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牛志强教授综述:双原子催化剂的可控合成与电催化应用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2022-05-07
清华大学化工系牛志强教授对近几年新兴的“双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电催化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单原子催化剂(SACs)作为多相催化领域的热点,因其极高的原子利用率和优异的催化性能被广泛且深入地研究。然而,单原子催化剂仅包含一个金属中心,很难打破许多催化过程中存在的线性关系,并且为避免原子间团聚,多数SACs的金属负载量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通过引入第二种金属来构筑“双原子催化剂(DACs)”,利用两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的打破SACs存在的一些应用限制。

近几年,DACs因其较高的金属负载量、更多功能的活性位点和独特的反应活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关于DACs的可控合成与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深入探讨、总结与分析DACs的研究实例,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DACs的理解并推动DACs的发展。

鉴于此,清华大学牛志强课题组近日在Sci. China Chem.发表综述文章,对DACs的可控合成、表征技术和电催化应用进行了总结(见下图)。作者详细总结了目前几种DACs的可控合成策略,并比较了它们的可行性。指出DACs的结构表征仍存在很大挑战,常用的球差电镜、XAS等表征手段无法为双金属位点结构提供可靠的证据,其他谱学技术(如红外等)或将成为有效辅助手段。作者进一步讨论了DACs在电催化中的应用实例,着重强调了DACs与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子结构、底物吸附构型、反应路径等方面的差异。此外,DACs与金属蛋白酶具有的结构相似性,由此作者对DACs结构设计和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该综述以“Dual-atom catalysts: controlled synthesis and electrocatalytic applications”为题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将收录于 2021 Emerging Investigator Issue中。详见Zhang S, Wu Y, Zhang YX, Niu Z. Sci. China Chem., 2021, 64, DOI:10.1007/s11426-021-1106-9.

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全文


【扩展阅读】

湖南大学王双印课题组:苯酚电催化加氢反应中氢利用途径的有效识别

中科大黄伟新课题组综述:氧化物表面氢物种反应性能

曹荣和黄远标研究员通过设计导电酞菁镍MOF实现了高效电催化CO2还原

张斌/覃勇团队:分子筛内选择性沉积FeOx实现高效环己烷氧化

大连化物所申文杰课题组:原子分散铜-氧化铈界面结构与低温水气变换反应性能的构-效关系

中科大曾杰课题组:铜催化剂中引入磷掺杂提升CO2电还原多碳产物的活性

汪国雄和高敦峰课题组实现工业电流密度下的CO2电催化还原制备燃料和化学品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王瑞虎团队:金属卟啉共价有机框架光催化CO2的选择性还原

大连化物所黄延强课题组: 单原子钴催化剂电子结构调变实现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活性调控

熊宇杰/龙冉课题组:铜铟硫空心纳米颗粒用于高效率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课题组:超细金属纳米颗粒在MOF表层的选择性封装提升金属利用率及其催化活性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扬州大学徐强教授团队专论:“准MOF”和限域金属纳米颗粒间的协同催化





作者简介


牛志强 清华大学化工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纳米催化材料的结构调控和构效关系研究。以催化剂精细结构调控为基础,结合原位动态表征技术与理论计算,解析载能小分子催化转化中的作用机制,面向清洁能源应用需求,开发高效、长寿命催化体系。相关成果发表在Nat. Mater.,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