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棠”已经可以自主游动并进食了!

三亚发布 2024-03-25




全国各地各位关爱我的朋友们

最近一周让大家挂念了

我是一头成年雄性短肢领航鲸

长3.62米  重约500多公斤

因1月3日在三亚海棠湾海域搁浅

所以志愿者们给我起了大名——

“海棠”(大鱼海棠)

因为我的触感像极了茄子

长得也像茄子

所以志愿者们亲切地叫我“大茄子”


▲1月10日,“海棠”在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的救助池里。张丽芸 摄


短肢领航鲸“海棠”

最新情况来了


三亚因搁浅被救助的短肢领航鲸恢复良好



“‘海棠’已经可以自主游动并进食了!”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志愿者群里传来了好消息。


▲1月8日,“海棠”在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的救助池里。张丽芸 摄


1月3日,一头短肢领航鲸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南路海岸线附近搁浅,随后被转运至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救援。由于它身体有多处外伤,无法独立游动,最初几天只能依靠救援人员站在水里托扶防止其侧翻呛水。


▲1月8日,海昌集团生物健康管理负责人乜英奎给短肢领航鲸“海棠”准备药物。张丽芸 摄


▲1月9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的兽医熊椿霖(左一)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对短肢领航鲸“海棠”进行治疗。张丽芸 摄


救助初期,海昌生物保育中心的兽医会在三四个志愿者的协助下给它输液、采血、灌胃、抹药,过程中既要防止鲸侧翻,同时也要防止它的应激反应。经过5天的治疗,这头短肢领航鲸已经可以在救助池中自主游动并进食。志愿者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海棠”。


▲1月9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员给“海棠”准备食物。张丽芸 摄


▲1月9日,志愿者在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协助记录“海棠”的呼吸频率。张丽芸 摄


短肢领航鲸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海棠”还在接受进一步治疗,志愿者们仍在接力守护着它。





短肢领航鲸

“海棠”救护记




011月3日

    受伤的短肢领航鲸在三亚海棠湾的海滩搁浅,市民发现后立即联系海警,当地的农业部门、海洋动物保护机构等赶到现场,将其运送到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进行测温、采血、输液等治疗。


▲点击查看视频


▲点击查看视频


该中心第一时间召开多地联动视频会议,与多个生物医疗团队线上交流讨论,制定救助方案。

021月4日—9日

    海昌海洋公园生物健康负责人乜英奎专程从上海赶到三亚参与救助,根据短肢领航鲸各类身体指标针对性制定补水、消炎、护肝、护胃等系列治疗方案。


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也迅速发出志愿者招募令,获得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有专程从陵水赶来三亚的摄影师,有刚下班就过来的飞机驾驶员……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3到4个人组成一组,站在水里用托扶的方式防止短肢领航鲸侧翻呛水。据统计,截至1月9日,已有200多人次参与到救助中。


▲点击查看视频


▲点击查看视频


三亚·亚特兰蒂斯水生野生动物救助站也派出多名海洋动物驯养员和潜水员,并提供长担架、医疗器械来救助短肢领航鲸。他们还送来130公斤大鱿鱼和100公斤大鲱鱼,让其补充能量和恢复体力。

031月10日

    “‘大茄子’不需要志愿者在水里托扶了,现在可以自主游动,每天还能吃下20公斤左右的鱼食,状态是越来越好了。”1月10日,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向大家分享好消息。


连日来,短肢领航鲸的恢复情况受到公众的关注,在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援和救助下,它身上的伤口不断愈合,多项身体指标也趋于正常,目前已可自主游动和进食。


相关链接

鲸鱼搁浅!紧急救援!




















一图读懂三亚市政府工作报告

“国字号”+1!

持续火热!三亚再登央视!







来源:三亚发布、新华社、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海南日报编辑:陈思思审核:廖宝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