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吸入制剂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医药荐客 2022-07-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智银医药 Author 智银


作者 | 智银资本

欢迎关注智银医药微信公众号(ID:zyzb-club),智银资本——一家专注创新医药的精品投行!




一、吸入制剂行业概况


吸入制剂是指利用吸入装置将药物递送进入呼吸道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具有起效快、药量小、药品不良反应(ADRs)少、使用方便等特点,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重要的治疗药物。吸入装置是吸入制剂中的药物递送工具,对药物肺部递送效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吸入制剂按照装置和药物种类不同可以进行多重分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图表所示。



1.1.干粉吸入制剂(DPI)定义


干粉吸入制剂(Dry Powder Inhaler,DPI)又称吸入粉雾剂,系指固体微粉化原料药单独或与合适的载体混合后,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其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目前上市的药物多为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一种成熟的干粉吸入制剂由性能优良的药物干粉与吸入装置两部分组成。


DPI药物处方含有适于吸入的药物颗粒,其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5μm,普遍认为能够到达并沉积在肺部深处。在大多数情况下,DPI药物处方有两种形式:


(1)仅包含微粉化药物颗粒的无载体配方;


(2)药物-载体混合物,多为微粉化药物粉末与载体粗颗粒的物理混合物。


干粉吸入器装置一般分为单位剂量吸入器、多单位剂量型吸入器和多剂量储库型吸入器。




1.2.吸入制剂的发展历程


呼吸吸入疗法最早可追湖于4,000年前的印度。


19世纪末,玻璃雾化器首次出现,玻璃雾化器的应用为呼吸吸入制剂发展奠定基础。


1938年,手持式挤压球雾化器得到发明,后期逐步演变为雾化器与定量吸入气雾器(MDI)。


1956年,氯氟烃(CFC)被应用于MDI拋射剂。同年,定量压力气雾器(pMDI)发明。pMDI出现使呼吸吸入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20世纪50年代前后,英国开始将呼吸吸入疗法用于哮喘防治,并将β2受体激动剂与吸入类糖皮质激素(ICS)应用于治疗哮喘发作与预防哮喘复发。


1971年,干粉吸入器出现。CFC消耗臭氧层并污染环境,为解决环保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985年通过《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1987年通过《蒙特利尔破坏臭领层物质管制议定书》。


1991年,中国政府加入《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逐步制定方案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004年,中国成立药用气雾剂行业淘汰计划协调小组。各方努力下,CFC问题得到大幅改善,呼吸吸入制剂行业快速发展。大致发展框架见下图表。


现今,呼吸吸入疗法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哮喘与COPD的首选疗法,中国呼吸吸入制剂行业渗透率逐步提高。



1.2.1.干粉吸入装置最新研究进展


DPI的改进主要体现在进一步简化操作步骤,改善装置的易操作性,降低吸气峰流速要求,提高剂量均一性,增加吸入反馈功能等。而目前吸入制剂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干粉吸入装置层面的最新设备主要有以下:



1.3.DPI对比其他剂型的优劣


DPI更容易使用,具有更稳定和高效的系统。因为pMDI是加压的,它以高速度发出剂量,这使得口咽更可能发生过早沉积。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中,很大比例的促动和吸入协调不良导致哮喘控制减少。由于DPI被患者的吸气气流激活,因此它们几乎不需要或不协调致动和吸入。这通常导致比可比较的pMDI实现的肺递送更好。由于DPI通常配制成单相固体颗粒共混物,所以从稳定性和加工的方面来看,它们也是优选的。关于吸入制剂剂型的具体对比性优劣见下图表。



1.4.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为我国仅次于心血管与糖尿病的第三大慢性病。慢性呼吸疾病主要以COPD和哮喘两大主要疾病为代表。病变轻者以咳嗽、胸痛、呼吸受阻为主要表现,重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严重者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1.4.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医疗负担较大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慢性阻塞性肺病将在2030年成为全世界第三位主要死因。在2019年,全球COPD患病人数达到4.6亿人左右,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由于吸烟、空气污染以及职业性灰尘和化学品暴露等风险因素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人数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4年,患病人数将达到5.3亿左右。



2019年,中国COPD患病人数高达1亿人左右,由于上述吸烟、空气污染等风险因素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人数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4年,患病人数将达到1.1亿左右。


中国COPD患者近1亿人以上,但因疾病认知及重视程度不足,实际诊断率均不足26.8%,控制率也远低于美国同指标数据;COPD尽管无法治愈,但可以有效控制,而国内实际死亡人数接近百万,远超肺癌。因此中国COPD治疗方面面临着极大的临床挑战。



1.4.2.哮喘


哮喘是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具有气道高敏感性的发作性气流受阻的特征。罹患哮喘会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儿童肺发育,甚至可能带来致命性的哮喘发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哮喘患者影响的人群在1%-8%之间,至少有3亿哮喘患者,到2025年,全球哮喘患者将增加至4亿。其中重症或难治性哮喘患者将占到5%-10%,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2019年6月,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揭示我国哮喘的流行状况,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4.2%,而伴气流受限的哮喘患病率为1.1%。研究者估计有4570万成人患有哮喘。


中国哮喘患病率高,诊断和治疗不足,疾病负担重(生活质量低,恶化率高),迫切需要国家采取行动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


目前对于呼吸道疾病治疗的常用给药方法有吸入、口服、静脉、透皮等。WHO已推荐吸入治疗为哮喘及慢性阻肺疾病的首选治疗制剂。 



吸入给药的作用部位在肺部,由于肺部的生理结构,使得吸入给药更能与呼吸系统的生理、组织学特点巧妙结合,具备明显优势,吸入治疗是国际及国内指南推荐防治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式。据PDB数据显示,吸入制剂在我国呼吸系统用药的占比稳步提升,从2013年的24.3%,提升至2019年的33.1%,且吸入制剂2013-2019年CAGR达15.4%,明显高于呼吸系统11.1%的增速。2019年中国哮喘/COPD药品市场约为200亿人民币,由于哮喘和COPD 皆不可治愈,每年新发患者使得存量患者基数不断增大,同时随着我国疾病诊断率和控制率向美国等发达国家靠拢,市场将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



1.5.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指南  


1.5.1.COPD临床治疗指南--GOLD


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是与世界各地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公共卫生官员合作的一个机构,主要提高人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认识,并改善这种肺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通过制定基于证据基础的为COPD管理战略文件,以及诸如每年一度的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努力改善全球每个角落的COPD患者的生活。


GOLD是在1997年与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推出的。据GOLD(2022),处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常用维持药物主要有以下分类和具体药物。



同样GOLD也对COPD的药物治疗准则提出两层主要考虑: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抗炎,下图表为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ICS)的使用原则。


而在治疗急性中重症COPD患者方面,能够看到双联和三联制剂在治疗急性方面具有更加的疗效。短效吸入 β2 受体激动剂,含或不含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推荐作为治疗急性加重的首选支气管扩张剂;而全身激素使用可以改善肺功能(FEV1)、氧合、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1.5.2.哮喘临床治疗指南--GINA


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由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组织全球哮喘研究和防治领域的专家共同制订,其目的在于增进卫生工作者、公共卫生行政部门和普通公众对哮喘的认识,通过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提高预防和管理哮喘的水平。GINA问世16年来,对提高全球哮喘防治水平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各个国家制定哮喘防治战略的蓝本,也是临床医生进行哮喘诊治共同遵循的指南。


该指南在2022年更新出阶梯治疗的相关方案。其中成人和青少年的 GINA 治疗图主要有两条路径。在治疗路径1中,与使用 SABA 作为缓解药相比,按需使用 ICS-福莫特罗是更优选择,理由是使用后者的急性发作风险更低且哮喘症状控制效果相似或更好。



1.6.产业链分析


1.6.1.上游


中国呼吸吸入制剂行业上游市场参与者为呼吸吸入制剂设备及原材料供应商,包括呼吸吸入制剂灌装设备、包装材料、药用辅料及原料药供应商。



1.6.2.中游


一些国外知名药企已经打造出自己的王牌产品,如阿斯利康公司的信必可都保、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舒利迭等,有些药企已经向疫苗、蛋白质药物领域发起新的挑战。从目前掌握的已上市品种和研发布局情况来看,国内有十余家企业在积极布局吸入制剂,其中健康元、正大天晴、长风药业等处于领先地位。



1.6.3.下游


产业链下游涉及消费场所与消费群体,包括医院、药店及患者,其中医院是中国呼吸吸入制剂行业最主要的消费场所。


销售品种类型方面:医院向哮喘或COPD患者提供pMDI、DPI及雾化吸入器三种类型的呼吸吸入制剂。其中雾化吸入器较为特殊,哮喘或COPD患者必须通过医院渠道购买,而DPI可以凭借医生处方在药店购买。


政策方面:集中采购政策出台与落地将使吸入制剂药品价格显著降低,削弱中游吸入制剂研发、制造及销售企业盈利水平。例如在第四轮全国集采中,吸入制剂被首次纳入清单为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而该药在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为9.78亿元,其中葛兰素史克占据27.28%的市场份额。该吸入制剂首年约定采购量为2904万支,最高中标价格为2.35元/支,最低中标价为1.96元/支,而国家集采覆盖公立市场超过的市场份额。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二、全球市场状况


2.1.全球市场布局


2.1.1.吸入制剂的全球市场状况


2019年全球吸入制剂医院端口的销售额为480亿美元。根据高禾投资研究中心预测,2023年全球吸入制剂医院端市场规模将达592亿美元。2019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吸入制剂销售23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1%。据高禾投资研究中心预测,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吸入制剂市场规模将达346.7亿元。



2.1.2.从剂型角度分析


艾昆纬(IQVIA)公司的一项有关2013-2019 年全球吸入制剂剂型趋势变化的报告显示,全球各剂型按销售金额统计,粉雾剂占46%,气雾剂占32%,雾化吸入溶液占22%;而中国市场却呈现出不同的情况:按销售金额统计,雾化吸入溶液占73%,粉雾剂占25%,气雾剂只占2%不到。



2.1.3.从市场份额角度分析


吸入制剂海外市场集中度高,英国葛兰素史克(GSK)、德国勃林格殷格翰(BI)、英国阿斯利康(AZ)这3 家大型制药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合计约为70%。其中,英国GSK公司的市场份额最高,约为40%;其次是英国AZ公司和德国BI 公司,市场份额均约为20%。中国吸入制剂市场中则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吸入剂销售额超10亿元的品牌有4个,恒瑞的吸入用七氟烷是唯一上榜的国产品牌,其余均为进口品牌。


2.1.4.从品种角度分析


《2019 年全球及中国吸入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显示,国外吸入制剂市场有五大产品;而我国吸入制剂目前仍以进口药为主,在研产品多为仿制药。



2.2.多药物类别间企业的竞争


关于吸入制剂治疗呼吸性系统疾病的药物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M胆碱受体拮抗剂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下述主要介绍该三类药物粉雾剂以及全球各大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布局以及现状。


2.2.1.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作为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这类药物对β2受体选择性强,且不作用于α受体,通常在30min内起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以佛莫特罗、沙美特罗为代表;以及超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卡莫特罗、维兰特罗。


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


进口厂家仅有GSK。2001年,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批准进入中国市场,适应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商品名为舒利迭;2010年,国内新增适应症哮喘。


舒利迭干粉吸入剂配方的欧美专利早已在2013年之前到期,但其给药装置的美国专利保护期至2016年;但由于该药处方复杂、给药方式独特,患者对给药装置依赖性高,仿制难度较大。


在2019年,迈兰公司宣布在美国上市wixela inhub,为舒利迭的全球首仿药获。国内市场除进口外对于舒利迭的仿制申请企业主要有5家。由于该产品的技术壁垒较高,仿制难度较大,一旦获批,将具有极大的先发优势。



2.2.2.M胆碱受体拮抗剂


LAMA作为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也成为COPD药物治疗的“生力军”,目前已有不同特点和给药方案的LAMA/器械装置获批用于COPD维持治疗,代表药物有噻托溴铵和异丙托溴铵。


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


国产厂家两家,分别为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3月31日,CDE承办四川普锐特药业有限公司关于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的临床试验申请。根据NMPA官网发布信息,目前仅有两款国产产品上市,分别来自南昌弘益药业和浙江仙琚制药。另有BI旗下两品规进口产品上市。



2.2.3.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此类药物可以抑制炎症性高灌注、微血管高渗透性、黏膜水肿形成以及新血管形成。代表产品为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粉雾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布地奈德原料药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国内已经有厂家在生产的平喘药原料药。具体生产厂家有:上海信谊药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布地奈德单方制剂主要作为ICS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替代或减少口服类固醇治疗;国内已上市单剂型和二联制剂产品及生产企业如下:



2020年2月25日,正大天晴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成功获批,商品名“天晴速畅”,成为国内治疗慢阻肺、哮喘领域的首款雾化剂型仿制药。根据药智网和CDE,正大天晴和健康元均于2018年3月提交上市申请。2020年7月,健康元获批小规格:2ml:0.5mg的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获批上市,商品名为:雾舒。其他企业如四川普锐特、长风药业等在布地奈德进行布局。


2.3.外国企业市场份额


GSK、AZ、BI三家龙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维持在70%左右。其中GSK的市场占有率最高,市场占有率长期维持在40%,其次是AZ和BI,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也都维持在20%左右。


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吸入剂TOP10品牌中,5个为外资品牌。阿斯利康仍是该领域霸主,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3个品种上榜。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销售额分别在75亿元和20亿元左右;葛兰素史克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排在第四,勃林格殷格翰的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位列榜单第八,销售额同样在10亿元以上。


2.4.三大龙头企业的市场表现


2.4.1.GlaxoSmithKline


葛兰素史克是规模较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胃肠道/代谢四大医疗领域是其强项,另外葛兰素史克在疫苗领域和抗肿瘤药物方面也雄居行业榜首。

葛兰素史克(GSK)在国内注册的吸入制剂品种主要为年销售额超10亿的舒利迭、销售额过亿的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辅舒酮)以及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欧乐欣)和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全再乐)等。



从近两年的年销售额数据中看出绝大部分药品销售额呈现平稳波动,除Seretide/Advair(舒利迭)有10%的降幅以外, Trelegy Ellipta(全再乐)销售额增长幅度竟接近50%。


Trelegy® Ellipta®(“全再乐”,通用名: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是全球首个用于稳定期慢阻肺治疗的每日一次三合一吸入制剂,该三联吸入制剂含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三种药物成分,通过易纳器(Ellipta®)干粉吸入装置进行每日一次给药。



2.4.2.AstraZenca


阿斯利康(AZ)是全球知名的制药企业,在17个国家均设立生产基地,在六大治疗领域包括肿瘤、消化、呼吸、麻醉、心血管、中枢神经等均有核心产品,其在呼吸领域有多款重磅吸入制剂产品在国内注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布地奈德(普米克都保、普米克气雾剂和雾化用普米克混悬液(普米克令舒))、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博利康尼)、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奥克斯都保)等,在全国占据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Pulmicort销售额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主要受到COVID-19的严重影响以及2021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实施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


Symbicort


信必可都保于2001年获得FDA批准,于2004年在中国上市。其同时也是唯一入选《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2019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哮喘治疗联合制剂。2021年1月,信必可都保获NMPA批准,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青少年轻度哮喘患者的抗炎缓解治疗。阿斯利康的信必可自上市以来其销量便一骑绝尘,属于吸入制剂领域重磅产品。


在2022年3月,FDA批准首个 仿制药Symbicort 吸入气雾剂,而目前国内未见仿制药品上市。


Breztri Aerosphere


倍择瑞令畅分别于2019年6月和12月在日本和中国批准上市,2020年于美国和欧盟批准上市,用于中重度COPD患者的维持治疗,为压力定量吸入剂(pMDI)给药的三联治疗药物。2021年销售额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原因主要为该制剂在14 个国家/地区推出新产品。在被列入国家报销药物清单后,在中国拥有强大的销售和市场领导地位。在美国表现强劲。


2.4.3.Boehringer Ingelheim


勃林格殷格翰(BI)是全球大型的私有制药企业,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免疫及呼吸疾病、心血管及代谢疾病、中枢神经疾病、肿瘤等。


BI在国内注册的吸入制剂品种主要有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爱全乐)、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可必特))、噻托溴铵奥达特罗吸入喷雾剂(思合华)以及奥达特罗吸入喷雾剂等。


Spiriva作为BI公司在吸入制剂领域的重要产品其销售额已破十亿,但近些年该药品销售额呈现下降趋势。据BI公司2021年报所述,思合华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该产品已进入生命周期循环中的成熟后期,面临衰退期。 



三、国内企业的市场表现


目前国内吸入制剂的使用仍然以单方、雾化吸入溶液为主(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而海外市场中复方、气雾剂/粉雾剂的用量远多于雾化吸入溶液。以呼吸领域用药为例,目前国内市场吸入制剂用药格局排名靠前的产品有: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氟替卡松等。


从目前掌握的已上市品种和研发布局情况来看,国内有十余家企业在积极布局吸入制剂。在这些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是正大天晴、健康元、恒瑞医药以及长风药业等。


3.1.国内市场份额


国内吸入制剂的用药占比在稳步上升,2020年吸入制剂在呼吸系统用药中占比35.2%,销售金额为260.5亿元。按照年符合增长率10%预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吸入制剂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超过400亿元。据米内网数据库显示,雾化剂处方量在中国占据73%的市场,全球占据10%,气雾剂在中国的处方量占据2%,全球占据55%,可以知道粉雾剂处方量在2025年中国公立医院的市场规模在100亿元左右。




3.2.吸入制剂国产率进程


吸入制剂因装置设计、生产工艺等难度大,研究成本高,国内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批准上市的种类以及占据的市场额并不高,下述为行业重点企业主要获批产品和在研产品。


正大天晴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分别在2019年7月和2020年2月获批上市,开启国内吸入制剂仿制的新篇章。2020年2月,国内呼吸领域最大单品“布地奈德混悬液”正大天晴获首仿。



3.3.国内主要入局企业


3.3.1.健康元


健康元是国内潜在的呼吸吸入制剂头部企业,公司在2013年就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布局,目前已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其2019年获批上市的"舒坦琳®"(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和"丽舒同®"(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开启国内吸入制剂仿制的新篇章。其中"舒坦琳®"是勃林格殷格翰(BI)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可必特)的首仿产品,"丽舒同®"(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是国内首个新3类注册获批的雾化吸入溶液,也是中国上市的第一个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


呼吸领域为健康元重点布局的研发领域,其旗下深圳太太药业、深圳海滨制药以及丽珠制药厂均已布局吸入制剂,在研产品20余个,除已获批投产的2项,目前已申报上市的还有乙酰半胱氨酸吸入溶液、马来酸茚达特罗吸入粉雾剂、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以及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


2019年4月,健康元的新4类仿制药-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本品国内首仿,也是国内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呼吸吸入制剂仿制药物。下表为健康元吸入制剂注册情况。



3.3.2.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是一家从事医药创新和高品质药品研发、生产及推广的医药健康企业。公司的吸入制剂一部分是手术麻醉类用药,例如2017年7月、2018年2月,恒瑞医药的吸入用地氟烷先后在欧盟(英国、德国及荷兰)、美国等地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仿产品。2018年10月,本产品以新注册分类在中国获批,取下国内首仿,首家视同过评。


除此之外,恒瑞医药的吸入制剂产品管线丰富,根据Insight数据库查询的结果,马来酸茚达特罗吸入粉雾剂、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已获批临床,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已进行上市申请,目前正在审评审批中。


2021年4月份, 恒瑞发布公告,撤回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药的品注册申请,公司公告表示,是因公司内部研发方案的调整,主动撤回本品的药品注册申请,后续完成本品的生物等效性实验后,将按照新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第 4 类重新申报。


3.3.3.长风药业


长风药业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高质量呼吸系统药物的综合性制药企业。公司自创立起就专注于全球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目前已建立先进的吸入制剂研发基地和面向全球高端市场的生产设施。公司拥有定量吸入气雾剂(MDI)、干粉吸入剂(DPI)、雾化吸入剂、鼻喷雾剂四大吸入制剂的研发生产平台。


2021年长风药业研制生产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畅起®)获批上市,并顺利中标第五批国家集采,此产品为国内最大的吸入制剂品种,2020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2021年11月份,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获批上市。此外,长风药业还有几个在研的吸入制剂,包括全球重磅品种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


3.3.4.正大天晴


正大天晴是中国生物制药旗下的核心子公司,是国内在呼吸科吸入制剂领域布局非常全面的药企,其研发管线丰富且研发进展迅速,呼吸用药目前已获批的吸入制剂共有3个品种,分别为2006年5月获批的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天晴速乐)、2010年4月获批的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平适),与2020年2月获批的布地奈德混悬液(天晴速畅)。


目前已上市三款治疗哮喘和COPD的吸入制剂,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顺利中标第五批国家集采。正大天晴在研管线丰富,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和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均为国内首家仿制申报。


正大天晴的吸入用氯醋甲胆碱于2022年3月份拿下国产首家。该吸入制剂适用无临床显著哮喘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患者的支气管气道高反应性诊断,配制成溶液通过雾化吸入给药。原研产品尚未在国内上市,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用于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激发剂。



四、易合医药


4.1.易合医药公司介绍


易合医药由加拿大皇家学院、工程院院士祝京旭教授联合史楷岐博士共同创立,是一家专业从事干粉吸入制剂、吸入装置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祝院士团队自1994年即开始从事吸入给药研究,具有20余年的吸入给药研发经验,已经实现药物筛选评价、粉雾剂处方设计及优化、干粉吸入装置的研发、超细粉药物的精准定量分装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肺部靶向递药系统的构建,在干粉吸入给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团队拥有三项核心技术:超微粉体制备及流态化技术、超微量干粉药物定量技术(200μg±5%)、低阻吸入流道设计开发验证技术。积累18项中国、美国、加拿大、欧洲发明专利。


4.2.干粉吸入制剂行业优势


不同于气雾剂,干粉制剂通过配套的干粉吸入装置以吸气带动超细药物进入人体肺部,同步性好,没有刺激性,同时又兼具气雾剂便携性的优点。此外,干粉吸入制剂的原料药的储存状态是在干燥的状态下,所以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比气雾剂和雾化溶液更占优势作为近些年的新兴给药方式,干粉吸入制剂在全球目前的吸入制剂用药所占比例为45.7%,在中国的吸入制剂用药所占比例为24.7%,足可见广大患者对于该类制剂的认可和高接受度。但目前来看,受限于价格、使用人群的培训情况等因素,我国干粉吸入制剂的市场占有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3.公司产品研发


4.3.1.装置与技术研发


在吸入装置方面,易合医药已有几款成熟产品:包括Breezhaler、Elpenhaler、Ellipta更新外观款吸入装置;仿制Turbuhaler都保吸入装置;自主开发InhalerWU2011碟片泡罩式吸入装置等。



4.3.2.药品研发


左旋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是易合医药自主开发的一款2类新药,目前处于原料药开发阶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信必可都保)是易合医药布局的一款高端高难仿制药,目前处于小试开发阶段。据悉,信必可都保由阿斯利康研制,目前在国内尚没有仿制药申报。易合医药将这两款药为切入点,逐步开拓我国在干粉吸入制剂领域的创新。


4.3.3.易合医药发展战略


人才培养战略


易合医药打算实行“两条腿走路”策略——“一方面继续从国外引进一些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跟中国药科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等国内外一批知名药科、材料、机械工程高校紧密联合起来,以做项目或开发产品等的方式培养出‘后备军团’。”


公司发展模式


第一步是开发实验室用的这种像胶囊罐装、泡罩罐装和储库罐装的装置;第二步是通过公司自身发展或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向大生产发展。




五、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5.1.第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2020年12月25日,联采办发布文件,自即日起开展第四批国家集采相关信息申报工作,同时公布药品申报范围,共44个产品、90个品规。吸入剂首次被纳入,为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5mg/2.5ml;0.1g/20ml)。


过评的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制药企业共五家,其中四家为国内药企一家为外企。


在2021年四月的第四批国家集采中标企业中,并未看到外企阿斯利康的身影,其余企业均中标。下述为中标企业中标价及其供应省区。



5.2.第五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2021年6月2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公告显示,第五批国家集采于6月23日正式开标。第五批国家集采中的吸入制剂采购目录如下。


其中布地奈德吸入剂唯一一家原研药企为阿斯利康制药,而另外两种吸入制剂的唯一原研药企均为勃林格殷格翰制药。但该轮集采中,阿斯利康报价8.9元(2ml:1mg),最大品种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丢标,勃林格殷格翰同样未中标。下述图表为第五批国家集采吸入制剂中标企业及其中标价格。



5.3.第七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自2022年2月18日起,联合采购办公室开展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特布他林吸入剂(1ml:2.5mg)和(2ml:5mg)两个规格列入药品集中采购范围。特布他林吸入剂列入采购品种目录(序号30),首年约定采购量 13782 万支,其中1ml:2.5mg规格 213.3618万支,2ml:5mg规格 13569.2567 万支。


米内网数据库显示: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国网上药店终端,特布他林吸入剂2021年合计销售规模在12亿元以上。雾化吸入用溶液一直以来都由原研阿斯利康的博利康尼独占市场数年。


2021年特布他林吸入制剂市场份额被阿斯利康占据超过90%,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占据6%。该品类目前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有阿斯利康、河北仁合益康药业、苏州弘森药业、石家庄四药集团等,在第七轮国采中势必竞争更为激烈。



六、行业发展困境与趋势


6.1.行业发展困境


吸入制剂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开发和审批壁垒。如下图表所示;



6.2.行业发展趋势


在过去十年中,对DPI的兴趣渐增,因为需要替代抛射剂驱动的设备和新的方法来提供有效的新的生物来源的化学物质。被认为是气溶胶治疗候选药物的疾病数量大幅增加。直到最近,哮喘是可以通过气雾剂递送到肺部治疗的疾病的唯一明显例子。现在认为不仅可以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可以治疗诸如糖尿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疼痛)和其他肺部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全身性疾病。


2020年12月25日,联采办发布文件,自即日起开展第四批国家集采相关信息申报工作,吸入剂首次被纳入,为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5mg/2.5ml;0.1g/20ml)。这意味着刚研发仿制出难度较大的吸入制剂,就面临着集采的成本压力。对于吸入剂,特别是粉雾剂和气雾剂,最大的成本是包材装置,只有掌握装置技术及专利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价格战中胜出。


6.2.1.国内市场快速崛起,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国内药企瞄准吸入制剂市场蓝海,吸入制剂国产替代化进程加快。在国内吸入制剂市场上,近80%的市场份额长期被跨国制药巨头占据,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葛兰素史克三家共计占据市场规模的70%。2019年4月,健康元推出的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注册申请获批。这是国内首仿,也是国内第二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呼吸吸入制剂仿制药物。近年来,国内本土企业加强自主研发,陆续有国产吸入制剂产品获批上市,不断扩充国产呼吸吸入制剂仿制药品种类,打破跨国药企原研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快。


6.2.2.呼吸吸入制剂渗透率上升


中国呼吸吸入制剂渗透率仅为60%,在多方倡导下,吸入制剂渗透率和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由于吸入制剂的药物吸收效果更好,哮喘全球倡议(GINA)和COPD全球倡议(GOLD)推荐首选吸入制剂治疗哮喘和COPD。美国呼吸吸入制剂渗透率已达90%,中国仅为60%。吸入制剂剂型在一二线城市的一级医院与样本医院的普及率高,但由于临床经验不足,三级基层医院仍存在首选口服剂型治疗哮喘和COPD的情况。现今,一级医院、样本医院等单位机构正通过学术培训的方式为三级基层医院开展普及教育,中国呼吸吸入制剂渗透率和普及率将提升。


6.2.3.复方制剂规模有望加大


随着用药习惯的改变,复方制剂的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加大。复方制剂主要有:ICS+LABA、双支扩剂LABA+LAMA和三联制剂ICS+LABA+LAMA。其中ICS+LABA复方制剂在我国的应用已经较为充分,未来主导市场的产品很有可能还是信必可和舒利迭以及两者的仿制药。2017年双支扩剂在国内获批,2019年三联复方制剂开始获批,未来随着用药规范和复方制剂获批速度加快,患者用药习惯也随之改变,将进一步扩大复方制剂规模。


欢迎自荐推荐和转发分享,电话/微信:13564288425

2022年大中华区医药行业薪酬报告-更新版

创业吧l上海合成生物学公司招人啦

创业吧l诚聘CEO或COO和药化总监

招聘抗体研发和肿瘤免疫领域总监/VP

诚聘首席商务官CBO-美国WFH

生物医药职位汇总-20220301

分子胶初创公司招聘药理和药化(高级)总监

PROTAC研发掀热潮,创新转型正当时

合成生物学报告: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中的机遇与挑战

重磅!mRNA行业全景图:火种已燃,大势已至,聚力向前,技术为王

溶瘤病毒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生物医药明日之星——外泌体深度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中国小分子创新药行业研究报告

类器官行业研究报告

探针资本_行业研究:基于结构生物学的药物发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