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淮河心语| 老八级工

刘善全 淮河能源集团 2023-03-08






老八,是个外号。我父亲就有个外号叫“刘老八”。父亲,解放前在九龙岗矿参加工作,后又辗转到蔡机厂,再后来到了谢二矿机电小厂直到退休,这个外号,在谢二老煤矿的口中,是一种尊敬、责任和荣誉。


老煤矿人都知道,那个时候,不管是地面还是井下,工人的技能分1-8级,“八级”是工人技能中最高的。每当矿上遇到急难险重任务的时候,能顶上前的一定都是八级工

作者父亲

在谢二矿机电小厂工作时的照片

摄于1983年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咚咚咚”“刘老八”,“咚咚咚”“刘老八!”原来,是我家邻居,矿行政科朱大爷的敲门声,他一边喘气一边说:“刚才接到矿上电话,讲有个电气设备实在是搞不好了,让我来喊你。”父亲一边应和着,一边匆忙地穿着衣服,“来了来了,什么情况?”“也没讲什么情况,你还是抓紧过去看一下吧!”“好好好,我这就过去!”父亲推着那辆半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一头扎进了风雪中。


来到单位后,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一个小配件出了问题,当时要么重新换零件,要么等厂家来人,不管选择哪一种,在时间上都会影响生产。最好的办法,就是就地加工。但是,这对操作技术要求很高,必须精准。因为大了放不进去,小了不顶用,加工精度必须用游标卡尺来测定。


接下任务,父亲两眼不眨地盯着操作台上的零件,小心翼翼地锉,锉得力度不能重也不能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个小时后,终于加工完成。在吻合更换上新配件的那个瞬间,一阵掌声响起,“不愧是老八啊!”“还是老八行啊!”

1949年5月30日

作者父亲参加淮南矿区

职工政治学校学习的毕业证书






父亲为人和善。平常日子里对生活用品的修理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左邻右舍,不收一分钱,很多邻居在拿到他修好的东西后,都会自豪地说,“这可是刘老八给我修好的!”以至于后来在我居住的村子里,大多数人都知道父亲叫“刘老八”。


1990年,我成为了一名矿井机电工。记得第一天到机电队报到的时候,队长对我说,“好好干,争取像你爸,刘老八一样”。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让我内心感觉十分骄傲。工作后,父亲对我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要钻研技术,干好本职工作,学会感恩——因为是企业,让我们体面地生活着。


父亲一辈子践行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拿过不少奖,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后来由于工作调动,我没能像父亲那样在技术上独树一帜,但“老八”的精神始终鞭策、激励着我,这,或许也是一种传承!

作者父亲的获奖纪念品








作者:刘善全



煤业公司张集矿职工,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与煤结下了不解的情愫,喜爱用文字记录煤矿生活,讴歌企业文化。








主播:陈旭



煤业公司张集矿职工,热爱诵读,多次参加集团公司大型文艺节目演出,并获得集团公司“时代新人说”演讲大赛二等奖。


策划:张殿富

作者:刘善全

主播:陈旭

配音:孙以满  崔凤朴  何聪  邓洋  张冬冬 

编辑:卫馨  刘文静

复审:王亮  陈超逸

终审:林中华

投稿邮箱:hhnykg@163.com

扫描二维码

进入“淮河能源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