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奇动物在哪里》——“脑师说”科普讲座 主讲人招募令

脑人言 脑人言 2024-03-07



很久以前,遥远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有这样一本教科书,相传几乎每个非麻瓜家庭都拥有一部[1]。

如今,这部“科普巨作“或再次重出江湖!



你是否有过被“麻瓜”误解和质疑的经历:

当你和身边的人说起自己的科研工作…

- 养貂的啊,你们是不是还会卖它们的皮?

- 乌贼不是吃的嘛,还能用来做研究?

- 你养苍蝇呀,咦~[/捂嘴摇头]

- 虫子、小苍蝇和人类的疾病有啥关系?

- 怎么可以sha兔兔,兔兔嫩么可爱!

- 我可不想做你的小白鼠…(你的内心OS:哦,我其实研究的是大白鼠。)

或许,当人们听说你的科研工作涉及活体动物实验,尤其是要接触“人类近亲”,会觉得你好残忍,会问你是不是每天都需要为牠们祈祷,甚至有人劝你离开这一行。虽然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始开发体外模型、细胞模型,甚至通过数据建模来完成实验研究,但是对于动物模型,依然存在诸多误解。在这一行工作的你有好多心里话想跟大家说——

  • 在药物筛查的过程中,模式动物对人类有巨大贡献。

    就比如新冠疫苗,在进行人体实验之前,需要借用小白鼠的帮助,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2];

    除了新冠疫苗,许多药物都是如此[3]。

  • 你有可能从新冠疫苗和检测中听说了mRNA,而不起眼的秀丽隐杆线虫却是这酷炫基因技术背后的主角,研究它的科研人员也因此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4]。

  • 果蝇和线虫一样不起眼,但人类却分享和果蝇约60%相同的基因;控制人类疾病的基因有四分之三和果蝇同源[5][6]。不仅在癌症领域,果蝇在神经生物学中也对突触和神经环路的研究有很多贡献。


果蝇神经系统重建(共焦显微镜40x) Dr. Jana Boerner [7]


作为使用模式动物的科研人员,你想让大家知道,人类并不是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工作中涉及动物也绝不是一项特权,你做着一件许多人不敢做但是必须得有人做的事情。你时刻感谢牠们为人类的付出。

当然,科研不仅仅是对地球的探索,对人类的帮助,更是一件有趣的事,尤其是和一群小动物一起工作。你一定也记得看到雪绒绒的鼠宝宝时,内心被融化的感觉…

Cr:https://www.pinterest.co.uk/pin/783978247625513198/


新一代魔法学院的“巫师”们,

你是否也想把这些心声分享出来,唤醒沉睡的“麻瓜”,让大家更了解这类工作?

如果你也想为你的动物正名,消除人们对牠们的误解

如果你十分熟悉小众模式动物在科研中的用途

如果你需要一个平台表达

我们也刚好需要你

Cr: https://project-manus.mit.edu/monthlychallenge/277-2776493_we-want-you-uncle-sam-we-want-you


我们诚邀了解模式动物的你,为大家开展一系列科普讲座,详细介绍自己所用的模式动物的优势、特点和趣事。

快来一起编写这部“神奇动物图鉴”吧!


报名或咨询方式:

发送邮件至 neureport_1@ibraintalk.com neureport_2@ibraintalk.com  

要求:使用模式动物的科研人员,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模式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线虫、果蝇、章鱼、乌贼、小鼠、大鼠、雪貂、狨猴、猕猴

福利:科普酬劳以及与诸多同行交流的机会……

本招募令长期有效~


策划:脑人言|脑科学报告工作组 脑师说栏目

撰文:Isabella

海报:胡小胡

排版:小箱子


References:

1. Joanne K. Rowling (2001)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2. https://www.niaid.nih.gov/news-events/role-animal-research-mrna-covid-19-vaccine-development (accessed on 25/01/2022)

3. Vijay K Singh & Thomas M Seed (2021) How necessary are animal models for modern drug discovery?,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iscovery, 16:12, 1391 1397, DOI: 10.1080/17460441.2021.1972255

4.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06/press-release/   (accessed on 14/02/2022)

5. Ugur, B., Chen, K., and Bellen, H. J. (2016). Drosophila tools and assays for the study of human diseases. Dis. Model. Mech. 9, 235–244. doi: 10.1242/dmm.023762

6. Mirzoyan Z, Sollazzo M, Allocca M, Valenza AM, Grifoni D and Bellosta P (2019)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 Model Organism to Study Cancer. Front. Genet. 10:51. doi: 10.3389/fgene.2019.00051

7. Reconstruction of Drosophila sp. (fruit fly) nervous system. Dr. Jana Boerner,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2011 Photomicrography Competition, https://www.nikonsmallworld.com/galleries/2011-photomicrography-competition/reconstruction-of-drosophila-sp.-fruit-fly-nervous-system (accessed on 14/02/2022)





关于我们



“脑人言”是公益脑科学原创科普团队,由海内外一线研究人员组成,专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官方网站:www.ibraintalks.com。关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转载请联系:lyx15951083876;合作请联系:iam7182



友情赞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神奇动物在哪里》——“脑师说”科普讲座 主讲人招募令

脑人言 脑人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