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丨易晓辉著《中国古纸与传统手工纸植物纤维显微图谱》出版

师大社 书目文献 2022-10-24

《中国古纸与传统手工纸

植物纤维显微图谱》

作者:易晓辉  著

装帧:方背 精装

开本:1/16

书号:978-7-5598-5344-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定价:32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重在展示中国手工纸植物原料纤维显微形态,探索纸张纤维显微分析方法。作者易晓辉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造纸专业,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古籍纸张及手工纸相关研究,积累了大量纤维原料和古今纸张样本。在多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全书具备专业、全面的特点,共收录三十四种手工纸中常见的植物纤维原料,包括二十一种韧皮类原料,七种竹草类原料,两种叶纤维原料,以及棉、木浆等其他原料。

本书编撰时,按照植物科属、取材部位的不同,分成“三系八类”,依次详细展示每种原料的纤维尺寸和显微形态特征,并从植物亲缘关系的角度,系统梳理各种原料在显微形态上的共性和差异。透过这些共性和差异,在纤维鉴别时能由面到点,即先明确大类,弄清原料科属,再根据精细特征逐步定位到具体植物种类。

除了用文字形式整理每种原料纤维细胞、杂细胞及非细胞类杂质的显微形态,作者亦随文配有七百余幅相关图片,详细展现每种原料的微观特征。部分原料还附有古纸样品的显微图,让读者了解手工纸纤维形态的同时,亦能领略微观视角中的古纸之美。

本书出版,将为手工纸相关领域的纤维分析和显微鉴别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对于造纸厂、印厂等相关厂家的选材用料,本书具有工具书性质,可以为他们提供准确参考。


作者简介


易晓辉,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古籍馆文献保护组副组长。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从事古籍保护技术、古代纸张与传统手工纸的分析与研究工作。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硕导,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传统写印材料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印刷史研究委员会委员。

目 录

第一章 通论

一、传统手工纸纤维原料植物的分类方式

二、纸张纤维显微制片、染色及鉴别方法

第二章 韧皮麻类
苎麻
大麻
亚麻
大麻槿(红麻)
黄麻
木芙蓉
第三章 桑檀皮类
青檀
第四章 瑞香皮类
结香(三桠)
滇结香
土沉香
澜沧荛花
披针叶荛花(菲律宾荛花)
雁皮(日本雁皮)
白瑞香(辣构)
长瓣瑞香
狼毒
第五章 藤皮类

紫藤

葛藤
第六章 竹类
毛竹
苦竹
慈竹
第七章 草类
稻草
麦草
龙须草(拟金茅)
芦苇
第八章 叶麻类和籽毛类
蕉麻(马尼拉麻)
凤梨
第九章 木浆
阔叶木
杨木
桉木
针叶木
樟子松

推 荐 序


获悉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易晓辉所著《中国古纸与传统手工纸植物纤维显微图谱》即将付梓,我对此表示祝贺。纤维显微图谱是鉴别纸张纤维原料、分析纤维成分的重要工具。这本著作汇集了易晓辉多年潜心研究传统手工纸纤维原料显微分析的经验和成果,内容丰富翔实,图片特征清晰,将为传统手工纸相关领域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我认识易晓辉有10多年了。他从北京林业大学造纸专业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国家图书馆从事与古籍保护和传统手工纸研究相关的工作,在古纸分析、手工纸原料及显微鉴别、开化纸来源等方面有一定研究,积累了大量传统手工纸植物原料及古今纸张样本的显微图片和资料。2015年,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曾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约定,计划编写第二版《中国造纸原料纤维特性及显微图谱》,准备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扩充部分内容,尤其是要纳入更多的古纸和手工纸纤维原料。考虑到易晓辉在传统手工纸纤维分析方面所做的研究,便邀他负责韧皮纤维部分的内容撰写。一年多后,他就完成了15种韧皮原料的显微图谱撰稿。后来非常遗憾,由于时间久远,原书部分图片损坏变质,以及其他的一些特殊原因,因此再版计划不得不取消。2022年初,易晓辉告诉我,他将原来帮我撰写的那些稿件重新整理,增添了一些竹草原料和其他原料,准备将手工纸中常见的30余种纤维原料汇成一本纤维显微图谱出版。能把这些稿件再次利用起来,汇集成一本更加完整的显微图谱,补齐传统手工纸纤维分析和显微鉴别领域的短板,我非常乐见其成,特帮他写下这篇推荐序,希望更多同行朋友关注和喜欢这本书。

传统手工纸发展至今,不仅传承和延续着古代灿烂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还在当下广泛应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保护和修复古籍文物,在各地民俗生活和文化旅游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手工纸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纤维纯净,原料种类和特性成为影响纸张性能的关键。在纸质古籍文物分析鉴定、保护修复,以及书画用纸的选择中,常常要通过显微分析等手段获取纸张原料信息,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本书是一部专门讨论中国手工纸植物原料纤维显微形态,探索纸张纤维显微分析方法的著作。全书共收录36种手工纸中常见的植物纤维原料,包括21种韧皮类原料、7种竹草类原料、2种叶脉纤维原料,以及棉、木浆等其他原料。按照植物科属、取材部位的不同,分成“三系八类”,依次详细展示每种原料的纤维尺寸和纤维显微特征,并从植物亲缘关系的角度,系统梳理各种原料在显微形态上的共性和差异。通过这些共性和差异,在进行纤维显微分析和鉴别的时候,我们就能由面到点渐序推进,即先明确大类,弄清原料的植物科属,再根据精细特征逐步定位到具体植物种类。

在显微形态特征的解析上,作者详细整理了每种原料的纤维细胞、杂细胞及非细胞类杂质的显微形态,包括纤维纹理、细胞腔特征、端部特征,以及乳汁管、筛管、导管、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细胞、表皮细胞等杂细胞的微观结构,同时配显微图片直观展示。书中的700余幅图片选自作者积累的万余张纤维显微图,详细展现每种原料的微观特征。部分原料还附有古纸样品的显微图,让读者了解手工纸纤维形态的同时,亦能领略微观视角中的古纸之美。

王菊华
2022年2月28日

前 言

多样化的原料体系是中国造纸术的重要特征。早在蔡伦生活的东汉时期,文献记载的造纸原料就有麻和构树皮两种。此后随着造纸术在大江南北广泛传播,历朝历代不断革新和进步,更多原料被纳入传统造纸。桑皮、瑞香皮、竹子、青檀皮、稻麦草、菠萝叶……从韧皮纤维拓展到茎秆纤维,再到叶纤维、种毛纤维。充满智慧的先民总能充分利用各地物产,因地制宜,选择当地易得的纤维原料造纸。岭南的香皮纸,云南的腾冲纸、东巴纸,还有品类丰富的藏纸,都是就地选材的典型代表。多样化的原料体系扩展了纸张品类,大大提升了纸张产量,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是中国造纸术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特别是古籍、字画、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传统手工纸相关领域获得更多关注。许多针对古纸以及传统手工纸的保护和研究,都将原料成分作为了解纸张性能的关键。从现有手段来看,纤维显微形态分析是鉴别纸张原料成分最直观可靠的方法。将分散、染色后的纸样纤维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纤维细胞、杂细胞的形态和细节特征,参照纤维显微图谱,就可以判别纤维原料植物的科属种类,了解纸张的材质特性,为相关领域开展鉴定、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本图谱所录30余种手工纸植物纤维原料,以传统手工造纸常用的植物原料为主,同时也纳入近些年手工纸中出现的新原料。与以往介绍造纸原料方面的书籍不同,本书强调植物分类的理念,以原料植物的亲缘关系为基础诠释其微观形态的共性和差异。这种理念基于本人在手工纸纤维显微分析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即植物纤维的微观形态与植物学分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亲缘相近的植物纤维,形态特征上会有许多共通性。这些同类共性和异类差别有助于我们建立手工纸纤维显微分析的特征体系。
得益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推动以及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良好的研究条件,我在日常工作中对各种原料样品和古今纸样开展分析,积累了大量高清的纤维显微图,并从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特征最清晰的700余幅显微图整理汇集成此图谱,力图对每种原料的纤维形态、杂细胞特征进行详细解析和总结。许多原料种类、纤维特征及杂细胞形态是在本图谱中首次系统呈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领域的分析鉴别工作提供参考,吸引更多朋友了解和关注传统手工纸的原料及材质信息。当然,面对丰富多样的原料品种和纷繁复杂的微观形态,受限于设备条件及本人的研究水平,书中所述仅为阶段性研究成果,管窥蠡测,无法面面俱到,难免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广大同行及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自接触纸张显微分析以来,一直受教于王菊华老师和她所著的《中国造纸原料纤维特性及显微图谱》。王老师是中国纸张纤维显微分析领域的开创者,也是我专业上的老师和领路人。本书部分初稿亦是在王老师鼓励下完成。本书成稿时,王老师不顾年事已高,仍欣然为拙作题序以提携后辈,让人感佩。谨以此书向王老师、北京林业大学造纸专业的老师和所有为我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致以谢意!在这些年收集手工纸原料植物标本和纸张样品过程中,许多师友都曾给予帮助和支持。感谢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陈红彦等三位主任对手工纸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田周玲、龙堃、任珊珊、张铭、闫智培、张楠等同事在日常工作中的鼎力帮助和支持;感谢李际宁老师出差途中帮忙带回整棵狼毒草标本;感谢田丰老师和杜萌热情帮忙收集纸样;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书昆老师和陈彪老师邀请参与藏纸原料纤维分析;感谢龙文老师、贡斌先生、蔡项菲女士、王思涵老师、蔡芝军先生、郭琳琳同学,以及我的同学蒲志鹏、郑华勇、姜亦飞热情帮助收集原料、提供纸张样本;感谢文物与博物馆领域许多同行老师提供古纸样品……篇幅所限,尚有许多提供帮助的师友无法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谢!
易晓辉
2022年2月于北京

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新书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