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目录



民法典专题

民法典对侵权责任保护范围的准确界定

——对《民法典》第1164条含义理解的进一步厘清

杨立新

中国民法典所设竞合规范论

崔建远

“双循环”与新发展格局专题

内生于中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的“双循环”

叶初升  李承璋 

构建新发展格局:生成逻辑与主要路径

蒋永穆  祝林林

构建“双循环”区域发展新格局

张倩肖  李佳霖  

经济学研究

新结构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综述

王  勇  徐扬帆  吴紫薇  

发展阶段与结构转型:基于不同收入阶段的事实比较

朱  兰 

银行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理论与实证检验

颜建晔  吴俊贤  康  健

文学研究

古代散文研究脱离传统“学术”体系之反思

欧明俊

五四前后文话与六朝文章批评的古今演变

宁俊红 

“古风”与《明天》

——由抗战时期一次的争议说起

杨  姿 

百年《狂人日记》研究再认识

魏  巍   蒋  薇

文化研究

论中华“诗乐传统”

刘桂珍   

古傩仪中“十二兽”的内涵与嬗变新解

——以白马人“十二相面具舞”等为例

胡  颖  王天如   

循证社会科学

新文科建设的循证社会科学视角与路径研究

魏志鹏  杨克虎 

新闻传播学

聚合与认同:延安《解放日报》报人群体的形成

李秀云  方佳辰 




本期论文速读


民法典对侵权责任保护范围的准确界定

——对《民法典》第1164条含义理解的进一步厘清

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内容摘要:

《民法典》第1164条规定了侵权责任保护范围是“民事权益”,在具体界定上,应当进一步厘清,侵权责任既保护民事权利,也保护民事利益即法益。侵权责任保护的民事权利是“7+N”,即《民法典》总则编第五章规定的人格权、身份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股权以及其他投资性权利,其他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侵权责任保护的民事利益即法益,包括其他人格利益、胎儿人格利益、死者人格利益、其他身份利益以及其他财产利益。民事主体的这些民事权利或者法益受到侵害,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确定承担侵权责任,救济民事主体受到损害的民事权益。关键词:民法典;侵权责任;保护范围;权利;法益


中国民法典所设竞合规范论

崔建远

(清华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75)内容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设计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一般违约责任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竞合、物权请求权与占有人的物上请求权的竞合、管理事务中所收取孳息的返还请求权与占有物的孳息返还请求权的竞合、准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竞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占有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排除妨害请求权的竞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恶意占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与一般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需要事由的合同解除与任意解除的竞合。准确地把握其规则及学说对于实务和理论均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竞合;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无因管理


内生于中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的“双循环”

叶初升1  李承璋2

(1. 武汉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内容摘要: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问题、发展任务和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当代经济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逻辑的必然。首先分析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由此演绎出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与发展任务;然后,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分别讨论现存的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存在的问题,推演国内国际循环的发展方向。国内循环主要涉及深度改革,国际循环主要涉及高水平开放,这是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改革和开放。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全球发展环境下,作为新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其实就是新时代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关键词:中等收入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深度改革;高水平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生成逻辑与主要路径

蒋永穆1,2  祝林林2

(1. 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2.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内容摘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其生成逻辑可以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以及实践逻辑三方面着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构成其理论逻辑;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践中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构成其历史逻辑;新时代的国情和世情构成其实践逻辑。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健全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关键词: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生成逻辑;良性循环


构建“双循环”区域发展新格局

张倩肖  李佳霖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内容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国内和国际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供给和需求两端处于结构性调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将重心转移到服务国内需要上,充分发挥内需潜力,提高经济竞争力和韧性,并以此为基础主动地、开放地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须全局地、系统地、开放地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入手,多措并举地畅通和优化“双循环”,构建区域平衡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关键词:双循环;区域发展新格局;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城市群


新结构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综述

王勇1  徐扬帆1  吴紫薇2

(1. 北京大学 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71)内容摘要: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经济结构的内生性及其动态变迁。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新结构经济学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强调有为政府和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并且深入研究中等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大国面临的增长难题,还讨论经济波动与宏观政策等经济运行的问题。梳理了近十年新结构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总结了经济结构变迁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典型事实、理论见解和实证结果,并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结构转型;产业政策;宏观波动;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阶段与结构转型:基于不同收入阶段的事实比较

朱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内容摘要:结构转型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新结构经济学强调经济体结构及其变迁的阶段性、内生性和动态性。在概括了新结构经济学研究结构转型的独特视角和方法的基础上,首先使用跨国数据,静态比较不同收入阶段经济体的土地、人口、资本、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差异性,然后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定量研究人均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能源结构的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识别出结构转型拐点大多出现在中等收入阶段,尤其是中高收入阶段。揭示了中等收入阶段经济结构转型的突变性和重要性,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当前处于转型期和跨越期的中国所经历的结构转型现象。
关键词:发展阶段;结构转型;新结构经济学;定量分析;高质量发展


银行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理论与实证检验

颜建晔1  吴俊贤2  康健3

(1. 北京大学 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北京 10087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北京 100029;3.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内容摘要:中国在整体上鼓励中小银行发展的同时,各地区应根据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选择最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银行业结构。在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结构金融学理论基础上,通过理论推演并结合中国目前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现状,选取2007年至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以总体面板回归、分样本面板回 归和面板门限回归,实证检验了中国银行业结构与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各地区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发现,中小银行在银行业结构中占比提高对中国目前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门限回归看,中小银行在银行业结构中占比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随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而显著下降。
关键词:要素禀赋;产业结构;银行业结构;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金融学


古代散文研究脱离传统“学术”体系之反思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内容摘要:

清末以来,通行的吸纳西方的“纯文学”散文观念“感性”“抒情”“审美”“艺术”“娱乐”本位,肢解了传统正宗“大文学”散文观念,古代散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纯文学”散文观念的附庸和注解。传统正宗“大文学”观念,散文不是“纯文学”,只是“学术”整体之一面,不是脱离“学术” 体系的存在。应深刻反思古代散文研究脱离“学术”体系之弊,“纯文学”散文观念不是唯一正确的散文观念,应充分体认、尊重并重新建构传统“大文学”散文观念,复归传统,走“返本开新”之路。

关键词:古代散文;“纯文学”散文;“大文学”散文;传统“学术”体系


五四前后文话与六朝文章批评的古今演变

宁俊红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

唐宋以来,六朝被认为文运衰落,清人文章批评中才逐渐被关注,五四前后,随着文学审美精 神的高扬,六朝文章批评迎来了巨大的转折,对其意义与价值的发掘前所未有。其中,“五四”前后相关文 话著者以其深厚的学养,既能继承古人文章批评的某些术语、观念,又确立了以史为核心的批评理念,对 六朝文章的骈俪、用韵、文体等突出要素做出了开拓性的认识与阐发;其批评方法上能学习古人,深入古 人文章创作的实际,又能出乎其外,对于当代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五四;文话;六朝文章;文章批评


“古风”与《明天》

——由抗战时期一次的争议说起

杨姿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30000)

内容摘要:

以抗战时期关于 《明天》 一文引发的争议为切入点,重新思考鲁迅小说 《明天》 之于新文化运 动的意义。一方面揭示争议双方看似对立,实则一致的文化环境制约性问题,另一方面指出抗战时期接受 新文化运动遗产的条件和限制。启蒙视野里的 《明天》 呈现出启蒙者对乡民麻木的激烈抨击,而通过争议 的反思,发现小说中对古风-信-明天三位一体的建构,却饱含一种特有的温情,显示出作者对乡村自治的 潜意识关注。无论是治病环节,还是丧事场合,内部的“信”与“毁灭”的张力伴随始终,这是鲁迅在启蒙运动中的无意识书写,也暗示了革命的新的可能,其本质上是对个性思想层面与社会结构层面联系的把 握,这既是对思想革命的补充,也是连接社会革命的线索。关键词:鲁迅;《明天》;“明天”;施蛰存;古风;社会组织形式


百年《狂人日记》研究再认识

魏巍   蒋薇

(西南大学 中国新诗研究所/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重庆 400700)内容摘要:回溯百年来的《狂人日记》研究史,反封建是研究中的主线思想,忧愤深广的社会价值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脱离文学实际空谈小说对现实的批判性,成为《狂人日记》研究中的共性问题。若要真正理解《狂人日记》,就必须从小说文本出发,概括出它应有的价值,而不是预设结论。从狂人形象的生成、启蒙思想的凸显以及反封建礼教的社会意义三个维度对百年来的《狂人日记》研究资料进行梳理, 通过分析比较、思想探究,在呈现《狂人日记》 研究角度日趋多样化、研究思想不断转变的具体事实和过程中,对 《狂人日记》研究中的狂人形象、启蒙思想、反封建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狂人日记》,打破长期以来研究的静态生长模式,以图打开《狂人日记》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狂人形象;启蒙;反封建


论中华“诗乐传统”

刘桂珍 

(兰州大学 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诗与乐的配合方式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国诗歌史的演进,诗乐“和”的基本性格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道德理念,以及中国人完成德性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标准。中华文明史上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即“诗乐传统”:“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是中华诗乐传统的理论基石;“声”“音”“乐”三分理论是中华诗乐传统形成的基点;“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华诗乐文化精神的核心。中华诗乐传统所蕴含的“中和”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关键词:诗乐传统;中华文明;文学史;音乐观;诗歌;音乐


古傩仪中“十二兽”的内涵与嬗变新解

——以白马人“十二相面具舞”等为例

胡颖  王天如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

十二相面具舞,广泛流行于甘肃、四川、云南、山东、台湾等地。其中甘肃文县白马人的同类型舞,表演形态古老,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内涵及承载的文化密码,学界却语焉不详。文县十二相舞是唐代民间傩 “十二生肖”驱疫传统的遗迹,与佛教十二时兽的关系不大,面具舞中的狮子形象与传统的十二生肖不同,体现出传承中的“变异性”特征。该傩舞形式于20世纪初由四川南坪传入陇南文县,而南坪目前流行的“十二相”舞与文县差别大,较文县的晚出,具有明清时期民间傩的特征。 
关键词:白马人;十二相面具舞;十二兽;十二生肖;驱傩传统;唐代敦煌傩

新文科建设的循证社会科学视角与路径研究

魏志鹏1,2  杨克虎1

(1. 兰州大学 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2.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

新文科的提出有着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信息技术发展驱动、文科复合型人才稀缺等多重背景,目前学界对新文科的认知与阐释因科学视角、学术视野、学科气质的差异而并不聚焦,所给出的新文科建设路径或有宏观指导价值而无实践操作价值,或只聚焦单一学科的新文科建设而不具有复制性。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循证社会科学是一门新兴的文医交叉学科,以证据为核心的循证社会科学对新文科认识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理论视角。从循证社会科学的视角来看,循证理念是新文科建设的最大公约数,科学证据是新文科建设的最便通桥梁,循证社会科学可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循证决策支撑和循证实践支持。在具体建设路径上,新文科建设需要以循证实践理念为参照,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以循证社会科学为选择,重视学科交叉建设;以循证学术研究为补充,加强科学理论创新。

关键词:循证社会科学;新文科;学科发展;学科建设;建设路径

聚合与认同:延安《解放日报》报人群体的形成

李秀云  方佳辰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051) 内容摘要:

延安《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创刊,至1947年3月27日停刊,历时近6年。报纸初创时期,中共中央宣传干部、来自国统区的知识青年和陕甘宁边区基层工作者初步聚合,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1942年2月,伴随整风运动普遍展开,报社通过完善组织机构,改造报人思想,提升报人新闻素养,组织报人参与生产,推动一支团结战斗的报人队伍形成。其形成标志为:在职业理念认同方面,坚持无产阶级新闻观;在价值认同方面,坚定无产阶级理想信念;在阶级认同方面,践行无产阶级生活方式;在群体认同方面,建立平等融洽的相处模式。作为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日报》报人群体推动延安报业走向成熟,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关键词:《解放日报》;报人群体;无产阶级;认同

责任编辑 | 姚兰兰

网络编辑 | 殷凯歌

审核 | 斯丽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