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1月17日 下午 11:41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全网开骂“2元荷包蛋”事件:新型骗局,正在背刺中国年轻人

每晚十点给你说晚安 2024-01-07 21:31 Posted on 河南

戳上方蓝字:每晚十点给你说晚安关注

再点右上角【...】选“设为星标”,每日好文不错过!

或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订阅每天精彩内容

文 / 小椰子  

微信: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最近,有这样一条微博火上了热搜,引发了全网铺天盖地的讨论。


(素材来源:十一点就睡觉)


有人情绪激动地发帖:“预制蛋滚出China啊啊啊”,并配上了一张自己中午点的外卖照片:


一碗平平无奇的凉面,亮点是一个圆得有些过分的煎荷包蛋。



发帖人描述了这种煎蛋的口感:“味如嚼蜡塑料口感,预制这预制那连煎蛋都要预制了吗!


老铁啊两块钱啊你都不愿意煎一下吗?美好的心情毁于一旦。”

评论区里,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预制蛋”这个说法,有点震撼:“是我孤陋寡闻了,蛋怎么预制?”


马上有人贴上了很多外卖商家经常购买的冷冻荷包蛋截图:“就这玩意,个个都圆古楞登的,跟塑封的一样。”


有人生怕其中掺杂了什么误会:“怎么判断这是预制蛋?不是拿圆形小锅子煎的?”


底下一堆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之谈:“特别难吃,蛋黄和蛋白都是分离的”、“没有油边又厚又木,没有光泽一吃就吃得出来。”

其实,冷冻荷包蛋的流行,在业界早已不再是什么秘密。


包括你吃的12元一份的扬州蛋炒饭,很可能也不是现做的,而是网上购买的冷冻品。

(素材来源:涨点芝士)

10元就能购买一大袋,一次炒出四五份,30秒极速出餐,不得不佩服人类的聪明。

嫌弃预制菜没有锅气?现在甚至连锅气都可以造假了。


市面上出现的大量“锅气香精”,只要一滴就能让预制菜吃起来更有“火燎味”。

越来越多人对于自己“花着现炒菜的钱,吃着微波炉加热的预制菜”而感到不满,于是,纷纷化身为侦探。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总结出一篇篇所谓的“预制菜辨别指南”:


比如,不能备注去掉姜葱蒜的、上菜特别快的、吃完特别容易口渴的......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预制菜四面八方地包围了。

普通人,其实根本没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

有人分享了自己目睹的真实场景:这种位于二楼的外卖店铺,基本上连灶台都没有。

(素材来源: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只有几台微波炉用来加热料理包,垃圾桶里则塞满了各种“鱼香肉丝”、“小炒牛肉”等包装袋。


有人震撼于,像某记云饺这种,宣传“现包现煮”、而且真的有大妈坐在门店每天包饺子的店。


其实馅料也是冷冻货每天拿出来解冻的,饺子皮也是保质期半年的冻品。

所谓的“现包”,只不过是起到一个提供情绪价值的作用罢了。

重油重辣的川菜,其实也是各种预制菜的集合地,因为现在很多商场不允许用明火。

(素材来源:梨宝)

廉价的日料韩餐,更是众所周知的预制菜,有人就吃到了,连肉冻都没化开就被端上桌的照烧鸡排饭。

(素材来源:momo)

便宜量大的泰国菜,也是预制菜的重灾区,菠萝炒饭、猪颈肉只要加热一下就能出餐。

(素材来源:狂吃也不胖

而已经不算便宜的西餐,很多用的也都是预制菜,意面是坨的,薯条是软塌塌的,鸡翅也不热乎。

(素材来源:xxsAMME)

就连普通饭店也被预制菜席卷了,毛血旺、海洋虾、酥香排骨,都被一箱一箱地往厨房搬。

(素材来源:阿香想吃鱼)

6000元的喜宴,16道菜中有7成都是预制菜,酒店专供,进价便宜。


最离谱的是,现在连农村流水席都被预制菜入侵了。

(素材来源:七饭不)

烤鸭的饼皮需要自己撕、麻糍是连盒一起加热的、鱼是买的油炸整鱼、牛仔骨是合成肉......


当然,这一切都是合法合规的,你根本无从指责。

而且,你也心知肚明,有些预制菜,可能甚至比现炒的菜品更干净卫生。

但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至少有权利知道,自己用来续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在讨厌预制菜的时候,到底在讨厌什么?

你会发现,全国各个城市的很多餐厅,口味都变得和“想你的风,吹到了XX”一样雷同。

你会吃到一模一样的酸菜鱼、酸汤肥牛、鱼香肉丝、猪肚鸡、红糖糍粑......

当一盘盘预制菜被端上桌,你还没吃就能想象出它的味道。

虽然不会被惊吓,但也不会再有惊喜了。

你会看到,预制菜为了方便保存,迎合大众口味,用的都是高油高盐的配方。

就像这款水煮牛肉预制菜的营养成分表,每100克就含有16.1克的脂肪,而钠含量更是高到不行。


长期吃这类预制菜,你的口味会越来越重,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前段时间,著名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在做客董宇辉的直播间时,不小心透露出了心里的真实想法。

他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预制菜吗?”

董宇辉回答:“制成的半熟食品。”

王志纲心直口快地说了一句冲上热搜的点评:“那种我从来不吃,那是猪狗食。


对于他那个阶级的人来说,他确实有条件去避开预制菜,去寻找那些贵但好吃的美食店。

但普通打工人明显没有那个条件,点外卖绕不开预制菜,周末咬咬牙去小餐馆开个荤,也只能吃预制菜。

想自己带饭去公司吧,遇上没有同理心的老板,会说你不努力、不专业,要把微波炉扔掉。


多少人也想像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家里有保姆为她准备优质碳水、蛋白质、蔬菜合理配比的餐食。


但残酷的现实,常常不如人意,打工人们,花了现制菜的价格,却只能吃到一嘴价不符实的预制菜。

看过这样一则有点悲伤的帖子:“不想再过吃假牛肉和预制菜的生活。”


忙碌一天从早到晚学习,晚上点了一份“原切牛肉”的外卖,但不出意外又是塑料口感的合成牛肉,以及难以下口的预制意面。


“小时候努力奋斗的意义是改变世界,现在努力奋斗就是想少吃几口来路不明的肉和料理包。”

我们的时间好像被偷走了,根本不存在买菜择菜洗菜的时间,也丧失了做菜的耐性。

而如果餐馆也失去了这些过程,那人和机器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们仿佛在经历着某种感官退化:

日子在重复且无趣的工作中,被消磨了热情;

口味在千篇一律的预制菜中,逐渐麻痹。

活着仅仅是为了工作,吃饭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这样的生活,还不够令人毛骨悚然吗?

我常常会想起电影《雪国列车》里的场景:

末日降临,幸存的人类被困在一辆雪国列车里。

列车将人类分为三六九等,头等车厢里的人操纵着永动机、食物、水源,每天都忙着享受。

而住在车尾部的下层人,为上等人提供廉价劳动力,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他们为了充饥,只能吃一种叫做“蟑螂糕”的东西,是用上千只蟑螂制作而成的“预制菜”。


我只希望,在当下预制菜已经成为不可抵挡趋势的现在,我们仍能保持感知食物本味的能力。

尽量抽出时间,购买一些当季的食材,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饭菜,细细咀嚼、品味。

也许,这就是对这个标准化、工业化、科技化的快节奏时代,一点小小的反叛。

共勉。
作者简介:你好呀,我是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的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b站知名up主,全网粉丝量破100万,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欢迎关注。

滑至底部评论区,欢迎留言评论

还没有关注的新朋友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十点君 加★星标★

看更多深度好文章

您点的每个“在看”,都是对我们的鼓励

点击 分享 到好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全网开骂“2元荷包蛋”事件:新型骗局,正在背刺中国年轻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