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12地震十周年报道的最全梳理,看媒体如何建构这场灾难的集体记忆|特别策划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19-04-1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如今,十年已过,破碎的土地重获新生,但伤口依然有痛感。


世界变了,记忆犹存。“人世往而不返,传播进而无极。”地震十周年,各家媒体纷纷推出策划报道,RUC新闻坊为你梳理了 各家媒体的相关报道,看看媒体如何建构这场灾难的集体记忆。



一、报道规模大,专题策划,

多媒体矩阵齐上场 


震后十年间,每个五月都会弥漫着一些纪念伤痛的气息,尤其是5·12当日。此次,震后十周年这一节点各家媒体则更是大着笔墨,推出了大量相关报道,人民网、澎湃新闻等还推出了专题报道。


人民网策划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特别报道:奋进·巨变·展望》的专题,该专题包括关注震后宏观发展状况的“新变化·‘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系列报道;着眼于人的变化与成长的“十年·新汶川人”的系列报道。并设有以#“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特别报道#为标签的微博联动。


人民网5·12《“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特别报道:奋进·巨变·展望》专题报道

此外,人民网图解新闻也制作了相关报道,如《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10年经济发展报告》,用一系列数据指标直观呈现了灾区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汶川地震10年:各地援建知多少》则展现了震后重建成就。


人民网图解新闻相关报道


澎湃新闻网站做了《汶川地震十周年·记往开来》的专题,主要板块有:动态新闻、特稿、视频、影像志、汶川记忆等栏目。特稿主要有澎湃人物栏目的5·12地震十年·回访/口述系列、直击现场栏目的北纬31°系列。影像志部分则用图集形式记录十年的沧海桑田。


澎湃新闻网站《汶川地震十周年·记往开来》专题报道


该专题的视频板块有多条视频新闻以及汶川十年纪录片。网站专题与客户端还设计了互动H5形式的汶川记忆,用户可以发布自己的汶川记忆,后台将收集的民间记忆以动态形式呈现,用户可以在全国地图上看出各种感情的分布。


澎湃新闻互动H5“我的汶川记忆”


凤凰新闻策划了以《山蜀水,永记国殇——汶川地震十年》为主题的专题报道,主要包括图集,最新报道,汶川面孔,川越十年,山河重振,铭记反思等部分。与人民网、澎湃新闻专题报道不同的是,凤凰新闻的各个栏目中既有原创报道,也转载了各家媒体的相关文章。“汶川面孔”主要为人物报道,“山河重整”着重体现十年巨变、震后重建。“铭记反思”则侧重于情感表达。专题中特别策划了《地震失独者的十年》,通过失独家庭的聚会图文呈现了失独家庭震后的生活。


凤凰新闻《山蜀水,永记国殇——汶川地震十年》

专题报道


纸媒方面,5.12日当天出版的报纸中,《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都头版关注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且内容偏向均为正面积极,着重展现震后重生。比如《南方都市报》的《汶川地震,十年新生》,《华西都市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 放眼皆是绿水青山 地震伤痕不再》。作为当地报纸,《成都商报》与《华西都市报》也格外多版关注。《新京报》在A02版则发表社论《汶川十年:为了普通人稳稳的幸福》表达祭奠逝者,是对生命的敬畏,是为铭记真正的价值,为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稳稳的幸福的观点。


《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新京报》相关报道


二、人物特稿是主要的报道体裁,

唤起“共情”效应


在对5·12十周年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人物报道是重头戏,多家媒体陆续采写了一系列人物特稿,其中既有地震幸存者,也有遇难者家属,还有当时参与救援者。


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杂志在这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南都周刊》同名微信公号陆续推出多篇汶川十年特别报道,其中大部分为人物特稿。


《南都周刊》微信公众号“汶川十年”报道


《南方人物周刊》第550期则推出了封面人物《5月12日里的十年》报道。《看天下》第417期封面故事是《对话林浩、范美忠:“英雄”与“懦夫”的震后十年》。


《南方人物周刊》第550期《5月12日里的十年》

《看天下》第417期

《对话林浩、范美忠:“英雄”与“懦夫”的震后十年》


新华社制作了H5,讲述了地震时引发广泛关注人物的今昔故事,“可乐男孩”“警察妈妈”一个个标签唤起了人们的记忆,十年后现状描绘也让一直默默关注的我们得到了回应。



新华社H5作品:

“十年后,你牵挂的他们怎么样了”


界面微信公众号同样以“汶川十年”为主题,推出系列人物报道:从北川英雄女人桂花到羌族自治县猿王洞景区老板邓远海,还有地震孤儿和失独家庭。反映受灾人十年内的生活,有坚韧和创造也有艰辛和苦楚。


界面微信公众号“汶川十年”系列人物报道


此外四川本地的《成都商报》同名公众号自四月以来,也陆续发布多篇人物故事,回忆地震往昔,关注现实生活。


《成都商报》微信公众号相关报道


《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出品的剥洋葱people公众号同样发布了一系列人物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物特稿上,各家媒体的关注对象具有较高重合度,比如为地震中不幸丧生的女儿建立胡慧姗纪念馆的母亲,失去双腿的舞者廖智等就被多家媒体报道。此外,十年前地震发生后就引发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人物此次也成为各家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比如小英雄林浩,背妻回家的吴加芳,敬礼娃娃等。


多家媒体重复报道吴家芳


在众多人物报道中,也有不少媒体选择了更特殊的人物对象,比如人民日报客户端的《10年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震生"》回访了8位出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时的孩子。


人民日报客户端的《10年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震生"》


还有腾讯大家的《地震十年,一个现场记者如何逃离现场》也独树一帜,将镜头朝向了曾在地震一线报道的记者。点击传送门查看报道。《中国青年报》的《地震孤儿:别再关注我了》也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南方周末》的《灾区干部没对媒体说过的心里话 | 穿越汶川》则将焦点对准了从事灾难口述史的研究的王春英,她的采访对象是经历过地震的干部群体,这在以往媒体报道中着墨较少。一方面他们是受灾人群,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党员骨干,南周的报道展现了他们在地震中背负双重身份的特殊故事。《华西都市报》推出的《最后的安康妈妈:我们要与安康家园一起退休》则讲述了汶川地震后在安康家园中养育无家可归的孤儿的安康妈妈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的《地震孤儿:别再关注我了》


三、重视视觉呈现,用影像还原历史


在各家媒体海量报道中,视觉元素是重要部分。南都周刊公众号的《十年航拍对比:北川的遗落与重生 | 汶川十年》用北川十年对比图记录了毁灭与重建,关于历史,也关乎当下。点击传送门查看报道。《长江日报》公众号特别推出了“十年影像记录”《汶川十年︱后来的他们,在他的镜头里慢慢长大》,通过对比展现了数度奔赴灾区的长江日报影像记者邱焰镜头记录下的10个震后幸存者的10年生存状态。新华视界微信公众号推出《汶川地震十周年: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通过照片展现十年后汶川地区的城乡面貌、民生事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的新面貌。此外,财新视觉新闻中心出品的《5·12”大地震十周年·不能忘却的纪念 | 显影》,点击传送门查看。搜狐出品的后窗工作室公众号发表的《直到长出青苔 :汶川十年视觉档案 | 拾年》,《中国青年报》5.10日摄影版的人物图册等也是视觉作品。


《中国青年报》5.10日摄影版的人物图册


一幅幅高清大图将人们拉回十年前地动山摇的瞬间,也生动记录了十年来变化的点点滴滴。


在视频方面,《新京报》“我们视频”5月份以来发布了一系列震后十年的新闻视频,长度多在10分钟以内。腾讯旗下的公众号谷雨实验室陆续推出导演范俭《十年:吾儿勿忘》系列纪录片,讲述几个家庭的重生故事。


《新京报》“我们视频”震后十年新闻视频

腾讯旗下的公众号谷雨实验室陆续推出导演范俭《十年:吾儿勿忘》系列纪录片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出了5分钟视频《一刻十年》,讲述了汶川和北川45位9岁到28岁的青少年他们当时和后来的成长故事。央视网则推出了《汶川十年·我们的故事》5集纪录片,聚焦“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普通但不平凡的特殊个人和群体。《焦点访谈》栏目5.11晚还播出了《十年 2008-2018 走出伤痛》节目。

 

央视网则推出了《汶川十年·我们的故事》5集纪录片


可见,图片、视频是主要的视觉力量。此外,央视网还特别推出了VR报道,用户可以深入北川进行线上全景参观。



   

四、冷静观察、理性思考,既是纪念逝者也是警示未来


各家媒体的报道对象存在一定的同质化,但也有不少媒体关注点另辟蹊径,比如《成都商报》、剥洋葱people对5·12汶川地震中的“猪坚强进行了后续报道,关注人,也关注物。“南都观察”公众号发表了《救灾、助学、办农场,北川公益组织的十年探索》展现震后当地公益事业的发展。此外,《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叙述了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人物》关注了地震后建立的震后日记馆。点击传送门查看报道。《南方周末》的《穿越汶川 | 被大地震改变的方向与抉》一文则分析了震后城市发展的路径。

《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相关报道

《南方周末》的《穿越汶川 | 被大地震改变的方向与抉》


大多媒体报道都满怀对地震死难者的哀悼,对幸存者重生的祝福,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也有媒体冷静观察,探讨地震带来的警示。


《新京报》的评论《原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汶川地震重塑国家应急管理理念》,“我们视频”对地震预警系统的报道,中国新闻社的《北川地震遗址上的防灾减灾课》,南都观察的《汶川地震十年,防灾减灾教育如何开展?》,央视新闻《汶川地震十周年,这是最好的纪念》中防灾减灾救灾的强调,腾讯“今日话题”栏目的《回望汶川十年:中国地震救援的能力增强了吗》等都发出了警示的声音。


五、注重互动,让公众参与书写集体记忆


媒体在地震十周年报道中,特别注重用户互动,H5仍旧是主要形式,比如腾讯新闻出品的《粉红纪念馆》就将汶川遇难者胡慧姗的纪念馆搬到了线上,用户可以走近这个纪念馆,感受她的生命印记。点击传送门体验。


腾讯新闻H5作品《粉红纪念馆》


此外,不少媒体也发布了征集互动,收集普通人的记忆,点滴的个人记忆串联起来更具贴近性,而公众个人书写史汇聚成国家集体记忆。


比如央视新闻公众号5月9日发布的《关于十年前的5·12汶川地震,你的记忆是什么?》《十年,致你的一封信》。新华社公众号的发布的《十年前的5.12,你在干什么?》征集关注者的故事,汇集而成的《十年前,这些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老师用身体撑起了教室的门…他们赌上生命去救生命......》,还有新世相公众号的《汶川地震10年,你走了多远?| 7702个人关于5·12最近也是最大规模的集体记忆》,点击传送门查看报道。这些征集给了更多人发声机会,让普通人一起书写历史。


央视新闻公众号《十年,致你的一封信》征集


2008-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各家媒体纷纷通过各种报道将今昔的事件和信息呈现和还原。所谓“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世界变化,空间再造,人事变迁,好像一切都在飞速变化,但媒介记忆将永远存在。


本期编辑  吕倩   杜华敏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