任主席,旨在为全国从事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与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学生和业界人士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充分展示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促进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协作发展。

会上同时公布了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学术新星奖(Rising Star Award of Macrocylic Arene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获奖名单并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学术新星奖候选人由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研讨会顾问委员会委员提名,并由顾问委员会讨论决定获奖人。每年评选2-3 名,奖励在超分子化学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年科学家。本次会议对2020-2022 年三个年度获奖者进行了奖励,奖金由Science China Chemistry编辑部赞助。曹利平、胡晓玉、汪峰、李昊、王其强、徐林、丛欢、颜徐州、张明明9位学者荣膺奖项。

浙江大学理学部副主任黄飞鹤教授、《中国科学:化学》编辑部许军舰博士和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谢在来教授共同为获奖人颁奖。

获奖者简介如下:

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学术新星奖获得者(2020年度)



曹利平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先后开展了水相超高强度分子识别、水相主客体荧光材料、新型水溶性大环分子的合成与生物分子识别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胡晓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超分子材料化学,以分子设计合成为基础,以分子识别与可控组装为手段,以功能材料构筑为导向,旨在实现智能超分子组装体系的可控构筑与功能调控。

汪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π-共轭基超分子体系的可控构筑及功能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大环芳烃超分子学术新星奖获得者(2021年度)


李昊

浙江大学化学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分子化学、动态共价键和阴离子识别。

王其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围绕超分子化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以新型作用模式为理念、新型大环主体分子为基础的分子识别、组装与超分子催化研究。

徐林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超分子荧光化学。

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学术新星奖获奖者(2022年度)


丛欢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围绕新颖大环和笼状分子的合成、组装与性质,从事超分子化学与光化学合成研究。

颜徐州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目标是高效宏量制备机械互锁聚合物、揭示其微观机械运动和宏观机械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探索源于其独特结构和动态特性的新应用。

张明明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配位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集中于开发高阶多组分配位结构并开拓其在发光材料、可见光催化以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功能应用。

热烈祝贺9位学者!并祝愿他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