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如何与中本聪合作的?加密史上第一个暴富的大学生

Meta Space DAO Meta Space DAO 2024-04-2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Nakamoto Satoshi)究竟是谁,一直众说纷纭、无人知晓,不过有位大学生Martti Malmi曾和他密集往来,并就此改变一生。
2009年,当时还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读大学二年级的Martti Malmi偶然浏览到bitcoin.org,他给中本聪发邮件写道:「I would like to help with Bitcoin, if there's something I can do(我想帮帮比特币,如果有什么事是我能做的话)」
平心而论,这真是一封蛮草率的应聘邮件。但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Martti Malmi,成为中本聪的第一个合作者,也是中本聪最信任的人,并从此被比特币改变了人生。币圈一直有大学生「All in」暴富的传说,那Martti 必然是这个传说的祖师爷。上个月, 他公开了与中本聪的电子邮件历史记录,让我们能以更多的视角去回顾比特币这波澜壮阔的历史。

比特币的早期运作,很像一个新创公司

就像当年大多数新创公司一样,他们抢注「bitcoin.org」域名,进行了大量关于产品特性、UI(使用者介面)、网站等的讨论。与当时的创业氛围很不同的是,工作都是邮件沟通,没有人见过老板「中本聪」。而如今加密行业远端工作已经普及,各大加密公司如币安、Paradigm,包括我们OneKey 等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全球协作。这是中本聪给大学生Martti Malmi 布置的第一个远端工作任务—FAQ(常见问题解答)。


中本聪说目前网站最需要的是一些写作内容,而他「不擅长写作,更擅长写程式码」。原文翻译:「你可以考虑在SourceForge 上搭建一个网站,目前那边还没内容。如果你能准备一份FAQ,我可以整理我之前在邮件和论坛里回答的内容给你,这样可以帮你获取所需的资讯和灵感。」

中本聪显然是个好老板,认真思考一个毛头大学生Martti的建议。这里中本聪像一个产品经理一样,在讨论比特币核心客户端「最小化托盘」和「开机启动」的特性。和当时很多的电脑程式一样,大家都在争夺使用者使用,降低「使用者流失率」。当然,比特币采用这个「心机」是为了更多人执行全节点,让早期的网络更安全。


原文翻译:
「接下来我计划加入一个让比特币程式能在Windows 上启动时自动执行,并且可以最小化到系统托盘的功能,这样就能显著增加线上节点的数量。

回想起来,你确实指出了一个当前极为关键的缺失功能,这个功能有潜力极大地增加节点数。如果没有自动启动,我们很难在使用者初次尝试后留住他们。正如早期档案共享网路成功的秘诀,让程式自动执行并预设隐藏至系统托盘至关重要。

虽然在我们的第一个版本(v0.1.0)时,由于稳定性尚未得到保证,引入这一功能似乎不太恰当。但现在,随着程式已经变得足够稳定,这一功能成为了我们下一版必须新增的特性,以确保那些愿意尝试新版本的使用者能有更好的体验并且愿意继续使用。」

作为「创业者」,中本聪也不免和Martti 吐槽那些「连程式码都没有」却拉满热度的网际网路创业专案。

在下面这篇邮件里,中本聪认为SourceForge 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比特币论坛,而需要换个论坛服务提供商。同时吐槽道:「我已经看到一些专案仅凭借论坛的讨论和规划就吸引了大量关注,尽管他们还没有开始编写任何程式码。论坛上的讨论为专案提供了一个曝光平台,吸引了新使用者,帮助解决支援问题,梳理出最需要的功能。(所以这个论坛很重要)」

在新创公司的市场行销上,中本聪也并不完全是那种极端「极客」主义的人。他在这封邮件里有提到官网的宣传点「匿名」有点让人觉得太可疑,认为他们这个点可以是大家私底下知道就行。


原文翻译「『匿名』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可疑。我认为那些想要匿名的人还是能自己弄明白,无需我们大肆宣扬。我对bitcoin.org 首页做了一些修改,更新翻译并不真的紧急。我倾向于在之后一段时间内继续编辑和修正,所以如果他们想更新,最好等等。」

终究是Martti 扛下了所有

在邮件沟通中,中本聪多次表示不想成为抛头露脸的人(尽管最终绝大多数人记住的,还是中本聪)。他鼓励Martti 使用他的真实姓名和地址。要求Martti 使用他自己的信用卡/ 身份证办伺服器和银行帐户。


假如你是Martti,会不会被吓得「跑路」?

原文翻译:「我收到了一份2000 美元的捐赠请求,但是我需要你的邮寄地址才能让他寄出。是的,他(捐赠者)希望保持匿名,所以也请保护信封来源的隐私。」

在一些比特币宣传点的说辞上,中本聪还让Martti 来代发言,同时提醒了一些传销风险。


原文翻译「在sourceforge 的网站上,你能发表很多在我自己的网站上不能说的观点。然而,直白地提出『将比特币视为一种投资』这一点,我还是感到有些不妥。这种说法颇有风险,你最好去掉这一观点。如果使用者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无妨,但我们不能将其作为一个卖点来宣传。」

把采访任务丢给新人Martti,似乎也没什么不妥。原文翻译「有个部落格作者想要撰写一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但我目前没空回答他的问题。如果我把他介绍给你,你愿意回答他的问题吗?这样我们可能会获得一个很好的连结资源。」

老板中本聪突然消失一个月,还是Martti 扛下了论坛运营。原文翻译:「过去一个半月我也忙于其他事务。我刚刚从四月初开始下载我的电子邮件。我大部分事情都处理好了,应该很快会回到比特币的工作中。很高兴看到你在我不在的时候处理了一些事情。祝贺你完成了你的第一笔比特币交易!」

为Martti入金信仰
中本聪也预见到了如果比特币进入主流,一定会使用大量的能源。这或许在当时是很「炸裂」的观点:银行系统,比PoW更浪费资源。
「如果我们最终不得不在经济自由和节约资源之间做出选择,那真是太讽刺了。
遗憾的是,『工作证明』是我找到的唯一能够在没有可信任第三方的情况下让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工作的解决方案。即便我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初步分配货币的辅助方式,工作证明对于协调网路和防止重复支付仍然至关重要。
如果它真的开始消耗大量能源,我认为这样的能源消耗仍然比它要替代的那些劳动力和资源消耗大的传统银行活动要少。其成本会比银行费用少很多,银行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用于支付所有的砖石建筑、摩天楼和无用的信用卡促销邮件。

最后一封邮件

我们都知道,2010 年12 月12 日,中本聪最后一次在比特币论坛上发帖讨论了DoS(拒绝服务攻击)后,就停止了论坛活动,而这并不是中本聪最后一封邮件。

一个月后,中本聪发给Gavin Andresen 邮件(同步寄送给Martti)中,中本聪再次确认他不想参与任何的媒体公关内容与访谈。并且这里可以看到,中本聪十分担忧比特币增长过快,导致各种功能、攻击防御等需求无法被满足。


同时他们对舆论的狂热感到担忧,当时出现了一些非官方的比特币代言人进行过度吹嘘,甚至宣传会取代PayPal,甚至是欧元。他们希望在媒体中更强调比特币是一个前端的测试,还没到大规模应用的程度。

再过一个月,这是中本聪发给Martti 的最后一封邮件,安排了一些管理员密码的事宜,便又消失了,这一告别,就是13 年,且大概再也见不到了。

中本聪的消失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是在这些邮件里,我们看到了中本聪更亲近一面,似乎「神」并不是遥不可及,似乎他就在我们身边,仿佛人人都是中本聪。


Martti 的故事也并非镜花水月,新的一轮牛市浪潮,我们又将见证多少「大学生」传奇?



本文源自OneKey所著文章,由吴说区块链整理、编译及撰稿。

往期推荐:




美联储警告:降息遥遥无期,2025年前无望,甚至可能重新加息!


[科普贴]手把手教你:各大交易所官方注册详细流程,新手轻松上手


(纪念碑)比特币今日完成第四次减半!符文协议(Runes)同步启动!


神鱼最新访谈都说什么(比特币减半之际加密行业动向)


Worldcoin推出自家Layer2网络「World Chain」,世界币WLD将大爆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